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穿古之小大夫-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亏燕军善骑指挥王骐赶到,跃马直冲平安,武擎苍直接用手雷炸了平安的坐骑,让那马儿又蹶了一下,燕王趁机摆脱了平安的纠缠,才逃得一命。
  双方大战一整天,各有死伤。
  于是朝廷军队驻桥南,燕军驻桥北,相持数日,各自整顿。
  燕王这边有常青商会源源不断送来的物资,还有缴械朝廷得来的,整日里不说肥鸡大鸭子的打牙祭,可大鱼大肉也没断了,一到饭点,火头军就卯足了力气,整顿好吃的出来,爆锅的香气馋人的很。
  双方对垒期间,燕王朱棣令军士进行休整,又广赐财物钱帛,用来收买军心,激励士气。而朝廷军队由于被炸得怕了,往往掘堑作垒为营,军士白日黑夜都不得喘息,虚疲人力,往往真到作战时全无体力。
  由于日久乏粮,何福下令移营至灵壁就粮。当时,平安师骑兵六万人,护送大量运粮兵车前往何福营中。朱棣侦知消息后,派精兵万余人阻挡平安援兵,并派朱高煦伏兵林间,等候双方混战后朝廷军队疲惫时忽然杀出助战。
  燕王朱棣安排停当后,率师逆战,两翼骑兵扇形排开,直杀明运粮援兵。
  平安引军突至,截杀燕兵一千多人。朱棣见状,忙命步军纵击,横贯朝廷军队大阵,截断其军。明将何福见仗已开打,就也率军出壁而战,与平安合击燕军,又杀燕兵千余,燕军小却。
  朱高煦见双方打得火候差不多,趁朝廷军队喘息之际,忽然率生力燕军加入战斗,朱棣又率后退的燕兵急转身,一齐掩杀朝廷军队。
  何福等人大败,杀伤万余人,丧马三千余匹,燕军尽获朝廷军队粮饷。
  再次,让朝廷损失巨大!
  何福所率的朝廷军队逃入营垒后,饿得双眼发蓝。众将集合议事,决定转天突围,闻炮声即开门冲出。
  没等天亮,朱棣已指挥大军进攻明营,诸将先登,兵士蚁附。
  燕军发三震炮,何福部下朝廷军队误认为是自己军营突围的炮号,争相推营门冲去。门塞不得出,朝廷军队自相纷扰,人马坠入壕堑,深沟皆满。燕兵乘势大击,朝廷军队一败涂地。
  此战,除何福一人侥幸逃脱外,由于营中驰马不便,大将平安、陈晖都多名明将皆被燕军击杀。
  历史记载,本来应该是生擒,不过武擎苍却下了狠手,直接击杀,以防养虎为患。


第041章 马上就快了
  至此,朝廷军队主力几乎丧失大半。
  从此,战况急转直下。
  五月的时候,文景辉已经种植完了田地和药材,北平府和燕王暂时占据了的地方,春耕都很不错。
  因为燕王世子广发粮种,土豆秧子都是免费发放的,老百姓都高兴坏了。哪怕亩产没有二三千斤,一千斤也成啊!
  “小大夫,你看我这个毛病,要怎么治?”一位中年汉子坐在文景辉的诊桌前,有些拘束的问。
  别看文景辉成了良医正,又是张三丰老神仙的关门弟子,也认了燕王为义父,但是岗子村的药堂,依然开着,他依然为平民老百姓们看病。
  “这个没什么大不了,你放宽心,回去啊,熬点儿骨头汤,弄点儿小虾米,每天一块肉骨头,或者一碗小虾米,坚持三个月,保证就好了。”文景辉压根没给他开药方。
  其实就是这个人是个苦力,因为最近一直在出大力,出汗出多了,他缺钙了而已。
  文景辉让他食补,补补钙。
  “哎哎!”这不吃药,还能吃点好吃的,就能治病了,谁不乐意啊?
  “你回去吧,这几日少做些工。”文景辉收拾了一下东西:“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吗?”
  “没,就是想着,今年攒一年钱,明年起个新房子给老婆孩子住。”中年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家里地不多,但是新开的几亩地,都种了不少土豆,够吃了。”
  “那也不能太拼,身体才是要紧的,你要是累成了病,你让你那一家子怎么办?”文景辉拍了拍衣袖:“回去,好好歇歇,等身体好了,也就到了秋收,你有的是力气,耽误不了什么事。”
  送走了最后一位病患,文景辉溜溜达达的去了学堂,接儿子放学。
  前几日,学堂又招生,这次来的人不错,人们都知道,这个学堂里教的好,教的东西也全乎,有学了三年算学的人,还没从学堂里出师呢,就被常青商会的人预定了。
  账房先生,一个月的月例银子就有五两之多!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除夕,都有东西领呢!
