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头甚至还有一位妃位上了娘娘。
最让顾妩意外的是,皇帝居然都没经过宗室,直接下令圣旨,给她提了爵,赦封为明慧公主,还赐了好几车的珍贵药材。
大概是她这些年功绩甚重的缘故,就算皇帝直接绕过了宗室跟内阁,在上皇家玉牒与更换户部文书印鉴的时候,居然没人反对,很顺利就办下来了。
经此一事,顾妩想皇帝这真是太怕死了,一场风寒而已,居然被吓成这样。
毕竟他压着林绪之爵位与官位的事还历历在目,而史鼒出生入死,闯下那么大战功,又在户部欠银之事上出了那么大的力,他也只封了他的独女湘云为郡君,这就算打发了。
这次居然就这么痛快的给自己提了爵,看来不论对百姓做了多少好事,改良了多少方子,也抵不过皇帝一条命啊!
不过因为这件事,京城上下又掀起了学医的风潮,连从来不许儿女学医的官员们,也都松了口。
毕竟强逼着后人学文学武也不过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了明。慧公主的前车之鉴,谁知道自己家会不会也出来下一个明慧公主呢?
可顾妩却没心思理这些事了,因为赦封仪式一结束,她就被推进了产房……因为她要生了。
大概是她进产房的样子太过可怖,几个孩子都被勒令留在各自的院子里温书习字。
产房前就只有贾母等着,至于林绪之?自然是在产房里等着。
其实顾妩百般不愿意他陪着自己,说实话女人生孩子真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这要是心理脆弱一点的男人,恐怕看了妻子生孩子,以后就得萎个几年。
但这人看着好说话,可向来是个驴脾气,他决定的事还真没人能改变,更何况顾妩疼都来不及,也没这功夫跟他瞎逼逼,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反正修真人士,他要真想看,有神识撑着别人也拦不住,何必多此一举呢?更何况上次生迎春不就没拦住他?
贾母也对大儿子的秉性了解了几分,怕是上次顾氏难产吓着他了,又见自己拦不住,虽不高兴他不守规矩,可到底还是没说话。
大概是这幅身子生过几次的缘故,这次生的倒也不难,从进了产房到孩子出生,也不过两个时辰。
而这次生了孩子,顾妩状态也还好,至少撑着抱了抱孩子,还给他起了个叫安康的小名,这才任由孩子被抱出去了。
林绪之照旧一动不动的陪着她,说实话生了孩子的女人真的难看,可看着她满头大汗的躺在那里,心里早就被满足跟感动充满了。
只恨不得狠狠的把她揉进自己身体里,永生永世都不分开才好。
至于期盼已久的孩子?这哪有孩儿他娘重要?
这边产房里其乐融融,那边书房里,贾代善听闻了又添一孙的好消息,也高兴的合不拢嘴,忙让人备了已良久不用的文房四宝……给小孙子起名字。
不过这孩子的名字他早已经想好了,便提笔写了个“琮”字。
“琮”(cong):玉字辈,《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此为瑞玉,外八角而内圆,八角取义八方象地之形,中虚圆以应无穷象地之德,故以祭地。①
给了这个孩子,只盼他有琮玉之厚重,应厚德八方之意。
第115章 红楼68
洗三那天; 在后面得知了儿子名字的顾妩只觉得囧囧走神; 这古代人起名字真是一言难尽。
“假葱”; 还假蒜呢!不过这还得考虑姓的锅; 姓贾名字本来就不好起,倒也真不怪贾代善起的不好。
而且这时候起了官名大多数时间也不叫; 只有在户籍或官牒上用用; 真用的多的反而是长辈起的字,同辈间也是直接叫字的比较多; 倒也省了这种尴尬。
大概是皇帝太想给新出炉的明。慧公主撑面子了,小安康的洗三宴办的极盛,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个孩子的规模,因为自然当天; 宫里特意下了圣旨,赏了一堆有的没的。
顾妩倒觉得皇帝赐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还不如随便赐个封号有用呢!
不过林绪之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召显皇恩浩荡用的,捧起来放着就够了,谁还真指望它们能派上用场?
