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送土地?开玩笑!那些地方荒无人烟的,种出粮食来卖给谁去?怎么运出去?运出去成本多高?
赋税减免?开玩笑!那是刚打下来的土地,哪天敌人打回来了,我举家搬迁过去老老小小怎么活?
强制搬迁?开玩笑!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还没到活不下去的程度,你说背井离乡我就响应号召?
再加上祖辈们的坟头谁来扫,宗室的牌位谁来祭奠?沙漠丛林那边,就真有那么多土地?带着粮食一路上走过去短则数月长则数年,闹不好还要横渡大海甚至大洋——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死在路上?
谁知道真实的历史上,闯关东出了多少土匪多少恶霸,谁知道又有多少山东汉子埋骨他乡?古今中外移民政策哪一个不是混乱不堪甚至血流成河?那种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移民说部署就部署的人,是看不见春节火车上那浩瀚如海的返乡大军的——故土难离啊!
别说天启之后的那些皇帝没有那种逆天的手腕,就说天启皇帝自己,也没有能够操控所有人的那种金手指。他没有办法让数百万人说搬迁就搬迁到天寒地冻的辽东屯垦,没有办法让数百万人远渡重洋去大吕宋岛和日本,甚至没有办法去左右那些远在天边的封疆大吏们。
腐儒们本着皇天后土、王道天下的思想,对天启皇帝决定的削减消灭日本人的命令阳奉阴违;资本家们因为廉价劳动力可以削减成本的原因,也同样大量包庇使用日本奴隶。天启皇帝一直以为他派往日本的总督在坚定的执行着他屠杀削减日本人的命令,可是那些被“消除”掉的日本人,却被圈养起来送进了暗无天日的矿井里,积累自己的怒气。
天启皇帝不知道的是,大明王朝的大臣们,可没有经历过1931年的9月18日,也没有经历过1937年的七月七,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子孙们会被刺刀挑杀在南京城下,他们也没有想到锡兰叛变之后,日本也同样跟着叛出大明王朝……
人终究不是机器,人也终究不是真正的魔鬼。当一个命令过于匪夷所思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理由,并且挑战所有人的人性的时候,汉民族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族群,是无法把自己变成禽兽的。当然,如果能让天启皇帝时代的士兵和将军们知道日本会叛乱,那他们也许不会手软。
可惜的是,日本人在1627年的时候太卑躬屈膝了,太逆来顺受了,太廉价而且勤劳了——这让大明帝国的占领者们真的找不到理由痛下杀手,当时甚至还有高层认为,日本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奴隶。(未完待续。)
151议和
孙方在就任礼部尚书之后,需要面对的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有关辽东战争议和的事情。大明帝国是不想在这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议和的,可是中东地区,奥斯曼帝国还有英国在各自的殖民地或者边境上,已经开始集结部队,这让与大明帝国关系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印度非常不安。
印度这个目前为止高度自治的地区,名义上还属于大明帝国的属地。当这个名义上的属地面临威胁的时候,它自然而然的要求大明帝国重新审视自己在辽东地区的强硬态度。
另一面,莫斯科公国也已经开始向西伯利亚增派兵力,这让大明帝国的蒙古地区面临战争的威胁,莫斯科公国知道如果大明帝国在辽东战场上获得胜利,那么被叛军牵制的至少20万明军,就会转而成为莫斯科公国的压力。
所以当大明帝国开始在战场上显露自己的优势的时候,这些紧邻着大明帝国的国家们意识到自己也处于非常威胁的境地,于是这些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再一次对大明帝国发难。
“这些该死的混蛋!每一次我们如果即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们就会放下手里不管多么重要的事情,跑过来给我们添乱!”朱牧将一摞文件摔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皱着眉头对身边几位内阁大臣们抱怨道。
如果赵宏守依旧还是大明帝国的首辅大臣,那么朱牧也懒得叫如此多的阁臣到自己办公室里来。他只要叫来王剑锋和赵宏守,就能够让内阁统一口径。现在葛天章刚刚晋升到内阁任职,于是暂时混乱的内阁终于开始体现了一丝丝制衡的作用。
首辅王剑锋,次辅马斯元,黄尧,葛天章,张淮,白飞依次站在皇帝朱牧的办公桌前面,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的皇帝陛下因为国际上的干涉而发飙。王剑锋是主管帝国经济的,所以这个时候不好开口,内阁里最知兵事的葛天章只好开口发言。
他坐在御赐的椅子上,缓缓开口劝说道:“陛下!各国之间纵横联合,是有他们的道理的。我大明依旧是世界上的强国,他们不希望看到我们清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说实话现在辽东我们已经占了便宜,算上康平法库等县,我们夺回的地方更多一些……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强硬,搞不好真的会引起又一次反明战争……”
听到葛天章这么说,几个平日里都比较热衷于国内建设的阁臣都面色苍白,他们可不想把现在一片大好的形势给打碎,战争会让整个大明帝国的经济迟缓下来,至少最近三年的建设款项,都会受到影响。
“那就让这群混蛋,坐在朕的头顶上拉屎?朕的脸面朕的江山,就都丢给这群混蛋,才能让你们心满意足是么?”朱牧拍着桌子狠狠的骂道:“朕要的是军队!要的是装备!要的是筹集钱款打一场战争!不是让你们在这里站着劝朕让步的!”
