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戎-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互不统属,却又彼此呼应,以‘抗金’为号召同时将矛头指向金国,那恐怕就算是宗望、宗翰也要忙得焦头烂额了。”
杨开远道:“我仍然觉得这不是万全之策。”
杨应麒道:“万全……军政大事,有时候也只能追求最有可能的成功。在救回大哥之前,我们除了扶植附属势力还有更好的办法么?”
杨开远沉吟良久,说道:“你的这个策略很冒险。因为我们这样一来我们不但需要防范已经崛起的女真,还要防范暗中潜伏的英雄!应麒,在混乱中杀出来的英雄是很厉害的啊!沿海的州县比如登州、沧州,我们可以直接控制,但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就不行了。而在我们鞭长莫及的地方,也许就藏有连我们也不是对手的猛虎!”
杨应麒道:“你是怕出现项羽、刘邦这样的草泽英雄?”
杨开远道:“不错。曹操崛起之前,天下谁不瞩目于董卓、袁绍?孙策横扫江东之前,天下谁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男人会割据一方?我们现在虽然做得还不错,可要是放任天下大乱,说不定一个不慎杀出一个横扫天下的人物,那时我们汉部在后人眼里也许就会变得像袁绍、刘璋一样可笑。”
“这确实是很可怕的问题,”杨应麒道:“所以对于我们无法直接控制的势力,在扶植他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利用另外一种东西来钳制他们。”
杨开远道:“什么东西?”
“忠。”杨应麒道:“对大宋的忠。”
杨开远问:“对宋室的忠诚——这东西到时还有钳制英雄的力量么?”
“有的。”杨应麒道:“忠是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除了个别狂妄到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的人外,大部分人都需要它。所以它只能被代替,而不能被消灭。特别是对于我华族来说,几次大一统时代的辉煌已经让我们产生一种对大一统近乎本能的习性: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统一天下的政权来作为我们团结的对象!至于这个这个政权是谁家天下反而有些无所谓。正是有这个原因在,所以现在大宋虽然疲弱,朝廷又昏庸无能却仍然有很强的号召力!也正是因为宋室还有这等号召力,所以我才不敢轻易动它。”
杨开远道:“但万一赵氏继续疲弱下去,疲弱到无法维系天下人对它的期望呢?”
杨应麒道:“万一?我们不怕这个万一,我天天期盼着这个万一呢!”
杨开远道:“你是说,到时候你就会出兵大宋?”
“不错!”杨应麒斩钉截铁道:“到时我绝不会犹豫的!”
杨开远道:“但我还担心另外一个万一……”
杨应麒问道:“什么万一?”
杨开远道:“我担心大金早一步比我们得到宋人的这种忠诚……”
杨应麒叹道:“三哥你的担心也有道理,人心毕竟是厌死恶生的,如果没有选择,大概他们会逐渐麻木于胡马的铁蹄下而不知振作。可是……可是现在我们汉部可以给了他们一个选择,一个更好的选择!”
“只是可能更好而已。”杨开远道:“没错,我们汉部是和宋人更亲近些,但如今在大部分宋人眼中,女真还是比我们汉部来得强大!所以他们会选择亲者还是选择强者,这恐怕很难说吧?”
杨应麒听到这里有些黯然道:“不错。但两国兵力强弱对比的改变,并不是其中一方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因为那不但需要努力,而且需要机会!”
杨开远道:“你在等这个机会?”
“不是!”杨应麒道:“我想创造这个机会!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否成功,但是……”
“不用但是了。”不等杨应麒说完,杨开远便拍了拍杨应麒的肩膀,微笑道:“其实我从一开始就相信,你会成功的——不!是我们!我们会成功的!”
