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政,可问阁臣六部尚书,凡是军略……要靠……”
他本来想要提葛天章这个如今已经算是准四朝元老的兵部尚书,可是他想到太子朱牧一直对帝国南下的军策有些不满,更信任的是他一直想要压制的王家。所以他不想激起朱牧的反感情绪,于是闭上了自己的嘴巴,而是看着自己的儿子,突然改口说道:“罢了……罢了……为父这些事都没有处理好,把一副烂摊子留给了你,何苦,何苦再给你出主意呢?”
说完之后,他就将自己的左手递给了朱牧,用强撑着的一口气继续吩咐道:“这国玺戒指,你拿去吧……这是我朱家的传承,莫要……莫要遗失了。”
中国古代的玉玺虽然漂亮端庄,却实在没有多少便利性和实用性可言。所以天启皇帝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漂亮的戒指,在上面刻着一个微型的玉玺,作为皇帝的身份象征,也作为一个传承留给后人——这东西可以当做传口谕的时候盖章的凭证,也可以当做通行证之类的东西,要比摆在龙案上的那个大家伙更实用一些。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看多了小说的原因,这个天启皇帝没少干白龙鱼服的事情,结果受到他影响的之后大明皇帝,都喜欢穿一些普通衣服,这戒指也就成了皇帝陛下便服的时候身份的象征。将这个身份的象征交给太子,也成了自天启皇帝大行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政权交接仪式。
“父皇!您的身子骨还那么好,只要熬过了这场大病,再执政个三五十年,也不成问题……”朱牧抱着皇帝朱长乐的手掌,就是不让他将戒指摘下来。带着哭声开口劝说,让一旁的皇后也止不住的落泪。
朱长乐欣慰的看着太子,他这一生之中,妻贤子孝,在家庭这一方面,算是比较成功的了。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没有见过骨肉相残的惨剧,算是让他非常满足了。
“唉。”叹了一口气,朱长乐缓缓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用微弱的声音呢喃道:“想必辽东局势……日本人……儿啊,为父不甘心……不甘心啊!”
弥留之际呢喃着说出了这两句含糊不清的话之后,这位大明帝国的皇帝最终在病床之上,再没有睁开自己的双眼。朱牧感觉到自己双手紧握中的父亲的手突然为之一沉,震惊的愣在了那里。
而皇后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感觉到床边的气氛陡然紧张了起来。医生们赶紧上前,试图让这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延续自己的生命,结果在一阵努力之后,为首的医生说出了他最不愿意说出的那句话:“陛下……大行了。”
医生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就是自己抢救的病人最终离世了。医闹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是对医生本人最大的折磨。不过比起那种普通人家聚众医闹来,真正可怕的是帝国的皇帝一家子闹起来……
从这些医生还有护士铁青着的脸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将来的后果——御医院就算不做出惩处,至少也要忙碌几个月去整理皇帝的病例还有各种相关资料了。这死的可是一个皇帝,而且是一个几天前还身体康健的皇帝!他们要回忆这些天来每一秒钟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想不起来,就有可能惊动东厂还有锦衣卫。
“父皇!”朱牧在听到了朱长乐驾崩的消息的时候还抓着自己父亲的手掌,等他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悲凉的惊呼一声,如同杜鹃泣血。
“陛下!”而他旁边的皇后直接就昏死了过去。她还是个40岁的女人,这种年纪守寡对于她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更何况她的丈夫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她要面对的事情比其他所有寡妇加起来可能都要复杂一些。
当然,这个时候王剑锋还有赵宏守则赶紧俯下了身子,跪在地上,将自己的额头贴在了地板上。他们在皇帝陛下安排后事的时候,起到的是证人的作用,现在就是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了,守在皇帝遗体边确认皇帝陛下确实驾崩之后,他们就要退出来,主持新皇帝的登基,稳住政权的交接。
