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偏偏吃不消了也不能表现出来,因为盖能来给皇后哭灵的,都是品级较高的诰命,都是无上的荣耀。
就这么着,荣国府老祖宗与她俩儿媳纷纷瘦了一大圈。
幸好贾母重养生,叫冯大夫日日来诊一诊,倒是说只是累着,也没有别的什么毛病,并提笔添了两个温补的食疗方子,或说可适当喝一些人参鸡汤之类的补补元气。
邢氏与王氏毕竟年岁小一些,论着年纪,还没到更年期呢,倒是连参汤都可喝可不喝。
好不容易熬过了四十九天,贾宝玉都已经准备随时看着不对劲就给贾母喂仅剩四粒的大保丹了——然而贾母的身体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健康得多,愣是只掉了几斤肉,从一个圆润的富家老太太变成一个稍微有些圆润的老太太。
贾母虽好,可是另有人却不太好了。
身为太孙妾室,尽管贾元春怀着孩子,也不能不为皇后娘娘尽孝,尽管许贵妃吩咐了,宗室妻妾与朝中诰命,若有孕,可酌情减少守灵的时间。但是这个酌情实在是不好控制,谁也不知道现在为了一时的安耽报了病上去,回头会不会给皇帝/太子记在心里。
所以但凡还是能走得动路的,都咬咬牙坚持着。实在有那已经七老八十、牙齿掉光的老夫人,也由媳妇儿搀着来。
贾元春的不好就在于,她,小产了。
入府两年多,太孙妃嫡子也生出来了,元春想着此时有身孕应当是不碍着太孙妃的眼了,于是掐好了日子使了点小手段叫太孙往自己屋里连着来了几日,果然就有了。
她却没想到自己怀有身孕的关头会遇到这样的事儿——皇后没了。
其实之前她一直都小心着呢,因为从小被贾母带着,身子骨调理的也是挺好,若不是之前得了身边教养嬷嬷的劝诫,尽量不要在太孙妃有孕之前怀上,所以她采取了一些避孕的法子,指定怀上这一胎的时间会更早一些。
有了之后,怀相也很好,便是为皇后娘娘守灵的时候,她也是小心翼翼地。得婆婆太子妃垂怜,跪着的蒲团是特别加厚的,除了腿胀一些并无什么不适。
一连这么些天都是安安稳稳过来的,不论是太子妃、太孙妃还是贾元春自己都觉得自个儿的身子骨还是不错的,于是便稍微大意了一些。便是扶棺的前一日,贾氏见了红。
贾元春午后开始觉得小腹有坠痛,一开始还想着许是自己跪久了,便叫抱琴扶着慢慢去了旁边的耳房——那也算是休息室的功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有小天使说起关于如何洗白王氏贾政。其实,我这里从来不存在洗白。不同的角度看人是不同的,从女主角度来说,王氏刻薄或者狠毒,但是从宝玉的角度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亲祖母、亲妈、亲爹(这个也许是假的亲爹,咳咳),拥有抹不去的血缘关系和相同的利益关系。王氏在宝玉眼里是有些小糊涂的母亲,根本不需要洗白。
第41章
到了耳房; 坐下喝了热水之后; 元春觉得坠痛感更加明显了; 虽然是第一次有孕; 但是这样的痛,肯定不是什么正常的事。她总算是慌乱起来; 一把抓住抱琴的手,低声说:“快去叫人报与太子妃娘娘,我……”
话没说完; 元春素白的裙摆下面透出殷红……
耳房里还有别的诰命; 那八十多的老太太头一个小声叫起来:“这是见红了呀!快躺平,躺平!叫太医来。”
抱琴本来就六神无主了; 抓住一个小宫女就叫她去报与太子妃、太孙妃。然而贾氏并没有到能够喊太医的分位,还是那个老态龙钟的老夫人; 叫身边的宫女用自己的名义去请太医,点名要请妇人科的圣手。
倒是把太医吓了一大跳:这兵部尚书的老娘亲叫人来请自己?看妇人科?
太医赶到的时候,太孙妃已经过来了(太子妃因故没来),作为正妻,妾室相当于她的手下,又有贾氏现在毕竟是双身子; 肚子里怀着太孙的骨肉; 怎么说都要来看着的。想到方才传过去的话; 那贾氏一开始叫贴身宫女去请太子妃……呵,太孙妃胡氏在心里冷笑一声:亏着这是贾氏平时滴水不漏,在自己面前也是低眉顺眼的; 现在看来,还是提防着自己呢!
