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啊,她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技能为“驱虎”的那张牌不是吗?当初为了“彧”字的读音,还惹了不少笑话呢。
唐衡能够挑中荀彧做女婿,无论是运气,还是看上了荀家的家风,都是个厉害人。
将来或许在三国乱世里有很高成就的荀彧如今才一周岁,是个勉强能够说句子的漂亮娃娃,他不知道自己的终身大事已经为家族牺牲了,也不知道宦官和士家之间的恩恩怨怨,整日里见人就笑。
因为这次在雒阳遭遇了宦官的灾难,荀彧过年的时候就被送回了颍川。他是父亲荀绲的老来子,跟上头的哥哥们岁数差了十岁有余,因此大家都宠着他。宠弟狂魔荀衍甚至带他到荀爽的课堂上来,荀爽也没过多苛责。
“阿,蹭。”荀彧穿着干净的小衣服,趴在阿生的几案前流口水。
“生。”
“蹭。”
“跟我念啊,生。”
“真!”
“不是真,也不是蹭,是生。”阿生差点没管住自己的咸猪手,直接去捏荀彧的包子脸。
荀衍连忙把小弟弟抱起来。荀彧犹自不乐意,往阿生的方向伸手:“生,生。”好吧,这回叫对了。
阿生大发慈悲,抱过阿彧小豆丁颠了颠。“我抱我家阿佩都没有抱你的时候多。”
小荀彧心满意足,靠在阿生的肩膀上眯眼睛:“阿生,香,美美。”
“他倒是挺喜欢你的。”被嫌弃了的荀衍在一旁无奈的说。
荀谌撇撇嘴,管自己写作业:“他就是喜欢长得好看的。不是阿悦兄长,就是阿生。我们可不成,我们长得糙。”
后来名动天下的荀令君,小的时候是个颜控。
第53章 小短章
曹操见到荀彧,是在这一年的秋季。
五叔曹炽要娶妻了。说说是族叔,真按照血缘关系算,曹炽可是曹操的亲叔叔。且自从双胞胎离开谯县后,曹炽帮助曹操许多,叔侄两个关系一直都好。
曹操在度辽营混熟后,就跟张奂告了一个月的年假,飞马往豫州来。先要回谯县探望继母和继妹,紧接着就是带着曹家老宅的贺礼奔赴颍川。曹炽提亲用的大雁,都是曹操陪着一起去打来的。
等到第一阶段的流程走完,曹操才腾出空来去颍阴接阿生。
风和日丽的秋天,周围的田野中全是谷物成熟的味道。阿生正和同学们在靶场上练习射箭。
荀爽也穿着便于行动的胡服,站在一侧指挥:“下一组。行礼。起身。拉弓——射。”
这门课程是家学和族学的孩子们一起上的,其中颇有一些平日里文化课不精通的调皮鬼,射箭却是一把好手的。荀家嫡支的大人们站在一旁,将各人的表现暗暗记下,以便将来发挥他们的长处。
“下一组。行礼。起身。拉弓——射。”
荀悦、荀衍、荀谌都射中了大约五十米外的木头靶子,其中荀衍的成绩最好,正中红心。
“阿生,到我们了。”荀攸颇为紧张地握着长弓。他们两个如今年纪渐长,换掉了玩具用的小弓,改成成人用的轻弓,因此还颇有些不安。
阿生这几年也有锻炼体能,骑马、击剑、射箭,都是荀家的必修课。她是女孩子,荀爽没有对她做太多要求,但为了能够跟上男同学们的进度,阿生还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这个时候,阿生绷着脸,凝望远处的箭靶喃喃道:“我以为我还是挺适合射箭的。”
“下一组。行礼。起身。拉弓——射。”
箭矢离弦,不过扎眼的功夫就消失了踪影。
阿生脱靶了。
荀攸也脱靶了。
“不要气馁。”荀爽鼓励他们道,“多适应适应新的弓箭就会好了。”
荀攸点点头,也过来鼓励阿生:“不要气馁,你差一点点就上靶了,比我要强。”
阿生叹了口气,小声说:“我没有气馁。我是在感叹弓箭的阻力和在气流中的不稳定性。”
“什么?”
