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日就是你们外祖父六十大寿的正日子了,这次你们外祖母卧床不能出面主持,你二舅母又需要安心养胎,只你大舅母一个人我怕她忙不过来。今日我就先一步过去荣国府帮忙,晚上就住在那里不回府了,玹儿就跟着我一起过去,你们兄弟二人,明日一起去荣国府给你外祖父拜寿吧!”
第四百四十三章 娘家
林琅和林瑫兄弟俩乖巧的点了点头道:“娘亲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琅皱了皱眉又道:“娘亲,外祖父家中此时正乱的很,要不然还是让玹儿留在家里吧,明日我会带着两个弟弟一起过去荣国府的!”
贾敏眼神一闪,明白了林琅这是对荣国府不放心,想想也是,荣国府前些日子出了那么多的事儿,贾敏也没有刻意瞒着林琅和林瑫他们,林琅大概是觉得她一忙起来,万一顾不上照顾玹儿,会让玹儿受了什么委屈。
贾敏笑看着林琅,温柔的抚摸着林琅的脑袋,“琅儿心中所担忧的娘亲都明白,不过如今荣国府让你外祖父和你大舅母给治理的规矩多,那些不安分的人如今都被赶出荣国府了,就凭着你外祖父对你们的疼爱,那些下人也不敢对玹儿怎么样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娘亲在吗?”
“可是……玹儿还那么小,身边也没有个厉害的人伺候,要是真的被人欺负了,林妈妈又不能拿他们怎样,还是在家里待着好!”林琅不情愿的撅着嘴道。
贾敏看林琅这样子是真的很不放心让林玹跟她去荣国府,作为长兄林琅能这么爱护弟弟贾敏十分欣慰,想了下也就答应了林琅,让林玹留在家中,明日他们兄弟三人一同前往荣国府拜寿。
贾敏独自一人提前一天去了荣国府,如今的荣国府真是大变样,下人们都十分的规矩有礼,再看不到那些偷懒耍滑的人了,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虽说人少了很多,但是看上去一点都不忙乱,各处都是井然有序的,就是贾敏也不得不对小张氏竖起了大拇指。
“大嫂真是太能干了,看看这荣国府如今的气象那才像是一个真正的大户人家该有的样子呢!”
“妹妹可别这么夸我了!我一个小户人家出来的庶女能懂得多少啊?还不是妹妹肯耐心的教我,我还没有向妹妹道谢呢!”小张氏很高兴能够得到贾敏的认可,在她看来贾敏就是很多女子都要仰望的人,能得她一句好那就说明是真的不会差了。
“我也就是跟大嫂说了些高门大户的规矩,这各家各户可不尽相同,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规矩,大嫂能这么快就参透了其中的关窍那是大嫂有天赋!”贾敏拉着小张氏的手笑道。
“三妹妹跟大嫂在这儿说什么悄悄话呢?不知道姐姐我能不能也凑个热闹啊?”
贾敏听着声音望去,来人不是别人却是贾敏的大姐,名叫贾素素,比贾敏大了五岁,跟贾政是同年生的,比贾政要早出生了两个月。这个贾素素的生母长的十分的美貌,是贾代善一个同袍的妹妹,同袍在战场上牺牲了,把他唯一的妹妹托付给了贾代善。贾代善在战争结束了之后就派人把他同袍的妹妹给接回了荣国府,直接娶了她为良妾。后来贾素素出生的时候她的亲娘就难产血崩而亡了,真实的死因后来贾代善查出来是贾母从中做了手脚。也许是良心不安吧,贾素素一直被养在贾母的院子里,贾母对这个庶女还是很不错的,贾素素对这个嫡母也是有很深的孺慕之情的,所以后来贾母给她寻了一户官户人家,给给同时庶女的二姑太太贾芊芊寻的就是一个商户。
不过贾素素出嫁了之后就跟随着夫君一家人去了公公的任上,她的公公时运不济,没几年就死在任上了,后来他们全家就只得扶陵回了老家汉阳,他们家原就是个寒门出身,家底薄的很,回到了老家之后用办丧事剩下的银子买了几十亩田地,自此就过起了农家的日子。
贾素素虽说是个庶女,可也是出身荣国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的,虽称不上金尊玉贵,但也是娇养着长大的,突然让她过这样贫寒的日子她又如何能受得了?于是就逼着自己的夫君发奋图强,整日没命的读书,好容易考中了举人了,却是还没等上京赶考呢就因一场风寒丢掉了性命。贾素素在自己夫君死了之后就觉得天塌了一般,后来又听说了贾敏被封了郡主,更是痛斥老天爷不公平,为何都是荣国公的女儿贾敏就能拥有尊贵的身份,嫁给林家那么好的人家。
