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个月,闯军在京城所作所为早已经天怒人怨。北京城从达官贵人到平民百姓对大顺军一个个都恨不得吃其肉寝其皮,哪里容得这些人藏于民间。
李自成不待城破已经出城向西逃命,安剑清带领锦衣卫追捕。早在王永吉收复北京城的战役开始前,一直缩在西北装死的吴三桂也奉命开始还击败,迅速收复潼关等闯军占据之地。
待王永吉收复京城,闯王败退出逃消息传出。各地留守的大顺军人心溃散,吴三桂一路势如破竹。随后李自成被锦衣卫围捕自杀与阵前,轰轰烈烈的闯王一路没落了。
明军重新掌控京师,王永吉迎皇后和太子回宫。李自成、牛金星等疯狂敛财数千万两,逃命之时绝大部分金银珠宝无法带走,都被明军收缴。这笔钱,石慧自然不会好心的还回去,理所当然的冲入国库。
明军先奉回崇祯皇帝遗体安葬于皇陵,留守南京的文武大臣赶赴京城,拥立太子登基,奉皇后为太后。九月底,辽东战事结束,孙传庭全歼多尔衮及其入关八旗兵四万,满清损失惨重。
次年,新帝改元元启,下令大赦天下,允各路反王及李自成余孽清明之前缴械投降,既往不咎。感百姓饱受流寇之苦,朝廷免赋税三年。
二月,令王永吉镇守辽东,孙传庭与吴三桂分两路自平各地反王。俘虏或招安的流寇择取部分改编重入军中,部分发配人口锐减之地分给田地就地安置。朝廷已经第三年推广玉米、红薯,颇有成效,饥荒大为减少。随着《疫病防治方略》在各地方官府落实,各地役症大为减少。
清明之际,朝廷诏令除却平国乱有功宗室弟子凭功论赏,其余未曾为国效忠宗室削除宗室籍册,转入各地普通百姓籍册。即日起,宗室三代后列入百姓籍册,若宗室自己有功于国方可赐予爵位。同时,允许宗室子弟参与朝事,可科举可参军。
朝廷废除贱籍,贱籍重新登记入百姓籍册,允许商家子科举入仕。同样,商人需要向朝廷交纳赋税,为十税一。免税三年内,各地方官府重新勘验田地,将荒芜田地赐予流民。取消人丁税,根据田地多寡纳税同样是十税一。
随着这一系列诏令,朝廷还重修了大明律。元启元年秋,朝廷重开科举,新的大明律被定为必考科目。朝廷重新制定官员升迁考核,武官升迁凭借战功,还要读朝廷规定的书目。文官升迁,除了政绩,还需参加一次新大明律的考试,通过考试方可升迁。
凭借着这些举措,新修的大明律迅速普及下去。元启二年春,新帝的第一批天子门生诞生。这些新进士的第一件差事便是与训练营出来的宗室子前往各地宣扬大明律一年。
一年之后,朝廷六部按照所需官员出卷子,让这些新科进士招考。朝廷的这一举措并非因为官员冗员,事实上经历国难后,朝廷上的官员尤其是高官去了大半。
大明原本又京城和留都两个衙门,如今却只留下一套。借着李自成的手收拾了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如今朝廷上下风气为之一清。大臣们每日都极为忙碌,忙着研究新政令,忙着学习新的东西,一个人当两个、三个人用。
新朝第一批进士终于可以入朝为官后,他们的上司都松了一口气,终于多了人手分担工作。为了取得贤才,新帝将科举由三年改为一年,不过每年录取人数减少,想要高中并不容易。
除了大明律被定为必考内容,朝廷也逐步改革科举,科举不在只考一科,而是开始分科。考中进士也不能立即当官,还要去书院讲学,去地方辅佐县令处置证实,去各地宣讲律法等满一年,再参加六部岗位招考。
不提科举诸事,元启三年,天下大安,随着各种高产作物推广,全国粮食问题得到根除。李自成起义时,各地主豪绅就得到了一次打击。后来石慧明面上让吴三桂和孙传庭平乱,却浑水摸鱼,收拾了一部分为富不仁的地主豪绅。
经历了诸多波折,对于朝廷重新丈量土地之事,地主阶层敢怒不敢言,这件事遇到些波折,也终于在元启五年做成了。朝廷规定十税一,颁布了新的徭役法,大力普及大明律,以此杜绝地方官员随意增加苛捐杂税。
锦衣卫改为六部之外的监察机构,在各行省建立新的卫所。扩张后的锦衣卫不在只为皇家效命,而是负责督察文武官员,除却查察谋反之案,也要负责督察贪腐之事。
百姓可以向锦衣卫举发地方官吏,为了减少诬告,民告官坐实不罪,若为诬告,杖责八十。