安康洗三那天,顾妩坐月子,明面上是不能见风的,她也嫌麻烦; 索性就连管家的一应事务都也撂下了。
可老太太精力不济; 可卿又没过门,府里也没个正经能管事的,顾妩就直接把管家权交给了元春; 也让几个小的跟着她学学。
原本府里打算洗三宴时只准备邀些亲朋好友前来。
可真到那一天,前头圣旨一下,后头客人们就都到大门上了,就算荣国公府恩宠再甚,也不能把上门的客人往外赶不是?还不得客客气气的请进来。
这么一来,倒真把几个孩子忙的脚不沾地,不过大概是调教的好,身边又有宫里请出来的教养妈妈的缘故,元春几姐妹把事情办的极漂亮。
府里的几个姑娘又都是难得的姝色且各有千秋,倒让各府的夫人们眼睛一亮,又在心里盘算起了她们的婚事来。
迎春几个都还小,以贾府的惯例,怕还得再留几年,可大小姐元春却已经到适婚年龄了,倒可以谋划一二。
这荣国府的大小姐虽不如二小姐家事显赫,但其父也是入了翰林院的从三品京官,且贾家两房向来相亲。
没看这大小姐都能在这种场合管家了吗?而且她是由明。慧公主同国公夫人一起教养出来的,本身又落落大方,处事老练,肯定是极适合做管家媳妇的。
众人虽这么想,但这种事都是私下里同长辈们通过气,才能相看相看,所以除了眼神热切些倒也没露出什么来。
而顾妩正在后面同顾母说话,她身旁领着的正是顾夫人。
这也不是女儿生第一个孩子了,顾母倒也不用在怎么养孩子上多费口舌。
可见女儿在坐月子上漫不经心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开口训斥了一二,让她老老实实坐月子,不要乱来。
顾妩无奈的摸摸鼻子,只得低头听顾母唠叨了许久,谁让顾母进来的时候她正在地上喝水呢?
就算自己是医道圣手,可在顾母眼里,就算说破大天去,旁人怎么做,她就得怎么做,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肯定有它的道理。
这还是亲娘才会苦口婆心的唠叨,没看贾母听了她一番歪理,又见她医术高超,肯定出不了问题,就点点头默认了吗?
要不然她也不会忘了不许下地的规矩,被顾母逮了个正着。
这次顾妩前来,只带着儿媳,倒没有带着可卿来,这也让顾妩松了口气,这要真来了,自己脸上多过不去啊?
顾母念叨了一会,见女儿连连点头也不顶嘴,心里总算高兴了些,眼见着要走了,下人们又都不在,就摸着她的头小声叮嘱:
“我看你膝下子女也不少了,女婿又一心爱重你,你也没必要再添孩子,这要是生的太多了,对女儿家身子也不好,且你年纪大了,也该停一停了,免得坏了身子。”
顾妩听了虽臊的慌,可还是老实答应了,毕竟这年头的人只讲究多子多福,谁管生的那个身体好坏,是死是活呢?
这也就亲娘才能说出这么掏心窝子的话来,她虽然只是顶着顾氏的壳子,但顾母这份心还是能感受到的。
等顾母走了,洗三也快结束了,林绪之送走了外院的客人,就忙回来陪她了。
因为顾妩这些日子出不了门,除了看孩子,实在是无聊的慌,林绪之就搜罗了一大堆解闷的东西,一道陪着她玩。
……
有林绪之陪着,顾妩觉得时间也挺好排解,一个月的时间总算过去了。
一出了月子,顾妩就开始忙起来了,因为时间不等人,且这府里事还挺多。
一来贾链也到了下场的时候,顾老爷子直言他做学问不诚心,虽能考个举人,但名次怕也不会高到哪去,要想跟他哥一样连中三元,怕是没那个可能。不过他态度如此,就算多打磨几年也不见得能沉下心来好好磨炼,还不如突击一番,早早的谋个缺了事。
二来转眼贾瑚与可卿的婚事就得准备起来了,而贾瑚眼见着都要成亲了,比他小一岁的贾珠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对于顾老爷子的恨铁不成钢,顾妩倒没多大感觉,他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贾链不好(四声)圣人之道,只爱钻营仕途。既然如此,还不如从了他的心愿,等他科举完了谋个实缺,让他外放去干一番事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