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理工学院-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冬季可不只大唐风雪封天。
  哗!
  大殿上一片哗然。
  他们大唐都闹饥荒了,哪来的粮食借给别人。
  房玄龄直接出列道,“陛下,粮不可借,也无粮可借。”
  要不是有了生豆芽之策,他们自己的百姓都要饿死了。
  长孙无忌也道,“突厥最近越来越猖獗,明知道谁都粮食紧缺,却跑来借粮,也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既然来了,也不好不见,不如让他们上殿,看看他们到底什么心思?”
  李世民想了想,的确如此,说道,“宣。”
  不多时,一行突厥人来到大殿。
  “突厥使臣阿使那见过大唐陛下!”
  殿上朝臣看得一愣一愣的,什么时候突厥人一改野蛮彪悍的形象,变得礼貌起来了?
  阿使那一笑,“我从小在大唐边城长大,十分喜欢大唐的礼仪和习俗。”
  众朝臣对视一眼,这是个十分熟悉大唐的突厥人,恐怕不像以前的那么好忽悠。
  果然,李世民和这个突厥使臣聊了半天,对方也没说明来意。
  李世民眉头一皱,下手的长孙无忌问道,“不知使臣出使我大唐所谓何事?”
  阿使那一笑,“我听闻大唐是礼仪之邦,继周礼,上承三皇五帝,想必朝中大臣必是博学多才之辈,我突厥民风彪悍,长年游牧而生,但也在生活中总结了不少学问,如今我带来了两道难题,还望大唐的饱学之士代为解答!”
  居然没有直接提借粮的事情?而是带来了两道难题?
  殿上小声议论了起来。
  突厥使臣的企图其实已经十分明显了,因为这是大唐的处事方式啊,也就是说,他带来的两道题,要是大唐的饱学之士能够解答,借粮的事情他提都不提。
  但要是回答不出来,那么大唐也不好拒绝。
  这人还真是个大唐通,以大唐的礼仪来制衡大唐。
  只是,他们一游牧民族,连文化都保留不下来的突厥人,能有什么学问能难倒大唐的饱学之士?
  李世民看向殿下几人。
  房玄龄,长孙无忌,孔颖达等人点点头,论做学问,他们还没怕过谁,他们这一殿的人都是高手,都是科举之中金榜题名之辈。
  “说说你的两道难题。”李世民说道。
  阿使那露出笑容,“请允许我的随从将题带进来。”
  不多时,几个强壮的突厥人抬进来一口烧滚了的油锅。
  阿使那说道,“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众人一愣,不是做学问吗?怎么抬进来一口滚烫的油锅?
  才想着,突然,一个突厥壮汉猛地将手伸进了滚烫的油锅之中。
  哗!
  一片惊呼,他在干什么,他疯了吗?
  有些胆的小官员顿时脸都白了,那后果不用想他们都知道。
  但……
  在众人的震惊中,那壮汉将手提了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白骨森森,而是一双完好无损的手。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滚油啊,三岁小孩都知道有多危险。
  连李世民都站了起来,太不可思议了,人的手放入滚油中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突厥壮汉真有这么厉害?
  一片诡异的安静。
  这时,阿使那的声音响起,“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大唐之中,可有像我突厥一样的勇士?手入油锅而完好无损。”
  这……
  能做到这样,根本就不是人吧?
  还有不少人没有从震撼中回过神。
  李世民坐了下去,眉头紧皱,这根本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倒是有不少大唐的武将跃跃欲试,特别是一个大胡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但都被李世民拦了下来,这些陪他打江山的武将有多少本事,他能不清楚?
  绝对没有人能将手伸进滚烫的油锅中而不受伤,又何必白白毁了双手。
  阿使那的第二个问题就文明多了。
  那是一节芦苇做成的杆子,大概一米左右,中间中空,弯弯曲曲的摆在地上。
  “敢问各位,在不改变它的形状的情况下,怎么将线穿过地上中空的芦苇杆子。”
  大殿一片安静。
  突厥人的确没有什么文化传承,但这两个问题都是他们在生活中无意发现的小技巧。
  大殿之上,一群人面面相觑。
  突厥人钻了一个空子,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所谓的难题,就是做学问,诗词歌赋,礼乐数术之类。
  谁也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问题。
  但……既然允许他们提出问题,也就是说答应了这次的比试,也不好说对方不按常理出牌,毕竟当时没有规定所谓难题的范围。
  原本一群自信满满的朝臣,现在面面相觑。
  李世民看向下方,两个难题出来了,可有人有答案?