元启帝少时性格慈和温顺,经历国难,后屡经历练,倒是多了几分坚韧。自登基之后,本性不改,依旧性情宽厚,加之不重色,不重享受,生活上肖似先皇和太后,朝堂上又不似先帝刚愎自用,猜疑过重,朝廷上日渐清明。
百姓赋税减少,收成增加,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已经可以安居乐业。
元启七年,吴三桂领命出关,破盛京,增设大明行省。于此同时,朝廷开始向蠢蠢欲动的草原下手。
第752章 日月重辉(番外一)
元启皇帝登基后,在皇太后的支持下一直力行改革,诸如取消了陪都南京,重新改南京为金陵。最初用来训练宗室子的训练营也被一份为二变成了如今的金陵军校和金陵综合大学。
金陵综合大学至今已经有三百年历史,朱由检就是金陵综合大学的一名新生。朱由检是金陵本地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四代,听说祖上还是皇室出生。
不过从元启皇帝登基后,就定下了皇室三代之外无大功于国家就会被编入普通百姓籍册。就如被戏称为武林第一世家的那个朱家,初代家主是天启皇帝的长姐,可朱家从不会以皇族宗室自称。朱由检的祖上是与天启皇帝为堂兄弟,关系自然更远,算不得皇族宗室。
当然如今也没有皇族之称了,两百年前元启皇帝的玄孙朱玄灵登基不久便提出来君主立宪制,进一步放权内阁并且完善了监督制度。朱玄灵在位三十年成功实现了君主制到君主立宪的平稳过渡,最后,朱玄灵更是亲自签署最后一道圣旨废除了自己的帝位。
历朝历代亡国之君不少,自己废除自己的朱玄灵绝对是个奇葩。不过感谢这位奇葩的末帝,其在位期间一直致力追求人类权利的平等,男女平权,才有了如今领先于世界的大明。末代皇帝多被骂,可朱玄灵这个末帝却是许多人的心头血。
今年是末帝朱玄灵逝世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自从前年开始网文界就掀起了一股网文热。以朱玄灵为男主的小说、影视剧一波又一波,朱玄灵被誉为最忙碌皇帝。每天在七八个不同频道和不同女主角谈恋爱。
不提朱玄灵这个末帝,朱由检自从进了大学,就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他自小就引人注目,谁让他爸给取了一个明怀宗一样的名字呢。名怀宗又号昭烈皇帝,崇祯皇帝。崇祯十七年为诱敌深入,昭烈皇帝以君王之身诱敌深入吊死煤山。
昭烈皇帝在朝,正是大明朝最昏暗的一段。这位皇帝在位时,虽然勤政勤俭,却无力挽救江河日下的大明朝。这才有了昭武皇后的横空出世,可是昭烈皇帝身为君王以身诱敌,不忌惮贤明的皇后,这份气度和气节也是吸引了一大波迷弟迷妹。
朱由检重了昭烈皇帝的名号,可不是自小到大引人注目么。朱由检自小善读书,别的孩子兴趣爱好是钢琴、小提琴,他却喜欢题诗作画。相较于身边同龄人,喜欢吟诗作画的朱由检可不是一朵奇葩。
巧的很,历史上那位昭烈皇帝据说也喜欢吟诗作画,武林朱家曾经将一副先祖长平公主所作画作先给国家博物馆。这幅画花的就是年轻的昭烈皇帝与昭武皇后带着小公主在御花园作画。
朱由检若只是喜欢吟诗作画少不得被讽刺一句伪文青,不过他显然不是。今年不过十九岁,在国画上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然而他在金陵大学读的却是历史专业。
因博才多学,长相俊美,朱由检一进大学就成了金陵综合大学一支草,学姐们的心头爱。如今的女生爱好可是非常广泛的,阳刚兵哥哥固然好,奶油小狼狗也非常有爱。
难得下午没课,朱由检坐在校园的桂林之中看书,就听到身后的长椅上传来几个女生的说话声。
“你们有没有看这一期的武林大会,那个华山派弟子真是好厉害。本以为武功已经没落了,没想到轻功真的存在哎!”其中一个女孩子捧着手机叫道。
“武功一直都存在好不好,不过我之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