后来贾素素不想再用自己的嫁妆去养活夫家的那些人,就闹腾着分了家,独自一人带着一儿一女在县城生活。贾素素把自家的田地都佃给别人种,用嫁妆银子在县城买了一个二进的院子,又买下了一个铺子开了一家绣庄,靠着卖绣品养活母子三人。
说起来贾素素完全可以向荣国府求助的,贾代善和贾赦都不会不管他们孤儿寡母的。可是贾素素自小就心高气傲,在闺中之时就喜欢和贾敏攀比,她如今过的这副模样,觉得没脸面对贾敏,不想让贾敏看她的笑话,于是就咬着牙坚持着一直没有跟荣国府联系过。
还是在去年的时候,小张氏派了人去贾素素的家中给贾素素送信,才知道了贾素素他们母子过的十分的拮据,小张氏就经过了贾代善的首肯又让人给贾素素送过去了两千两的银票。
贾素素也是个有成算的,她用小张氏送去的两千两银票买了些田地,又在县城之中买下了两个铺面,剩下的银子就用来做了他们母子三人上京的盘缠。
贾素素回到了京城之后还像从前一样巴结讨好贾母,每日带着她的儿女晨昏定省十分守时,这也的确是让贾母很受用,从自己的私库之中赏了不少好东西给他们娘三个。可是好景不长,贾母在她六十大寿的次日就被贾代善给送回了娘家史侯府,后来回了荣国府没两日就中风卧床了!
贾素素眼看着这荣国府如今已经不再是贾母的天下了,整个后宅都掌握在大哥娶的这个填房小张氏的手中了,她想要从中得什么好处是不大可能的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姐
贾素素母子三人在荣国府住着的这几个月里,已经习惯了这种穿金戴银、呼奴唤婢的日子了。再让他们去住老家的小院子,吃那些难以下咽的粗茶淡饭,他们是如何也不愿意的了。贾素素就在想着怎么才能名正言顺的留下来?
虽说贾代善和贾赦不在乎多养着她们母子三人,但是贾素素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了,总这样住在娘家是会让人戳脊梁骨的。她本想着让她的儿子跟着贾琏和贾珠一起读书,将来若是能让贾代善给走动一下寻个国子监的名额来,她就有机会留在京城了。可是她儿子跟着贾琏和贾珠读了一日的书就不肯去了,只因先生讲的他完全都听不懂,跟贾琏他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样的水平别说是国子监了,就是普通的书院他也是考不进去的。
这眼看着就到了贾代善的寿辰了,过了这几日贾敏和贾芊芊都是要启程回自己家了,到那个时候贾素素再赖着不走就实在是太没脸了。贾素素如此爱脸面的人又怎好意思开口跟自己父亲和大哥说,他们不想回老家,想要留在荣国府的话来呢?
贾素素急的整日的抓头发,成缕的头发被她抓下来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来。今日听说了贾敏提前回了娘家来,帮助小张氏忙活次日贾代善的寿宴,贾素素就硬着头皮过来,想求贾敏跟她夫家的大表哥沈光平说和说和,看能不能开了特例给自家的儿子要一个入国子监读书的名额。
贾素素也是想过其他的办法的,比如说让自己的女儿跟贾琏订亲,这样亲上加亲,日后女儿也能帮衬着自家哥哥一点。可是贾代善因为捉拿叛国贼赵骞有功,荣国府的爵位被皇上下旨不降等再袭三代,那就是说贾琏日后就是妥妥的荣国公啦,以她女儿的身份样貌只怕是给贾琏做妾都是不配的。贾素素也真敢想,就算是荣国府的爵位没有再袭三代,贾代善和贾赦也定是看不上她女儿的。贾代善倒是不嫌弃自家的外孙女,而是在他看来给贾琏选妻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着整个荣国府三代人的兴衰,他心里面是想要照着贾敏这样的来选的,贾素素的女儿在出身和见识上就不符合要求了,更别说其他的了。
贾敏和小张氏见是贾素素过来了,就笑着让座,小张氏让丫鬟给贾素素上了茶,问了一些贾素素的近况。
贾敏跟这个大姐本就不亲近,这个大姐是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又死要面子的很,贾敏知道她若是好心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