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牙第五子也纳闷呢,二十多年前的事,总归他也不清楚,但是自己父亲确实有一直在排挤汉人,在哈密军中大肆安插畏兀尔人,直到近些年才停手,此事,他还是有所耳闻的。当然,此时是死也不会承认。
正想着再骂回去呢,就见己方有冷箭放出。【没自己的命令,怎么有人敢在这时候抢先放箭了?】再往一旁转头一看,城垛之后才收起强弓的人,赫然是身着家常衣裳的亲爹呀。
于是那五公子顿时按捺不住欣喜:【父亲亲自下令放箭的,是不是可以代表不管老大他们死活了?】
呜呼哀哉,弹丸之地,坐进观天,大约是拜牙在哈密卫的名头太盛了,竟叫他的几个儿子不知天外有天,固守着一座城池便觉得这就是一方世界!尚不知大难临头还在想着内斗。
拜牙给五儿子使了眼色,叫他继续拖延时间。
他在院子内听闻传信血书内容,便知大事不好,飞速赶来,还是慢了一步——不过听着城墙下头一点哗然吃惊的声音都没有,拜牙又觉得,或许这些逃兵早就已经和使团的人勾搭上了,所以使团中人面色如常。既然如此,那边干脆撕破脸吧!(殊不知,只是因为禁卫军军纪严明,一千正兵早已练就一身列阵之时泰山崩于前而巍然不动的本事……罢了,这真是个误会。)
一不做二不休。
拜牙出箭之前想过了,如果鞑靼那边的人来得快,里应外合就可以把使团这么些人包抄起来,拿来做了投靠鞑靼的投名状;如果是甘肃都指挥使司的人来得快——那老小子是个软蛋,不足为惧据,倒是可以拿使团中皇上的心腹、朝中的重臣、国公的幼子等等换取一些好处,怎么算都不亏。只要自己没露面,最后上一个折子意思意思地请罪了,就说是儿子年纪小不懂事,还需要好好管教!
城外统共就两千多人,一千禁卫军,剩下一千是辅兵,而哈密城内足有三千士兵。拜牙对自己领兵的能力极有自信,对手下的畏兀尔勇士们也很有信心,根本不曾考虑过万一交手,对方占上风的可能。
露出了真面目,再不装老弱的拜牙看了一眼城外稀稀拉拉的人:【以少对多,又是想登城墙攻城,我倒是要看看,传说中平北大将军的嫡孙到底有什么能耐!算算我送出信的时间……嗯哼!】
…………………………
这不是两军对战,也不是攻城前的骂战,对方摆明在拖延时间,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反而还开始劝说林大人等人不要受人蒙蔽。
沈林劝说不利,也没人责备他。
“无论如何,到了中饭时间,饭,还是要吃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哪怕是真的打一架呢?”
以上,是辅兵火头军大厨的原话。大约是这半年来和禁卫军日夜相对,又受过总兵大人褒奖的缘故,大厨掌握着给小伙子们分饭食的大权,现在底气足得很。
中饭做好了,林如海对着不远不近的那一群汉子招招手,叫大厨给他们盛了饭食。
那方才说话很有条理的络腮胡汉子还有些不好意思:“谢过大人好意,我们带了干粮了。”说着,从怀里掏出几片干巴巴的饼子。
大厨手一推:“叫你们吃你们就吃,搭口热汤也是好的。”干饼【】子,哼,简直是对食材的亵渎啊!汤泡饼子、肉夹馍、猪油煎饼子、蛋皮饼子汤……饼子的吃法可多了……要么晚上咱们也吃饼子?】
盲目信任总兵大人的大厨美滋滋,越想越开心。
…………………………
使团的人都开始埋锅造饭了,叫城墙上的人看得目瞪口呆!便是拜牙第五子,也看得很是无语。他能咋办呢?也叫人送饭上来呗,只是……下头的风向到底是怎么飘的,真他娘的香啊!
…………………………
眼见谈判进入了僵局,要说其中最担心的人,非拜牙的四个儿子莫属了。
又吃了一顿美味的中饭,那嫡出的二子阿巴鲁伸手摸了一嘴巴的油,甚至同过来转转的贾大人提出要么让他只身进城去劝一劝父亲的建议,说,有什么事儿,可以打开门好好商量——再说了,自己哥哥弟弟们都在这边,也不担心自己进城之后做事消极。
剩下三人不言不语,都觉得老二缺根筋的毛病恐怕是治不好了——叫他单独一人进城?绝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贾大人是傻子么?
