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想了想他的好伙计魏征对妻子的敬爱,想来魏家大郎对他女儿也不会怠慢的,也放下心来。
承乾今天这一认错,倒是解开了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心结,两父子谈起心来越发投契,等回到宫时,李二陛下又成了溺爱儿子的傻爸爸。
另一辆辇车里,小公主却在叹气。
本以为今天出来是跟着阿爹来玩的,谁知这一出来,就把她的婚事都给定了……
那个魏叔玉比她年长近二十岁呢,唉!
让人好生送衡山公主回到万春殿后,李世民就携着太子回两仪殿拟赐婚诏书去了,至于两人会不会在途中遇到魏王李泰,那就不得而知了。
李明达听说小妹妹被她家阿爹带出宫一趟就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不由大惊。
“阿武,还好我没有跟着阿爹去,不然……”说不定许给人家做媳妇的就成了她了!
看着小萝莉一副小心怕怕的样子,吴诩却笑不出来。
李明达的年纪比衡山公主还大呢,论理该比衡山公主先定亲的。
吴诩究其原因,无非是李明达的身体没有衡山公主健康,所以李世民在权衡之下,才会跳过李明达,选择衡山公主去联姻。
这个结果,也不知是好还是坏。
吴诩忧郁地盯着小萝莉,监督她把刚端来的汤药喝下去。
李明达被吴诩哀怨的目光看得浑身发毛,难得没有抗议汤药太苦什么的……
其实,吴诩要是知道今天太子在李二陛下面前的出色表现,她肯定会稍微开心点的。
太子终于被蝴蝶了,开始信任太子妃了,开始重视与他爹的君臣父子关系了,开始收敛脾性巩固储位了!
而且,今天首战大获全胜了。
以上,吴诩还完全不知道。
前些时日,吴诩还跟徐惠妹子提起过太子的问题——她们对太子的印象还停留在‘娈童事件’后承乾对李世民的种种抗拒。
后宫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天天盯着东宫看,就是吴诩有心帮一把,但太子妃苏氏要是不进宫来,她也没办法。
而每年新春宫中总有各种封赏活动,大家都会很忙,信息滞后也情由可原。
说来今年又是一个集体升迁年。
吴诩沾了李明达的光,后宫的品级虽是没有变,却拿了四品尚宫女官的分例,在决定万春殿的大小事务上也有了发言权。
而徐惠则进阶充容,终于挤进九嫔之列了,诸人免不了庆贺一番。
前段时间,吴诩受徐惠妹子邀请,去了小徐妹子的新居彩丝院参观,然后留在小徐妹子的院子住了一夜。
两人叙了别情,却不知怎么的说到了皇帝陛下与太子的事——那时这俩父子还在闹别扭呢。
徐惠近年来颇得皇宠,她又素来聪敏,揣摩起皇帝陛下的心思可比吴诩这货高杆多了。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易之则动摇根本,不可不慎……”徐惠表示,皇帝陛下确实比较宠爱魏王,但在储位设定上,还是偏向太子的。
“只是,太子如今不亲近君父,难免被小人所趁,昔日秦之扶苏、汉之刘据前鉴不远……”
小徐妹子一针见血指出承乾的弊端。
正所谓“只要锄头挥得好,哪有墙角挖不倒”。
历史上不知多少太子是被他那些兄弟挖倒的!
承乾这个苦逼孩子打小就被他爹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起来的。不到十岁就离了父母,一个人孤零零待在东宫。这让他在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亲密度上,远远比不上一直养在父母身边的几个弟妹。
难得的是他有一对好父母。
亲妈长孙皇后最得他爹的喜爱,长孙皇后的存在,让承乾的地位无人能撼动。
只是可惜,长孙皇后早早死了,他在宫中就失了依靠。
还好他亲爹是个嫡子控,对他也算各种好!
但是,承乾并不是唯一的嫡子……
李泰也是嫡子,只比他小一岁而已。小胖子人长得不行,偏偏一肚子的心眼,不仅文采非凡,还能说会道,比承乾更讨他爹的喜欢。
吴诩是家中幼子,很难想象这种父爱母爱被兄弟各种争夺的感受。
可承乾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就会失去储君之位,失去储君之位就意味着丢掉性命。
而他为了一个娈*童与君父长期避而不见,岂不是任人乘隙而入?
