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起正面牵制的第1集团军来,第2集团军和其后面的另外一个集团军最近的战绩可要耀眼了许多。
杨子桢身后的这个集团军,虽然番号并不起眼,可是已经连着攻克了清津、吉州、金策还有端川。
如果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那也是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了。这些地方日军驻扎的部队很少,可是却实实在在防守了每一座城市。
同样的,抱着合围的原则,杨子桢也派出了自己的步兵,沿着沿海铁路,攻占了兴南还有洪原以及新浦。
在新浦,日军包围圈内的抵抗力量主力,大约3000人据城而守,坚持了整整两天才被明军歼灭。
一方面是日军逐渐摸到了巷战的精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第2集团军顾忌到了伤亡,增加了围困的时间,而没有进行损失更大但是见效更快的强攻。
随后,12月的21日,大明帝国攻占了利原还有北青,终于打通了这条已经被日军破坏掉了的铁路线。
12月22日当天,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的日军前突地区守军放弃了自己的防御阵地,离开了早就应该放弃的德川。
23日当天,大明帝国的侦查部队占领了日军已经放弃的德川。随后他们到达了孟山,发现那里也已经空无一人了。
从这里撤退的日本第20师团,顺理成章的一口气把自己退到了北仓,并且在那里开始布置自己新的防御阵地。
因为在这个方向上缺乏进攻力量,明军第1集团军也没有强攻,而是对这件事情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而这个时候,正面战场上进攻的第1集团军,张建军部已经突破了日军的正面第一道防线,南下到了安州城下。
显然,这一次日军可没有打算轻易的放弃阵地。双方在安州城外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范铭坐在自己的装甲车上,看着远处腾起黑烟的村庄。他的装甲营沿着介川到顺川之间的铁路推进,直接威胁到了日军防线的侧后方向。
所以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日军指挥官三井孝宫让第2师团的主力向北反击,试图稳住自己的阵脚。
大野飒太少将指挥的日军第2师团,是日军主力的装甲部队,装备了一百多辆91式战车。
这种战车就是为了针对明军的1号坦克设计的,采用了口径更大的火炮,放弃了射速力求在火力强度上超越自己的对手。
大野飒太也是日军里少有的,对装甲部队有自己研究的将领。
在之前的鸭绿江防线争夺战中,他的部队因为明军空中力量的干扰,始终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这一次,他在介川和顺川之间布置了防线,等着明军撞上自己的防线。
然后在挫败了南下的明军之后,咬着对方一路向北,利用双方紧咬的交错态势,来消除空军对他这个师团的影响。
这个时候的范铭,还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上,有日军埋伏的坦克,他指挥自己的坦克,掩护着身后的装甲步兵,沿着已经损毁掉的铁路线,按照预先的计划前进着。
“看起来,日军这一次是真的不打算反击了,他们只是在等,等我们打过去。”副营长嘴巴上叼着香烟,不清不楚的说道。
“现在还不好说……我们距离顺川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让侦查部队小心一些,保持警惕!”范铭可是第一批新军中培训出来的装甲战专家。
他和那些纯理论派不一样,明显拥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同时经历过战争的他,也更加小心谨慎。
在他的理解中,战场上能够活下来的,永远都是谨慎小心的人。虽然这样做的人依旧会因为运气不好死去,可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却一定会死。
“突突!突突!”果然,还没等他说完,正前方远处就响起了枪声,显然侦查部队发现了什么,而且对方也发现了明军的到来。
