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得知了消息之后,也吓得够呛,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也不顾自己刚给老太妃守灵送殡回来,就要去探望贾宝玉,还是贾玖好言好语地劝住了:“老太太,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镇定。老太太,您也知道的,宝玉这个时候,最是容易被冲撞了。老太太难道忘记了,我们刚刚从哪里回来?”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不闹着叫人备车备轿了:“你看我,都急糊涂了。”
贾玖笑道:“老太太,看您说的。宝玉是老太太一手养大的,他出了事儿,老太太若是不担心,孙女儿还要奇怪呢。孙女儿听说,宝玉病着的时候,二太太好像想请太医的。只是,太贵妃不比其他人,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累到了好几个,更不要说这京城里面的诸位大人并贵人女眷了。孙女儿听说,二太太并没有请到人,不如我们这里帮着请了,您看如何?”
“好好好,还是你想得周到。”
贾母连声催促。
贾玖也是一笑,叫过林之孝,让他拿着贾赦的帖子去了太医院,理由是贾母担心儿子,希望太医帮贾政好好看看。
这位张太医先后给贾政父子看了看。对于贾宝玉的病况,张太医跟那位李大夫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贾宝玉的底子薄,又年少,不宜用药,反而应该以养为主、以食补为主,也开了许多药膳方子。也就是说。张太医和好。李大夫也罢,他们都认为,贾宝玉这个年纪。好吃好喝好睡多运动,比吃什么药都强。
可是王夫人就受不了了:“那个死丫头一定是故意的。明知道我如今就只剩下一个宝玉了,偏生来作践。请个太医,水平也跟那乡村赤脚大夫一般!”
有那惯会奉承的婆子。连忙请了那位被吊销了医簿的小王太医来,到底开出了让王夫人满意的方子。
端午节一过。贾玖这里过节的东西都没有收拾好,贾母就急着去探望贾宝玉了。听说贾宝玉已经在屋里躺了十天,除了头一个晚上被人用针扎醒了,接下来的日子。贾宝玉都是迷迷糊糊的。
看到这样的贾宝玉,贾母如何不心疼?
因为贾母的坚持,这一次。不但贾玖来了,就连贾倩贾清和邢岫烟、惜春也来了。甚至林黛玉也被贾母带了来。
林黛玉很尴尬。贾宝玉病成这个样子,王夫人根本就没有这个精神来招呼他,就是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也大多没有心情招呼他,史湘云更是对他百般挑剔。林黛玉不知道这是因为他是贾宝玉最喜欢了那种类型的女孩子,可是大观园里的女孩子们的态度,还是让他受伤了、好在贾倩贾清两个十分关照他,倒是让他好受了些。
至于贾玖,林黛玉很清楚,如果这个时候贾玖将注意力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只会带来麻烦。
虽然说林黛玉接触的人很少,可是这不等于说,林黛玉就对这些人情世故就不了解了。相反,林黛玉很聪明,他从书上学到了很多很有用的知识。而且林黛玉比其他的女孩子强的是,他能够很快地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倒是贾玖,看到檀云给贾宝玉灌参汤,忍不住道:“怎么又是参汤?没有米汤或者是粥吗?”
檀云连忙道:“回二姑娘的话,我们太太吩咐了,让厨房里面备参汤。”
“那宝玉这些日子可曾用过粥汤?”
檀云摇摇头,道:“回二姑娘的话,宝二爷连这参汤都快灌不下去了,又哪里吃得下什么粥汤?”
贾玖道:“也就是说,除了这些参汤和汤药,宝玉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进口了?”
檀云点了点头。
贾玖道:“那太医怎么说?太医应该不会开这样的方子的。”
檀云十分为难。他要如何开这个口?
檀云可不是笨蛋。王夫人用贾政的帖子没能请来太医的事儿,他早就听说了,也知道了荣国侯府帮忙请了太医的事儿。在檀云的眼里,当然是这位张太医比那位被吊销了医簿的小王太医更可靠。怎奈王夫人一意孤行,他一个小丫头又有什么办法?这真要说了实话,无论倒是是什么原因,最后还不是他这个小丫头担了不是。
檀云是个有算计的,可是史湘云却不够聪明。
或者说,这一年来的轻松自在让他忘记了很多东西,而对贾宝玉的担心,又让他的脑子里面少了一根弦。
只听史湘云冲口而出:“那个张太医,就开了些汤汤水水的,都是些十分寻常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什么药方!”
