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天澜张开手,公孙谚便如同一阵风一般刮进了她的怀里,还好顾天澜站得稳,若是一般的女人,早就被他撞飞出去了。
顾天澜将公孙谚抱了起来。公孙谚也紧紧地搂住了她的脖子。
“娘亲,谚儿好想你。”
顾天澜道:“娘亲也想谚儿。”
顾天澜将公孙谚抱在怀里,这里摸摸,那里捏捏,小少年也甚是乖巧,乖乖地窝在她的怀里。
两年过去了,罗甯和崔琰倒是没什么改变,若非要说变化,那就是一个更为气宇轩昂,另一个更为风度翩翩。
崔琰往前一步,罗甯便往前走了两步,崔琰脸上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跟在罗甯的后面,来到帝后的面前。
“这两年,辛苦两位了。”公孙奕道。
帝后朝着两人鞠躬,两人连忙跪下去,帝后两人又将他们扶起来。
顾天澜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着,太子本来是跟在崔琰身边的,顾天澜只看到隐约一个身影,此时却怎么也寻不到了。
顾天澜寻到太子的时候,小家伙正整个人趴在床上,将脸埋在被子里,小屁股鼓着。
顾天澜将他翻过来,小家伙又翻了过去,如此反复,倒像是与她较上劲了。
公孙谚嗤笑一声:“真幼稚。”
小家伙猛地站起来,气鼓鼓地看着他的兄长,却不看顾天澜。
顾天澜自然知道,这小家伙是在与她呕气,这脾性,倒是与一年前一模一样。
顾天澜抱着他坐到了自己的腿上,小家伙依旧将脑袋扭过去不看她。
“想娘亲吗?”顾天澜问道。
“一点也不想。”小家伙冷酷道,奈何声音奶声奶气,一点气势都没有。
“娘亲,您别听他的。当年娘亲走的时候,他闹了很久,不吃饭也不睡觉,便要等着娘亲归来。罗将军跟太傅轮流哄,最后还是太傅手段高超,哄得他吃饭睡觉。前几日,太傅说娘亲要回来了,他每天起来都走到门口看,娘亲有没有归来。”
公孙谚很快将他弟弟出卖了。
太子愤怒地瞪了他一眼。
公孙谚一派天真无邪,仿佛根本没有察觉到他的愤怒。
顾天澜忍不住笑了,她离开一年,这两个小家伙都依旧亲近她。
小家伙自暴自弃,干脆将脑袋埋在顾天澜的胸口处,不说话了。顾天澜扯了半天,才将他从怀里扯出来。
“娘亲错了,娘亲以后会一直陪着你们,陪着你们长大。”
小家伙伸出了手,顾天澜便也伸出小指,与他拉了勾勾。小家伙这才露出一个酷酷的笑。
顾天澜揉揉捏捏半晌后才心满意足。
公孙谚已经七岁,在前朝,七岁的王爷便已经可以参与朝政了。七岁的王爷也早有了自己的宫殿。
但是帝后这些年一直没在,公孙谚便一直与太子住着,长兄如父,太子很是依赖维护长兄。
这一夜,母子三人睡在一张床上,公孙奕则被彻底挤了出去,连在房间里打地铺的位置都没了。
待深夜,两个小的都睡过去之后,公孙奕便悄悄将睡在中间的娇妻抱起来,偷了出来,跳上了屋顶。
顾天澜并未睡着:“我还道哪里的盗贼,竟敢这般大胆,竟偷到宫里来了。”
“我的娘子只有我自己能偷。”公孙奕捏了捏她的鼻子道。
顾天澜靠在他的肩膀上。
今夜,月光正好。
故乡的月亮还是不同于突厥的月亮的,更加清亮,更加柔和,也更加熟悉。
两人便在月夜里赏月。
“太子,我们还没有给他取名。”顾天澜道。
于是,两人就太子的名字讨论了一夜,最后定下一个“瑾”。
有匪君子,若美玉。
瑾为美玉。
于是,一直无名无姓的太子在两年后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公孙瑾。
公孙瑾这一年的日子过得颇为艰辛,比如一大早就被罗甯抓起来学一套拳法,学完之后又得跟崔琰学治国之道,午后小憩一会儿,他悄悄摸到御花园的湖边,想要偷偷玩一会儿泥巴,立即被他兄长抓住,教训了一会儿,然后又被迫与兄长下棋,否则自己玩泥巴的举动就会被告到两个师傅那里。
公孙瑾很想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但是没有人把他当作孩子。
娘亲回来,他自觉有了靠山,以与娘亲亲近的理由逃避那些苦难,奈何他阿爹又想借这样的方式与他亲近。
公孙奕在讨好娘子身上很有一套,但是对于小孩却十分有限,他觉得展现关爱的方式便是教导孩子。
公孙奕接过了罗甯的任务,开始教公孙瑾学武。
公孙瑾扎马步的时间由一刻钟延长到半个时辰,小家伙顿时目瞪口呆。
公孙瑾便跑了,跑到了公孙谚那里,悄悄问他自己是不是公孙奕亲生的。
公孙奕追过去的时候,小家伙脸一白,便抱着公孙谚猛喊“爹”。
公孙奕的脸猛地黑了,公孙瑾还未叫过他爹呢。
顾天澜颇为好笑地看着这些闹剧。js3v3
第三百一十一章 京都纪事
崔琰也笑了:“太子像极了娘娘和陛下,很聪明。”
“太傅教导的好。”顾天澜道。
“娘娘这般便是折煞臣了。”崔琰道,“娘娘便没有什么想要问臣的吗?”
