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书]文化传播大使-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跣甯笠话阋膊宦簟N氖馊宕蔚脑继福美糯蚨跣甯罄习宓男模婧笏焉杓坪玫膌ogo递了过去。
  文殊想做一个品牌。
  上京繁华,最是合适创业的地方,百衣坊是第一步。文殊本想做高奢品,最后思来想去,还是计划渗透到民生的方方面面。
  首先他对钱没什么执念;其次高奢品容易引人主意,而且也不好做;最后,他是要成为首富的男人。
  以后上京城会动荡,南朝会人心惶惶,战争年代,民生更好发展。
  而且他以前一直觉得宫廷侯爵才是文化的主导,经过一年来的了解,文殊发现并不是这样。
  在江南时,文殊曾上过一次街,江南富庶,街道也热闹,但是不繁华,很单一,他曾以为是自己病弱身子走不了太远没看到真正的富庶,但上京的一年时间让他明白,并不是这样。
  上京自然是最热闹最繁华的所在,文殊开始也兴致勃勃,但长久以后他感觉到一种寂寥,一种重复性生活的寂寞。
  路边铺子永远都是那些东西,上街永远是柴米油盐,从不见有什么新颖事物流出来,连街头巷尾的八卦都乏味的很。
  热闹中透露着寂寞,这是他常常能够感觉到的,也可能是失望使然,幸而他知道这一切的源头:南朝商人的地位。
  这一年多,林殊经受的白眼已经让他深刻的了解到南朝重农抑商多么严重,商户的地位又是多么低下。
  南朝的商户分为饷贾、游商和坐贩。饷贾是像文家这样的商贩大家,所受的约束稍小一些,但是缴纳的赋税却非常之重,几乎能占到整个家族一年收成的四分之一。不知是哪个皇帝一时兴起,想记下这类商家的功德,所以让名称也带上了“饷粮”的意义,但文殊却觉得十分讽刺;
  坐贩是最小的商贩,或是开个餐馆,卖个布匹之类的,这类人不允许出城买卖,需要缴纳地租,如果用的是自己家可以少缴三成。他们种类繁多、与平民来往密切,受到的约束最小。
  而游商是大的批发贩运商,作用就是把东边的东西运到西边,南边的东西运到北边,每到一个关口都要缴纳入关费,古代没有飞机,走一次商要经过很多城池,有些小县城还会钻空子强收入关费,再加上商户的重赋,以至于南朝的游商几乎已经消失了。
  没有游商,南朝的文化几乎没有传播的途径,东南西北各地人民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地盘,各自信仰各自的神。文殊觉得南朝的动荡也不是没有道理,人民没有凝聚力怎么能行?不过这样的情况,如果能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旅游业定会蓬勃发展,然而万事不备,只有东风也没用。
  市籍便是商贾的户籍,样式与平民户籍类似,里面带着不一样的纹刻,类似于被流放的犯人脸上的刺青。商户之子出生便是市籍,等成年以后会再给市籍细分。而他们若要改走仕途,除了要有文采,还必须有朝堂上的人举荐。
  官家甚少愿与商户来往,所以一旦入商,几乎不再有翻身的机会。
  甚至,南朝还有一种刑罚,便是贬入市籍,对于这个罪到底是重还是轻,朝堂上还一直争论不休。而民间传闻,市籍之人若是不小心入了牢狱,不管冤不冤,统统先受一遍刑罚,之后才开始审讯。文殊翻了好些书才找到不是原因的原因:商贾狡诈奸猾。
  农户不敢入商,商人无法出仕,南朝几乎已经进入阶级固化的状态,而经济一旦低迷,几乎没有复苏的机会,极大可能影响国家存亡。幸而由靖朝做了先头,南楚、北燕也有重农抑商的规矩,只是不如南朝严格罢了。
  不然,这南朝怕是早就消失在历史的浓烟中了。
  文殊的任务是推动文化发展,文化离不开商人,提高商户地位对他完成任务有极大的帮助。
  提高商户地位需要当权人士的帮助,加上文翀的仕途,让文殊再次坚定了找顾逍的心。找到顾逍,还要让顾逍看到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促使文殊把碌碌无为的幻想改成了艰苦创业的理想。
  ——
  今日文殊带着知书便是准备去春满楼——一家连续几天,客人稀少,目测快倒闭的青楼,找几个模特,打算用走秀打响百衣阁的名声,只是没想到春满楼只是看着要倒闭了。。。
  文殊没有什么势力,所以消息不算灵通,本以为大白天去春满楼,大家都闲着,自己再费一番口舌,定能说动春满楼的妈妈,毕竟走秀能火起来的除了衣服还有模特。然而春满楼满楼都不闲,里面正在做装扮。文殊以为她们是想换个风格招揽客人,顿时觉得有门。
  妈妈年过三十但风韵犹存,人也聪明,先是认真听了他的一番话。文殊看着妈妈有意,自己也说得差不多了,便准备开始讲价,首先把各位姑娘夸了一番,又替对方畅想了一番未来,等说到现状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发火了,招人把他和知书打了出去。
  文殊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了,只当对方不愿接受事实,把听令追着自己打的龟公解决了,就见几个穿着统一服装的人过来,文殊怕是上京官家侍卫,连忙拉着知书跑了。
  那几人穿着类似侍卫,却又不是上京的样式,文殊喝了杯茶,犹豫了一会儿叫道:“知书,最近上京可有什么事情,例如来了什么人?”
