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祝爹爹生辰快乐。”这样的话了。
宝玉心里头涌起的感动,该怎么说呢,是一种归属感。原先两辈子,守着大秘密,就算活的再成功,兜里再有钱,也是孤身一人,而现在,在这个世界里,亲人朋友都俱全,连传承着自己血脉的儿子都有俩了。这样的归属感,是在现代的时候从未有过的。
黛玉拍了拍手里的芽哥儿,芽哥儿被脱去小襁褓之后,露出里头的小衣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赫然把芽哥儿装扮成了一个大寿桃。
【好家伙,连cosplay都玩上了……这一定是萌哥儿的主意!】宝玉想要伸手接过萌哥儿的托盘,但是小豆丁还不让哩。他微微颤颤地把托盘放到亲爹面前的桌子上,因为一滴汤水都没有撒出来,圆满完成一大半任务的萌哥儿小小地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从旁边端着水盆子的三月手里接过拧好的帕子,给爹爹仔仔细细地擦了手,再将托盘上的筷子递给宝玉:“爹爹吃面,长寿面。”
黛玉在一旁说:“这是萌哥儿搓的,只一根从头到尾都不断,吊汤的菌子也是他一朵一朵洗干净的。表哥可要仔细尝尝。”
视线四十五度角下方是bulingbuling眨巴大眼睛发射爱的光波的大儿子,视线前方是如花似玉千娇百媚可温婉可娇憨的妻子……以及寿桃同款的另一只儿子。宝玉的心口暖暖的,他伸手摸了摸萌哥儿的脑门,又冲着黛玉扬唇一笑,取了筷子开始吃面。
“好吃么?”异口同声,是黛玉和萌哥儿一起问的。
宝玉点点头:“面汤清甜不油腻,是鸡汤松茸底,小火煨了许久吧?面条粗细均匀,萌哥儿拉得好;面很劲道,揉面的人也辛苦了……”
果然,萌哥儿还小,憋不住话——确切地说,是在自己最亲近的爹娘面前也完全没有憋话的意思,马上就替自己娘亲邀功:“是娘揉的面呢!也是娘说把弟弟打扮成寿桃的样子让爹爹高兴高兴的。”
咳咳,黛玉很想捂住萌哥儿的嘴——后面这半句就不用说了好吗?
等到吃碗面,哄完小孩子,夫妻两个贴在一起说说体己话,不可避免地就说到今日开始的文科试。
黛玉信任宝玉,但是信任不代表不担心,遂她迂回地问:“表哥觉得这些人中,能考中几个?”
“他们虽然是军中识字的,但是毕竟基础不如从小读四书五经的人扎实,我看着一回,能过的,也就两三人吧。”宝玉摸着黛玉丝滑的头发,有些心不在焉地说。
很奇怪,表哥这么说,黛玉就这么信,压根没想过——表哥连生员都不是,怎么能这么肯定地猜测呢?
大约还是因为,宝玉说出来的话,从来就没有不兑现的吧。
…………………………
这一头,将军府的主子们和乐融融、浓情蜜意,另一头,考生们则无暇他顾。
县试,府试,十二人里刷了六个下去,被刷下去的人也还没有走,因为将军大人说了,叫他们在将军府里先呆着,把这两场考试的试题默出来,再写上一份心得体会。
等到四月最末两天的院试过去,无论是先前被刷的六人还是多参加了院试两场的六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了。
当然,这时候依旧是有将军府独家出品别无分号的滋补汤水,保管第二天这群人起来又是活蹦乱跳的。
考试既然已经结束,那么剩下就该等成绩了。
这一点,也是将军府内外——或者说,是整个黑省、整个关外、整个大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十万分之关注的。
因而,今年的阅卷比往年还快了三分,除了主考官与副考官之外,其余评卷人由黑省外另外两省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同理,黑省书院的山长等人自然是去了辽省和吉省评卷。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资格参与院试的六人之中,仅有两人成为生员,一则是董副将那边的文书,姓瞿,居然还得了禀生,另一人则是姜泽,成绩虽不如前者优异,不过也叫人庆幸是增生而不是附生。
【也就是说,今年黑省军户中出了两名生员,等到明年的武科,军户们必须有二十人及其以上考出武童生,他贾瑛才能保住黑省将军的职位。】
【二十人,啊哈哈哈哈……】
董副将在自己书房内听到心腹回禀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笑了。
笑完,还得做另一手准备,乃是暗示下去,明年的武科,自己帐下有真才实料的,一个都不准去报名参考!
