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诩开始大出馊主意,而李治居然听得津津有味。
    “好,就这么办!”李小九陛下最后拍板道。
    “不过这事可不能以朕的名义……”李小九到底还是想起了他老李家的脸面问题。
    吴诩却早有了主意。
    “这有什么难办的,九郎你可以找几个心腹扮成林邑国的商人,让他们去西市去展览……”
    李治一听这个主意,顿时一拍大腿,喜笑颜开,“还是阿武你有法子~~~~”
    “这有什么~~~~”吴诩又想到了一个点子来:“圣人可以让有司悄悄做些象形的玩偶、面具、首饰什么的,也一起摆到西市去卖,保证赚钱!”
    吴诩之所以会想出这个这点子,主要还是跟当初奥运吉祥物风靡全球有点关系。
    长安这边逛夜市不是流行戴昆仑奴面具吗?
    再多一种大象面具也不为过吧=。=
    小两口为了捞钱又嘀嘀咕咕想了N多法子,不知不觉就耗了一整个下午……
    随侍的王内侍见状,忍不住会心一笑。
    然后,王内侍对小顺子使了个眼色,准备私下问问他那个傻徒弟百福殿最近的情况——他可是隐隐听说武昭仪的姐姐似乎是个不怎么安分的妇人……
    作者有话要说:武姐姐很快就会被亲妈葱消灭掉的,亲们别着急=。=

第226章

… …
    第十五章渔翁17
    小顺子对王内侍的询问有些莫名其妙。
    “武夫人人不错,待昭仪十分疼爱;照顾两位殿下也十分尽心……”
    王内侍忍不住一皱眉;“咱家问你的是贺兰夫人!”
    “贺兰夫人?”小顺子也忍不住皱眉;想了半晌才道:“贺兰夫人整日闷声不响的,只有昭仪回宫的时候才露个面;这小的还真看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
    “不过,贺兰夫人也十分关心咱们昭仪;时常询问昭仪伴驾的事,还让咱们昭仪待圣人柔顺些呢!”
    王内侍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昭仪娘子若是肯改了性子;只怕离失宠也不远了……”
    “师父说的是啊……”小顺子忙拍马屁道:“小的跟了圣人这么多年,也只能稍稍揣摩一下圣人的心思。师父才是最厉害的;伺候先帝是没话说;现在侍候圣人也是无人能比啊!”
    王内侍被小顺子一顿奉承,脸上露出淡淡的得意神色,口上却谦虚道:“你这小兔崽子,说这么多都没用,师父只有一句话教你,眼睛擦亮了,看准了主子,就要死心塌地跟着主子,决不能三心二意,明白吗?”
    小顺子忙点点头,道:“师父是说,让小的对主子忠心不二……”
    “笨蛋!”王内侍在小顺子的脑门上拍了一记,道:“咱家是让你擦亮眼睛,看对主子!”
    “那……我们娘子……”小顺子摸着脑门,有些不知所措。
    王内侍又在小顺子脑瓜上拍了一记,道:“你这个小兔崽子狗屎运忒好了,先前跟了圣人,如今跟了武娘子……只要好好做事,日后有你的好处呢……”
    “多谢师父提点!”小顺子摸摸被拍的地方,似有所悟。
    王内侍看小顺子那呆样,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如果不出意外,眼前这个好运的小子就是他的接班人了,他退休后的日子,可都要靠这个小子了,不能不好好调*教一番!
    “你呀,这段时间不必总跟着你们娘子往两仪殿跑,倒是留在百福殿,好好盯着贺兰夫人,如果有什么不妥,就来跟咱家说……”
    小顺子闻言,不禁冷了脸上,“怎么?贺兰夫人难道要对五郎不利?”
    王内侍摇摇头,道:“那她倒是不敢。只是咱家见过哪位夫人一回,怕是个不安于室的……”
    王内侍也算是阅女无数了,对于女人们眼中深藏的欲*望,他轻而易举就能看出来。
    武顺也许掩饰得非常好,连自己的母亲、妹妹甚至她自己都骗了过去,可王内侍一眼就看出了她的不甘!
    王内侍与吴诩好歹同僚一场,再加上圣人那毫不掩饰的心思,他自然是乐意帮吴诩一把的……
    再说,武顺的姿色也许不错,可比起武昭仪来,简直是萤光皓月之别,圣人连皇后那样的美人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她这个半老徐娘?!
