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纨和王熙凤倒是真心替黛玉有些担心,就连她们都听说了,林姑丈今日在朝堂上语出惊人,对陛下谄媚,被文官所不齿。
黛玉却比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镇定,既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愁眉苦脸,还是如往常一般,在贾母的眼光看向第二块蜜汁肉脯的时候,轻声说:“老祖宗,您方才已经吃了一块了。”
……
男人们那一边,贾政举了筷子,又放下;张了张嘴,又闭上。总算是过了食不言的阶段,二老爷以香汤漱口之后,一脸凝重地对宝玉说:“你今日缘何如此鲁莽!”
按照贾政原来的脾气,方下朝就应该把宝玉叫到书房一顿胖揍的,但是谁让儿子现在都长大了,翅膀硬了呢,那孽畜散朝之后直接就去禁卫军营地了,下值之后又直奔他岳丈、自己妹婿/亲家林如海的府上,叫自己想揍也抓不到人。真是可气!
再者,想到那……玉佩,贾政终于是忍了一个多时辰,才在饭后自以为和颜悦色地问起此事。
宝玉正色说:“自然是因为陛下提议不无道理,儿子才会出言附和的。”
本来贾政就不是多么有政治头脑的人,大朝会的时候其实他就是骑墙派,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但是碍于他这个勋贵有一颗文臣清流的心,当时便在一旁装鹌鹑,实则是往文官那边挪了一小步。等到林如海站出来舌战群儒的时候,二老爷的内心又被林如海所说给说服一大半了,踏出去的一小步又收回来了。
而此刻,在晚饭后被大儿子和二儿子一起洗脑,终于是叹了一口气说:“下回不可如此,凡是要多同我商量着来。记得否?”
贾珠、宝玉喏喏应下,非常有默契地想着:实际下回如何,咱们下回再看吧。
不多久,单大良来报,薛家大爷上门来了。
贾政眉头一皱,就说:“我正在考校环儿功课,宝玉,你去打发了他便是。”
贾环:【……作为挡箭牌,浑身插满箭,我也要花式哭……老爷你明明是怕薛家表哥给你看账本,叫你夸他有长进!】
贾珠和宝玉相视一笑,瞧老爷离去的背影怎么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思呢?
宝玉去往书房,听完薛蟠的诉苦,叨叨他亲妈和亲妹的胡思乱想,之后皱了皱眉:“这事儿我清楚了,待到你成亲之后,我让太太带着表嫂和表姐出去走动走动,争取年前就定下了。”
薛蟠听完,只觉得这样的事情交给了宝玉表弟,自己就一身轻松,如释重负了:【反正表弟从来就没叫人失望过,真真是厉害得不得了。】
呆霸王走后,宝玉摇摇头,无奈笑笑:【二姐姐、三妹妹、林妹妹……原先在老祖宗膝下陪伴过老祖宗的几位姑娘家的婚事竟然多多少少都和自己脱不了关系,再多一个薛家表姐也不算多。哦,那么日后再替四妹妹操一把心,好叫老祖宗放心。只是可惜了,偏偏大姐姐那里……】
…………………………
夜。
宝玉回房之后才有时间来宽黛玉的心,谁知道才说了一个开头,黛玉就咬了咬嘴唇:“表哥,我晓得的。爹爹自来都是这样的性子,原先在扬州的时候,忙起来整日整日不归家,一心就牵挂着公务。昨日午门城墙之上,爹爹就在我不远处坐着,我听闻瓦剌有求亲之意,就看到他脸色铁青,今日他如此,也不叫我意外了呢。”
宝玉点点头,还是把他要说的话说完了:“你放心,有我在。”
“嗯。”
…………………………
又过了几日,黛玉才知道,宝玉表哥那夜说的‘有他在’是什么意思。
第201章
作者有话要说: 3000字改为3500字,jj规定就是vip章节修改只能增加字数。
亲们别担心,没买亏。
红包已发完。
临时出了点状况,上午十点半,我送别俩闺蜜,到了火车站,我屁颠颠走了,她俩,居然上错了车!
昨天去拍写真了,很开心啊啊啊!感觉自己又美出了新高度(美图秀秀之下哈哈哈)
另外,我保证,这样的突发状况我会尽量避免,如有发生,时候也会补上五百一千的字数,这都是不收钱的。因为你们订阅的时候是按照三千字收费的。
么么哒,爱你们
都是带着眼镜的大妹子,咋这么糊涂呢!!!