太孙妃谢过那鹤发鸡皮的老太太,因太医也到了,诰命们倒是不好在屋里听着,玲珑又准备将她们引去别的房间。不过此间的诰命都说歇够了,该出去了。
“怎么样?”等人都走干净了,太孙妃才开口问着诊脉的太医。
“唉……先服保胎药吧,我再叫医女来施针。”
“请周太医务必保住胎儿。”
“回太孙妃娘娘的话,下官……尽力而为。”
…………………………
许贵妃这几日忙得不行,什么芝麻谷子大的事儿都要拿来与她请示——宫人们是最有眼色的,皇上口谕,许贵妃与四妃子协理后宫,并操/办皇后娘娘身后事宜。那太子妃……该置于何地?
又有宫中流传小道消息,皇后娘娘在殁了的前一日与太子不欢而散,有人看见太子离开坤宁宫的时候脸色青的吓人。可不知,这皇后娘娘的骤然离世与这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干系……
当然,以上关于皇后与太子的小道消息是没人敢拿到明面儿上说的,否则可真是老寿星学上吊,活腻了。
不过该知道的有心人,还是都知道这件事了。比如,七皇子齐郡王;比如,现在执掌后宫的许贵妃。
“太孙府上的贾氏有些不太好。”来报的是相思,玲珑与红豆作已经被安排了差事去坤宁宫候着哭灵的嫔妃与官眷了。
“怎么回事?”许贵妃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玲珑姐姐差人来说,午后贾氏觉得小有不适,便去了耳房歇息,之后就见红了。现在太医院的周太医给那贾氏配了保胎药,又施了针,可是恐怕不太好…”相思低着头禀报。
许贵妃皱皱眉:这节骨眼上……太孙妾室不能小产在宫里,尤其是坤宁宫!看皇上的态度就知道了,现在皇后娘娘刚去了一个多月,皇上还哀痛得很,贾氏在坤宁宫小产固然能让皇帝厌恶贾氏,或者有进一步厌恶太孙的可能(考虑到太孙从小就是皇上带大的,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可是作为总领后宫事务的自己,知情之后处理不得当,也是大罪。
瞬息之间,许贵妃就分析了利弊,并且反吩咐下去:“贾氏不能留在坤宁宫,叫几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把她抬回东宫太孙府去。”
“是。”
…………………………
同一时间,乾清宫。
“皇爷爷,您多少再吃一点吧。”
“朕,吃不下。”
“皇爷爷……”
老皇帝这些天是真的老了,白发更多了,精神头也不好了:“去叫你十六叔过来,这些天,他也瘦的不像话了。叫他来,看看他对着朕这个老父亲还忍心不吃不喝地不孝顺吗?”
“是。”太孙退下,心道:这四十多天,皇爷爷一次未传召父王,明日皇后娘娘就要出殡了……身为嫡长子,父王可是要扶灵的。
皇太孙出了乾清宫,就看到自己身边的小太监缩头缩脑地张望:“没规矩,皇宫禁地如此作态。回去自己领十鞭。”
小太监连告饶也不敢,谢过了皇太孙的赏赐,才焦急地报来消息。
“贾氏有些不好?”皇太孙皱眉,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叫下人精心着点,抬回府里去。我先去十六皇叔那里。”
…………………………
“儿臣拜见父皇。”十六皇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富态的小胖子瘦成了中不溜的身材。
“小十六啊。来,来,过来。”老皇帝看看衣带渐宽的幼子,又想到另一个嫡子……为什么,太子就变了呢?
十六皇子往前几步,站到皇帝下首。
“朕的小十六啊。怎么瘦成这样了?可是伺候的人不经心?来啊……”
“父皇,并不是初一初二等人不尽心,而是儿臣实在……实在是……”实在是无法接受,好好的母后怎么就去了,沈千针说好好将养着,还有两三年的功夫呢(这是十六皇子偷听到的)。
他以为,两三年,会是很久很久,足够让他长大,去找江北神医、漠北神医、岭南神医等等(因沈千针被叫做江南神医,故而十六皇子觉得各地应该都有神医,来一个可以为母后续命两三年,那么这么多神医,就足以让母后终老了)。没想到,这才一年多的时间。
“朕的小十六也长大啦。你母后只是先朕一步走了,再过几年,朕便要下去陪她了,到时候小十六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