吴诩惭愧地发现,她一直以来只把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矛盾看做是父子之间闹别扭,却忘了他们两人还分别是这个帝国的掌权人和继承人。
“还是阿徐说得明白。”
作为父亲,李世民也许疼爱儿子,舍不得放弃他。
可作为帝王,李世民是不会姑息一个跟他不是一条心的储君的,所以李世民不断地把心腹重臣派到东宫去教导承乾,希望他能成为自己期待的皇太子。
承乾不但不领他爹的情,还主动与君父疏远,这简直就是在自寻死路!
他的兄弟当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不容易出现的父子君臣之间的裂痕……
君不见扶苏、刘据这些苦逼继承人是怎么被废的吗?
都是跟自家亲爹不亲近闹的啊!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不得不说李泰那小胖子的舆论攻击还是有点成效的——大唐帝国是不会接受一个名声越来越坏的储君的,除非承乾自己站起来扭转乾坤,否则他还是会走上被逼造反的道路!
比起虚伪的小胖子李泰,吴诩当然还是比较倾向于李承乾继续当太子——这可不是小吴同学对承乾哥哥有啥啥心思,她只是私心想蝴蝶一下李小九的历史。
按照正常历史进度,李小九既然已经娶小王姑娘做晋王妃了,那他离当太子也不远了。
如果承乾哥哥没有造反,那李小九就当不成太子了,是不是?
李小九当不成太子,那以后不就没她吴诩什么事了,对吧?
所以小吴同学坚定不移成了保□□!
只可惜太子承乾听不到她的心声,她只能在太子妃苏氏进宫拜访晋阳公主的时候,若有若无地嘀咕上两句。
苏氏不愧是大家出身,真的是个很沉得住气的女子,先前因为一时糊涂与太子生生疏远了,后来经历太子两次病倒不起,饱尝世态炎凉,又得了吴诩的提点,她算是看明白了。
她以及她的家族已经与太子承乾牢牢地绑在了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
不管她与丈夫再怎么相敬如冰,也不能让丈夫失去储位。
吴诩有一句话说得对,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她自己的儿子想想——自古登上储君之位而没有当成皇帝的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为女则弱,为母则强。
与其吃那些无所谓的闲醋,倒不如尽己所能修补丈夫与圣人之间的关系,保住了东宫,才有自己孩子的前途啊!
作者有话要说: 东宫开始反击了~~
第一步,必须是拉拢李二这个二十四孝亲爹!
第二步么,大概就是多生娃少惹事吧XDD
第五章 夺嫡 15
尽管李二陛下对魏老爷子作出了重重特殊待遇,企图让他高兴之下,病情有所好转,但上天还是坚定不移地把老魏同志给召走了。
在李世民走访魏家的三天后,郑国公府传出魏征弥留的消息,李世民当时正在上朝,乍听消息立刻泪流满面,只道:“朕昨夜还梦见魏征生平,想不到现在就闻噩耗……”说罢就撇下众臣,带着太子往魏家赶去。
朝中大臣十之八*九被老魏同志喷过,但大多数人还是敬他耿直的,听到这个消息,也多是惋惜不已。
李世民奔到魏征府上,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宫,看样子当时必然哭得十分凄惨,回到甘露殿时两眼肿得跟个核桃似的,把宫中伺候的人都吓了一大跳。
好容易伺候这位主子更衣洁面,左右宫人正想劝李世民去招个美人放松一下,就听李二陛下叹道:“玄成今舍我而去,吾朝故旧又少一人了……”说完又哭上了。
王内侍等人平日里最会揣摩李二陛下的心思了,此时也慌了神,忙派宫人兵分N路,找了太子、魏王、晋王、晋阳公主、衡山公主等人前来劝解。
不说兄弟姐妹几人各怀心思,各显神通,总算劝住了李世民。
却说魏征这一死,朝堂之上的格局立马一变。
魏征出身寒门,本是朝堂上寒门官僚阶层的中流砥柱,魏征这一去,寒门阶层的实力自然受到极大的损伤。而与之相对的关拢贵阀阶层却因为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晋升,在朝中的势力渐渐又开始占上风了。
李世民仍浸在魏征逝世的悲痛当中,竟毫无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