今晚十一点多依旧有更新。
关于昨天这章中间出现的,是新文没错,现代言情,无穿越重生系统娱乐圈金……到时候再看扑成咋样吧。等这本快完结了再打广告吧,不然觉得自己太三心二意了。
十一月初二; 林如海应皇命上万言书; 洋洋洒洒阐述了在哈密卫增设榷场的好处,并在养心殿小朝会之时,与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亲自辩驳、探讨,耗时整整七八日之久; 最终说服众臣。
十一月十一号; 大朝会; 陛下召鞑靼、瓦剌等番邦使臣觐见,告知大明最终的决定:
第一; 愿意派遣学识渊博之师,亲往向慕文教诸国开课讲学;
第二; 增设哈密卫、辽东为榷场; 增进往来。
从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来说; 这两处选址一点毛病都没有,一个是连接西域诸国的枢纽,一个是通往东北各个女真部落的必经关口。
哈密卫是十六挑选的,而辽东则是林如海说服诸位重臣之后; 阁老和尚书们多方讨论之后选定的。
阿鲁台没有想到,大明年轻的皇帝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分量,竟然同细作们报来的、鞑靼内部预测的不一样!
照理说,这一位是从矮子里头挑的高个儿; 又是临时被找出来凑数的,满打满算才当了一年的太子,就登基了。听说。从前也就是个任人唯亲的抠门王爷(眼见之后; 抠门这一点已经被阿鲁台确认了)。
他登基之后,想必大明的朝政都是被老臣把持着的。而大明朝中那几个老臣,阿鲁台太熟悉他们了,一个姓蔡的不懂迂回,一个姓卫的私心颇重,朝中上下都对番人抱以轻忽之心……鞑靼使力多年,在大明也埋下几个棋子,届时内外呼应,想来提出的几个要求很容易就被应允了吧?
千算万算,没算到,半路杀出一个莫卧儿,先到一步抢走鞑靼的院子。阿鲁台原打算将计就计,把事情闹得大一些,没想到一场比武,确实铩了瓦剌、亦力把里的锐气,展示了鞑靼的勇士依旧是西北无人能敌的,但是风头却完完全全被大明皇帝的禁卫军抢走了。
【那一群金贵养着、没上过战场没见过血的少爷兵!】阿鲁台深感不屑,但是禁卫军的训练方式和军歌军纪教他悚然一惊,假以时日,这样的军队真的上了战场,汰弱留强之后,便是精锐之师;但是因此,他隐隐有了预感,大明这位才登基不到一年的皇帝陛下,恐怕是个好武的——瓦剌的和亲一事,看来是悬。
【如此也正好,省得我再花大价钱去搅黄大明和瓦剌联姻之事了。原本都已经打算给脱欢设计一出在大明京城强抢民女、激起民愤的好戏了呢。】
阿鲁台斜了斜眼睛,悄悄看了身旁站着的瓦剌大王子的脸色——不太好。【不太好才叫好!】
果然,脱欢又往前一步:“感谢陛下愿在哈密卫增开榷场,想必日后我瓦剌与大明之间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更是众人乐于见到的。不过,前些日子,小王所说之话,也是真心实意。小王仰慕大明文化已久,千里迢迢来此,便是想请陛下赐一公主与我,永结瓦剌与大明的两邦之好。”
十六看了林如海一眼。
林如海正色出列,替十六回应了脱欢:“大王子有所不知,我们陛下现膝下仅两子,也是稚嫩孩童,这公主……恐怕得十几二十年之后才能考虑婚嫁事宜。”
脱欢愣了愣,继而又说:“这边也是无妨,陛下也可同前例一般,择一皇族女子嫁与小王,小王保证……”
十六看了醇亲王一眼,这时候就轮到皇叔出场了,于是醇亲王又说:“启禀陛下,臣有话说。”接着他冲着被他打算话语的脱欢点头致意,解释了一通:宗室女,还没出孝呢。
是了,除了今上是天子,能够以天代月,剩下宗亲都是老老实实在给先皇守孝的。
脱欢张嘴欲说愿意等。
醇亲王又如数家珍地盘点了一下宗室女中出孝之后,适龄的都已有婚约在身,剩下的几位,最大的也就十三岁,也不到适婚的年纪。
最后,脱欢总算是看明白了,大明朝根本就没有打算答应自己求娶要求的意思。
眼见鞑靼使臣对大明提出的要求都被满足了——被怒火蒙蔽了理智的脱欢才不管阿鲁台老货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