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理工学院-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长生恭恭敬敬地,“各位大人,长生何时说过修路需要户部拨钱了?”
  他越恭敬,打这些人脸越疼,让你们看笑话,让你们天天打趣人,不就是修路,他就修给你们看。
  徐长生继续道,“陛下,长生不需要户部一文钱,长生要的是修路的人,如今秋收已经结束,也过了农忙时期,正是空闲之际,我们徐家村也会给修路的人一些钱财补贴。”
  修路需要大量的人,他们徐家村肯定不够,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征工,肯定得朝廷同意才行。
  李世民都站了起来,“宣仪郎,你说不需要户部拨一文钱就能将路修好?”
  徐长生答道:“正是。”
  周围一片哗然,百官心里就跟日了狗一样,这怎么可能?
  那得多少钱财?徐家村得赚多少钱才能修这么一条路。
  徐长生扬起了脑袋,“徐家村能得陛下恩赐,免去了全部的农税和商税,徐家村上下感激不尽,但我徐家村也是大唐子民,不能富一村而忘了天下百姓,所以我徐家村虽然不纳税,但却愿意为大唐修建一条好路。”
  不能富一村而忘了天下百姓?
  众人看向徐长生,不知为何居然有些肃然起敬。
  徐长生心中一叹,最近整个长安都在讨论徐家的超市,食府和表演队赚了多少钱。
  他想隐瞒也是隐瞒不住的,毕竟天天都人满为患,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赚了不少。
  而赚得多了,在国库空虚时又一文税都没交,虽然这是陛下下的旨,三省六部通过,但难免有人眼红,心生歹意。
  徐长生留意到这个问题后,一时间也没有办法,但现在他们徐家村要修路,正好可以拿出来说事。
  反正这条路是他们徐家村需要的,就由他们徐家村来修吧,能赚一个好名声,又解决了不纳税的问题。
  李世民说了一声,“好。”
  然后看向朝廷百官,“要是所有世家都有徐家村的慷慨大义,我大唐何愁不强大。”
  不少世家官员低下了头,谁会嫌弃家里钱多,特别是有些世家,就算是大灾之年,也是一毛不拔。
  如今徐家子如此作为,却是让不少人羞愧难当。
  户部尚书刘政会再次确认道,“徐家子,你可算清楚了修路的所有花费,到时候别动工后出现问题,本是善举却……”
  户部尚书刘政会还没说完,徐长生就道,“刘大人,长生的算术如何,想必刘大人也知道一二吧?还请放心,只要朝廷允许我徐家村招收劳力,定会圆满地将路修好。”
  刘政会一愣,倒是忘记了徐家子凭一算题将国子监诸生都难住了,连国子监博士都没能解出那题,徐家子在算术上的确匪夷所思。
  朝廷上可是议论纷纷。
  徐长生此举,的确太过惊人了。
  李世民也放任下面的人讨论,因为此事太过重大,需要他们一点时间消化。
  徐长生偷偷退了一步,将手里的面包偷偷拍了拍,咬了一口,虽然掉地上了,但还是能吃的。
  现在也没有人关心他是不是在金殿上偷吃了,大家都在商量他说的修路的事情的可行性。
  徐长生等着,看看外面的太阳,今天估计得很晚下朝,他的午饭啊。
  不过陛下太子丞相等都没吃,他也不能说什么,他比他们还多了一个面包。
  徐长生听着讨论声昏昏欲睡,因为都是各部门怎么协助的问题,他对大唐具体的部门如何运作的还不太清楚,这些事情上,殿上百官才是熟门熟路。
  这一讨论,又不知道过了多久。
  徐长生还在偷偷啃他的面包。
  “宣仪郎?”这时有人喊道。
  徐长生正拿着面包啃勒,嘴巴的面包拿出来也不是,吞下去也不是,尴尬的道,“我……我就替我们家大老虎尝尝面包还能不能吃,真的,你们要相信我,我才咬一口。”
  众人看向那个快吃光的面包。
  李世民嘴角也是一抽,居然在大殿上偷吃,没看到文武百官和他都同样饿着肚子吗?
  不过,看在他为大唐修路的事情,就饶过他这次吧。
  李世民说道,“徐家村能为大唐修一条好路,这功劳朕记下了,不过,这等民生之事,也不能全靠徐家村。”
  徐长生一愣,户部那老头刚不是说没钱吗?陛下的意思难道还准备出点钱?
