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靖南伯黄得功出身辽东,绰号黄闯子,脾气火爆,在军中动不动就打人,给他干活很累。
广昌伯刘良佐实力最弱,是个打酱油的。
刘泽清与以上三个丘八伯爵都不同,刘自诩儒将,幕府中延请了很多文学之士。刘泽清在淮安府与漕运总督田仰整日宴饮,对手下管得不严,是很多官兵心目中的好领导,投奔刘泽清的明朝残军特别多。东平伯也是来者不拒,都是同袍,行走江湖义气为先吗。
对很多登州兵来说,刘泽清是他们的山东老乡,而田仰手里又握着淮安府漕运的大粮库,因此大部分撤退的明军都选择去庙湾镇就粮。
金士英本也要追随上司去庙湾,但梅尔维尔号拦住了他们的船队。
守序请金士英、王宗云、陈之俊、梁鹤翔登舰。
“国主这是何意?”金士英很诧异,两军之前的合作一直很默契,守序这次的反应有些奇怪。
“四位,建虏南下,史可法的江北防线要是崩溃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守序第一句话都扔出个炸弹,把三个把总都炸蒙了,作为中下级军官,他们还没想那么远。
金士英道,“守御大江天险,阻止建奴荼毒江南。”
“兵凶战危……”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金士英语气淡漠,仿佛生死已是他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位把总对视一眼,默不作声。
只凭血勇之气不是长久之计,守序想帮他们一把。
“军人战死沙场天职所在,”守序看着他们几个,“可你们的家属怎么办?各位都很清楚,如果你们打输了,家属落入建州手中,会是什么结果。”
梁鹤翔悚然而惊,“金守备,各位兄弟。我等在淮安和江南是客军,将士们必不愿与家属分开。现在逃到南方的军队这么多,朝廷也不大可能及时给我等修建营房,到时全家老小都要住在船上。战时一起上阵,一旦出事可就……”
金士英眉头一扬,他孑然一身,确实没细想这个问题。带着家属打仗并不妥,士兵在战斗时肯定要顾及身后的妻儿,容易引起乱七八糟的想法。
守序:“梁千户说的对。你们的士兵不放心家属是因为他们在江南没有安全的家,所以我建议各位还是先寻找一处地盘安置家属,让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
王宗云眉头紧皱,“谁都想要块安全的地盘,可我在江南恐怕找不到这样的地方。“
金士英心中一动,“国主是说台湾吗?我是大明的官军,守土有责,我不会去台湾的。”
南京尚在,金士英要效忠新登基的弘光天子,去台湾那等于是逃兵了。
守序见金士英误会了,微微一笑,他让刘进卿拿来长江口的海图,指着嵊泗列岛。
“不瞒各位,我前不久在泗礁山修筑了几座炮台。那是贵国的领土,原本没有官军驻扎。我想,由我们长期占领不太好,还是诸位去驻扎更合适。我只要借个港口能停停船。”
守序的话说的很谦逊,言下之意就是他们几个不去,大明就要丢一块国土了。
“这……”金士英犹豫了。
守序笑盈盈地道,“这样做也不耽误各位保卫南京。泗礁山离长江口很近。各位把妻儿老小安置在那里,留点兵照看着,还是可以带着大队去勤王吗。”
“守备,国主说的有道理。”王宗云被守序说动了,能有个稳固的后方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
金士英的心头在滴血,王宗云他们不明白。
眼前这位南洋海上豪杰过往的威名和战绩金士英一清二楚,他知道,守序并不仅是在给他们提供一个稳固的后方,这位朋友根本不看好现在的南京政权,他是想救人。
“我明白了……,”金士英吐字似乎有些艰难,“谢谢……”
“不用客气,你们是我的朋友。”
陈之俊问道,“国主,泗礁山有多大?”
