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冤家对头-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太太也道:“刚还跟你大嫂说,你出去一趟受累了,以后就不必早起请安了,早饭也叫厨房里的人送到你们房里,好好歇一歇,过年还有累的时候呢。”
  黛玉心里感激,却不想真的不来请安,婆婆说了是体贴,自己不能不知好歹真的就那么做,再说了,已经习惯在请安的时辰起来了,想睡也睡不着。“我是真不觉得累,这一趟攒了好些好玩的新鲜事想说给太太听呢,我来请安咱们娘儿们说说话更和乐。在路上万事有二爷,且累不着。到了村子里,佃户们都很热情,专门拿了新被褥来给我们铺盖,吃的也都是新鲜东西。还有看着我们去了专门杀猪的,用新鲜猪血做的猪血糕,放到菜肉里炖,又香甜又滑嫩。我以前都没吃过这些,才知道咱们平常看不上眼的东西做出来也能那么好吃。问了二爷,二爷说老爷太太也没吃过,我还专门学了这手艺来,等过两天也让厨房杀头猪来,我做给太太吃。”
  杨太太和田氏听了这话都笑话她,“可见还是小孩子呢,头一件就记住吃了。”两个人也都不嫌猪肉猪血不上档次,道:“改天就让庄子上送头猪进来,让厨房好好收拾了,单等着你给咱们做新鲜吃食,不好吃我可是不依的。”
  黛玉笑着应了。然后杨太太和田氏就嘻嘻哈哈听黛玉讲一路上好玩的事,说得兴起三人一起捧腹大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闺中密友聚会,再想不到是婆媳妯娌玩笑。
  到最后,杨太太道:“我单看时礼出门一趟都要瘦一圈,脸上手上要变粗糙好些,知道出门辛苦,竟不知道还有这么些好玩的事。都怪时礼个闷葫芦,也不知道回来讲讲见闻,或是跟人家似的写篇游记啊什么的回来。可惜如今家里一大堆事,我是出不去门了。”
  田氏说:“听闻弟妹文采极好,不若也学学那些文人,每日将见闻记述下来,或写文或作画或写诗都可,也好拿回来让咱们见识一番,便是不能亲至也能稍领略些风光人文。”
  杨太太也道:“这个主意好,咱家没有女子不能扬名的规矩,说不定以后也能取个雅号印制出来像易安居士那样流芳百世呢。正好咱们家有书铺,老爷和老大也爱这个,就算到时候印制出来不流到外头去,自己家里收藏也是好的。”
  黛玉被她们这样一说也有些动心,觉得虽然身为女子也能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印迹,真是再好没有。可是她也不敢这么当机立断的答应,还是要问过杨时礼的意见才好,“我不过就是能借着古人的典故写点不通的诗文,哪里敢夸这样大的海口呢。给太太和大嫂写些白话记点见闻还行,可不敢比易安居士。”
  田氏道:“快别谦虚,二弟曾偷拿了一篇诗文给大爷看过,大爷三更半夜起来念叨,说是比常人写的都好,就是缺了点阳刚之气。问是谁写的,二弟只是不说,现在想来,怕不就是弟妹的佳作,本就是女子,当然会缺阳刚之气。”
  杨太太也说让她不要妄自菲薄,不妨一试。
  说得黛玉热血沸腾,回到房里当即写了一篇七言长诗,拿着找到杨时礼评判。杨时礼认真读完,拍案叫好,“夫人真乃奇才!”