谁知道!
谁知道!
谁知道那个禁卫军的首领,年纪轻轻的贾总兵贾大人,真的就答应了老二的提议!
【早知道他脑子也不好使,我就该第一个提出这个建议的,现在再加上自己,也不知还来不来得及?反正我们有四个人,留下两个也可以呀……】其余三子心中都如是想着,并盘算要怎么说服贾大人。
但是天不从人愿,那个看起来稚嫩又挺好骗的总兵又偏偏在这个时刻坚持了起来。
老大老三老四看着老二衣服得意嚣张的样子,恨得直咬牙!
【尤其是贾大人带着老二离开了时候,那老二居然还对着自己等人拱手!拱手!老二那个猪真以为他是文化人了?嫡出?哼!】
且不提拜牙四个儿子被宝玉带走一个之后,其余三人的羡慕嫉妒恨。
在外头吃着中饭禁卫军的好奇心,都在那一小群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的落拓汉子身上,先前不过碍于军纪,无人敢在列队之时擅自开口,如今吃着饭呢,倒是不需要顾忌了。
第239章
拜牙其余三子觉得老二真是走了狗屎运; 提出那样异想天开的提议; 居然也会被答应了。
殊不知; 就算阿巴鲁没有提出这个要求,宝玉也会让别人引导这个相对于拜牙别的儿子来说,更显得有些拙的嫡出子来说出这个建议的。
因为在此之前的午饭时间——急匆匆吃完中饭的林如海又把使团中几个能拿主意一点的人叫到一起; 就是为了商议一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但凡有眼睛、有脑子的; 都看出来也猜出来了; 哈密城内的拜牙心狠,连前头四个儿子的安危都不顾,也不露面,只叫儿子出来,劝说使团诸人要明辨忠奸,万万不要被谣言所骗。
这样做的目的; 无非就是一个拖字。拖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想得深; 有人想得浅; 但是即便思维方式比较简单的冒炎章,在今早一大清早被喊到贾大人帐篷听完那络腮胡子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 隐忍地讲述之后,也基本相信了,哈密城中的拜牙将军恐怕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当然; 冒炎章还算是比较理性; 没有因为同是汉人就一下子全然信任了络腮胡所说,也算是本次出使不小的进步了。
而林如海和宝玉对视了一眼,就从对方眼中看明白了所想:不能被动等待!
那么又该如何?
围城?人手是不够的; 把辅兵算上了,自己这边也才两千人,还不够绕哈密城外半个圈。再说了,围城也和被动等待没什么两样。
攻城?且不说自己这边两千人够不够拜牙塞牙缝的,单单一个情况未明、无圣旨虎符出兵,攻打的还是大明自己地盘内的城池,就足以叫林、贾等人被人攻讦。更严重地说,可以往谋反上扯了,即便宝玉是十六的心腹,十六再信任他都没有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放过他。
不能干等也不能破城,除非城墙上的拜牙方人主动动手——可是他们除了今天白天放了一支冷箭之外,再无别的举动,甚至于后来络腮胡子(自称是个把总,姓陆)带着人再去城下安全距离内哭诉的时候,城墙上开始出现一队吹唢呐的人,唢呐的声音盖过了络腮胡老陆等人鸣冤的声音,而城墙上的拜牙第五子还好意地说这是为了避免这些强盗匪类继续妖言惑众……并言辞恳切地劝说林大人贾大人快些清醒过来,不要执迷不悟了,把这些匪类抓起来问罪才是正途。
城内摆明是不愿意听城外人的解释了,城外的使团一行人,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举措,打面前的僵局,把人引出来也好,有人混进城也好,总归既然络腮胡他们挑了这个时机现身,以拜牙四个儿子不怀好意埋伏着的情报为投名状,打出的血书往深了说,可翻旧账追究拜牙的罪名,又暗合了朝廷想要拿回哈密卫一地的掌控权,却苦于没有切入口的窘迫现状——那么此事便不能不管。
尤其是恰逢此时,被唢呐搞得没脾气的络腮胡接到了弟兄们的传信,于是他急匆匆求见了正在商议的林、贾等人,并将才收到的信呈上去了——小半个月前,鞑靼境内有大批人马正沿着边界,悄悄往哈密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