“不,没什么。”射箭这码事,其实如果要达到百步穿杨的地步,难度可以和远程狙击相比了,风向、风速,还有重力加速度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之内。
第三轮上场的时候,阿生已经能够射中标靶了。
第四轮,正中红心。
第五轮,阿生的手臂已经因为疲惫而微微颤抖了。今天的练习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他们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透支体力不是科学的锻炼方式。荀爽看着阿生射出的最后的抛物线,感叹道:“阿生的心真的很稳啊。”
正中红心。
荀攸第四箭射中了靶子,第五箭却是因为体力不支脱靶了。“阿生好厉害。”他真心实意地赞道,“手都抖了还能中。”
阿生慢慢将握弓的左手垂下,左臂好像抽筋了。“运气。”她轻声说,眼睛注视着地面,不知道在回忆什么。
“阿生?”
“啊?阿攸不要气馁,你比我小,力气不够所以脱靶的,以后一定会更稳。”
荀攸弯弯眼睛笑了起来。“借你吉言。”
“而且,我才是比较需要担心的那个。女子成年后,一般来说力量就会不如男子。”
荀攸瞪大了眼睛,他没有想到阿生会主动提到这个话题:“阿生……”
阿生侧头一笑:“本来就是如此啊。所以——我准备弄个方便的弩。”
荀攸被她的笑容感染,也放松下来:“弩啊。你准头好,倒是适合用弩来防身。”
与此同时,荀家的射箭场外,曹操抱着周岁一岁半的荀彧大眼瞪小眼。
“小娃,你说阿生在射场里,是真的吗?”
荀彧差点没被黑脸的曹操给吓哭,扁扁嘴巴,努力忍住眼眶里的眼泪:“你是谁?你要找阿生做什么?”他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抡起小拳头开始砸曹操的肩膀:“你是坏人吗?你快放我下来。”
曹操的脸更黑了。
小荀彧脚不着地,终于放声哭起来:“哇,阿兄……哇,阿生……哇,叔父……哇,救命。”
“阿彧!”
“阿兄?”
阿生跟荀攸两个人走出箭场的栅栏门,朝着曹操和曹操的马跑过来。曹操松了一口气:“阿攸,这是你家的小郎君吧,怎么也没有乳母跟着就一个人在廊下玩耍。我好心抱他,他还跟我哭鼻子。”
荀攸忙跑到近前,把荀彧接过来,就看到曹操身上湿淋淋一片。
额……
阿生第一个拍手大笑起来:“阿彧,这事我一定帮你记着。”
第54章 战争论
已经泛黄的枯草被秋风吹得不断倒伏,空中飞过的是最后一批南行的候鸟,带着空旷寂寥的鸣叫。
“我与阿兄,有一年半没有见面了吧。”阿生将炒制过后的茶叶放入玻璃茶壶中,开水一冲就让茶叶舒展开来,悬浮在水中仿佛一朵朵新生的蓓蕾。“匠艾从南方送来的茶叶,虽然只是很久以前提过一次,但他就是喜欢这些精致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东西。”
曹操坐在她对面,好奇地看着茶壶里漂浮的茶叶。“有趣。这是茶的新喝法?”
“恩。专门等着阿兄,来喝第一壶茶。”阿生将泛黄的茶汤倒入玻璃茶碗中,给自己和哥哥一人一杯。“按照惯例,第一壶茶是洗尘,应该舍弃不饮的。但我们是粗糙的人家,用最平民的喝法。请!”
曹操一手还下意识放在腰间的刀柄上,直接单手抓住玻璃杯的杯口,抬头一饮而尽。他咂咂嘴:“水纹琉璃杯,无色琉璃壶,这是最平民的喝法?且你说惯例,哪里的惯例?我怎么不知道?”
阿生浅笑眯眼,似乎是在享受清茶的香苦:“玻璃杯加开水,本来就是最平民的喝法。”
曹操眯起了眼睛:“你在荀家过得还好吗?”
“都好。就是离开我养的那些人久了,忍不住,有些寂寞——阿兄呢,边关的天空,是不是比中原更加高远?”
曹操的嘴角一下子就扬了起来:“阿生说话还是这么一针见血,还真是这样的一种感觉。虽然有战事的时候气氛压抑,也有乌云压城的天气,但我就是觉得身心舒畅,连北风都是豪爽的。”
阿生一边将茶杯再次满上,一边跟哥哥打听:“边关有什么趣事吗?无论大小都好啊。”
曹操抬手在阿生脑门上轻轻一弹:“我知道你喜欢听大格局的,今日便给你讲讲‘凉州三明’。”
阿生连忙殷勤地送上茶盏。
“段颎,字纪明。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这三人是当朝战功最显赫的将领,都出身凉州,且字中都有一个‘明’字。因而被世人称为‘凉州三明’。”
“嗯嗯。然后呢?”
“然后啊……”曹操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