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琏二爷的科举之路-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详细地给岳父大人介绍他制造出来的新的农耕工具,也给岳父大人说了他这段时间要弄出来的灌溉工具。
  听完贾琏的话,庄大人一脸震惊,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看着女婿的目光充满赞叹。
  “你很好,你制造出来的这些东西会造福全国的农民。”这个女婿太优秀了,难怪皇上这么看重女婿。
  “我们做官不就是造福老百姓么,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情。”
  庄大人站起身,抬手拍了拍贾琏的肩膀:“你有这份赤子之心很好。”
  聊了半天,到了用午膳的时间。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气氛非常好。期间,庄夫人不断地给贾琏这个女婿夹菜,非常地热情。
  也不怪庄夫人这么热情,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女婿只有女儿一个妻子。贾琏对女儿这么好,她这个做母亲自然也对贾琏好。
  用完午膳,一家人坐在一起又喝了一会茶,贾琏和庄镜容这才来开。
  按照规矩,女儿回门后,要在傍晚前赶回婆家,不然就不吉利。
  回到家,贾琏就把自己关到书房里。今天从岳父大人那里听到江南有可能发洪水的事情,他心里很不好受,决定写一份奏折。
  先是关于洪灾发生前,如何防汛,如何撤离老百姓等方面的事情。还有关于洪灾发生后,如何把灾情减到最小、如何安排难民、如何救灾等方面的事情。
  他写的非常详细,基本上每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第二天,贾琏的“婚期”结束,他先去工部“打个卡”,然后去求见皇上。他现在只是一个工部郎中,是没有资格上朝的。大隆朝的规定,从四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上朝,商议国家大事。
  不用贾琏去见,一下朝隆武帝就让李进忠把贾琏叫到御书房。
  隆武帝也没有心情打趣贾琏成亲的事情,直奔主题:“江南大雨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臣昨天去岳父家,听岳父说了这件事情。”
  “你有没有什么的好办法?”隆武帝想起乡试的时候,就有考过洪灾方面的事情,当时的贾琏答地非常好。所以,他才会这么问贾琏。
  贾琏从袖子里拿出昨天写好的奏折:“从岳父家回来后,臣心里难安,就写了一份关于如何灾前和灾后该怎么做的奏折。”
  隆武帝一听这话,双眼顿时一亮,像是看到了希望:“呈上来!”
  李进忠走过去,接过贾琏手中的奏折,然后恭敬地呈给隆武帝。
  隆武帝拿过奏折,迫不及待地打开,从头到尾地认真看了一遍。
  因为贾琏写的很详细,所以很长,一时半会看不完。
  过了一段时间后,隆武帝看完贾琏的奏折,连说了三声好:“好好好,朕就知道你会有办法。”
  “皇上当务之急,您下旨到江南,让江南的官员赶紧撤离老百姓,找个一个安全的地方安置好老百姓。”
  “朕就下旨,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到江南,希望能赶得上。”
  “一定能赶得上。”
  隆武帝让李进忠拟旨,然后八百里加急送到江南。
  “朕过两天会祭天,希望老天爷能让江南的大雨停下来。”
  “皇上是真命天子,老天爷一定会帮皇上的。”
  隆武帝虽然决定去祭天,但是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心里还是很不放心。“希望有用。”
  过了两天,隆武帝隆重地祭天,祈求老天爷让江南的大雨停下来。老百姓得知后,都夸隆武帝是明君,是为老百姓着想地好皇帝。
  隆武帝祭天后,江南的大雨忽然停了下来,让老百姓们更加确定隆武帝是个明君。但是,没过两天,江南又下起磅礴大雨。
  因为雨下的太大,下的太猛,很多江河都决堤了,淹没了不少稻田和房屋。
  

第八十七回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 是水稻收割的日子。
  现在; 离中秋节还有十天左右; 却在这个时候; 出现了洪灾,江南四分之三的稻田被洪水淹没; 损失非常惨重。
  因为这件事情; 最近朝中的气氛变得非常沉重和压抑。
  隆武帝为此事; 眉头一直紧锁着; 大臣们上朝都不敢大声说话,生怕就惹恼隆武帝。
  “爱卿们觉得派谁做钦差大臣去江南指挥赈灾?”
