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解到这份年礼确实可靠的雍亲王,将这些事禀告到御前,还跟水烨请教过回春堂想谋取什么,经水烨点头,把四名名医邀请进京入宫诊病,水烨对自己当时衰老、无力,精力大减,连字都写不好的状态十分郁闷,有几个儿子更是迫不及待的等着他蹬腿。
一上朝大臣们这个、那个说的都是立谁为太子的事情……心情自然好不起来,直到看到那份年礼,听回春堂送来的郎中说,像他这种中度中风可以医好的答案后,水烨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回答四儿子的话:“管他想要求什么恩典,如果真能医好朕,给他份恩典也无妨。”
然而一晃三年过去,他的身体也完全好了,回春堂却没有任何请求,只是依旧每每得到好药材就送进雍王府,献给他和雍亲王夫妇,逢年过节还会有德妃的份,一直到现在,终于露面了,先前水烨一直在宫里等消息,想要知道寻药方面比朝廷还厉害的人是谁?有什么目的?
却没想到那个人竟然是他跟高人离府去医病,一走十年的孙儿,现在想想,自己的孙儿养病期间,不忘祖父、父母,找到好的药材,就给祖父、父母敬上,又是何等孝心……也是因此,水烨听到回春堂当家竟然是雍亲王世子弘辉后,立刻将他召进宫。
明明十年未见,一见面就对弘辉十分疼爱,慈和的不像威严无限的皇帝,更像是一名普通见到孙儿的祖父的原因,这里的机关,水烨、雍亲王、德妃、弘辉、连雍亲王妃都清楚几分,也是因此,雍亲王对弘辉夫妇被召见,才没有任何担忧。
此时,唯有末月还不明所以呢!十年时间,弘辉做了很多事,只埋头修炼,有时间找找淡水水眼,逢蝗灾时利用控虫的能力去除下蝗灾,兴致来了在自家院子培育些灵花药材的末月,又怎么会了解这些事情呢!
而诛仙会清楚,是因为这些计划都是由他提起,由弘辉完成的,为的就是给回京后打好根基……他又怎么会不了解。
☆、第89章 德妃醒悟
诛仙说完后;回身走到末月身旁;毫无避忌的拉着她的手;向前走了几步,面对着水烨、德妃、雍亲王三位长辈,随即低下头;淡漠的脸上;恰到好处的留露出一抹温柔,对末月道:“小月;记住;对皇祖父、德妃娘娘说话时,应该自称孙媳,对父王、母妃说话时;要自称儿媳。”
“嗯!”诛仙的一举一动;让末月脸腾的一下全红了。
诛仙神色温柔亲自教导末月的举止,让在座三人和周围的宫女、太监们都看在眼里,心里哪还不明白末月这位世子妃,哪怕规矩不行、性格不够精明周全,出身比起别的皇孙低不少,但即使如此,她也是及得雍王世子看中的。
孙媳妇出身高低,水烨不在乎,毕竟这天下没有比皇家更高贵的人了,至于别人家,高不高、低不低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只要是个贤良的,能够跟孙儿和睦,别像老八媳妇那样不着调的,他就觉得满意。
而且,此刻弘辉面对妻子出糗,不骄不躁,不迁怒与妻子,举止从容,反而更加温柔的教导妻子的举动,让水烨觉得十分满意,本来,水烨在见到弘辉后,看着他眉眼里依旧有小时候的影子,但容貌身材气度都已经长成皇孙,甚至皇子之中的第一人,心中就十分高兴。
人对美好的事物,天生就会偏心,尤其是老人家看到自己的骨血如此出色,就会更觉欣慰,并产生出一种,能够在他身上找出自己年轻时影子的错觉,对弘辉,水烨就隐隐有这种感觉,觉得他年轻时就是这个样子,不!比这个样子更出色。
毕竟从八岁做太子,早就养出一身贵胄的气度,加上弘辉为回京做的铺垫,所以,这会儿水烨对弘辉是越看越满意,连带对末月也多了几分宽容,看着末月满脸通红,显出女儿家羞愧神态的样子,当即笑了笑。
慈祥的对末月道:“哈哈……好孩子不用在意,规矩是下面人守的,你的身份高贵,记得大方面不出错就行。”
“孙媳多谢皇祖父教诲。”听闻谁也这么说,末月脸上的红色才淡去不少。
一旁德妃娘娘闻言揉起了手里的帕子,本想趁刚才末月失仪没规矩的机会,给她此几个严厉的教规矩嬷嬷,好好教教她这宫里上下尊卑,天高地厚,没想到一转眼,事情就在弘辉的举动下变了调,让皇帝都说出,规矩是下面人守的,她只要大方面不出错就行。
