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天下至尊-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征东将军的檄文,你们看一看吧。”来人也不会头,直接就走了。

    这个人其实是秦军的密探。

    秦野手中也开始组建情报组织,并向各地派出人人员,以便第一时间传递天下的情报。

    毕竟一些事情靠百姓口口相传,传过来是太慢了。并且,一些机密的消息,百姓也很难知道。

    众人都听到了密探临走之时留下的话。

    征东将军的檄文!

    众人有些小激动的,征东将军是谁?秦野秦孟杰,大汉新一代的军神,太行山根据地的奠基者,肯定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不过人们对于秦野进入山中,十分不解。在他们看来,秦野应该在冀州和公孙瓒、韩馥斗争才对。

    在众人的要求下,徐庶也是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檄文。一时间,他就成了千头观音,多少脑袋在他背后瞅着看。

    这檄文,是秦野招贤纳士的檄文。

    自从秦野的引水渠工程告一段落后,干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时候,荀攸提到了人才的储备。

    秦野早晚会走出山区,本方的人才储备很重要。这里的人才,主要是中基层人才。

    虽然这是荀攸提出的,但荀攸也感到很困难。他曾邀请许多人来根据地,但都嫌弃山区不愿来。他想不出来办法,所以提出来,看大家有没有办法。

    众人都是面露难色,毕竟自己是在山区,很难吸引人才。

    但秦野却有不同的见解,他提出檄文天下,邀请天下爱国之士,爱国学子,爱国青年,来根据地。

    秦野指出,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治世理念,公布与天下。相信有识之士,会作出他们的选择。

    秦野根据他在后世的,和当今的一些见识,组合起来,洋洋洒洒写了五千字的檄文。

    荀攸他们看到后,十分激动,“这已经可以作为我主治理天下的纲领了。”

    于是,秦野的檄文传于天下。

    徐庶他们现在看到了希望。

    他们十分吃惊,认为檄文中描述的未来,不可能会是真的。描述的根据地的情况,也不可能有那么好。

    这来自于,长达半个世纪的黑暗时代,让他们无法相信天下还有这么清明的地方。

    有人表示,可以看看这里,四世三公的袁家,当世最有影响力的领袖,其治下是个什么样子。

    其他地方,只能更差,不可能更好的。

    徐庶望着质疑的众人,将檄文送给其中一人,哈哈大笑而去。

    “你看,都笑了,肯定描述是假的,就是骗我们上当去的。”有人道。

    “上苍意难料,天下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远处传来徐庶的声音。

    在场的爱国青年们,稍楞后,明白了诗中的含义,抽了一地。

    那谁,你是谁呀,骂人不带脏字。

    “好,那咱们就也去根据地看看,到时候描述不符,定要好好羞辱这个人。”

    “那谁,你别走,咱们一起去!”

    众人都追了上去。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本初派出探员

    “元直,秦将军是大救星,这我们都知道。”

    “但你也看到了,就连四世三公那边,都无法做到一些事情。”

    徐庶笑道:“正是因为袁本初的背景,许多事情他无法去做。而秦将军就完全不同了,加上他的治世理念,能够为天下带来真正的安宁,百姓才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众人若有所悟,但还是避免不了担忧。

    毕竟他们在袁绍那里,真是怕了。

    “我已经没有钱了,若是秦将军也不接纳我们,我恐怕就要去要饭了。”

    这句话到是戳到了众人心里面。

    因此更加担忧。

    然而当他们来到根据地,吃惊的发现,竟然有专门的人员来接待他们。

    “诸位仁兄,小弟司马懿,字仲达。”司马懿看过去,现在根据地什么都不缺,就缺有文化知识的人。老学究他看到就吐血,还是待见年轻人。

    众人看着司马懿,十分羡慕,小小年纪,就得到了重用。虽然司马懿系出名门,但这么小年纪就被重用,也能看出任人唯贤。

    “这里是你们的住处。”司马懿道。

    众人骇然了,竟然给免费安排住处。

    “那边有食堂,一日三餐都是免费提供的,不过不要过了吃饭的点。”司马懿又道。

    还能白吃白喝!

