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0四海扬帆-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人,仔细敲击王宫的每一块地砖。果然有些地方是松动的。士兵们撬开石块,向下挖了两尺深,发现了一些铜片。

    “这是什么?”梅登问财政部的会计。

    会计查看后说道:“日本的铜片,当地人叫做斯塔菲因,这一包大概价值2比索。”

    听说能换白银,梅登立即对会计说,“我给你40名士兵,去外面带些战俘进来,把王宫所有的地砖全部撬开,每一块都不要放过。”

    梅登最后在王宫找到能装满10辆牛车的铜片,会计估计按照市价,能换5万比索的银币。其他的战利品还有波斯被褥,中国丝绸,镶着金线银线的袍服。又是1000多人的战俘和海量的物资。

    攻占城市后,陈守序让舰队暂时停泊在锚地休整。他等来了托马斯梅洛率领的增援舰队。

    按照计划,在完成整修的巡航舰和通报舰相继入列后,金城抽调出长河号与一艘通报舰,护卫着5艘戎克船在苏卡达纳与陈守序汇合。

    如今已是4月初,增援舰队堪堪在季风完全转换之前抵达了苏卡达纳。林同文亲自率领商船队,他见到陈守序后的第一句话是:“陈兄,幸不辱命。我给金城带回了6000名华人移民,他们大多都是工匠、塾师和农民。”

    根据陈守序与他商议的结果,打开航线后,生意可以慢慢做,第一批运输的吨位必须集中给移民。只不过麻烦的是,从中国到金城,每年只能跑一个来回。东北季风南下,西南季风北上。林同文能在大半年的时间搜集到6000移民,着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陈守序看着林同文瘦削的脸庞,从去年6月回国到现在9个月了,林同文一直在国内和海上奔波。“辛苦你了。”

    林同文呵呵一笑,“是有些辛苦,不过感觉却很值得。”

    “这些船都是你从国内带回来的?”陈守序记得林同文走的时候就2条船。

    “是。我一共雇了10艘大船运载移民。到金城后,我干脆连船一并买了下来,那些船主和水手愿意回国的就回国,不愿意回去的,我雇佣他们。”

    “做的好,我们现在就需要船。我在卡里马塔和苏卡达纳缴获了许多物资,正在发愁怎么运回去,你来的正好。”

    有了林同文的船队,苏卡达纳的物资总算有去处了。这些物资都是土著20年的积蓄,被陈守序用了十几天就搬走了。

    陈守序心里明白,抢劫这种事,只能在初期作为依靠,并不是长久之计。东印度群岛国家虽多,但像苏卡达纳这般合适的目标却是凤毛麟角。国家如果要生存,还是必须依靠更加坚实的东西。

    林同文有些担心地道:“加上我这次带来的,现在一共有28艘商船,都装满了贵重物资。船队的航速快不起来,我担心光凭托马斯梅洛,他应付不过来啊。”

    陈守序道,“这批物资太重要了,我把利马号、卓越号、冒险号都配属给你。”

    林同文掰着手指头,“你后面还有仗要打,只剩下南海号、拉斐尔号、梅尔维尔号、暴风号,够不够用啊?梅尔维尔号还只是一艘捕鲸船。”

    “够用了。陆军你们也带回去,我只要3个连。”

    “这么少?”

    “我已经让菲尔霍夫在陆军招募志愿者,从野战营、切支丹和孟族人各挑选一个连,也够用的。让其他人都回家,省钱。”

    “好吧……打仗你是内行,我只能听你的。”

    “这次在巴达维亚招募到了200人,你回去跟马尔蒙说,让他小心安置。”

    “好的。”林同文把陈守序的吩咐记在了小本子上。

    “你再帮我运几个人回去。”

    “好的,都是谁?”