  李世民继续道,“这次征工,朕会令各县积极参加,也不用徐家村出多少工钱,凡是征招的农户,只要出一人,可免其一家人一年的税收。”
  大唐没钱,但却可以用免税来征工,相信不少人会积极参加,对于一家人来说,免一年税也是大事。
  徐长生脸色一喜,如此,他也能少付不少工钱,只有一户出两个或者更多人的时候,他才需要付钱了。
  李世民继续道,“朝廷各官员也需积极配合。”
  几个官员走了出来,答道,“是。”
  他们正好管这一块。
  有徐家村的技术和钱财提供,加上朝廷的大力支持,徐长生修路又简单了好多。
  今天的朝议下朝得比较晚,百官走出金殿的时候还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大唐居然要修一条水泥路了,可不是徐家村那么一点距离而已,而是长安到徐家村的距离。
  徐长生要是以前,下朝跑得飞快,今天却就停在金殿门口。
  “吏部侍郎和太府少卿两位大人,你们昨天不是问我什么时候修路吗?啧啧,现在知道了吧?”
  两人:“……”
  难怪徐家子今天出奇的下朝了没跑得飞快,这是在等着挨个打脸。
  果然,徐长生已经撒腿跑向新出来的人了,“殿中少监大人,通议大夫大人,且慢行且慢行,我们聊聊。”
  看他不守门口挨个挨个啪啪打脸。
  可惜这些当官的脸皮真厚,居然脸不红气不喘的从他面前走过。
  下了朝,长安县下发的征招令就贴了出来,不止长安,长安各县都会贴出征招令。
  “我们长安要修路了?”
  “我们长安外面的官道不是挺好的?那些坑坑洼洼的地方补一补还是能走的。”
  “居然一户出一人就能免一年的税?这……以前也有征招修路,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我得去给我乡下亲戚说说。”
  “可不是,居然免一年税,而且出两人的话还按天给工钱?工钱还挺不错,现在秋收已过,倒是个不错的赚钱活计。”
  “听说是徐家子提议修路的,陛下怎么就答应了?不是说国库吃紧吗?”
  “刚才有消息传出来了,这次修路不用户部出一文钱,全部由徐家村承担,因为徐家子说了,他们徐家村没有缴纳一文的税,有些过意不去,不能富一村而忘了天下百姓,所以才由徐家村来修此路。”
  不能富一村而忘了天下百姓?
  闻者无不肃然起敬。
  那些豪门世家,那些商贾之家,都是发展自己家族,什么时候会想过他们平民百姓。
  大唐之时,还是世家当道,哪怕朝代更替,留下来的还是世家,所以有的世家才不会管朝廷百姓如何,反正就算朝廷倒了,他们世家也不会倒。
  当然这是私底下的想法,不能拿明面上来说,不然这个世家也得就此玩完。
  但这种思想就造成了,世家自私自利,只图发展自己。
  现在徐家村的做法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
  徐长生的不能富一村而忘了天下百姓这一句话,很快在整个长安疯传。
  不少人看着徐家超市门匾上的利国利民四个字,以前他们或许只是将它当成四个字来看,但现在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徐家子做的事情,好像真的是利国利民。
  “前几天还有谁说徐家村赚那么多钱却不纳税,简直无国无君来着?”
  “一天就知道嘴巴胡说八道,也不看看徐家村都干了多少利国利民的事情。”
  “他们就知道说,他们家怎么不见为大唐做出一点贡献?嘴上说有什么用,得干实事。”
  徐家村也如徐长生所料,赚了一波好感度。
  有朝廷全力配合,修路很快进入了进程。
  因为福利好,征招民工也十分顺利,人数多也就意味着工程进度快。
  徐长生将已经征招的农工分成了几批次,一批去制作水泥,一批直接去挖路基,再有一部分就是用水泥铺路了。
  徐家村的人因为有修路的经验,被徐长生调来不少人当监工,务必保证质量达到徐家村的路一样,不然路损坏了,修补起来十分麻烦。
  至于水泥的制作方法,徐长生不担心流传出去,甚至说他还希望流传出去,让大唐多一些好路。
  就算流传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