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0四海扬帆-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樱看向廉州营守备李标,“我记得廉州营是分散驻扎在廉州府城、钦州和灵山3地”

    李标:“中丞所言甚是。”

    “郭副总兵,海康徐闻二县的防务你不用再管,把你的兵派到遂溪和廉州,分派防区。”

    命令一下,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郭经才只得道:“卑职遵命。”

    接着是水师,“白鸽水寨辛苦些,近期多派战船巡逻。分担点陆师的压力。”

    水师守备何承乾拱手道:“军门,我们海上跑的人辛苦倒是不怕,但我需要整修战船。”

    “你列个清单呈上来,需要什么我给你补充。”

第15章 广马

    明隆武二年、鲁监国元年,建州顺治三年,夏五月三十日晨。

    大旱,钱塘江上游水深三尺。

    杭州西南70里,富阳县。夏日炎炎,大地龟裂,今年的夏粮完了。

    一只庞大的军队正在十几公里的江面上全线渡江,人马均可徙涉。

    前锋前江北四镇刘泽清镇总兵张国柱,黄得功镇总兵官田雄。随征副将张杰、王定国等6000多浙江绿营在向纵深发展。

    江南提督曹存性,李应宗、于永绶、张应梦、贺胤昌、范绍祖、王之纲、苏见乐、冯用等7总兵,共7000余江南绿营也已全部渡江。

    江面上淡淡的雾气很快消散,烈日很快将巴牙喇们的铁甲烤得发烫,这些最精锐的老兵们却若浑然不觉。

    满洲正黄旗固山额真图赖全身披挂,牵动马首,落后主帅半个身位。

    “贝勒爷,前面的奴才都过去了。”

    建州多罗贝勒,定南大将军博洛听完冷哼一声,挥手扬鞭渡江。

    博洛和图赖以下,梅勒额真朱马喇、济席哈、和托万余八旗兵沿着绿营兵打开的通道进入浙东。

    去年十二月,江上明军向杭州发起大规模进攻,结果却一败涂地。这次失败的进攻将鲁监国的军事资源消耗殆尽,包括浙东民间历年积存的粮饷,沿海卫所的军械乃至军队的锐气。

    浙江绿营在杭州大胜后,尝试渡江,被王之仁的水师打得大败。此后便不敢再渡江,与明军隔江对峙。

    直到十天前建州新一波南征军到了杭州,博洛随行有八旗兵和南直隶绿营。这只新锐援军从根本上改变了浙江的实力对比。

    钱塘江西兴渡口的王之仁以战果证明了他负责的下游防线依旧坚固,博洛将主力向上游机动,第一记重拳打在了方国安身上。

    自五月二十五日开始的渡江行动,建州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彻底粉碎了明军防线,方国安的军队望风而逃。

    战斗进展很顺利,博洛脸上却殊无喜色。夏季在江南用兵,一伤马,二伤人,哪怕不打仗只行军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建州进关后在南方屡次征战,战斗与病疫造成明显减员。对全族只有10万男丁的建州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代价。

    多尔衮下了死命令,临战必以绿营居前,其次汉军,满洲兵仅为督战及决战之用。

    这只进入浙江的绿营大军几乎全是江北四镇和芜湖大营投顺的明军,建州遣散了大部分人,只留下其中的马兵和精锐战兵。建州军队人数虽少,不到明军的一半,可战斗力却远远过之。

    博洛忠实执行了摄政王的命令,委派的渡江前锋是刚刚从舟山渡海来降张国柱。

    在过去的一年,张国柱与建州一战淮安三叉河,二战南通,从淮安一路撤到崇明,又撤到舟山。在淮安张国柱没有降,在庙湾张国柱没有降,在崇明张国柱也没有降,在舟山他降了。

    博洛渡江一天后,方国安率500骑兵,7000步兵剃发投降。鲁监国朱以海的宫眷被张国柱俘虏,一次绿营兵发泄**的盛宴当即开始。

    西兴的王之仁无力回天。浙东明军以王之仁部军纪最好,部伍最严整,器械最精。在艰难地战斗中,王之仁的核心部队近4000人大体维持了建制撤回定海。

    定海孤城已不可能守卫。

    中军旗鼓都司戎广德问道:“国公,我们去哪里?”

    是啊,去哪里?

