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哪,总兵大人是婚假期间也看了咱们的旬考卷子吗?太敬业了吧?这么冷落新娘子真的好吗!!!”一个瞧着就是学渣的禁卫不敢动嘴皮子,含糊着低吼了一句。
  换来附近几声同病相怜的哀嚎。
  讲评完毕,由各队正带回,宝玉便接了口谕,陛下那头有要事相商,宣贾总兵觐见。


第189章 
  宝玉知道; 十六如此兴师动众地通传; 必是正事,而且……会是有些棘手的正事。
  果然,到了乾清宫的时候,蔡阁老、卫阁老、礼部周尚书已经在此了; 而跟在宝玉后脚来的; 便是兵部的韩尚书、户部的钱尚书。
  再不一会儿; 工部、刑部、吏部的尚书也来了。
  “好了,诸爱卿也都到了; 周尚书,你把事情再说一遍。”十六坐在龙椅上; 神色莫辩。
  可是宝玉多熟悉他呀; 一看他这样; 就晓得,这位祖宗是不高兴状态。
  礼部的周尚书最近也很恼火——新皇登基,邻国与属国皆派使臣来道贺,然后; 有些国家远也确实是远,为了避免路上突发状况有耽搁,他们大多是早早就出发的,走得顺的; 自然到得早了。
  譬如莫卧儿的使臣,翻山越岭的从乌思藏都司、朵甘都司一路走来,谁晓得居然一点都没碰上乌思藏那边的暴风雪呢; 今年也巧了是潮汛小年,黄河脾气挺乖巧,也没大决堤的地儿,叫三五年来一次、原本做好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打算的莫卧儿使臣愣是比原计划早了一个月到达京城。
  莫卧儿的使臣们开心啊!路上吃苦少,到了大明的京城可以好好享乐啦!当然,首先得去住下——住同会馆,不用花钱!其次关于吃的——吃同会馆,不用花钱!最后献上点特产五彩鲜艳的布帛——还能讨要瓷器、丝绸什么的回去!这买卖,太划算了!可惜就是路程远,单程顺利也得走三个多月,要是不顺得走大半年,不然他们真愿意年年都来。
  这人都到了,那能怎么办?礼部专职负责接待番邦来使的鸿胪寺少卿把他们安排在同会馆,这帮子裹头巾的仗着来得最早,挑挑拣拣选了最大最好最中心的院子。
  不巧,这个院子从前约定俗成是鞑靼人来的时候惯常要住的,莫卧儿使臣到达之后的第三天,鞑靼使臣也到了……鞑靼和莫卧儿在大明一北一南,虽然据说莫卧儿人是从南下的蒙古人的一支,和鞑靼人说不定五百年前是一个祖宗,但是五百年前的情分谁还记得啊?在他们草原上,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谁就能占据水草丰美的绿洲、谁就能拥有更多的牛羊、谁就能睡更美丽的女人。
  刻在骨子里就霸道不已、以抢为荣的鞑靼人,到了同会馆之后就趾高气昂地要莫卧儿的人搬出去,然后,带着笑帽子的鞑靼人就被包着花头巾(已经休整完毕、吃到大明美食故而更加有精神气儿)的莫卧儿人给丢、了、出、去。
  好吧,最好的院子是没份了,那鞑靼就准备去占了次好的院子,没想到被随后一脚到的瓦剌人给占了,而鞑靼和瓦剌接壤,那就是有世仇啊!原先大明朝太初帝在位多年的时候,瓦剌要来大明就得从鞑靼借道走(鞑靼在大明北面,瓦剌在鞑靼西北面),每次到大明京城,都慢了鞑靼一步,只能屈居次好的院子,今次正在院子里大声嘲笑鞑靼人在莫卧儿那群野蛮人手里吃了憋呢,怎么可能退让一步让出院子?
  于是刚刚和莫卧儿人干完一架体力上不占优势的鞑靼人又被占据次好院子以逸待劳的瓦剌人下了面子。他们就和鸿胪寺的人哭诉呗,要找人做主……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可是宝玉不知道为何需要自己与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一起到场,这明明就是礼部的事儿。
  却原来,是经鞑靼这么一闹,后来的一些使臣也有意见了,对住处或者吃食诸多挑剔,直接把鸿胪寺少卿烦的哟!都想撂挑子不干了!