    王内侍觉得,应该把某些人的异想天开掐死在萌芽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后宫的和谐=。=
    只是,王内侍的干预行动还是晚了一步,后宫的平静很快就因为一件小事被打破了,牵连进来的人正是武昭仪的亲姐姐武顺。
    这是后话。
    却说吴诩跟着李小九陛下跑到太极宫最北边的驯马场看了那头进贡的大象之后,她脑中关于赚钱的注意就源源不断涌了出来,李治也正为国库缺钱发愁呢,听到她那些天方夜谭一般的主意,也十分有兴趣…………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兴起,竟不知不觉耗了一个下午。
    李治看看天色,故作惊讶道:“这日头一长,朕竟然不觉得晏,这都快酉时了吧?”
    跟在两人身后不远的王内侍忙上前 回道:“回圣人,已经酉时一刻了。”
    吴诩闻言也吃了一惊,“已经这么晚了?!”
    两个小屁孩在百福殿不会已经吵翻天了吧?
    虽然有武妈妈和武大姐看护着,可两个小屁孩到了晚上非要寻找吴诩不可!
    一开始是吴诩刻意为之的,就是为了防止李小九晚上来骚扰她。
    现在两个娃是养成了习惯,就算晚上不跟吴诩睡,也非要吴诩给他们喂一次食才肯睡。
    所以每次吴诩去两仪殿帮李小九干完活,就要心急火燎赶回去,死活都不肯去千秋殿留宿。
    今天居然搞到这么晚,别说两个孩子要折腾,武妈妈和武大姐估计也要焦头烂额了!
    “阿武你急什么,朕这就用辇车送你回去就是了…………”李小九陛下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不由分说拉着吴诩往辇车停着的方向走。
    随驾的宫人、内侍立刻做好了起驾准备。
    吴诩本想说骑马回去的,可看李小九一副还想跟她长谈的样子,只好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说起来,她差点忘了今天是来跟李小九谈谈办报纸的一些技术问题的,撰稿人、插画家都不用愁的,从文学馆里一抓一大把,就是这个大量印刷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这个时代的印刷技术相当落后,除了佛经的印刷是有模板的外,其他书籍几乎都是手抄版,而且这个时代的书籍珍贵得让人难以想象,许多世家还以家族藏书多少作为炫耀的资本呢……
    吴诩不是没想过‘活字印刷’什么的,可她又不是专业的,光想想刻板用什么材料就是一团雾水。
    还有就是新闻的来源问题,每个州县上报给中央的报政府告显然是不能满足需求的,是不是还要在各州府增加一个宣传部一样的机构,用以收集当地民情、异事,直达中央什么的,也需要好好构思一下……
    而与要求各州上传简报的问题不同,报纸是从上而下大量下发的,目的是让各州府的有识之士了解到政府的动态,如果不解决印刷问题,就无法通过报纸传达李小九陛下个人招贤纳士的思想……
    李小九一路听着吴诩的各种想法,有些心不在焉。
    报纸这东西是不错,可是现在弄这东西还为时过早,毕竟整个帝国像马周这样才华横溢的寒门之士还是太少了,他倒是对吴诩说的基础教育比较感兴趣。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以百人之力供养一人,焉能不成材?
    同姓氏中只要有一人为官为宦,整个家族都能借其势,怎能不兴旺?!
    一个世家只要每一百年培养出三五个能人,就能一直兴旺不衰了!
    “阿武,你也别着急,这种事哪能一蹴而就的……”李治摸摸吴诩的背,道:“眼下最重要的倒是该给咱们的孩子取个名字了…………”
    小五郎和小三娘两个娃眼看过了周岁了,看着也都是健健康康的,是该取个大名了。
    吴诩果然被李治的话题引开了注意力。
    啊嘞?
    她都把两个娃‘五郎’‘三娘’的叫惯了,都忘了这茬了!
    “那么,圣人打算给他们取个什么名字呢?”话说阿武本尊的大儿子叫啥来着?
    李治就没见过吴诩这样粗心的阿娘,忍不住隔着帏纱在她脑门上弹了一记,道:“你就没想过给五郎他们取一个名字吗?”
    “我……不记得了……”吴诩也不知是说她不记得历史上的小五郎叫啥名字,还是说她想都没想过给两个娃取名字……
    “这个…皇子的名字还是圣人来取比较好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