  但看了一眼或沉思或者目光躲避的一群大臣,李世民大概知道情况了。
  要是让这些人玩文的,个个都是高手,但这种偏门,大家都懵。
  “大唐陛下,可有答案了?”阿使那问道。
  李世民脸上笑道,“不急,你们代表突厥而来,我大唐如果不尽情招待一番,怎显得我大唐是礼仪之邦?来人,带使者们去鸿胪寺。”
  突厥使臣中一阵骚动。
  阿使那看了过去,摇了摇头,然后笑道,“那么我们静候大唐陛下的佳音。”
  一群人离开后,大殿之上立马哗然。
  刚才他们还能保持安静,是因为怎么也不能在突厥人面前出丑。
  现在突厥人走了,是他们发挥的时间了。
  “这是什么狗屁问题?他们肯定设计好的,居然玩阴的。”
  “这有什么办法,谁能想到竟然是这样的难题。”
  “现在还是想办法解决这两难题吧。”
  “反正借粮没有。”
  “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也不能失了风度……”
  争论不休,但最终也没有个结果,直到天色都晚了还没有下朝。
  李世民也憋屈,借粮吧,他是肯定不借的,但要是不解决这两难题,不借的话他就丢人了。
  直到快宵禁的时间才下朝。
  整个朝廷都是乌云盖顶,所有朝臣都面露愁容。
  李承乾回到东宫,也是冷着脸想了半天,直到宫人来提醒夜已经深了,也没有头绪。
  作为一个称职的太子,问题不解决怎么也睡不着。
  其实不只他,估计今晚上的长安,不知道多少人一夜无眠。
  要是在突厥蛮子面前丢了脸面,他们估计跟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大唐有大唐人的尊严。
  李承乾想了想,还是毫无头绪。
  眼睛看向窗外,院子里正好有一株寒梅。
  不由得想到了才得的两首咏梅诗,不由得想到了同样给他出了一道还没解开的算术难题的小短腿。
  嘴角不由得一抽,最近怎么总是遇到难题!
  想到小短腿,又不由得想到那小短腿给他写了两封信了。
  他一封不回似乎有些不和礼仪。
  给一个四岁孩童回信?还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啊。
  李承乾拿起笔,权当解闷吧。
  但写给一个四岁小短腿的信该怎么写?
  李承乾想了想,那小短腿聪明劲儿还是有的,就是……写的字实在无法入眼,今天在朝堂上,连父皇都震住了,都不敢给那些年纪大的老臣看信。
  李承乾开始落笔,就写一封勤勉他写好字的信吧。
  一本正经地写了一段劝学文,说明字迹漂亮的重要性,心中又不由得好笑,他写这些对方能看得懂吗?还不如送一些字帖。
  李承乾停了下来,准备将信蜡封,但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向上扬了一下。
  重新拿起笔,添上了一段话。
  大概意思就是,你出了一道难题考我,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出两道难题考你。
  李承乾将突厥人的两道难题写到了信后面,也让小短腿尝尝被难题弄得焦头烂额的滋味。
  想到自己被那算数题弄得一个头两个大好久,不知为何,堂堂太子心中居然有了一阵痛快感。
  将信封好,交给外面的宫人。
  李承乾眉头又锁了起来,要是没办法解开突厥人的两道难题,他们哪来的粮食借人。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以下小天使投的营养液:
  瑾蘅x10
  夏天的雨x2
  程缕x2
  文文细雨x1
  感谢大家提供的动力,肥皂会用心码字的!!!
  第 17 章
  徐长生在第二天就收到了李承乾的信,毕竟徐家村离长安也就不到半天路程。
  徐长生拿着信一愣一愣的
  哎呀,在大唐居然有人给他写信?
  高高兴兴地打开信,不过徐长生看得小眉毛一抖一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