“轰!”路边上的树林里,一发穿甲弹飞了出来,带着流光直接撞上了一辆行驶在最前面的2号坦克。
可惜的是这枚炮弹直接敲在了2号坦克炮塔上防护最厚的正面。所以随着一声巨响,这枚炮弹没有击穿目标,只是在上面留下了一个深坑。
“树林里!树林里面有埋伏!”范铭看着敌军炮弹来袭的方向,抓起了无线电疯狂的提醒着自己手下的坦克。
这个时候显然日军也发现了范铭所在的装甲车,从树林里冲出了大约一百多名日军士兵,疯狂的向着范铭所在的装甲车冲了过来。
“突突!突突!”范铭身后的一辆装甲车上,警戒的士兵操纵着带着铁板防盾的机枪,对着这群日军开始了扫射。
密密麻麻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飞向目标,曳光弹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张闪光的渔网,看起来美丽漂亮。
可惜这张渔网网中的是死亡,被这张网笼罩的士兵,很快就成了一具具尸体。
但是这才不是日军进攻的全部,因为一辆接着一辆的日军91式战车,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了林子。
而同样的,明军的坦克也越过了他们身后的步兵,露出了修长的炮管。(未完待续。)
382第一次坦克战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大战,顺川之战被永远的记录在史册上。
这场战斗爆发的非常突然,因为日军隐蔽战术的成功,所以在战斗刚刚爆发的阶段,明军的一个装甲营不得不迎战日军的一个“战车联队”。
日军投入到战场上的坦克,或者说91式战车,数量大约有120辆之多。而明军因为有七辆坦克需要维修,所以投入战斗的只有38辆坦克和4辆装甲车。
“轰!”在范铭的左侧不远处,明军的一辆2号坦克那在这个时候看上去非常粗壮的50毫米口径火炮,在这场战斗中打出了第一发炮弹。
显然这种专门设计用来对付敌军坦克的50毫米口径大威力坦克炮,在战场上的表现要超出使用和设计者的预期。
这枚炮弹越过长长的距离,打断了一棵并不粗壮的小树。
当然,它并没有击中它应该击中的目标,因为仓促迎战,明军的装甲兵们慌乱之中,也犯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犯错误并不可怕,在战场上,有的时候只是单纯的比较参战双方谁犯的错误更少而已。
明军开火还击的并非只有一辆坦克,在随后的两秒钟之内,至少有5辆坦克打出了他们的炮弹。
并且,非常幸运的是,至少有3辆坦克打出的炮弹击中了它们瞄准的目标。
日军的91式战车在设计的过程中,参考的是明军的1号坦克,所以它的装甲厚度并不比1号坦克厚重太多。
而另一方面,明军的2号坦克装备的50毫米口径坦克炮,穿甲威力是以更先进的敌军坦克作为假想敌的。
在这种状态下,明军的炮弹轻易的贯穿了日军的91式战车前装甲。然后带着破碎的装甲片,将这些日军坦克的内部变成了地狱。
被明军击中的坦克立刻丧失了行动能力,两辆直接爆炸开来,变成了一团火焰。浓烟吓坏了后面的几辆日本坦克,让他们半天都没有再敢前进半步。
好消息是,因为无线电技术并不太高,日军的坦克只有指挥的型号装备了无线电。
所以大部分的日军坦克不知道自己的友军已经被击毁,他们还在拼命的对着明军的坦克发射自己的炮弹。
一枚接着一枚的日军炮弹,打在了明军坦克的装甲上,不过幸运的是,范铭没有发现任何一辆2号坦克被打穿。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2号坦克找到了自己开火的角度,战场上坦克炮的响声就变得更加密集起来。
连绵不绝的火炮对轰,甚至掩盖了正在激烈扫射的机枪声响,让天地之间没有了其他的声音。
巨大的爆炸此起彼伏,时不时就有一辆日军的91式坦克被击毁爆炸。而明军这边始终保持着开火的状态。
随着一辆接着一辆的日军91式战车爆炸,日军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战车似乎和明军的装备有质量上的差距。
他们试图更接近明军,并且在更近的距离上开炮。因为之前爆炸的日军坦克冒出的浓烟给了他们遮挡,所以他们成功的将交战的距离缩短了。
然后,日军就获得了这场坦克大战之中,他们获得的第一个战果。
一辆大明帝国的2号坦克侧面的装甲被日军的坦克击中,并且贯穿。这辆坦克随后发生了爆炸,炮塔都被殉爆先飞到了空中。
日军这边因为获得了战果,立刻士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