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就是被锡兰扶植起来,最终在锡兰之乱后才勉强立国的日本,只能在锡兰和大明帝国的夹缝之中艰难的生存。也只有日本人自己才会知道,他们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流了多少血洒了多少眼泪!
……
与此同时,在对马海峡的另一端,鸭绿江畔的日本陆军鸭绿江防线指挥总部内,上任了一年多,可以说是亲手建立了鸭绿江防线的陆军大将宫本有仁,正在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对岸大明帝国已经夺回了一年的土地。
他在一年前临危受命,接替了三井孝宫将军的指挥,赶到了鸭绿江边,重新为败退的日本陆军打气,让他们振作精神重建一条足以抵抗明军部队的防线。时代的变化让坦克还有其他武器成为了永备防御工事必须面对的威胁,所以他也用上了很多更先进的小东西。
鸭绿江防线可是这位日本陆军大将的得意之作,倾注了他这一年的全部心血:整条防线上和往常一样,遍布各种机枪和火炮掩体,而且很多都是永备防御工事。厚实的钢筋混凝土保证了这些堡垒不会被轻易摧毁,给整条防线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阵地上还进行大规模布雷,宫本有仁似乎对地雷非常的偏爱,他将大量杀伤明军,把渡河明军歼灭在第一条防线上作为他部署防线的最大目的。所以他将第一条防线看成是一个随时可以自毁的坟墓,埋葬10万日军士兵,和大明帝国精锐装甲部队的坟墓。
只要他的一线防御阵地可以阻碍并且迟缓明军的进攻,他部署在二线的装甲部队就可以在空军的掩护下反击明军。日本的战车部队虽然数量不多,不能分散部署只能集中使用,可是在某一已知地段上投入战斗,还是会对渡河的大明帝国装甲部队形成数量优势。
反复推演的结果就是,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明军装甲部队被赶回对岸,失去了再一次作为拳头部队进攻的能力。而日军重新修筑防御,守住鸭绿江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宫本有仁很有信心完成这种推演。
另外,天气也正在向着更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着。只要再过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鸭绿江地段就会进入封冻期,到时候明军搭建浮桥的船只就无法使用了——鸭绿江的封冻并不能支持重型武器装备直接渡河,所以明军也不大可能用轻步兵进攻日军严密设防的鸭绿江防线。
如果明军这么做了,那才让宫本有仁做梦都笑醒了。一旦明军放弃装甲部队优势,单纯用士兵去填鸭绿江防线这个坑的话,那么在十天之内,明军就会在这条防线上损失超过10万人并且毫无建树。
正因为有这么多原因,所以宫本有仁现在更担心的是明军在后方登陆的问题。这也是他反复致电大本营,请求海军确保朝鲜半岛海岸线绝对安全的原因。虽然一支数千人的部队登陆不会一下击垮整个朝鲜半岛上的日本守军,可是如果这支部队一路上南下烧杀抢掠,会截断朝鲜半岛上南北交通线,给日军造成相当可怕的麻烦。
虽然这个战略被日本高层认为是无稽之谈,可是在它被已经被调回国内的日本陆军将领三井孝宫提出来之后,就一直是朝鲜半岛防御体系上,停留在日军高层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
“谁都知道,大明那个葛天章在兵部的时候,一直都将登陆锡兰作为毕生志愿……大明帝国也一直在南面训练跨海登陆的课题。胶东半岛到朝鲜半岛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以大明的力量投送个5000到1万人,根本不成问题啊。”宫本有仁心中和很多人想的都是一样的事情,这可是关乎到日本国生死存亡的战争,哪有人敢冒险?
原本驻防日本本土的联合舰队主力,从本土移防到了木浦港还有济州岛附近,就是高层对明军跨海登陆担忧的最直接证明。
幸好新服役的神龙1型战斗机拥有超过200公里的作战半径,所以可以警戒整个黄海,进一步减轻了日本海军巡逻南海带来的风险,也同时具备了对明军跨海登陆的早期侦查能力。
所以说,上杉安达首相在一年多之前坚定的拥护开发新型战斗机的决策,终于在今天给日本军方带来了便利,至少在战斗机方面,日本显然已经走到了世界强国的范畴之内,比起许多传统强国来,他们走的更快也走的更远。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就看对面的明军究竟如何出招了……”宫本有仁将军在东乡贵一呢喃出“单单只凭借我们的海军面对整个大明帝国,实在是有些太过强人所难了。”这句话的同时,呢喃出了这么一句发自肺腑的感叹。(未完待续。)
273视察
西安,在古代的时候有长安、镐京等名字,现在是大明帝国的陕西省省会,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连通数条河流,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即便是如今,它的规模依旧堪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在大明帝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
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安似乎和汉民族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因为这座城市自古就是帝王都城,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西安地区建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
当然,这里也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丰镐都城、秦咸阳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等……比起现如今的京师也要更有历史的厚重感。
这里作为华夏文明的首都,加起来一共有1077年,实际上可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与之媲美了。这座城市从公元前1000年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即便是西方引以为自豪的罗马,都没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底蕴。
不过,现在这里并不是明帝国的首都,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而已。现在的它更多的是以一座功能型城市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其庞大的工业实力,还有较为靠近帝国中心的地理位置,都成为了明帝国非常理想的秘密武器实验基地。
西安再向西的地方,就是一片被隔离出来的区域,这里是大明帝国秘密武器的实验中心,一片人为制造出来的巨型无人区。至今为止这里也是全世界间谍还有玄学爱好者们最趋之若鹜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诞生出了太多太多让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东西。
比如说天启皇帝曾经在这里秘密实验龙腾1型燧发枪,一举奠定了大明帝国在火器方面长达半个世纪的领先地位。同时在这里还诞生了全世界第一门前装填式线膛炮,不过随着天启时代的结束,大明帝**队失去了对外征伐的动力,这里也就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明帝国也在努力的创新着自己手上的各种科技,西安秘密武器实验基地,也就成为了大明帝国最大也最全面的武器实验场。这里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实验靶场,还有一个面积数十公里的模拟战场,为所有武器提供最精确的实战实验数据。
当然,在军事爱好者眼里,这里可能更加神秘一些,很多国外的研究者甚至认为,这个高度保密的秘密武器实验基地内,关押着妖魔鬼怪还有变异的野兽以及修真道士,为大明帝国的当权者们提供各种可怕的实验。
“开什么玩笑?这里会有修真的道士?小说看多了吧。”坐在汽车里的朱牧显然对这种民间的说法不屑一顾,他知道大明帝国在后天启皇帝时代的漫长岁月里确实搞过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实验,可是绝不包括西安秘密武器实验基地。
这个基地从诞生起就带着天启皇帝的光环,一直延续到今日都未曾淡去过。那个已经死了一百多年的天启皇帝一直到今天还时不时的影响着很多人的想法,对于皇汉情节严重的人来说,一切和天启皇帝有关的遗迹都是必须要保留研究的珍贵财富。
也正是出于这种想法,大明帝国曾经在天启皇帝故去并且后继者无力面对欧洲反扑的时候,开始寄希望于奇怪的玄学——某一些机构开始研究招魂术希望呼唤回故去的天启皇帝的灵魂;而另一些机构则从更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电力或者磁场等方面的研究来重新复活天启皇帝。
这些研究机构或者说道士和尚最终都失败了,最终在烧掉了一些珍贵的天启皇帝的贴身物品之后,一切研究都被写入了大明帝国的秘史之内,然后所有的研究都被暂停了下来。现如今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