“不是很大,泗礁山约是各位熟悉的大长山岛三分之二大小。”
陈之俊舒了口气,笑了,“足够暂充我等的落脚之地了。”
除了东江镇,如果换成其他的明军可能还难以适应长期的海岛生活。眼前这几位却是例外,从4年前防备丽船开始他们就驻扎在了长山列岛。舟山群岛除了偶尔遭遇台风袭击,条件怎么说也比长山列岛要好一些,辽海的岛屿冬天会封冻几个月。
计议一定,船队便不去庙湾,扬帆南下,直航长江口的嵊泗列岛。
庞大的船队绕过从西边绕过马迹山,在石柱码头外锚泊。北风期,风浪完全被泗礁山主峰插旗岗和马迹山岛屏蔽,石柱锚地天然能防8…10级北风。
留守在这里的菲尔霍夫工作进展顺利,马迹山炮台、插旗岗炮台和石柱炮台均已完工。
在泗礁山,守序重组了舰队。桨帆船和梅尔维尔号留下。基隆号、纵帆船罗浮号、西礁号与恩佐的浈江号编成瑞恩分队,与沈廷枢的大沙船队向台北返航。
守序给梅登写了封信,既然阿勒芒已返航台北,请他尽快用纵帆船将后续的援兵运到泗礁山。另外,尽力拖延沈家船队返航时间。
以蜡封缄,盖上指环印,守序把带着鲜红逆戟鲸纹章图案的信交给瑞恩,“告诉梅总督,阅后即焚。”
“是,阁下。”
看着离开的分队指挥官,守序长叹一声。按照正常的航行计划,沈家船队会在南风初起返航,抵达长江口的时间会很不好。守序想给沈廷扬保存一些实力,尽力多救几个朋友。
金士英等部官兵和家属近2000人,加上威海卫和成山卫主动申请撤离的难民,近3000人在泗礁山登陆。
工兵顺着山势走向开辟了一条上山的道路,部分路段还铺上了石块。守序带着四位明军军官顺着山道登上岛屿制高点插旗岗。
插旗岗炮台是岛上最小却是最要害的一座炮台,这里放置了2门12磅炮,2门4磅炮和2门5寸榴弹炮。射程最远的12磅加农炮指向南面的大海,俯瞰整个石柱码头,而榴弹炮则指向岛屿的陆地,防止有敌人另一边登陆后从北面威胁炮台。4磅炮的重量和射程适中,可在炮台内机动布置。
泗礁山岛的几座山岭中间夹着一些较为平缓的坡地,守序用望远镜指着岛屿东北方,最大的一块平地,后世嵊泗县所在地。
“各位可以把家暂时安置在那里,应该足够容纳全部人了。”
王宗云朝守序抱拳,“那里都足够筑起一座小城了,多谢国主借我们栖身之地。”
“不用客气“,守序提醒他们,“各位,你们面临的可能是一场长期战争。朝廷未必给你们开足军饷,这泗礁山,还有不远处的黄龙岛、枸杞岛、嵊山岛、绿华岛、花鸟岛,方圆有数里甚至十数里。各位也不要局限在这泗礁山,发动军民在岛屿间开垦些田地。”
朝廷靠不住,金士英理解守序是什么意思,“我会立即安排筑城及开垦诸事。”
“我借粮种给你们。”
在这几座小岛种水稻肯定不能指望产量,守序打算引殖红薯。红薯至少能填饱肚子,辅以海产,能养活几千军民。
嵊泗列岛对这些北方明军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海域,在熟悉环境之前,金士英不打算分兵占据其他小岛。
泗礁山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暂时不用担心燃料问题。明军在分给他们的区域扎下营帐,砍伐木料修筑临时的防御工事。即便是简单的一层木栅栏,也能给这些流亡的军人以不那么虚幻的安全感。
岛屿主要由花岗岩构成,若修起石城,一定会很坚固。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完成的工作,金士英也要慢慢来。
在泗礁山南部,有一块500米见方的平地。菲尔霍夫把这里开辟成了临时训练场。台北那200名新兵在完成炮台修筑工作后,一直在这里训练。除了常见的队列转换和射击训练,菲尔霍夫也根据守序的要求加入了跑步。为了节约军鞋,士兵们用帆布裹脚,穿的是草鞋。岛北的明军开始很惊异地看着金城士兵绕岛跑圈,山路崎岖,不时有人会摔倒,很狼狈,也很辛苦。
如是看了三天,金士英一咬牙,选了本部300青壮士兵出来,由他带头,也开始跑圈。
陈之俊有些不理解,光练跑步有什么用啊。
他的老战友梁鹤翔却深以为然,“老陈啊,还是小金将军高。咱们把家属都留在岛上,然后带兵去江南发财。如果碰上建奴或是流寇咱打不过就跑吗,这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