“陛下!因为新的坦克还有飞机等装备,加上海军的三艘新战列舰,明年的军费开支已经是今年的3倍还多了。”王剑锋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站出来,劝说朱牧道:“如果这个时候再增加战争开支,武装新的部队……恐怕民心不稳啊。”
这一点朱牧也知道,他的帝国有3000架各种型号的双翼甚至三翼飞机需要淘汰,全军大约要装备5000辆各种型号的汽车,5000辆各种型号的装甲车和坦克——算上这些武器需要确保的油料和弹药,明年开始,大明帝国在军事上的开支,可能要超过过去100年时间里的任何时候了。
虽然知道英国绝对属于虚张声势,它在大西洋上的海权才是立国之根本,不会轻易将主力部队调到印度边境上来耀武扬威。可是莫斯科公国还有奥斯曼帝国都是实实在在的威胁,他们唯恐大明帝国稳住了自己的后方,掉过头来把压力挪给他们。
朱牧将严厉的目光转移到王剑锋身上,盯着后者足足两秒之后,开口缓缓的说道:“即便是不全面开战,朕也要拿出钱来为开战做好准备!大明帝国的既定国策虽然不会改变,但是我要在执政的十年之内,灭亡锡兰!”
这是朱牧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皇帝之后,第一次拟定自己的执政计划,而这个执政计划竟然是一个掀起战争的计划,并且是掀起全面战争的计划。锡兰和英国是盟友关系,和法国也是,而且大明帝国还要在东北先干掉辽东叛军以及日本,这差不多已经等于是对全世界开战了……
“陛下!”葛天章原本还想劝说两句,可是王剑锋却突然进言打断了他:“志向高远胜过往昔诸位先皇陛下,不过以大明帝国一己之力,对抗诸多列强,不振兴经济,发展工业,是不足以支撑起一支庞大的军队的!”
王剑锋这也是有感而发,作为新军创始人王珏的父亲,他当然也一直在关注着新军的发展还有变革,所以他也对这支部队有多么依赖整个工业体系深有体会。正因为王剑锋了解这支部队,所以他才会劝谏朱牧,让这位皇帝不要忽略了新军真正的根基究竟在什么地方。
朱牧当然听出了王剑锋的意思,也明白自己现在还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不过他依旧很是不甘心,很是不甘心这场战争就这么在别人的威胁下草草结束。
他还想夺回奉天为自己的父亲复仇,他还想稳定辽东的局势,好抽调出精锐部队来,改变大明帝国边境上的力量对比。于是他并没有立刻赞同王剑锋的话,他只是把手按在了那一摞劝谏皇帝陛下同意辽东议和的奏章,沉默了几秒钟。
然后这位皇帝陛下猛然开口,吩咐左右道:“请王珏将军来见我,我有关于辽东战事的问题要咨询他!”(未完待续。)
152多大把握
等王珏来的时候,正好遇到6个内阁大臣依次从皇帝陛下的办公室内走出来,王珏赶紧立正敬礼,毕竟这6个大人可是整个大明帝国除了皇帝陛下之外,身份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