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跟科技树谈恋爱-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对面像是被掐住了脖子。
  “我在医馆挺好的。”阿菡细声细气地说,“包四季衣裳,也有月钱。大医说我有天分,要举荐我入医学堂。”
  “就是就是。”阿萏没憋住,从门板背后跳出来给姐姐帮腔,“给主家做工怎么就丢人了?有本事你们得了病别去医堂啊!”
  “你个小丫头又懂什么?做工是男人的事——”
  “我呸!阎管事是不是女人,丁大医是不是女人,阿翁、村老见了都要行礼。我阿姊年轻,成绩好又肯干,去大连进修几年未必就不能成第二个阎管事丁大医。现在就嫁人生孩子,那才是虚度光阴了!亲戚亲戚,阻人上进,你这是结亲啊,还是结仇啊?”
  她一个一米四的小女孩,对着舅母指点江山意气风发,陈家阿嫂受不了这种侮辱,掩着脸跑了,连带着左邻右舍来看热闹的也偷偷散了。阿萏还意犹未尽:“鼠目寸光,陈家没出息了。”
  陈氏被气得胸脯上下起伏,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也不知道是被陈家气的,还是被小女儿气的。倒是卜二摸了把小侄女的狗头:“你都知道鼠目寸光了,了不起。”
  沓安和卜震给小姐姐鼓掌:“了不起。”
  阿萏捂住头顶不让摸:“我正在长个儿呢。二叔你去摸阿震。”
  卜二哈哈笑,单手抱起一米四的阿菡就往正堂走:“连阎管事都拿出来说事了?可把你厉害坏了。”
  阎管事不姓阎,姓于。但因为她在检部做到了辽东主管,掌握查案大权又铁面无私,所以被同届生戏称为于阎王。阎王,还是个佛教传入的新词呢,但似乎这种外号在民间传得格外快,现在人人都管于阎叫阎管事了,还真没几个人知道这位刚满二十的女强人本姓于了。
  于阎是阿生树立起来的一个标杆,近年来渐渐鼓舞了一批愿意自食其力的女学生。辽东和其他地方那全是孤儿奴隶的状况不一样,逃难而来的大小家族是不能全部收为奴隶的,她只能通过迂回的手段来和宗族势力作斗争,无论是强制教育、鼓励分家还是提拔女孩,都只是手段之一。
  当然了,大格局上的博弈还不是沓安能够理解的。他只知道跟卜家相处对他有好处,毕竟这是在二公子那里能够挂上名的好人家,将来只要不作死,还能往上升一升。
  沓安在卜家的火炕上美美地过了两天,在一个午后接到阿石的通知:“你的两个姑母已经到村口了,我带你过去。”
  对哦,他这次来赵家庄,主要是为了能和探亲的姑母们见面。二公子总觉得受伤事件是委屈了他,各种补偿跟不要钱似的。别的补偿他都笑纳了,唯有和姑母们见面,让他兴致缺缺。
  九姑严厉,八姑糊涂,都不是好相与的。
  作者有话要说:
  公孙度这个历史人物有些偏门,简单介绍一下。他是董卓部将徐荣的同乡。董卓上位的时候跟着鸡犬升天成了辽东太守。当时因为北方鲜卑叛乱,辽东通往中原的陆上通路被完全切断,公孙度因此顺理成章割据辽东,后击败高句丽(今东三省)、威震三韩,自称“辽东王”。一直到他孙子公孙渊的时候,才被司马懿击败,辽东并入魏国版图。


第99章 朔风
  瑟瑟的荒草中,停着公孙家的牛车,桐木制成的车体上漆绘图,上面架着一个巨大的黑色伞盖,相比阿生的牛车都要华丽。车后站着奴仆和婢女,一眼就能看出是世家出行。公孙氏名声不如中原大族,但排场一定是比得上的。
  两个华服女子站在车驾前,往赵家庄城墙的方向眺望。
  终于,一匹棕色的骏马从城门口跑出来,马上是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
  “安郎——”沓八娘往前两步,因为披风绊脚才不得不停下,一声“安郎”喊得一波三折楚楚动人。
  沓安被阿石抱下马,给两个姑母行了个标准的士人礼:“姑母好。”
  沓八娘含着泪:“好好好。长高了,也懂事了。听说你受伤,姑母整夜整夜都睡不好觉。”她将沓安拉到远离人群的上风处,小心翼翼地摘了他的皮帽,看见绷带的瞬间泪水就滑了下来:“伤到了头部,这可怎么好?这可怎么好?”
