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用手摸着这辆坦克的挡泥板,仔细的看了看这个体积并不太过庞大的钢铁怪兽,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道:“我们要给士兵提供最强大的武器,带着他们去赢得胜利!这是我们这些不需要上战场的人应该做的,不要让流血的人失望!我代他们谢谢你们这么长时间的努力!谢谢!”
然后他回过头来,就看到听到消息,赶来见他的陈昭明,正站在他的身后不远处,挠着头看着他傻笑。(未完待续。)
155刘将军立功
“司令官!”陈昭明看到王珏发现了自己,立刻立正敬礼叫了王珏一声。从新军里走出来的老兵,叫王珏这个曾经一手把他们训练出来的长官,都喜欢用司令官这个称呼,也不是将军。似乎在他们的心中,自己的司令官永远只能用司令官来称呼,因为他迟早是要成为元帅甚至帝国大元帅的,用将军这个称呼不够尊敬!
王珏呵呵笑着回了一个军礼,他身上的军服永远都有一个风纪扣没有系上,让他的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慵懒。回过军礼之后,王珏就毫无架子的走过去,拉着陈昭明与他身后的几个工厂的负责人拉开了一段距离,开口急切的问道:“我来这里的目的很简单,就想问一问,你对在辽河上快速架设浮桥,有什么好办法?”
陈昭明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思考了几秒钟之后,才对王珏说道:“如果是跨越宽幅不大的河流,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办法……可是现在是要横渡辽河,这对于整个设备体系来说,都是个严峻的考验。”
和聪明人讲话呢,就是比较方便,王珏立刻就听出了陈昭明话里的意思:陈昭明说的并非是做不到,而是说的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王珏明白这个回答其中的差别,也马上就意识到他这一次看来是来对了。
“看来我这一趟是来对了,跟我详细的说一说,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部队的渡河问题?”王珏看着陈昭明,心情大好的开口问道。
陈昭明一边引着王珏向工厂内走,一边开口介绍起自己在这里研制生产配套的坦克辅助装备的过程来:“司令官,最近我们已经改进了原本的渡河用舟船设计。我们扩大的船体,并且让船体更加修长。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通过铁路运输这些舟船,并且一次可以多向对岸投放更多的士兵。”
“这只是让抢滩的战斗变得更加有效率一些,还有其他方面的改进么?”显然,王珏对改进渡河用的舟船设计并没有多大兴趣,在他看来即便是让更多的部队第一时间内登上对岸,也无法改变自己的部队滩头阵地依旧寡不敌众的事实。
“《708号作战计划》……我们从那里得到了灵感。”陈昭明开口提起了一个已经被搁置了许久的作战计划,开口对王珏说道:“这个计划是葛天章拟定出来的,为了确保海战登陆后的作战行动,当时的江南船业集团专门设计了一种可以浮在海上的卸载用浮动码头设备。”
提起《708号作战计划》来,王珏是如雷贯耳的。这个在大明帝国内不算什么秘密的搁浅计划,曾经因为实施条件过于苛刻,导致最终不了了之。当初拟定这个计划的主要想法,就是一旦海军获得对锡兰的制海权之后,立刻组织20万部队登陆锡兰。
不过在这个计划拟定的时候,锡兰刚刚独立,卷走了大明海军不少战舰。那个时候大明水师经历过各种惨败,元气尚未恢复,也无法保证对锡兰海军的绝对优势,根本无力支持一场遥远的登陆作战——所以这个计划最终成了纸上谈兵,葛天章一劳永逸解决锡兰的第一次尝试,也就无疾而终了。
当然这个计划也没有白白浪费当时的人力和物力,至少很多跨海登陆作战的设备还有登陆用的船只,都在那个时候发展起来,成为大明帝国海军两栖作战的基础。而陈昭明从这个计划里研发的武器装备中找到了自己的灵感,开发出了内河的渡河作战装备。
“是这样的,我们在原本为浮动码头准备的浮力箱上做了些改进……天津港内就有一批这种设备,运到辽东应该不难。”陈昭明笑着对王珏继续解释自己的想法,他一边介绍,一边指了指经过的地方,一个满是锈蚀痕迹的巨大箱体:“这就是其中的一个浮力箱,荒废在这里,被改成了一个水柜,做耐腐蚀测试……”
“还没漏?”王珏有些惊讶的看着面前这个老古董,开口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
“开玩笑,哪能不漏?这东西因为是一次性的设备,早就报废了……”陈昭明笑着回答。
“报废的也能使用?”王珏听说陈昭明在打天津港的那些浮力箱的主意,开口问道:“天津港那批东西,差不多也是和这个老古董一个年代的,放在水里还不沉了?”