    “海述祖,他女儿和另外几个人。”

    林同文听清楚了,他抬起头,很是吃惊。

    ……

    西南风起,陈守序送走了归国大船队。虽然只有5艘战舰护航,但其中陆军的力量比较充足,陈守序把陆军分散布置到商船上,增加了额外的护卫力量。除非荷兰人动手,否则附近没有可以威胁到船队的海上力量。对于那些趁夜偷袭的小股海盗之流,给商船配上足够的士兵,比增加几艘战舰作用更大。

    舰队这次彻底完成了轻装,运输船全部被送走。只剩下了4艘战舰和汪汇之的6艘海盗船。3个陆军连都不满编,加上留下的工兵和医疗分队也只有280人,分散到4艘战舰上,挤挤也就装下了。倒是大米留下了不少。

    完成舰队重整任务后,陈守序向东南航向马辰。

第24章 内河中的马辰港

    马辰位于婆罗洲南部,南临爪哇海,东频望加锡海峡。马辰在苏拉威西岛上也有一些地盘,与望加锡的关系尚可。马辰并不是被马打蓝征服的国家,他们向马打蓝称臣是为了保持贸易的独立,不被荷兰人控制,便寻求了马打蓝的保护。

    陈守序从苏卡达纳出发先航向东南,进入爪哇海后这左转向东,整个航程靠近海岸,约400海里。第一段航程在西南盛行风下稍有难度,每天只能趁着偏西的来风多跑一段,偏南风会让船队进入戗风状态。进入爪哇海后,西南风变成侧尾风,航行就很舒服了。没有遇到风暴,雷暴,偶尔会下一些清新的中小雨,洗涤甲板的同时,顺便带来了洁净的淡水。

    陈守序最近经常往艉楼上跑,游廊去的很少,那里总让他感觉少了点什么。与艉楼的值班军官在一起,让他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船队航行速度不快,9天的时间才抵达巴里托河口,西南风将战舰的长琉旗吹向北面陆地的方向,巴里托河则是从北向南流入爪哇海。

    巴里托河流量不大,入海河道呈喇叭状,军官们用望远镜观察河口。

    阿勒芒看了好半天,才憋出来一个优点,“现在风向与河水的流向相反,这倒是不错。我们可以乘西南风进入河口,如果要出来,只要降帆顺流航行就行了。东北季风期,马辰港得瘫痪一大半吧,只能出港却很难进港。”

    陈守序:“整个婆罗洲只有70万人,马辰虽然是其中较大的国家,全国也只能控制不不到10万的人口,需要的贸易品,半年的通航时间就够了。何况他们还有近海贸易用的桨船。”

    哈里斯对照地图,“提督,马辰港位于河口上游15公里。我们真要进去吗?航道、潮差、沙洲、暗礁,风向浪向流速波高,我们全都不确定。”

    阿勒芒来了一句补刀,“两岸的河汊,还可能隐藏着他们的桨船水师和纵火船。”

    陈守序把玩着手中的望远镜,“今天先不进河道,找个锚地,我们先测量水文。”

    不能不慎重。多数情况下,海船进内河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强如葡萄牙人,开发河口内的果阿港也付出了很多血的代价。

    舰队经过3天的连续测量,确定这里的潮差在3米以上。这就意味着**位可以行驶的河道,在低潮位可能就是致命的陷阱。即便河道够深,在看似平静的河面下,很有可能又隐藏了湍急的暗流漩涡,抑或是突然升起的沙洲和礁石。

    内河更加不稳定的地方是航道每年都在变,上游带下来的泥沙会在河道中冲击出新的沙洲,这就要求水文资料必须即时更新。而入侵者来说,每年更新水文资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

    除了航道问题,海船进内河还会面临变化多端的风浪。由于陆地离岸风的影响,风向乱流在河口表现的十分明显。一般来说,浪向与风向会比较一致,但涌浪拍击到河岸很有可能产生回卷,与风向产生较大的差异。而且由于河口多呈现喇叭状,有一定的聚集效应,海浪进入河口后,浪高也会与风力不成比例。

    风帆战舰操控受风力控制,变化的风向乱流与涌浪的拍击经常会让战舰产生偏航,在大海上也许可以不用在乎,但在内河,由于航道狭窄,微小的偏航就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让风帆海船进内河挺困难。除非是像珠江那样流量大,流速稳定,航道深,河口朝南,东北与西南盛行风的影响比较明显,并且水文资料充足的河口,海船才能比较方便驶入。

    长江就不行了,长江几乎把内河口能赶上的恶劣条件全赶上了。如今的尖底海船进长江,很多时候会是一场噩梦,只能等待好天气,风浪稳定才能驶入长江。即便运气好毫发无伤进了长江,后面的航行中也很受限制。那边的贸易,基本都靠平底沙船。

    侦察报告纷纷汇聚到南海号的军官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