崔琰和罗甯已经向公孙奕汇报了一日的政务,今日一早,皇帝便亲自临朝,整个朝堂的气氛都变得清新了许多。
公孙奕是开国皇帝,这一众朝臣都是他提拔起来的,只服他一人。太子年幼,崔琰和罗甯辅政的时候,许多朝臣是有想法的,若非他们压制住,这个朝堂早就变天了。公孙奕归来,便彻底稳住了朝堂与大梁。
顾天澜没有再问朝堂的事,而是问:“你与罗甯是怎么回事?百姓们都道你们是冤家。”
崔琰不自觉地摸了摸鼻子:“或许是因为罗将军的喜欢的几位姑娘看上了臣。”
罗甯也到了成婚的年纪,家中替他相看了不少女子,罗甯都没有什么合心意的。吏部尚书家的女儿温婉贤淑,罗甯上了心。这一来二往,两家本来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谁知女方突然拒婚,说是心有所属,这所属之人正是崔琰。
罗甯军下有一世交的女儿。那姑娘甚是豪放,刻意接近罗甯,与他相处。两人兴趣相投,处得不错,罗甯对那姑娘有几分意思,却没想到过几日那姑娘竟拿给他一封信让她转交给崔琰。那之后,那姑娘一直让罗甯转交东西,罗甯渐渐觉得不对,有一日终于问了姑娘,这才发现自己做了一次鹊桥!
“其实臣也很无奈的。”崔琰露出一脸无奈的神情,“这样几次后,罗将军便与臣较上了劲,无论什么都想与臣争个高下。”
崔琰一脸“我长得好看,就是吸引姑娘家,我又能如何”的无可奈何的表情。
顾天澜看了一眼崔琰的脸,深深觉得他无奈的确是有道理的。
这只是崔琰的说法。
顾天澜问罗甯。
罗甯则一脸咬牙切齿道:“若非崔琰日日跑到吏部尚书府外的湖边泛舟,天天在人家姑娘面前晃,姑娘怎么看得上他?待姑娘倾心于他了,崔琰便又漫不经心地道这只是巧合。崔琰做这一切只是在炫耀、在羞辱我。”
罗甯一脸悲愤。
顾天澜则有些懵了。她也猜不出崔琰的意图,这位博陵崔公子的行为举动越来越难猜了。
这两人的恩怨,顾天澜便也不理会他们,由他们去了。自古以来,文臣武将便很少能和谐相处的,此时朝中,崔太傅是文官之首,罗甯便是武将之首。
再说突厥之事。
突厥可谓一团乱。
可敦和母族忙着稳定朝政和大都,无暇顾及其他。当大都稳定下来,宝音的心腹也全部拔除后,契纥竟是趁着这个机会攻到了大都之外。
可敦连忙派萧氏的人出征。
萧奕明不再隐藏自己的实力,一口气将契纥赶到了边境处。
而公孙奕趁着突厥内乱,刚入京第二日便钦点蓝元德、云曜两枚大将,带着十万大军,挥师北上,直攻突厥大都。
蓝、云大军刚到边境的时候,契纥的人刚被赶到边境,蓝云两人又继续打,契纥又往相反的方向奔逃。
契纥便像弹簧一般两边弹,最终,契纥死在了萧奕明的手中,这只丧家之犬终于寻到了归处。
蓝、云大军和萧氏正式交战。
蔓延在突厥土地上的战火并未波及大梁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