  “回皇上,前年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 臣觉得今年还是派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比较好,因为朱大人比较有经验。”
  “皇上,臣不赞同。前年江南的洪灾并不是很严重,朱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赈灾,还闹出灾难动乱的现象; 朱大人根本没有能力去赈灾; 安抚灾民。”
  “皇上; 臣觉得沈大人适合做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去年西北发生蝗虫灾,沈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就做的很好。”
  “皇上,臣觉得朱大人合适。”
  “皇上; 臣觉得沈大人合适。”
  朱大人是大皇子的队伍里的一名官员,而沈大人是四皇子的队伍里的一名官员。
  大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为了朱大人和沈大人,哪个更适合去江南赈灾争执了起来。
  隆武帝被吵不耐烦; 一张脸阴沉如水。望向站在队伍最前面的大皇子和四皇子。
  “老大、老四,你们觉得呢?”
  大皇子:“回父皇,此次江南的洪灾非常严重,儿臣觉得派京城的官员去赈灾不太合适。”
  隆武帝听了这话,嘴角扬起兴味地弧度:“那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
  大皇子恭敬地答道:“父皇,为了表现朝廷对这次江南的洪灾看重,儿臣觉得还是派皇子作为钦此大臣比较合适,儿臣愿意代替父皇去江南安抚灾民。”
  四皇子听了这话,在心里把大皇子骂了一顿,随即也连忙表示:“父皇,儿臣也想为父皇分忧,代替父皇去江南赈灾。”
  “皇上,两位王爷的话很有道理。这次江南的洪灾很严重,如果两位王爷去的话,就能让老百姓看到朝廷的态度,让老百姓知道皇上非常在意他们。”
  “皇上,臣觉得元亲王适合去江南赈灾。”
  “皇上,臣觉得晋亲王适合去江南赈灾。”
  两位皇子的人,都不要钱地夸他们的主子,然后又为哪位王爷最适合去争吵了起来。
  “颜太师,你觉得谁适合代替朕去江南赈灾?”
  “两位王爷代替皇上去江南赈灾都适合。”颜太师很官方地说道。
  “那你觉得哪个更适合去?”隆武帝对颜太师这个答案不满意,继续问道。
  被隆武帝逼问的颜太师,神色淡定自如,没有一丝惊慌。
  “回皇上,虽然两位王爷适合代替皇上去江南赈灾,但是臣觉得两位王爷的身份太贵重,加上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臣觉得还是派一名官员去江南赈灾最合适。”
  隆武帝听到这话,在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继续问道:“颜太师觉得哪位爱卿最适合去江南?”
  “回皇上,臣觉得吕大人比较适合。”颜太师的神色非常认真,“吕大人是江南人,对江南最为熟悉了解,派他去最合适。”
  隆武帝原以为颜太师会继续打太极,保持中立的态度,没想到没有。
  “吕爱卿?”吕大人是四皇子队伍里的官员。
  颜太师这一提议,立马得到四皇子的队伍里的所有官员支持。
  “父皇,儿臣不赞成颜太师的提议。”大皇子开口反对,“吕大人虽然是江南人,但是他已经远离家乡江南十几年,早就对江南的一切情况不熟悉。”
  大皇子的话,立马有不少官员附和,反对吕大人作为钦差大臣去江南赈灾。
  双方的人又一次地争吵了起来。
  隆武帝对大臣们的反应很是失望,这个时候大臣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管江南老百姓的死活。
  “吵死了。”
  原本吵吵闹闹地气氛,因为隆武帝这句话顿时变得寂静了下来。大臣们见隆武帝沉着一张脸,吓得都不敢再说话了。
  隆武帝一双眼冰冷地看了眼下面的文武百官,吓得大臣们都连忙屏住呼吸。
  “老大和老四,你们就不要去添乱了。”
  “是,父皇。”
  “朱爱卿。”
  “臣在。”
  大皇子的人见隆武帝点了朱大人,心里都非常高兴,看来这次又是他们胜了。
  四皇子的人的心情就没有这么高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一副失望和不甘地表情,怎么又是元亲王的人?
  他们刚高兴,就听到隆武帝点了沈大人。
  “沈爱卿。”
  “臣在。”
  四皇子的人听到隆武帝接着点了沈大人,每个人的表情顿时一亮,脸上的失望和不甘顿时被惊喜取代。
  “姜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