巧了,西边的习副将也做出这样的决定。
只能说,董和习二人,为了给贾瑛使绊子,也是使尽浑身解数。
…………………………
当然,已经投诚宝玉的裴副将和蓝副将二人想的则是和董、习相反,都想着明年要不要把身边的亲卫也派出去考武科,这样子,也许凑个二十人的成算能大一些……此为后话,现在摆在众人眼前的,是瞿、姜二人喜中生员,对此二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了,上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瞿姓那位且不说,姜泽现在可依旧是没有定亲的状态,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将军府后宅。
钱嬷嬷倒是有些替二月担心,毕竟那婚事也没定下来,若是姜家人反悔——在世人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二月自己倒是很无所谓:“这有什么,难道除了他姜家,就没别的好人家了?再不行,二更和三更不是还没说亲么。”
一月笑笑:【这小妮子,倒是一贯都心宽。】
也许是心宽的人自有福气,钱嬷嬷才担忧了没两天,端午之前,姜家人就来给二月下聘了,一番说和之后,婚期定在八月底,秋收之后好办喜事。
这下子,整个将军府后宅的气氛又为之一变——可不是,二月姐姐要变成秀才娘子了呢!
除此之外,京城也有喜事传来,却原来,是惜春与程峰的婚事也被敲定了。
不论京兆尹程大人是打算‘低价买入’,还是真的对贾瑛有十分的看好,总之这个时候能将嫡子的妻子人选决定了贾家人,宝玉还是领他这份情的。
当然,在京城中不少人看来,却是觉得是程大人这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时候想对贾瑛玩什么雪中送炭的戏码,居然敢把嫡子的婚事都押上去。
第362章
所以说; 寿昌六年也许真的是宜婚嫁的年份吧,这一年五月,姜泽和二月的婚事敲定了; 并且于今秋收后成亲;六月; 程峰和朱犇换岗回京,换了陈淳和沈林带人过来; 程小纨绔的婚事在回京之前就被定下了,来年三月成亲;八月底; 贾环和武安回京城去了; 因为贾环和武家姑娘的婚事就在今秋;腊月之前; 一更和四更也终于抱得了美娇娘……
再此,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贾环的婚事。
贾环这个小家伙; 可以说,其实从出生到现在这二十一年过得都挺不容易的——不是物质上,因为荣国府之前在怎么说,也是瘦死的骆驼; 贾环在吃穿上并没有被苛待,这里的不好过指的是心理上。
他是庶子,前头两位嫡出兄长都是很有出息的; 偏到他这里,文不成武不就,亲爹不疼嫡母不爱,还有一个拖后腿的亲妈; 要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姐够机灵劲儿,在宝玉那里刷够了亲情分,宝玉后来也未必会主动去拉庶弟一把。
宝玉当时的举动在贾环看来就是心怀不轨、想要欺负自己,在别人看来(这个别人特指王氏)是多管闲事、惹得一身骚。
不过到现在,人人都说一句宝二爷重情义,倒是误打误撞了。
因为贾环的亲事在九月里,所以八月初,他便要动身回京城了,同他一块儿走的,还有武安。
临走前,宝玉把二人叫到书房嘱咐了几句,要他俩回京之后也不要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明年开春回来检查功夫若是有懈怠,一定会重罚。
此二人乖乖应下,宝玉又拿出一些书籍,部分是武经的注解,剩下一本则是一些拳脚招式,宝玉叮嘱两个鲁莽小伙子:“不要自己瞎练,有不懂的,去和你爹/你未来老丈人(武三师傅)请教,知道不?”至于说内家功夫的相关,宝玉还不敢给他们,就怕这两人囫囵吞枣贪求速度反而不好,其实从先前,宝玉就已经开始引导这两人感知内力了,现在这两人回去小半年,只要天天复习,也尽够体会了。
说完功夫和课业,便是宝玉要和贾环说些兄弟间的私房话了,武安很有眼色地抱着一堆书籍先回院子。
“二哥,你放心,我回去这几个月一定不会偷懒的!”贾环只差没拍着胸脯发誓了。
宝玉点头:“你争取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