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再说什么,潘小园可听不懂了,只知道这东西价值非常,等赵明诚研究出来那上面的铭文,估计能将整个大宋的考古工作直接推进二十年。
  怀揣崇敬的心情,看着李清照用比撸猫还温柔的手法,一层层打开那布帛,露出里面斑斑驳驳、雕着起伏花纹铭文的青铜器来。一时间,整个雅间里古意森森,没人敢喘大气。
  李清照此时完全变成了一个醉心学术的美女学者,兴致勃勃的给她讲这讲那。而潘小园的注意力却没有集中在那铭文上,一双俗眼扫了又扫,定格在青铜爵外侧,伞形立柱根部的阴影里。
  端起一盏灯,凑过去细细的看。李清照连忙伸手护着火苗。
  潘小园深吸一口气,蓦然伸手,拇指将那立柱外侧轻轻一搓,若有所思。
  李清照和赵明诚同时大惊失色:“你……别动手……”
  没来得及说第二个字,潘小园无辜地摊开手掌。
  “娘子,你们上当啦。这东西是假的,赝品。”
  李清照:“……”
  简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还是很有涵养地问:“何以见得?”
  潘小园指着被她碰到的部分,说:“娘子上手去摸一摸便知。”
  李清照依言照做,纤纤细指一伸上去,开始没觉出什么,再轻轻探两圈,就皱了眉头。
  “这里……铜锈里面,刻得有字。似乎是……是……”
  赵明诚也凑过来摸了一把。
  他经验丰富,立刻知道有猫腻。袖子里掏出个水晶放大镜,用衣袖轻轻擦了擦。
  让李清照掌灯,这就细细查看起来。
  “是个‘金’字。可奇怪了,怎么会在这儿?还有这字体……怎么、怎么像是个楷体,可不是战国……”
  潘小园同情地看着他,幽幽解释道:“这是那个仿造者的个人标识——济州府,金大坚。”


第188章 1。14
  世间造假之术分为三六九等。造假之人,也有高下之分。譬如那低等的,只为以假乱真,骗取钱财,那假货自然是越仿真越好,若是被抓包了,他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而金大坚的造假事业,已经造出了风格,造出了水平。以假乱真太容易,他甚至会故意在“产品”上留下些个人印记,一是和买主们斗智斗勇,二是和同行们较量炫耀。
  他为人十分低调,就算是圈内人,也没几个知道他眼下栖身何处。只凭这个小小的“金”字印记,与全大宋的古玩赝品制造商,进着行无声的交流。
  这个青铜爵,印记藏在铜锈里,寻常收藏家,是万万不敢直接上手直接去搓的。
  而潘小园在梁山这么多时日,跟金大坚也颇有交情,他的那些“光辉战绩”,也听他吹过不少。知道他喜欢在假货上留名,也知道他喜欢留名的那些位置。
  她于“鉴定古董”一窍不通。然而要她鉴定金大坚的“作品”,还是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的。
  这些她当然藏着没说,只说曾经从朋友处听说,有一批假货近期流入市场,青铜爵的伞盖处都是有猫腻的。
  李清照夫妇也有点懵。面前的青铜古爵怎么看怎么逼真,两人自恃也有相当的鉴宝经验,没想到被打击得干脆利落。
  还是不太相信,抱着这爵,拜访了几个懂行的朋友,又托关系请教大师长辈,最终不得不得出结论:这次看走了眼,四万钱买了个当代仿冒品。
  好在俩人不差钱,愿赌服输,只当两个月的生活费打了水漂。
  潘小园抽空去才女府上拜访了一遭,送了一堆好吃的,甚至还拿给李师师做的鱼肉剩下的边角料制的小鱼干猫粮,表达了自己的深切同情。
  李清照闷闷不乐的,决心要找回这个场子:“潘娘子,下月初一相国寺再开万姓交易,你可有空赏脸一道逛逛?”
  潘小园心知肚明,这是让她帮忙鉴宝把关呢。四万钱不是小数目,就算是李师师丢了,也得心疼一阵子。
  自己肚里有多少墨水自己清楚,刚要婉言谢绝,却忽然脑筋一转,何不去开开眼界?
