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住的房子在暴雨中会变成危房的那些小伙子们则留在驻地,没事儿就相约去泳池泡泡——这泳池,也是当初修禁卫军驻地的时候用水泥砌的,露天,现在在上头支起油布,不用引水过来就可以用了。小伙子们自然不是怀念这四天被水泡的日子,只是迫不及待想要去试试总兵大人教的水下格斗等等技能。
  把另一些没轮上去疏通河道的禁卫军眼馋得不行,当然,最悔恨的,莫属干了一天就病了的那几十人,可是这些人现在也没脸去提出想要学,毕竟先知难而退的是他们。如今只能安慰自己等人说:【学了这水中格斗闭气方法也无甚用处,咱们都是皇宫禁卫,什么时候需要下水了?】
  …………………………
  陈淳等人被恩准了可骑马归家,只要在明天天黑之前回驻地点卯便可。一队人马出了皇宫,路上行人几乎没有,一路都是今年新铺的水泥路,道路上也基本无甚积水,骑着马走得还挺轻松。
  等出了城,才发现城外护城河内是热火朝天疏通河道的民夫,河岸边搭着简易的棚子,灶头火不歇。
  看着对方那些一身泥水的人,又看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淤泥等等,陈淳驻马瞧了一会儿,在心里感慨一声: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啊!
  …………………………
  “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啊。”武安抬手用袖子抹了一把脸。
  他在一群民夫之中,瞧着便是格格不入的,虽然身高与大人无异,身材也不算单薄,肌肤也是小麦色,可是那种晒出来的肤色同务农的人们又是不同。
  他顶了镖局好友的徭役,说起来是要干一整天的活。
  朝廷自然也是怕被征来的民夫出工不出力,只熬到天黑便算一天(如此大家都偷懒,疏通工程完结时间便遥遥无期了),所以不只是规定了时间,最重要的是规定了进度,每天达到当天既定进度的,便可以散了,如果没达成——万岁爷仁慈,说摸黑下水毕竟是危险,当夜不必再来,第二天起早继续。
  很不幸,武安替代的是城内的徭役,京城内的人不比城外的吃苦能干,昨天没干完,今早继续来。才开工一会儿,就全身湿透了。
  恰此时,远处一队骑着马的青年跑过。
  旁边有人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哦,这精神气儿,一定是禁卫军啊。”
  武安听了之后,抬头问:“对方身着便服,又何以见得这些人就是禁卫军呢?也许是什么人家的护卫呢。”
  旁边的汉子笑了笑:“那是军马,又是从城内出来的,那马背上的人一定就是禁卫军了,我家弟弟心心念念就想做一名铁甲禁卫,每每有禁卫军出行都要去围观。我跟着看了几次,禁卫军的神态与精神气儿,自是与别个不同的。”
  武安不服气,又擦了一把脸,隔着雨帘,远远地望着几骑的背影,直到旁边人开始催促了,才回神。
  护城河比皇宫内的金水河要宽多了,也深多了,每个下河的民夫身上都拴着绳子呢,就怕人在水里久了,有个闪失。
  武安看了看自己腰间的麻绳,心里头想着刚才跑过去的那几个汉子,他终于意识到,即便自己再怎么不服气,同荣国府的那个娇气小少爷也完全不能比,人家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的,又有能耐,能练兵,现在是正二品大官;而自己,若是没有哥哥的功名在,不只是昨日、今日来疏通河道,日后年年都免不了服徭役。
  想通之后的武安终于明白,别说是那个宝二爷了,就连他手底下的大头兵都比自己强,那些当兵的骑马过去,引得百姓的羡慕赞叹,而自己呢?坚持着自己创一番事业,学了几招功夫,不肯按照爹的安排走去军中,执意要走镖……
  武安有些茫然,他已经二十岁了,再过几个月便及冠,大哥娶妻之后就要轮到他了。日后再、日后再分了家,便不再受哥哥功名庇佑……税赋、徭役,从前这些距离他很远的词,一下子都清晰起来。
  思及此,武安突然觉得早十几年,自己浑浑噩噩的竟好似脑子进了水一般,只想着嫉妒那个比自己稍大一点但是家人都交口称赞的宝二爷,却不知,燕雀与鸿鹄,终究是不同。
  自己的嫉妒真是无谓得叫人可笑,甚至因为想要和对方赌气,坚决不肯爹和哥哥替自己活动一下,去军中谋差。
  “小兄弟?小兄弟?”周围的大叔也见武安神色有些不对,倒是挺和善地问:“你是不是有些不舒服?反正剩下的活儿也不多了,你要么上岸上去歇会儿?”