    去舟山吗?那是黄斌卿的地盘,小小的岛屿会挤爆的。

    王之仁看着眼神迷茫的士兵们,想起与黄斌卿在舟山鱼税上的冲突,还有年初时沈廷扬的一封信。

    王之仁很快下了决定,“我们去岱山岛。”

    建州未敢放肆追击,王之仁从容地将储存在定海的辎重装运上船。在建州骑兵踏入定海城门前,王之仁大小船只近200艘扬帆驶出蛟门。

    之仁的主帅座船是一艘10丈大鸟船,尖底竖三桅,排水量

    全船最高的艉楼甲板上,王之仁回望定海,今天离开何时又能再回。

    没了宁波府,没了定海,船现在就是他们的家,可是木船几年就会朽烂。这群带着家属的军人宛如一群海上的游魂

    …………

    江上师溃同时,粤西。

    海康县城外有雷州卫牧马场。

    明朝除了中央的太仆寺行太仆寺马场,在各地方卫所也有一些养马场。两广全境卫所就只有雷州卫和廉州卫各有一处牧马场。

    曾樱让儿子曾文思一匹栗色的战马。

    与卡提阿瓦马比起来,这匹骟马体格矮小,容相低劣,附头垂颈。守序目测肩高不足13掌,他在本土的坐骑肩高可是有15掌。(1hh约10cm)

    守序上马试乘,与他的体格比起来,骑乘这匹小战马的视觉效果并不好。

    曾樱:“如何?”

    守序摇摇头,“这马有多重。”

    曾文思替他父亲回答了,“约500斤。”

    难怪,守序那匹卡提阿瓦马体重有420公斤,比这匹小战马壮多了。

    守序率开马镫,“中丞,这匹马只能负载体重比较轻的士兵,而且挂不得重甲。”

    曾樱叹口气,“确实比建虏役使的口外大马差了不少。”

    所谓口外大马就是蒙古马,就守序见过的蒙古马而言,肩高也不过刚好到13掌。就是这一点点的体型差距,蒙古马比眼前这匹广马的驼载能力多了10…20公斤。这个重量意味着盔甲。

    守序道:“文思兄,这样体格的马在两广算是什么水平?”

    曾文思:“算是比较好的战马。如果继续精选,能挑出更高些的战马,但数量很少。”

    守序点点头,两广最好的战马大约能到蒙古马的平均水平,符合他的印象。两广勉强算产马地,广马在南方也算出名。当年岳飞千里追击流寇曹成到了广西,军中战马倒毙殆尽。广西邕州知州给岳飞筹措了400匹广马,岳飞得以组建一只精干的骑兵一举踏平曹成,降服勇将杨再兴。南宋时,广西每年要向江上大军和行在输送两三千匹战马,这些马只有少数能在骑兵服役。多数只能做些杂务役使,用在不很紧急的场合。

    尽管体格较小,广马依然是粤西最重要的军事物资之一。骑兵战马只是军马的一部分,驮马挽马通信马,广吗依然有很多用武之地。

    守序道:“中丞,我们得抓住尽可能多的马。”

    曾樱:“老夫明白,正打算派人去各地买马。”

    守序轻轻道:“中丞,全部购买成年轻的母马,体格越大越好。”

    曾文思有些奇怪,“国主,战马和役马都以骟过的公马为佳。”

    守序:“琼州可养马,母马多了种群繁育更快。”

    琼州本地就有马,那些矮小的岛屿马可以用可爱来形容,这却不妨碍它们成为海南岛上重要的生产资料。小马行走灵活,不惧山地险路,体格虽小却能驼载50公斤的货物行走很远。

    母马多更有利于改良马种,与洋马比起啦,广马身材矮小,能力薄弱,却也有着容易饲养,吃苦耐劳,蹄质坚牢的优点。守序很期待用卡提阿瓦马与广马混血,能得到什么样的马种。

    守序要在琼西办牧场,不仅要买马,还要带走尽量多的养马人。海北二卫的马政已衰落,但骨架仍在。廉州卫和雷州卫依然有比别的卫所更多的精通马术的官员,兽医、牧工。以及几百年来积存下来的养马档案,这是用白银难以购买到的宝贵经验。马是地域性很强的动物,雷廉二卫的养马档案反应了最适应两广地区的马匹资料。

    琼州的马政,从搬运雷廉马政档案开始。

    与曾樱初步谈定了在海北括马的事,他要坐镇雷州府海康县监督海北官员筹措粮饷。守序先回了琼州府城。

    琼州海峡防线的初步修筑工作已经开始,征募起来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