  笑道:“如此甚好,奴家也正想淘点儿东西……那么回见,等初一日,到娘子府上专等。”
  潘小园头一次逛如此规模宏大的集市,大相国寺的钟声袅袅敲过,只见四面都是人烟,叫卖声此起彼伏,摊子上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大到牛羊骆驼海东青,小到钗环簪子丝手帕,八方口音云集,就连附近寺庙里的和尚尼姑,这时候也有跑出来赚外快的。尼姑们手工制作的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等物,大约是由于带着佛门清净地的出身,卖得比市面上贵一成,销量还格外火爆。
  潘小园后悔自己只带了个董蜈蚣来了。看看人家李清照夫妇,两口子赶集,后面跟着三四个小厮,全都是等着掏钱扛东西的。
  潘小园自己挑挑拣拣,买了点头面首饰,又给点心铺定了些字画装饰,最后手痒,又给武松买了几件衣衫裤子——觉得他穿上也许帅气,其实不知猴年马月才能给到他手里——便看到才女直奔着金石摊位去了。她记起自己今日此行的目的,连忙一招手,和董蜈蚣一道跟了过去。
  放眼望去,满目琳琅的古旧文物,青铜器、石器、竹简、玉器,甚至砖瓦、封泥,一个个安安静静的铺在地上,待价而沽。
  董蜈蚣一看就乐了,悄悄说:“有不少都是墓里的明器。”
  潘小园也悄声回:“能辨出真假么?”
  “大姐要求别太高。我们只管摸金,墓里摸出来的必定是真,用不着鉴定。至于这摊子上的么……呵呵,嘿嘿……得找别人。”
  潘小园自己面纱遮着脸,大伙看不清她表情如何;然而见旁边的那个贼眉鼠眼的小厮,已经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不少,都知道这个小娘子大约不差钱,三三两两的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向她推销。
  “……娘子看看,咱们这儿有徐熙的《牡丹图》,绝对真货!”
  “娘子,俺家里急需用钱,这块玉玦是传家宝,只好贱价卖了,听说是上古周文王……”
  还有人放低声音,自言自语般的,在人群中徘徊:“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贱价钱引宝钞……”
  ——这是贩假币的。
  潘小园穿过拥挤的卖家买家,跟李清照并排立在一个小小的青铜器摊位前,悄悄跟才女说:“我也只能看出那个金大坚制作的赝品,其余的,可说不准。”
  李清照笑道:“不是金大坚制作的赝品,我夫妻俩一般也能分辨。”
  于是点点头,一个一个的检查过去。那摊主在旁边舌灿莲花的解释推销,她只当是耳旁风。
  终于,在一个古旧的小小酒樽肚子里,摸到了那个隐蔽的“金”字。
  金大坚入行几十年,“桃李遍天下”,就连大内皇宫里,也如获至宝地收藏着他的不少得意之作。在今日的万姓交易市场,捡个金大坚出品的尾货,实在是太寻常不过之事。
  潘小园将那酒樽隔手帕拿起来,得意洋洋:“店家,你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
  那店家也是懵的。本以为自己当初捡了个漏,捡来个“镇店之宝”,本来打算卖个大价钱,谁知让这看似外行的娇滴滴小娘子,当场给说成一文不值!
  说一文不值,其实也不尽然。金大坚的手艺做工,在当代还是数一数二的。潘小园趁那店家沮丧,谈了个八百钱的价,将赝品爽快拿下,扔给董蜈蚣。
  那卖家本也可以坚决不卖,留着这个高仿赝品来骗别人。但金石市场里不乏回头客,要是她回去在圈子里一宣扬,那这卖家可别在古玩界混了。因此肉疼归肉疼,愿赌服输,赝品越快出手越好。
  李清照十分不解:“这是赝品,没有研究价值的,你……你……”
  想了想,觉得明白了,更是笑她:“你就算要装饰居所,店里几十文就能买个像样的,要这个假货做什么?”
  潘小园笑道:“我跟这个金大坚有缘。”
  李清照笑两声,不拦她。毕竟才女自己也是个喜欢乱烧钱的,此时以己度人,不给别人泼冷水。
  再逛一阵,潘小园便又发现了一个金大坚出品的栩栩如生唐三彩,在那卖家哀怨的眼神中,两千钱拿走。
  别人都是“捡漏”,她反着来,专门捡金大坚出品的高仿,再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收为己有。一边淘宝,一边不由自主地感叹金大坚的手艺之精,流入东京古玩市场的“高仿”,绝大多数都让人当真品,宝贝着呢。
  不一会儿,又一个魏晋时期的铜佛,那个“金”字十分恶劣地藏在了佛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