  再接着,鞑靼人说了,想要公平公正公开地与莫卧儿人、瓦剌人较量一回,为了鞑靼勇士的荣誉!恳请大明的皇帝做个评判,看看到底谁应该住那个中心的院子。
  和鞑靼、瓦剌都接壤的亦力巴里(伊犁河谷,今新疆伊宁地区)、以及和在辽东那嘎达三不五时南下打草谷的女真部落使臣们都瞧热闹不嫌事大,摇旗呐喊,出言赞同。
  明明是来朝贺大明新君登基的,却变成因为住处而要干一场的闹剧,这些使臣,未必没有试探大明新皇帝和朝廷中人底线的意思。就好比是宝玉结婚,有人在他婚宴上打架闹事(并没有这么不开眼的人),下的是宝玉的面子。
  能作为使臣被派遣出国/部落的,哪里会真有蠢的?就算鞑靼人原来是真的觉得多么生气,到后来闹大了,也就不单单是为了院子这么简单了。
  还为了,试探大明新君对周边诸国的态度,最看重哪一个!
  毕竟原来的太初帝,一向是以和为贵的哟!
  …………………………
  鞑靼人的法子并没有多高明,但是整个同会馆已经被煽动起来的紧张气氛却是一下子没办法缓解的。
  照十六的性子,早就想对着这一群蝗虫说“哪儿来就哪儿去,想打架去城郊,别把我同会馆打坏了”,但是不行,现在他是皇帝,一开口这样子,就把周边的都给得罪光了。
  好歹还得留着瓦剌牵制鞑靼吧——这点政治素养十六还是有的,远交近攻啊!
  周尚书把事情经过一说完,宝玉就知道为何两大阁老和六部尚书这样级别的人开会也得喊自己来了——鞑靼煽动同会馆内战斗意识,里头住着的使臣们都不安分起来,眼见不答应不行了,那么既然作为东道主,大明一方要负责安保工作呀!
  果然,蔡阁老本就是行伍出身半路从文的,堪称铁血派,否决了卫阁老两边安抚、增加赏赐的提议;六位尚书中,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礼部尚书都觉得鞑靼居心不良,不能劝和;尽管卫阁老有心说以和为贵,也是得少数服从多数了。
  事已至此,京城内、城郊大营的将士们也有,毕竟不如禁卫们卖相好,这种时候,还是铁甲禁卫更有威慑力。
  于是铁甲禁卫的头儿就被提溜过来。
  便是要确认鞑靼挑瓦剌等国/部的时间和地点等等具体事宜。


第190章 
  鸿胪寺少卿转述陛下和周尚书等人的意思给鞑靼使臣阿鲁台、瓦剌使臣欢脱和莫卧儿使臣巴布; 中心思想就是:【行; 你们要单挑群挑随便你们,但是必须得在我们规定的时间、划分的区域内干架,不然伤了我大明的子民我们可不依,就算子民没事; 破坏了花花草草; 你们赔是不赔?】
  阿鲁台是干瘦的小老头; 因为北边苦寒,所以瞧着显老; 看着有五六十岁了,实则不过四十出头; 他听完鸿胪寺少卿说的话; 操着一口流利地大明官话问:“可不知这时间地点决定了吗?我们鞑靼的勇士不能忍受跳梁小丑在我们隔壁耀武扬威; 想要早些一决高下。”
  瓦剌的脱欢官话也还行,虽然不太明白跳梁小丑的意思,但是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遂摆出一副要战便战; 少说废话的姿态,尤其是,他是瓦剌大皇子,此行还肩负重任; 并不很看得起阿鲁台这样原先奴隶出身的贱民。
  莫卧儿那边,也许是最无所谓的了,他们本来三五年来大明一次就是蹭吃蹭喝的; 领队的巴布是武将出身,脾气爆,愣是因为他姐姐是王后才捞到这个美差,就想着来大明吃吃吃买买买的——先来后到住得好一点也被人寻麻烦,简直莫名其妙!
  虽然这三拨人里头,是鞑靼小老头的态度最好,可是鸿胪寺少卿就是不喜欢他,因为这一系列麻烦都是鞑靼人惹出来的,于是他板着脸说:“本月三十号,午门前。”
  阿鲁台又道:“是否太久了些,现在才二十二号,还有八天呢。”
  “平整场地要不要时间、布置场地要不要时间、再说了,你都说要我们做个见证,万岁爷日理万机,不一定有空去看你们打打闹闹,届时有咱们醇亲王莅临现场,安全问题要不要考虑?”鸿胪寺少卿叭叭叭地放炮一般,也不管听力不太好的莫卧儿人努力支着耳朵。
  听闻此,阿鲁台倒是有些满意了:【醇亲王爷,我是知道的,是大明现任皇帝的亲叔叔,很有些地位,有他在场,倒是比一开始预想的还要好一些。虽然还要再忍耐八天……】
  …………………………
  至于给出一些颇具建设性提议的宝玉,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就被户部尚书拉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