  “姑母,我没事。”沓安被风吹得冷,试图去抢帽子,没抢到。
  “小小年纪磕伤了头部,可想你在曹家过得有多艰难了。”沓八娘死死抱着沓安,“这里没别人,你告诉姑母,这是怎么伤的?”
  “就是我不小心……”
  “说谎!婢女看着,乳母看着,怎么会不小心?不小心也是下人不小心,我可怜的安郎啊——”
  沓安不想跟姑母解释说他身边是没有乳母的,不然她又要多想了。听说有些世家的小孩子六七岁了还要喝奶,简直不可理喻。所以他只好小声说:“我抢了曹榛阿姊的小马,所以她推了我一下。这事原是我不好,大公子和二公子都给了补偿,小马也归了我,姑母就别说了。”
  八娘还是落泪:“我听说曹昂五岁就有三匹良驹供他学骑射,如今安郎也是五岁,却为了一匹马跟人把头都打破了……”
  “阿姊,你逾越了。”一旁望风的九娘厉声喝道,“曹昂是曹氏长子,大司农的长孙。”
  “可安郎是沓氏唯一的骨血。沓氏虽然落败了,但要糟蹋也轮不到安郎啊……”八娘哭得越发凄惨,泪水挂在粉色的卧蚕上,桃花带雨一般。
  九娘一把拉起姐姐,差点将八娘怀里的沓安摔地上:“你这是要害死我们啊!便是沓氏落败前,盘踞一县的土地主怎么和公卿高门相比?算我求求你,闭嘴吧,别带坏安郎。”她转头,一脸严肃地盯着沓安:“你八姑过了几年好日子,越发糊涂了,你可要认清楚自己。”
  沓安被她看得发慌,连忙点头如捣蒜,复述他背了无数遍的话:“我知道。要听二公子的话,父辈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要平平安安长大。”
  九娘松了一口气,转而又拧起了眉头:“你若是把这话记心里,就不该去招惹曹榛。那是曹孟德的长女,曹昂的同胞长姊,将来的分量不是你可以比拟的。”
  沓安低头:“是。是安郎错了。”
  他是真心觉得两个姑母比曹家上下还要难伺候,曹家只求他没有坏心天真烂漫,而姑母们却是要求得更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沓安觉得他小小年纪就要为姑母操心的时候,阿生也觉得她都一把年纪了还栽在侄女头上真是日了狗了。
  大连马场,是除了石灰矿之外,幽州为曹家提供的又一种稀缺资源。非北方养不出良马,非北方养不出名骑兵。阿生其实不太了解骑兵这个已经被历史淘汰的兵种,换吉普车或者坦克来她还能有点见地,但到了如何养马上,她也是这辈子慢慢学起来的,远远比不上在并州长大的曹操。
  “也许真的是和水土有关吧,同样是用豆麦鸡蛋养马,见了朔风的马,还真就比谯县的长得壮。”廿七灰头土脸,但却一脸笑容地站在帐篷里汇报。
  他也是不容易,从南岛、琉岛辗转到辽东,永远战斗在开荒第一线。他若是能留在南方岛屿上,那绝对是浪里白条和山林恶魔二合一的传奇人物,但偏偏要到北方来,从养马开始学起,磕磕绊绊地为阿生组建她名下的第一支骑兵。
  骑兵来源也是前所未有的驳杂:青州刚毕业的孤儿、选自南岛的精壮、幽州新移民,还有部分落户的少年骑。
  阿生穿着一件羽绒填充的冬衣,因为颜色选的是略微带紫的深青色,所以看着也不臃肿,反而衬得她唇红齿白。“坐。”她抬手示意廿七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热奶茶,“马场我已经住了半月了,你做的很好。”
  廿七摸摸鼻子,将陶碗拿起来一饮而尽:“是我回来晚了,没有及时接待主人。”
  “练兵和巡逻才是正事,毕竟我们身在边疆,不比中原。”
  廿七似乎是笑了一声,铁石一般粗糙的声音难得软了两分:“这么些年了,主人真是一点都没变。”
  “咳。”阿生掩饰地咳了一声。“那么,北边如何?辽南这里除了偶尔有几个韩商、乌桓商,不曾见过蛮夷。辽东北部倒是和乌桓、鲜卑、高句丽都相邻,还有扶余、沃沮、濊貊。但我所知的都已经过时了,北方各族互相兼并,形势瞬息万变,不如你们亲自跑一趟来得直观。”
  廿七肃了脸色,面颊上的两道伤疤越发狰狞了一些:“寇边者,鲜卑、高句丽也。
  “乌桓、鲜卑同根同源,语言习俗相近。然乌桓内附,由大汉护乌桓校尉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