  “知书一直跟在少爷身边,不曾知道”,知书老老实实的答道。
  文殊放下杯子,点点头道:“也对。”
  “少爷可需要知书现在出去打听?”通过一年潜移默化的影响,知书渐渐有了心腹的趋势,立刻大胆的提议。
  文殊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不用了,你去跟嬷嬷说一声,晚上我们出去吃。”
  “是,少爷。”
  知书手脚麻利的退了出去。
  文殊想了一会儿,去书房做了一个简短的策划,又粗略的定了一下行程。
  走秀之后,百衣阁肯定会火起来,至于是火一阵,还是一直火,那就要看实力了,这几天他得去别的绣坊看一看。等百衣阁定下来,他就要开始行商,去深刻的了解一下自己的资本了。
  傍晚,文翀知棋刚回来,文殊就带着知书出了门,上京晚上有宵禁,他们没有太多时间。
  上京最火的酒楼是八方客,三层楼,属于上京除皇宫和佛塔外最高的建筑了,据说八方客背后有人,所以文殊一直想弄个酒楼又一直没敢弄,他非常自信自己开酒楼肯定会抢人客源。
  八方客一楼是些平民,二楼三楼是达官显贵,从另一条街进,类似于两个店。文殊只是想听些东西,一楼才是他的目的。
  文殊一进门,小二便麻利的迎了过来,文殊点了几个不贵,但平民绝对不会点的菜,小二立刻殷勤起来。
  文殊仔细听着周围被刻意压低的声音,暂时没听到自己需要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喜欢。
都是胡扯,请勿考究。

  ☆、006 走秀

  四周灯烛明黄,烛火柔柔弱弱的飘摇,为酒楼平添了一份热闹。周遭人声鼎沸,有炫耀自己小儿的,有痛骂邻居的,有人洪声称着义气,也有人小声不露锋芒。
  文殊把注意力全放在了那些圆目张口表情丰富却又没有声音的人身上,然而周遭实在过于喧嚣,根本听不到什么,只隐约分辨几个字眼“北燕”“庆王”“使臣”“国威”等等,有趣的是一众呼而有声的大名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个“春满楼”。
  “小二,结账”,文殊放下筷子,知书立刻高声叫道。
  “诶,爷,一共二两三钱”,小二道。
  知书数着银子付了帐,文殊思索着,怕自己算错,便轻声问道:“小二,你可知他们说的北燕使臣是怎么回事?”
  “这位爷可是刚来上京?前不久北燕使臣入京是庆王殿下亲出城门迎的,那燕使看着可是凶狠的厉害”,小二像是习惯了来打听事的人,自然的压低了声音说道。
  文殊浑不在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随后又问:“那,这最近,燕使可有什么风声?”
  小二闻言一顿,左右看了,再度压低声音道:“爷要问,小的自然不敢不答,只是这事不好听,怕被人听了去,爷可要护我一护。”
  文殊点头,明白这是开场的场面话。
  “却说那燕使傲慢的厉害,进了京嫌驿站简陋,竟是想住进宫里。皇上为了燕靖之谊同意了,这不是过几天要办洗尘宴,那燕使不知好歹,竟要求在楚馆会宴。如今,也不知定下来来不曾”,小二瞪着眼睛,一脸惊奇,又微微皱眉,似对燕使的行为很不满的样子。
  “多谢小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