  武安摇摇头:“谢了这位大哥,我没事,咱快点把活干完了,也好早点回家。”
  “是,是。我婆娘给我煮了老姜大骨汤呢,说去去寒气。这娘们,最爱捡便宜,咱家楼下的调味铺子掌柜反应慢了,有几代调味泡了水,便宜卖,她居然买了一大袋!也不怕发霉了。”
  “大哥住的是水泥小楼呢?怎么?”
  “这不就是一两天的事儿么,疏通了河道,也是为了京城百姓好,为了咱们自己好。做一两天,有什么关系呢?如今,比前朝,已经好多啦!真是得好好感谢一下愿意叫大家住水泥小楼房的万岁爷和弄出水泥的人,我听说啊,是荣国府的老爷少爷倒腾出来的……”
  之后的话,武安也没听得很清楚。
  干到中午,终于把昨天未完成的补上了。
  武安去河边喝了一大碗姜汤,回家之后洗了澡又睡了一觉。
  睡醒之后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他躺在床上,听着外头的雨声,抬头看看瓦片屋顶,又看看半点水汽都没有的水泥墙,叹了一口气。
  …………………………
  陈淳等人出城走了一段,水泥路没有了,坐下马儿的蹄子啪叽声踩进泥水里,溅起星星点点。
  陈淳反应过来:【哦,京郊都没用上水泥修路呢。也不知道村里怎样了……】
  村里,情况是有点不太好。
  如果说,京城中只有两三成的房子是泥墙房,那么京城外的砖瓦房也大约就是两三成之数了。
  这场几十年未遇到过的连续大雨,郊外的农人需要隔两三天就上屋顶去修一修稻草屋顶,不然这天气,外头大雨,屋内就是中小雨。
  陈淳家这几年条件不错的,盖的是砖瓦房,等他策马到家之后,发现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四合院子里住了好几户亲戚。
  陈家老娘见到大儿子回来,先不说别的,就把陈家小弟支去杀鸡了,然后她才与大儿子说:“前天晚上的时候,你姑家房顶塌了,幸好没压着人;你叔家的房顶倒没事,不过墙倒了一面,这雨天也没办法修屋子,你爹又怕他们两家的房子破了泡了水更不牢,干脆叫他们先搬来家里住,等天放晴了再回去……村里人不少人家都被水泡了,我看着雨要是还不停,明天就叫人去把你姥他们接来。”
  说到这儿,陈家老娘万分庆幸前两年在大儿子的坚持下修了青砖大瓦房,不然这种时候自己家一家五口人住着老房子,还不知道要睡哪里去呢。
  陈淳所在的村子是这样,别的村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大雨下了七八天之后,就有衙役小吏到附近村落走了一遍,与里正说了房屋坍塌的危害性,好歹也算是给众人提了醒。
  所幸这些村子都在京郊,每个村子里总有一些富裕人家,有亲戚关系的就去挤一挤,实在不行的,就耆老里正商量了,把祖宗祠堂打开住人。
  当然也有不把这些当回事的,等到屋子垮塌了,有人伤着了,才后悔。
  陈淳回家两天,也压根就没休息,他听他老娘说了村里情况之后,还没吃午饭就赶着牛车去邻村,把他姥一家都给接来了。
  …………………………
  又过了三天,终于天晴了。
  经此暴雨,朝中官员终于得承认,先前万岁主导的京城修路拆迁真的没做错。
  因为自来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所以从去年开始,动土的大多是城南和城北,这两个地方原先的屋子破旧、故而拆迁赔偿低,再加上百姓更有服从性,拆迁工作最顺利。所以本次暴雨,这两块区域反而是房屋损毁最少的,伤亡情况也是最少的。城东城西不少权贵富贵人家,还有年久失修的屋顶漏水了呢,听说某某家还房梁都塌下来了。
  天晴之后,未等陛下再提,两位阁老一致上奏请求大力推广水泥,不只要用于修路、建屋子,还要用于修筑河堤、城墙……总之,能用得上水泥的地方就用。
  钱不够?想办法凑!
  水泥窑不够?继续找矿!
  烧水泥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