杨开远的这句话让杨应麒心中一阵安定,折彦冲失陷以后,能够给他这种支持的,或许就只有三哥了。
第二一八章 悼忠臣(上)
华元一六七七年九月,被金兵围困了两百五十天之久的太原,终于在外援失败、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被金军攻陷,城中守将或战死,或自杀,城中居民死难者十之八九。
太原失陷之后宗翰再无后顾之忧,分兵占领汾州、晋州、寿阳。而宗望也在井陉击败种师闵、种彦崧的联军,然后回师攻陷真定。
十月上旬,金国东西两路统帅在平定碰头,商议进一步南侵的战略。会议上完颜部的老将兀室提出先平两河、再取汴梁的策略。这个策略比较稳妥,但宗翰却觉得太过保守,他认为若不能攻下汴梁,两河的州县虽得不能守,若是攻下了汴梁,两河失去了可以拥立的中央,便可以不取自下。宗望对宗翰的策略也欣然称善。
几乎在同时,欧阳适东渡津门、辽口,先后与杨应麒、杨开远议事,杨应麒认为宗翰、宗望用兵好急险,这番南侵,必然先破汴梁,然后再缓出手来经营两河,如果是这样的话,汉部的势力应该可以找到趁机进入的空隙。
杨应麒的策略是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管大宋政权的存亡,先布下暗子经营两河。“金人治国之才本来就不足,尤其文官泰半出自燕云,这些人归附未久,又都是汉人,我们尽量放开手收买。至于大宋在两河的士绅,塘沽也尽可大开中门,有多少收多少!只要宗翰、宗望得不到两河的治权,他们在这里就站不稳脚跟。如果大宋的正规军挡得住金军的攻势,就由大宋去吸引金军的主力。如果大宋的正规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我们就组织附属军力在正面对金军进行一次大阻击。”
在具体执行上,则由杨开远、阿鲁蛮应付北面吴乞买的压力,欧阳适分管河北,曹广弼负责河南、河东,杨应麒在统筹全局之余分管山东。
而大宋这边,种师道听说太原、真定被攻陷,马上传檄令西、南两道兵马赴汴梁勤王。这时大宋兵力四散,而且先前朝廷为了省钱没有采用种师道派重兵屯守京师外围的建议,使得河北、河东军势一旦崩溃,京师外围就再没有强有力的防备。种师道认为当前形势比金军上次南侵还要危急,揣摩双方的兵力以及时局,觉得这一次汴梁恐怕难以固守,奏请朝廷西迁,驾幸长安以避金人锋芒,京师守御的事情就交给将士们全权处理。但宰相觉得金军还远在平定皇帝就逃跑实在太没面子,认为种师道这么建议是怯敌的表现,因此不但没有采纳,还以他病重为由再次将他罢免,用另外一个文官范讷代领两河宣抚使,将种师道召回汴梁。
种师道罢免之后,宗望为麻痹大宋,佯许议和,而且条件十分优厚:大宋不用割三镇,只要献上五辂、冠冕,并为大金皇帝上尊号,且须康王亲到,和议便可成。
欧阳适听说这和议的内容后笑道:“宗望这招麻痹战术用得太过低劣!三镇都有两个被宗望宗翰攻下了,难道他们还会把吃下去的猪肉吐出来不成?这条件未免宽松得太假,猪才会信!”
但赵桓和他的宰相们听到后却喜不自胜,果然允诺了金人,诏太常礼官集议金主尊号,又命康王赵构立即前往宗望军中为使为质。由于先前种师道已传檄令西、南两道兵马赴汴梁勤王,所以宋廷又补了一道诏令,命诸路兵马不必进京,免得多添喧扰云云。此时大宋南道兵马总管张叔夜已经召集了十五万大军准备入京,但接到这道命令后也只好将东南各州的兵马遣散。
结果康王赵构还没去到金营,金军西路军便已渡河。防洛口的大宋军马望风而溃。
宋廷听说后急召四方兵马急赴京师入援,又许两河、山东各地守臣便宜行事,命王师中代枢密行权与汉部商议援军将领事宜,请汉部急速发兵入援——但这时哪里还来得及?张叔夜连发调兵令,各州被这“狼来了、狼走了、狼又来了”的命令扰得烦了,大多委蛇了事,再则时间也太过紧迫,张叔夜仓促之间也只调得一万多缺乏训练的兵卒便匆匆入京赴援。
在塘沽,陈显对欧阳适道:“大宋危矣,这次恐怕就是宗社也难保全了。”
欧阳适问:“那我们当如何着手?”
陈显道:“我看七将军的意思,仍然不敢正面和金人冲突,而是要扶植附属军力来牵制金人,以免大宋完败大金一家独大。现在中原有两股大力量,一是抗金,二是扶宋。抗金的事情七将军既然用心,我们便不用和他争去,我们做另外一件事情。”
欧阳适问:“扶宋?”
“不错。”陈显道:“汴梁若失,中原的局势将会是大金与抗金势力的斗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会形成汉部扶助的附属势力与大宋残余势力共同抗金的局面。附属势力我们让给七将军去组织,而大宋的残余则由我们来介入。”
欧阳适大感兴趣问:“怎么介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