再往后的事情那就太多太多了,要给死去的朱长乐定谥号,要为新皇起草各种即位还有大赦等文件,约见各国使节拟定葬礼……这么多事情之中,还不包括蓟辽前线正在打的战争,还有和日本之间的血债。
两个趴在地上的内阁大臣用自己的眼角瞄了一眼对方,然后互相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哭笑不得的神情。大明帝国如今真是多事之秋,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注定要在这段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38变天了
王珏骑着战马通过了已经被新军前锋部队接管的京师城门,城门的两侧已经是宽广的街道和漂亮的房屋了,至少火炮还有火枪的诞生,让城墙这种东西,变成了历史文物,并不是主要的防御工事了。
通往城门的道路上,已经设置了路卡,因为战争的关系,盘查的非常严格。而岗哨的两侧,停靠着两辆普通的汽车,汽车边上,刚刚调入这支部队的范铭,背着步枪笔直的站在那里,抬头看着策马入京的司令官。
毕竟新军成立不久,毕竟这支部队是王珏寄予厚望的试验田,所以有限的资源都被武装到了这些未来希望身上。这也是为什么王珏自己依旧骑马,而新军里已经装备了不少汽车的原因。
汽车这种新鲜玩意在外国的军队中已经服役了许久,在大明帝国的军队里也有实验装备,所以算不得太过吸引眼球,倒是这些背着步枪站得笔直的新军在面貌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吸引了不少京师平民的目光。
“立正!”看见王珏策马靠近,认出了王珏的新军军官站在路边,立正站好将握拳的手压在了自己的胸膛上。随着他的喊声,所有的士兵都立正挺立,皮靴后跟磕碰的声音哗啦啦连成了一片。
“大丈夫当如是尔!”一名穿着大学校服的少年指着路边威武的新军,开口对身边的人感叹道。
而他的身边,站着的几名学生手里还撑着大旗,上面用红色的燃料书写着“复我蓟辽”四个大字。这几个学生是来旧城情愿的,大明新律规定,游行请愿不能进入旧城,只能在城墙外面的新城按事先上报的路线行进。而且不得影响交通,不得使用国旗国徽,不得破坏秩序使用暴力。
听闻蓟辽惨败,这些满腔热血的学生就站出来要求举全国之力北伐,京畿地区十几所大学都有人出来为开战摇旗呐喊,虽然这些年轻人没有体会过战争的残酷,却真的为新军提供了不少宝贵的高素质兵员。
王珏也不多逗留,查看了这个城门的哨卡状态之后,就带着人离开了。他刚刚赶到京师,要亲自巡查几个城门都确实被他的新军控制了之后,才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毕竟他的好友朱牧如此信任他,他也要确保万无一失,不会让自己的朋友失望。
京师的新城区,这些年建设的越来越庞大了,而在这些不断扩建的节奏中,房价是一路飞奔,让全世界的富豪们都望尘莫及。在大明京师拥有一处私宅,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当然,随着地价不断飙升,这些年来一个接着一个和大明建立了外交关系的世界强国,也都在京师这个全世界的政治中心,设立了自己的大使馆。可惜的是,苦于他们来的太晚了的缘故,以至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旧城区设立自己的大使馆。
此时此刻,新城区内,一座气派的领事馆的核心建筑物最顶层。
“日本人偷袭了大明水师舰队?”坐在办公桌后面的一名金发碧眼的中年男人惊讶的盯着自己的秘书,开口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他们哪里来的勇气?”
“有消息说,日本人支持大明北部的金国叛乱,而这一次的战争,就是由日本人一手挑拨起来的。”那名秘书将手里的一些资料放在了男人的办公桌前,然后开口说道:“最新的消息,大明在辽东的部队被偷袭,损失惨重,似乎连重镇奉天,都丢了。”
“我的上帝,虽然金国做大符合我们的利益,可是如果大明帝国放弃了在马六甲海峡以及东南亚还有锡兰国的利益……那英国人的气焰就更嚣张了。”这名中年男子有些不安的感叹道:“这不符合我们德意志的利益,不过也不是我们能做主的事情。”
他一边说,一边拿过了文件翻看了起来,然后开口问自己的秘书说道:“这些文件,要用最快的速度送回柏林去……请示一下皇帝陛下,还有宰相……我们应该在这场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