    众人抽了。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难道还有更高的要求?”司马懿如临大敌,他也是第一次接待这么多的年轻人,还都是男人,“这可是因为你们都是知识分子,将来还需要你们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才给你们这样的待遇。”

    “你们可不要有什么奢侈的想法,难道还想找妹妹?”

    众人吐血了。

    找你妹的妹妹!

    知识分子?

    精神文明建设?

    徐庶从中领悟到了太多东西,心里热血沸腾。

    “咱们根据地,有力出力,有文化出文化。”司马懿上下打量所有人,“你们中若是有滥竽充数。”

    众人都是挺起了胸膛,表示自己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绝不是滥竽充数的。

    “也不惩罚你们,就去种地吧,也能吃上饭。”司马懿最后道。

    众人哭了。

    真是仁德之主。

    原来混乱的天下,十万里黑暗江山之中,还有这么晴朗的地方。

    真是根据地的天,是晴朗的天,根据地的军民最爱大救星。

    徐庶他们一路走来,看到,虽然是村子,但街道整洁,建设有公厕。房前屋后,种着桑树。惊人的发现,竟然没有乞丐。

    要知道,在繁华的太原,街头巷尾都是乞丐。在这穷乡僻壤,竟然没有,很能说明许多问题了。

    而农夫快乐的农耕着,耕者有其田。

    而在袁绍那里,农夫们都是流血农耕着,为地主耕地,还要挨打。

    有志青年们,在这里看到了光明的曙光。

    就这样,各地虽然诸侯自立,但其下被豪门把控权利,压制他家的贤才,打击寒门力量,强化本地控制,剥削百姓。军事上,互相攻伐。这让大批有志之士,对这些老牌诸侯逐渐丧失了信心。

    而太行山根据地,却与其他地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地,是有志之士的乐土。虽然现在还谈不上伟大复兴,虽然这里还很清苦,但却看到了天下复兴的希望。要知道,百姓安定,天下才会安定。而十万里河山,从未见到过百姓安定的神情。而只有这里的百姓,才有这种神情。

    这让天下的学子,有志之士,感到根据地才是天下的希望所在。

    我们走,到根据地去,追随秦将军

    这已经是一个口号。

    于是,越来越多的学子,来到了根据地。

    秦野一一给与安置。

    那蓬勃的军队,欢乐的民众,让他们看到了天下复兴的希望。

    公元194年。

    一个消息在天下流传。

    北地经历了去年的蝗灾后,今天又遇到了干旱,歉收。

    这个消息,其实各路诸侯都预料到了,并深感欣慰。

    但一个消息没有预料到。

    就是太行山根据地大丰收。

    秦野大丰收。

    消息传到了天下,天下为之震动。

    秦野为什么就能丰收呢?

    并州太原。

    “主公,听说秦野重用一个叫枣祗的人,种植高产农作物,亩产达到了四百斤。并且,听说还在研究一种超级种作物,亩产能够到达五百斤。”郭图道出一些流言。

    田丰他们大吃一惊。

    亩产五百斤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就算是最肥沃的土地,在丰收年,也就三百斤左右。一般年份也就二百来斤。

    当然,这个数目在后世,太平常了,还是歉收的亩产。但在一千八百年前,这既是最高产。

    在乱世,尤其是汉末,谁掌握了庞大的粮食,谁就掌握了天下的势。

    袁绍心有所思,马钧的事情,他可以不再去理会,但高产作物,却是引动他。

    因此,稍后,他就秘密召见了袁家密探。

    一号密探和二号密探都来了。

    “主公?”二人拜道。

    其实这高产作物,就是二号密探上次带回来的消息。就算郭图不说出来,袁绍心里也清楚的很。

    “你们两个,马上去太行山根据地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