什么叫下面的人才需要守规矩,她伺候皇帝这么多年,明面上的规矩不敢出一丝一毫的差错,稍有错处,就会被宫里那些对头们揪着不放,皇上也不会在这方面偏袒她,有错就罚,逐渐的养成她不会给别人寻自己错,自己一行一动都不犯规矩的言行举止。
现在看来,她因为是宫女出身,也是一直被皇帝当成了下面的人啊?跟老八他那个卑贱出身的良妃一样,在那次皇帝气急了,说出了心底话之前,所有人可都不知道,皇帝从心里瞧不起良妃的出身,只是表现的很重嫡庶之道。
废太子如果不是让皇上忍无可忍,皇上又怎么会舍得废他,就算明知道废太子一系是乱国之源,也只是圈禁了废太子,废太子的儿子们却还是好好的在上书房读书,现在想想,这宫里出身低微的,除了良妃可就是她了。
就因为她的出身,竟让皇上觉得明媒正娶的孙媳妇都是在她上面的人吗?如果皇上从心里看不起他,那她的小儿子还有什么指望?德妃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心里就郁闷的想吐血,当年,良妃被活活气死的事情还在眼前,八皇子如今处境堪忧的状况也是有目共睹。
一切就因为皇上从心里没有看得起良妃的出身,先前还觉得,众多皇子中,她所生的老十四是极为出色的,尤其被皇帝疼爱,内务府分配的东西,每次都是他家老十四得第一,还以为是她的小儿子勇武出色,她得皇帝宠爱才有如此殊荣。
如今储位悬空,众子夺嫡,若说德妃没有想过她的小儿子最终夺嫡,那是假话,每次选秀时,给她小儿子赐下出身有拉拢价值的侧妃、侍妾都成了她的习惯,现在想想德妃却猛的觉得心里一阵心惊肉跳,出很低的不止良妃一个,她也是宫女出身,为什么皇上待她的儿子与众不同?
早夭的六皇子,如今的十四皇子,都是被皇帝捧着长大的,只有老四从小就被皇帝不冷不热的对待,虽然现在其他皇子都只在六部边角干些搭把手、跑跑腿的活,而老四却已经是众皇子中唯一主持六部之一政务的人,其他皇子虽然也有封了亲王的,但能入主六部的却没有一个。
想到这里德妃只觉恍若闻到一股半熟的桃子香味,脑中瞬间变得十分清楚,恍然感觉到,自己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楚明快,思维以她从未有的的速度跳跃着,从记事起到现在的记忆在脑中走马观灯似的转着,她的出身,小选进宫后的宫廷生涯、皇上的性格……
六皇子被以祚命名的惊喜、太子对六皇子的敌意、六皇子夭折跟太子舅父家莫名的牵连、之后太子变得很有太子的模样、皇上补偿她失去儿子的赏赐……直到停留在现在,她的小儿子以前十三皇子在时,并不显眼,皇上对他也是平常。
直到十三阿哥因为莫名原因被圈禁,她的小儿子才进入皇上眼中,逐渐崭露头角,后来十四皇子得了皇帝的宠爱,比对十三皇子更宠爱,现在却只是一个小小郡王,刚刚开始上朝不久,对政事尚没有话语权,她那从小就常被皇上训斥的四皇子,如今却是众皇子中少有的几名亲王。
皇上病重他被招去代皇上批折子、主持和吏部不相上下的户部,政事上经常招他进宫、皇上身体不适时,代天祭祀等事都是四皇子执行,虽然每次之后,四皇子又都会被皇上找名目训斥、惩罚一番……
以前还以为是老四优于十四皇子是年长占得便宜,现在想想大皇子、三皇子不一样比老四年长吗?五皇子比老四也没小多少……但如今其他皇子的儿女进宫见驾,皇上何曾如此慈和的笑过,种种点点滴滴被德妃想起,而前所未有清晰的脑子,让她忽然产生出一种可怕的想法。
她不由之主看向雍亲王,脑中同时想起与众多往事,当年她是东宫侍奉当时的太子,现在皇上的贴身宫女,因祖父任宫内御膳房总管多年,在宫里人脉方面很有些脸面,有些太子都不知道的情况,吴家都能提前了解,祖父之所以安排她小选进东宫。
也是为了提升吴家低微的出身,作为家中嫡长女,她一开始就背负着祖父、父亲振兴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