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76章 群策群力()
目前刘封能够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这一次出兵的主帅已经是由吃了败仗的杨修换成魏国最为善于领兵打仗之人司马懿,其他比如说魏军的出兵时间,由何处进攻刘封,出兵的数目等全部都并未得知,这无疑增加了刘封及其麾下之人布防的难度。
得到消息后,刘封也是独自苦思冥想了一些时日,心中也是有了一些想法,他这才将自己麾下最为信任的谋臣武将们召集到近前,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毕竟司马懿不是杨修,不会一步步任凭他们牵着鼻子走,在兵力比魏军少了数倍的情况下,这一场仗无疑要比上一次困难得多。
庞统听到刘封最先相问的就是自己,也是十分慎重,足足过了半晌,才捋捋自己的短须,看向众人道:“此番曹植既然选择重新信任司马懿,想来不会在行军之中给司马懿设置许多障碍,所以司马懿在这一次的出征之中定然是占主导地位,而纵观这数载,司马懿但凡用兵,一定是出人意料,且胜多败少,这一点,恕臣直言,与陛下用兵倒是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处。”
说到这,庞统面带微笑的看了看刘封,他之所以这样说,无非是想要向自己面前的同伴们讲明司马懿是如何的难以对付,并非是在贬低刘封,此时见刘封依旧是认真的听着,他才又继续自己的分析。
“故臣以为,司马懿此番多半不会如同上次杨修率军前来一般大张旗鼓,早早就被我军探知,他就算是同样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前来,也多半会将那三十万大军化整为零,潜入到我荆州的深处,而后突然发动,再以兵力优势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故而做好宛城,上庸,甚至是汉中阳平关这数个要地的守卫,乃是我等的重中之重,断然不可稳坐于宛城之中死等司马懿的到来。”
庞统的提醒,让刘封连连颔首。的确,之前他想到了做好宛城和与之并不遥远的上庸之地的守卫,但却并没有想到司马懿可能会从阳平关进攻,虽然阳平关有老将军黄忠的镇守,但是毕竟此时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刘封称帝的荆州上,加上黄忠这两年也逐渐的呈现出了老态,刘封不放心之下已经是让向来严谨且对汉中了如指掌的阎圃和黄忠一同镇守阳平关,经庞统一说,刘封暗自决定,对于汉中的守卫,是这一次一定要加强的。
“除此之外,我等也不应一味的被动防守,之前我已然与公瑾,孟起将军等人商议,但尚未禀明陛下,既然此时已经得了消息,司马懿出兵讨伐我等乃是势在必行之事,不如近日就将孟起将军与其麾下骑兵派往宛城协助子龙将军,并且在宛城以北派出大量骑兵日日巡视,以求能够在第一时间发觉司马懿的踪迹。”
这件事,的确是庞统和周瑜一早就想到之事,只不过今日刘封的登基大典才刚刚结束不到一月,故他们二人并不想在此时用这样的事情去打扰刘封,但今日既然刘封主动提出,庞统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将此事说出。
这样谨慎的做法,刘封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道理,更何况马超的骑兵在南方多水之处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只有在宛城以北皆是平原居多的地势之中方才能够起到最大的作用,马超听了庞统之言,也是面上显露出一抹喜色,看向刘封等待着他的决断。
在这等事上,刘封向来都是个雷厉风行之人,当下直接命马超准备一番,次日便率一万骑兵前往宛城相助赵云,这一次,马超的骑兵便相当于是宛城的眼睛,能否先一步发觉司马懿的踪迹,几乎全在马超。
得令后,马超并未感到困难,而是对刘封千恩万谢了一番,能够到距离敌军最近的地方,让马超十分兴奋。并且在此行之中,刘封特意嘱托马超,让被任命为中郎将的邓艾随其前去,马超虽有些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之后,刘封又与众人商讨了一番,将上庸与襄阳的布防详细布置下去,之后众人就各自散去了。刘封知道,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之下,是万万不能去做那些针对性太强的布置的,一旦情况最后没有按照他们的布置去发展,会给他们造成极大的被动。