  黛玉问他:“你说我以后只要出门就将每日见闻记下如何?”然后得意道:“娘和大嫂还说写得多了就帮我在咱们家书铺里印制出来,就像如今咱们研读易安居士诗词一般,说不定后世还会有人研读我的习作呢。”
  杨时礼沉思一会儿认真道:“行,要是以后娘和大嫂不帮你,我就帮你。若我也有感想,就附在你的诗文后面,到时候就叫杨林夫妻游记。”他并非随口一说,而是将这事真正记在心里,到了后来黛玉都快要忘记的时候,果真修订装订之后印制出来。
  黛玉此时不知后事,嫌弃的皱鼻,“真没水准,就起个这样的名儿,拉低了我的层次。”
  他们两个这会儿谁也没想到,在几百年后果然还就有这本《杨林夫妻游记》,还是名著。
  作者有话要说:林黛玉的文采不能白瞎了。

  ☆、第七十三章

  腊月二十四,黛玉收到了娘家回的年礼和父母弟妹的问候。
  在他们还没回来的时候;因是头一年;还不进腊月田氏做主已经将年礼按给自己娘家的分量又加厚了三成送到京里林家。回礼是跟着去送年礼的杨家人一起来的;满满几大车各式各样的绸缎布匹、牛羊肉类、各色点心;还有用棉被包着的温泉庄子上种出来的新鲜瓜果蔬菜;和给杨家各人的笔墨纸砚金银珠玉等等礼物。
  东西是田氏收到的,不巧的是还是和田家回的东西一起到的。且不说林家远在京城;而田家就在山东,竟然赶在了一处;单是两份放在一处一比较就可以看出两家对出嫁女儿的重视程度。田氏一颗心拔凉,对娘家更是失望至极,回到自己房里不免对着杨大哥哭了一场。还好她不是易迁怒他人的性子;没有对黛玉甚至林家心存芥蒂。
  上回杨时礼对黛玉说过年祭祀时旁支都会来,家里可能会有些乱,黛玉果真是见识到了,何止是有些乱啊,简直就是非常乱。杨家不同于林家,一直是山东数得着的大家,又代代枝繁叶茂,祭祀时大大小小男男女女足有百多人,光见礼就将黛玉累得腰酸背痛。
  腊月三十太阳落山之后是迎祖宗归家的时候,各家男人领着儿孙跟在杨老爷后头,放鞭之后一齐朝祖坟方向跪倒磕头,然后杨老爷燃起一炷香双手擎着走在前面,念念有词“老祖宗们回家过年了啊”,一直走到祠堂里将香插进香炉,然后再跪倒磕头。
  女人们这时候早就将饭食准备好,盛到专门祭祀用的器具里等着摆上来,这些饭食不比别的,从摘菜洗菜到烧火蒸煮全是这一群太太奶奶们经手,丫鬟婆子们连厨房门也不能进。黛玉作为新媳妇跟在杨太太身后打下手,被一群长辈嫂子们打趣。
  在供桌上摆饭也是有讲究的,从厨房开始杨家媳妇们一道道传过来,到最后都由黛玉递到田氏手里,然后由田氏递给杨太太,最后由杨太太摆放。黛玉在这里头一次见到这样规矩森严的祭祀,在林家时统共只有贾敏一个,黛玉还因为是女儿不能搭手,哪里见过这个,在荣国府就更不用说了,迎春惜春她们都没机会,更不用说她了。
  这时候在肃穆的气氛里看着一排排先祖神位,黛玉像是打心眼里认同了多子多孙多福的思想。以往她就算嘴里说着多子多孙,也不过是随大流而已,并没有从心里认同。这会儿却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男人都一个个非要将子嗣看得那样重,不入流的外室子和私生子也要护着留着。而当时将邹旭儿子屠尽是给了他怎样大的打击,虽然依然不曾后悔,却也更加理解了他的怨恨。
  将祖宗们请回来之后就是年夜饭与守夜,众人都要在这边府里待到快要子时才会各回各家放鞭炮迎新。人多嘴杂,还有好些孩子,家里彻底乱翻了天,田氏带着黛玉周旋在众人之间招待茶水点心,还要管着下人们不要忙乱,实在是辛苦。到了后半夜事情少了,黛玉实在受不了找了个空挡拉着田氏躲到外头玩的一群小丫头堆里,宁愿听这些童言童语也不想听那些意有所指的话。
  等到小孩子们睡了,田氏照看着,黛玉干脆躲到杨太太院子的厢房里找了纸笔应着外头的热闹一个人静静地将这一幕幕记述下来,好的不好的都不会落下,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印记。
  年初二,先是太阳出来之前送走祖宗,然后杨老爷和杨太太领着所有儿子儿媳一齐去孔家。衍圣公家传承数千年,姑娘们全都是耳濡目染孔圣人的文化长大,但是她们的性格反而比京里的姑娘更活泼开朗个性鲜明一些,由此也可以看出近百十年兴盛的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根本不是孔圣人本来的意思。
  初三杨时礼和黛玉出发去京城,在那里,他们要待到出了正月,到二月初二再离开京城回山东,然后看情况是一直呆在家里还是再出门。
  这次北上因为是冬天,运河不通船,他们只能走陆路。其实走陆路也算不错,两个人这回既带了丫鬟婆子也带了小厮车夫,除了慢点没什么不好。官道上车并不多,黛玉会时不时出来与杨时礼一同坐到车厢外走一段,然后为她的游记加砖添瓦。其实黛玉上辈子是会骑马的,可惜这辈子还没找到机会学,现在只能看着马眼馋。
  路上顺利,到了之后却发现林家有点乱糟糟。贾敏和林如海将他们迎进来,安排好住处,接着把晨哥儿和暖暖拉出来接待姐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