贾玖听得莫名其妙,道:“张太医的方子不好?那这些日子,宝玉用的是何人的方子?”
“自然是小王太医的。”
这下子,连贾母也摇了头,道:“老二家的真是糊涂!如今还有什么小王太医?他都已经被吊销了医簿了,哪里还能算什么医者?就是有点子医术,这医德也着实叫人迟疑?更何况这人跟我们家素有仇怨,也难说他不会报复宝玉。”
这下子,屋里的姑娘们都慌了。
边上坐着的王夫人更是顾不得许多,猛地跪在贾母跟前,连声哀求贾母救救他的儿子贾宝玉。
贾母只得问贾玖。
贾玖摇了摇头,道:“老太太,有道是是药三分毒,人参更是药材中的小人。跟宝玉这样底子单薄的,哪里经得住这样的药性!若是之前用米汤和药膳之类地好好养着,我再使把力,宝玉说不得今天就能醒了。看这个样子,我又如何敢动?”
贾母一听,立刻拉住了贾玖的手,道:“二丫头,你说什么?你有法子。”
“就是原来有法子,现在也没办法了。”贾玖叹了一口气,道:“老太太,这药进了肚子,也是需要力气将药性化开的。可是宝玉这些日子,竟然是正经的吃食根本就不曾进过口!又哪里来的力气去化开这些药性?只怕是底子都上来了!老太太,我看宝玉的脸色也很不好,要不然,我们请张太医再看看?只是上次我们没有遵照医嘱,只怕人家张太医也恼了呢。”
贾母愣了愣,道:“如今还有什么办法?也只能如此了。说着,就叫人会荣国侯府,拿贾赦的帖子再去请张太医。
站在史湘云后面,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薛宝钗忽然道:“我倒是没有发觉,二妹妹竟然精通医术。”
贾玖道:“宝姐姐过奖了,我这半桶水,哪里说得上精通医术四个字?不过是读了这些年的道藏,对养生和药性什么的,有些心得罢了。至于宝玉的这种状况,乃是道藏里面明确列出的,需要好生将养、不能用太过猛烈的药物也不能轻易用参的个案。”
王夫人一听,后悔不迭。
贾母道:“那二丫头,道藏中可说了,宝玉这个情况要怎么样?”
贾玖答道:“道藏里面也说过,先喂米汤和鲜果汁,然后渐渐地加入鸡蛋、肉糜之类的东西。等情况好转了,方能用其他的。”
贾母道:“米汤和鲜果汁吗?”
贾玖道:“是的。不过宝玉既然吃了这么久的参汤,就不宜再吃理智。火上加火,容易出事。若是有桃子和杨桃,倒是极好的。”
王夫人一听,立刻就叫人准备了起来。
贾宝玉不见好,贾母当然不会回去。他不但自己不回去,也把贾玖给强留了下来。好在一年过去了,前面的院子都已经建好了,只要在贾母每次来小住的院子隔壁再收拾一处院子来,也够贾玖林黛玉邢岫烟惜春和贾倩贾清几人住了,倒是不用挤在大观园里。
正文 第十五章第二十七节 前因
再度来到大观园的张太医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心内也十分生气。不过他的涵养好,到不至于跟王夫人这样的内宅女人计较。经过这次的事情,张太医也算是知道了王夫人的脾气,所以这一次开出的药方子,要比之前的要精细许多,或者说折腾许多。
上一次张太医开出的方子里面,用来熬粥的是寻常的白米,而这一次,张太医居然要求用红稻米,而且是红稻米中最顶级的胭脂米。需要用的蛋,明明寻常的鸡蛋或者是云英鸡蛋就可以了,张太医非要要求用鹌鹑蛋,而且还要求是云英鹌鹑的蛋,或者是云英鸽子的蛋。如此林林总总,张太医写了一大堆。
总之,两个字,折腾。
反倒是王夫人,对这张新方子如获至宝,恨不得将张太医供了起来。
就连贾母,看到这样的方子也放了一大半的心。
与此同时,在贾宝玉被灌了两天米汤、薄粥之后,贾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