所以,他决定在等候一番消息,再做详细的决定,众臣不知道的是,在刘封刚刚大败杨修的时候,黎闯就已经带领着几乎一半之数的影卫前往了洛阳,而后又潜入邺城附近,所为者,就是让刘封当先得知魏国的一些动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黎闯还是很好的完成了刘封交给他的任务,魏国所发生的消息,几乎是用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刘封的耳中。
刘封这一边,正在紧紧的盯着魏国所发生的事,而在邺城,刚刚被曹植官复原职,重掌兵权的司马懿,此时却是在府中眉头紧锁的思考着什么。
就在这一日的朝堂之后,曹植找到司马懿,除了问询出征之事准备得如何之外,还告诉了司马懿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司马懿心中颇为不喜。
原来,曹植所告知司马懿之事,乃是他已经将这数年一直在北方边境抵御乌桓,并且几乎将乌桓攻打的服服帖帖的骁骑将军曹彰召了回来,据曹彰所报,三日之内,即可到达邺城,据曹植所言,此番他将曹彰召回,所为者就是要以曹彰来担任司马懿的副手。
司马懿知道,曹彰此来,名为副手,可以使得魏军如虎添翼,但实际上却是替代了杨修的监军之职。
曹彰乃是曹植亲兄,并且自小与曹植交好,在曹植与曹丕争夺魏国国主之位的过程中,曹彰的所为也是让曹植十分满意,加之曹植继曹操之位后,曹彰即刻请命前去镇压乌桓,数年间都极少回到邺城,这些足以表明曹彰对魏国的忠诚,而这些年的时间,也成功的让他赢得了曹植的信任,这一次杨修被司马懿排除在了大军之外,曹植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自己的兄长。
第477章 曹彰归来()
曹彰作为此战司马懿的副手和监军,在曹植看来乃是天作之合。曹彰不但通过连年对乌桓等边境异族的战斗积累了许多的战斗经验,并且他也并非是一个只会冲锋陷阵的莽夫,虽然曹彰生的和曹植,曹丕二人颇为不同,面相十分凶悍,但是他却自幼熟读兵书战策。
若是早知杨修不能胜任,曹植就算将曹彰召回来,上一战所取得的成果也不会如此不堪,而这一次,曹植心中再不敢有任何大意之心,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了曹彰,有曹彰的配合,定然能够对司马懿形成十分之大的助力,而对于刘封而言,这一场仗,着实就不好打了。
退一步讲,也正是因为曹植对司马懿并非是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有这样一个曹氏之人在旁监视,曹植相信司马懿绝不敢在军中做出什么对曹氏的统治不利之事,所以,召回曹彰就成了势在必行之事,并且召回曹彰之前,曹植并没有将此事透漏给自己身边的任何人,直到得到曹彰即将抵达的回信之后,才将此事告知了司马懿。
“看来主公对我司马家,的确是并不十分信任,若是长此以往,纵然日后我能掌控魏国大军,帮助主公一统中原,我司马家的下场也并不会好。”
司马懿此时正和夫人张春华在书房之中叙话。他的这个夫人,和旁人的夫人不同,并非是只知道柴米油盐的女子,而是喜好舞枪弄棒,也喜欢谈论一些天下大事,司马懿每每心中烦闷,除了和自己十分相近的三弟司马孚排解一番,就要属自己的夫人张春华了。
在之前谈话中,司马懿已经是将曹植派遣了自己的亲哥哥曹彰在军中监视自己之事告知了张春华,张春华自然也深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
现在曹植不将司马家赶尽杀绝,就算发现了颍川之事也不过将司马懿在朝堂之上官降三级,那是因为司马懿极有可能对曹植还有着十分之大的作用,而并非是曹植感念于司马懿对其所立下的功勋和司马懿对魏国的忠诚,这样一来,就像司马懿所言的那样,当天下真的再用不着发生战斗的时候,司马家对曹植也就再无用处了,战功赫赫的司马懿,在太平盛世只会是曹氏统治下的威胁,而非助力。
“为了师儿和昭儿,夫君也应当早做打算”张春华叹息一声,对于司马懿心中的苦恼,她感同身受,他和司马懿都已经是不惑之年,面对刘封和诸葛亮这样的敌手,司马懿这一生多半只能在战争之中度过,但他们的两个孩子的未来,却不由得他们不好好考虑一番。
司马懿心中所想的,是如何保全自己妻儿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