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班。而这一切是眼下在抗大派来的警卫排长监督之下,只能打起背包老实的去抗大报到的李子元不知道的了。
看着身边带着两个荷枪实弹警卫战士的抗大警卫连一个排长,李子元可谓郁闷之极。自己是去进修的,又不是去劳改的。这怎么抗大还派出人员来押着自己去?自己又不会逃跑,至于这样吗?
可李子元不知道,这是军区政委专门给抗大打的招呼。知道这小子不是一个安分主的政委,生怕这小子找各种理由不去抗大报到。所以特别要求抗大来一个得力干部,去军区总医院接一下他。
只是抗大接电话的人可能理解上有些错误,将得力干部理解为需要押送。所以派了一个警卫排长带着两名战士,前来接抗大新生李子元。这个警卫排长还纳闷,怎么犯了错误的人不送保卫部门,怎么还送到抗大来了?
接到李子元的时候,这个警卫排长担心李子元是什么重要的犯人。虽说没有直接捆人,但不由分说先把李子元的枪给下了。不过一下子从李子元身上下了三支枪,也把这个警卫排长给下了一跳。
原本对于要将自己缴械的这个家伙,李子元差点没有自己动手。要不是军区总医院院长和政委拦着,李子元差点把缴自己械的那家伙揍成孙子。别看这个家伙带来两名战士,要是真论擒拿格斗,李子元还真的不在乎。
不过院长和政委无论怎么劝说,那个有些一根筋的警卫排长,却是死活不肯同意将武器交还给李子元。就是一个态度,没有得到他上级的指示,他不会把枪还给李子元的。在有理也说不清,总医院又接到军区电话询问李子元出发没有,李子元只能懊恼的上路。
直到李子元到了抗大,才知道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到了抗大之后,教育长狠狠地批评了那个警卫排长之后,又将武器发还给了李子元。在误会解释清楚之后,李子元也顺水推舟,将那支西班牙雪茄手枪送给了抗大教育长。
那支西班牙雪茄手枪倒不算什么好枪,不过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纪念品。李子元很大方,那位抗大教育长倒也痛快的收下了。前方回来的干部,手中的好枪数量不少。抗大的教育长现在虽说转行搞教育,可毕竟也是军人出身,对于好枪同样有着爱好。
其实他倒是更喜欢李子元的那支德国原厂二十响,到抗大进修的营团级干部多了去了。身上佩戴的驳壳枪也是种类繁多,快慢机也不在少数。可大多数还都是西班牙造一类的大陆货,像李子元这支二十响这么好的枪,尤其是还是德国原厂造的可并不多见。
只是李子元不愿意忍痛割爱,他作为上级也不好意思强人所难。更何况他也知道,李子元是从前方来的干部,学业完成之后还要返回前方。这在前边浴血厮杀,有支好枪关键时刻还是能派上用场的。
教育长没有人强人所难,李子元也全当这位老资格首长,眼中喜欢的目光不存在。要是换别的武器,他李子元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满足上级一点小要求也无所谓。这位教育长虽说现在转行搞教育,可也是老资格的带兵出身。
但这支快慢机对于他来说,现在已经使的很熟练了。枪这玩意,还是就熟不就生的为好。大不了下次有机会,给这位教育长弄上一支就是了。自己只要在前面,搞上一支好枪还是不费什么太多事的。
实际上李子元也知道,相对于某些部队修械所生产出来的,可以用粗制滥造来形容。即便是正规兵工厂生产的,也相当粗糙的仿制品来说,无论是老式的头把、二把匣子,还是新式的快慢机,都是进口货更受欢迎。
与西班牙生产的,但仍旧略显粗糙的同类货来说,德国原厂货最受欢迎。然后是比利时造的镜面匣子,西班牙货因为粗糙一些,虽说数量不少但仍旧比不上德国原厂货。尤其是李子元手中这支,上面还带着德国纳粹鹰徽标志的相当少见。
第二百五十六章 遇袭()
这种德国原厂的快慢机,在中央军之中数量不少。尤其是那种嫡系中的嫡系,甚至装备到了士官一级。但在八路军之中,除了西班牙造和国内仿制货比较多之外,这种纯粹德国原厂快慢机就不多见了。
杂牌军中装备的一般都是西班牙造的大陆货,虽说性能也相当的不错,可还是远远比不上德国原厂货。这种德国造快慢机,因为生产的时间略晚,在中国军队之中数量比不上西班牙造。除了中央军之外,一般都是十足的稀罕货。
李子元这支快慢机虽说使用了有一段时间,可枪身上的烤蓝一点都没有变化,镜面上甚至还可以清晰的照出人影来。虽说李子元一直都对这支枪保养的很仔细,从来都是亲手亲为。但除了保养得体之外,也足以说明德国人的工艺过硬,这支枪做工之精良。
老军人没有不爱枪成痴的,尤其是好枪谁都爱不释手。教育长见到李子元这支快慢机,相当的喜爱也就不足为奇了。要是别的枪李子元也就忍痛割爱了,但这支枪李子元就算为了自己小命考虑,也不能让给别人。
不过教育长虽说很是喜爱李子元的这支快慢机,甚至在手中摩挲良久,但最终还是没有夺人所爱。在给李子元办完入学手续后,只是向李子元提出打两枪试验一下手感,子弹他自己解决。对于教育长的这个要求,李子元那里会不同意?