  一年四季都有一套新衣服,工钱从来不拖欠,这样的活计,谁不想干?
  但是别人常青商会不要,就要从学堂里出去的算学先生。
  人家这些算学先生也真有本事,什么账本到人家手里头,几下子就算出来,而且还发明了新的记账方式,账目一清二楚,好多家商号都想跟常青商会抢人呢。
  所以这次算学的学生也招了不少,不过数学这一科,大家都见到了实惠,倒也让孩子们都尽心学习。
  文景辉到的时候,正好赶上孩子们正在上课。
  教室窗明几净,先生在教导孩子们加减乘除,孩子们在一起算,其中最出风头的,就是小班里头的胡博雅。
  自小文景辉就教儿子,日后当家作主,可不能让人糊弄了去。
  有几个和文景辉一样在外头接孩子的老人,和文景辉聊天,能在这里等着儿孙的老头老太太,能说的也就是孩子们了。
  他家的大孙子,你家的小孙儿,至于为什么没有老子过来?因为这个时候,老子们都在干活呢,唯有老了的老头老太太们才有时间。
  一伙人说了个热火朝天。
  大钟敲了三下,这是放学了,大家都眼巴眼望的看着学堂门口,文景辉仿佛看到了后世的学校门口,那些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
  只不过,来接的人少。这个年月,但凡有点力气,都下地干活去了,也就花草村的人有了些家底,老头老太太们这才有空闲,来接大孙子小孙子们放学。
  放学了,孩子们并没有一窝蜂的跑出来,而是先跟先生道谢,收拾好书包后,跟先生道别,然后鱼贯走出教室。看到家里人,也没一窝蜂的扑上去,而是大家依然进退有序的走出校门。小小的孩童们,跟个小大人一样,一直到校门外三四米处,才撒丫子跑路。
  “爸爸!”小招财看到文景辉,呲着小牙儿就跑了过来。
  “儿砸!”文景辉一把抱起儿子,亲了好几口:“想没想爸爸?”
  “没想。”小招财太实在了!
  天天见面,想什么呀?他倒是想义父了。
  “儿砸,你太老实了。”文景辉一撇嘴,又亲了儿砸好几下:“以后别那么老实,问你什么你就说什么。容易吃亏,知道吗?”
  “爸爸问,我就实话实说,义父问,我也实话实说,叔叔们问,孩儿也是如此,但是外人,陌生人,当然不会啦!”小家伙还挺有准则的样子。
  “我儿子就是聪明!”文景辉对儿子这么聪明,十分高兴,他儿子,自然不能是个蠢货。
  “爸爸,义父什么时候能不再忙了呀?”小招财其实最依赖的,还是武擎苍这个义父。爸爸心地善良,没有义父在身边看着爸爸,他总怕他吃亏。
  “你义父啊,快了,马上就快了啊!”文景辉算了算日子,也不算是糊弄儿子。
  今年,已经是建文四年了。最迟不过秋收,燕王就该打进金陵了。
  千里之外的金陵,建文帝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本来十万明兵从辽东赶往济南想与铁铉合军,走到直沽就被燕军截杀,主师杨文被擒,没有一个人能到济南。
  朝廷又一次大败,而且粮草被劫两次,已经无力再战,建文帝没办法可想,朝上见天的吵,吵的人都没精神了。
  建文帝被吵烦了,也真的是束手无策了,便直接让苏州知府姚善、宁波知府王琎、徽州知府陈彦回、乐平知县张彦方各起兵入卫。
  甲辰日,不知道建文帝怎么想的,竟然遣庆城郡主入燕师,议割地罢兵。
  燕王让人请郡主进大营,入王帐。
  看到庆城进来,燕王立刻就站了起来:“堂姐。”
  “堂弟!”庆城没想到一进门,就听到了她四堂弟一如既往的称呼。
  “堂姐,您这是怎么了?”以前的庆城公主,可是个伶俐人儿,因为是朱元璋兄长遗留的侄女,且朱元璋只有两个亲侄女,便都封了公主。
  其中,庆城公主最得帝宠,朱元璋对她比对亲女儿可要好多了,当时的庆城公主多么风光?多么荣宠?
  如今,公主变成了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