陈昭明摇了摇头对王珏解释道:“这批浮力箱,是一年前葛天章补订的一批,先皇陛下内紧外松,一直惦记着锡兰这块宝地呢啊……”
王珏听到这个解释,点了点头。要说大明帝国确实出了几个不知所谓的皇帝,可是大部分还都是兢兢业业的。毕竟这些皇帝都是从众多皇子之中脱颖而出的,没有一个是真正的蠢材。他在心中略微感叹了两句之后,就继续开口问道:“那这些浮力箱,你打算怎么用呢?”
“我们将浮力箱和新式的舟船相隔排列,然后固定起来。”陈昭明指着那个报废的浮力箱对王珏描述了他的想法:“在上游固定好之后,分段顺流而下,在铁岭附近的辽河上搭建浮桥,只需要连接几段这样的浮桥,我们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坦克通过辽河!”
“你确定这么做有把握?”王珏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用自己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盯着陈昭明,似乎是想在对方的眼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船上装汽油发动机!采用动力系统而非人力。我有这个把握,能在司令官您需要的时间内,搭建好一座浮桥!”陈昭明开口回答了王珏的问题,坚定的态度也让王珏暂时放下了悬在半空中的那颗心脏。
王珏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发动机的事情,我去想办法调用。船的事情,就靠你了!”
“100艘预留了发动机舱室的内河用冲锋舟,已经在山东被生产出来了!”陈昭明自豪的说道:“刘将军这一次,可以算是立功了!”(未完待续。)
156那是什么机械
王珏听到陈昭明这么说,就点了点头说道:“很好,至少我们这一次手里有了更多的选择!1号坦克的改进工作做的如何了?你也知道前线会有大的动作,我们需要加强所有的部队,不管什么前线都缺。”
“整个1014厂的技术工人们已经30天没有休息了,他们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所有人都在用最大的热情支持着前线的战争准备工作……说实话,我如果没有亲眼看见这里紧张的工作,都无法想象在后方的工人们也在打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战争。”陈昭明语气中带着敬佩,对身边的王珏郑重的描述道:“他们应该被嘉奖,和前线浴血奋战的士兵一样。”
“是啊!我知道他们应该被嘉奖。”王珏赞同的点了点头,然后向工厂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你是说整个工厂都已经在满负荷运转了?有没有可能,在10天之内,再赶工出30辆坦克,送到前线去?”
“这恐怕是有些困难了……毕竟我们已经在很多地方做到斤斤计较的程度了,能大幅度的增加产量,就只有延长工作时间这一条路走了……”陈昭明有些无奈的对王珏阐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整个工厂的产能似乎都到达一个极限了,根本就无法再挪出更多的产能,去提高各种型号的坦克的产量了。
勤劳智慧的中国工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改进了无数道生产工艺方面的细节。他们想尽办法缩短生产的时间,大规模的使用成熟还有高效的生产技术。
陈昭明正好看见生产车间里一名技术工人在为自己的坦克车体底部的一些承重结构打上固定细小零件的铆钉,就带着王珏走过去,看这名工人熟练的将一个一个铆钉打在这些钢铁部位上。
他指着这名工人正在操作的流程,对王珏介绍道:“我们在车体内取消了原本的焊接结构,开始使用大量的铆钉固定,这样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从其他厂内调集更多的铆接工艺熟练工。”
虽然使用铆钉会让车体增重,而且对车体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可是这样做会缩短建造时间,并且节约下数量紧张的电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