在办理完毕入学手续后,已经离开学校n年的李子元,再一次重新回到学校内,吸收各种所需的知识。只是抗大的课程与李子元前世的大学生活相比,不仅有军事训练课,还有劳动课程。最起码作为抗大的学员,还要去山外背粮食就是几十年后没有的。
不过李子元将这种背粮的行动,当成了一种体能锻炼。十几里的山路,每次都是一路扛过来的。虽说小米饭、山药蛋填进肚子里面,这一路下来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但对于这种高体力劳动,李子元向来都是*的。
当然跟来进修的其他干部不同,李子元没有警卫员和马夫。因为是在医院养伤阶段,接到的调职学习命令,李子元连一个通讯员都没有来得及带。他更是连马都没有一匹,所以李子元也只能老实的自己去背粮。
入校之后,李子元倒也很快的适应了抗大上级科的课程。但他心中却还是一直都在挂念,自己的老部队和那些战友。尽管李子元很想回部队看看,看看部队整编究竟怎么样了,上级有没有补充此次的战损。
刚刚经过丧父之痛的郭小山,什么时候能够走出阴影。刘雁来那里没有了自己的盯着,会不会主动给部队补充足够的新兵。这些事情,李子元都很不放心。可眼下他也只能安心的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接下来繁重的学业上。
虽说眼下的抗大教学水平,与真正的世界著名高级军事学院,还是没有办法相比的。而且不过四个月的短期培训,也就是一个速成班的标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抗大的课程很轻松,可以浑水摸鱼的就混过去。
尤其是这个培养中级军政指挥员的上级科,课程还是很紧张的。再加上还要根据上级的决定,为了应对春旱而进行开荒老动。所以李子元在抗大的几个月,过的可谓是相当的充实和忙碌。
而且李子元在抗大学习这一段时间之内,日军那边没有搞出什么太大的动静。也许四一年的秋季大扫荡损失,对于日军来说一时有些伤筋动骨。所以在四一年的秋季扫荡之后,整个四一年剩余的时间内太行山区都很平静。
短短的四个月的学习生活一晃而过,就在李子元准备打点行李回部队的时候。在四二年三月份结业后,却又接到命令马上去北方局党校报到。师里面通过抗大教育长,直接告诉他两天之内必须赶到武乡县北方局党校报到。
尽管归心似箭,可问题是上级的命令就是命令,知道军令如山的李子元也不敢违反。只能打起背包,从黎城的抗大上级科驻地,又赶去武乡县的北方局党校驻地报到,准备在党校进修生活。
在去北方局党校的路上,很是有些挠头的李子元,一直都没有想明白上级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让自己上起学来没完,抗大刚结业又让自己去党校进修,这是准备让自己将学校的课堂坐穿?
等到了党校之后,李子元才发现自己这个营职干部,是这一批部队学员之中职务最低的一个,其余的部队学员最小的也是一个副团长。不仅自己是唯一一个营职干部,而且在党校里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