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今穿古之小大夫-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好的糯米,不然不裹泥浆。青石板什么的,买点儿凿子,上那头的石山看能不能自己采点儿。在干这些事情之前,先把木材都弄好,刷桐油的事儿就让小丁来,那个轻巧些,晒个十天八天的,吃透了桐油晒透了木柱子,咱们好开始打地基。”老范跟着看完了地方,最后回到木屋前的空地,有几块石头,老范就坐在石头上,拿着根棍子在地上划了好几道,一边说一边比划计算着。
  “有窑洞?”文景辉激动了。
  “有的,就在那边,有个废弃的窑洞,还有挺大一片废弃的屋子,听说以前是马匪的匪窝儿。”老范指了指岗子山西边的位置。
  文景辉:“……!”
  武大低头不吭声儿。
  “怎么了?”老范不明所以,他是真的看到那边有窑洞的,窑洞不是哪里都有的,有窑洞,就证明那附近肯定有适合的山土,或是能烧青砖,或是烧瓦片儿,也或许能有陶土,烧瓷器儿的少见,一般南方那边才有烧瓷器的窑洞。
  “没什么,那个,我有一种烧泥灰的方法,可以烧出水泥,砌墙不比糯米泥灰差多少,起码五十年内不用修补,所以泥灰咱们自己烧,不用买糯米。”文景辉还是头一次听说,修墙盖房要用糯米泥灰溜逢儿。
  不过也是,据说用那种土夯筑成的墙,用糯米泥灰溜逢儿,盖出来的不论是城墙还是房子,都特么的特别结实!
  看看长城就知道了,从战国时代到如今,哪一代的都有,不过结实是结实,就是感觉太费粮食,怪不得过去修个城墙也要一修就好长时间呢,而且不是随便谁都能盖个城出来的,实在是太费时费力,还费粮食。
  秦始皇修了个长城,得多少粮食才盖得起来啊?
  “您确定?要是不好的话,这房子可是要住人的……。”老范有点儿怀疑。
  “这您放心,到时候咱们先盖一段围墙,您看要是成,就用我的水泥混凝土,要是不成,就用您的糯米泥浆。”老范不信也是理所当然,任何一样新生事物,总会让人抱以怀疑的态度。
  老范没一口答应,而是看向武大,武大默默点头。
  “那就听文先生的吧。”老范这才松了口。
  文景辉没傻的要求钢筋,这年头,铁器可是管制品,明朝最有名的手段,就是“寸铁不许出关”啊!
  严格执行了几代人的结果,就是硬生生的将蒙古骑兵拖成了游牧民族啊!
  “打完地基要沉淀一段日子,那段日子就先建起来围墙,这地方虽然没有什么猛兽,不过野物也不少,这会儿还好些,冬天里没吃没喝的,别闯进来。”老范又开始在地上划拉。
  “河边儿有沙子,淘一下就能用。”武大指了指山脚下的河。
  “山上有大树,砍了下来,木材也有了。”小范憨声憨气的补充了一句。
  三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几乎都要自给自足了!
  文景辉不得不打心里说一句,这个时代就是好!
  盖个小别墅,材料都快要自给自足了,要不是因为他设计的比较复杂,估计还真的不用外采什么东西了,直接盖个房子,从这上山有的东西里出材料,绰绰有余啊!
  文景辉让小丁先看着两个孩子,他跟武大去了山西那块据说是马匪窝儿的地方,那里的确是房倒屋塌,看得出来是暴力冲击所致,在那些坍塌了的建筑后面,就有一个依山而建的窑洞。
  里头清一下灰烬,就可以开窑了。
  青砖,文景辉不会烧,但是水泥,他会啊!
  “你们先烧青砖,水泥烧一窑出来,还要搭配别的东西,合成混凝土,才能盖房子,我不着急!”
  “行,那小老儿就先烧两窑青砖,然后再给文先生用。”
  清理完窑洞,老范就带着小范开始了烧制青砖,幸好文景辉当时买了牛车回来,四个长工走之前,还给做出了一辆新的牛车。


第032章 小名儿
  文景辉有了帮手,可以暂时脱开身,就开始琢磨上了,头一天上午,他就漫山遍野的溜达开来,但是不敢走的太远,一定要能看到木屋。
  如今小娃娃的肠胃,比起文景辉刚来的那会儿,已经好了许多,喂养了这么久,不能总吃鸡蛋羹,可以稍微加一些别的东西进来了。
  日头上来了,文景辉就回来了,采了一大把野菜,让小丁去摘洗干净,他找了块瘦肉出来,切下一点点,在菜板子上剁出了肉泥,放点儿菠菜梗,用空间里的井水煮了肉末青菜粥,少少的放了点儿空间里自备的精盐。
  第一次喂给小娃娃吃,小家伙儿吃的可高兴。
  “这孩子,现在叫什么名儿?”老范就跟看稀罕一样,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看不够的看小娃娃。
  “大名叫博雅,小名儿,还没起呢!”文景辉手里拿着一个特别小巧的小勺子,一点儿一点儿的喂小娃娃喝粥。
  “姓什么呀?”小丁也凑过去,看着小娃娃吃的香。
  “胡,古月胡。”文景辉一边给小娃娃喂东西,一边还得看着点儿奶娃娃。
  如今奶娃娃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小猪羔儿生活。
  文景辉低头喂小娃娃吃粥,所以没有看到另外三个人的表情,武大一瞪眼,他们都收敛了情绪。
  “说起小名儿,我倒是想起来了,孩子还没小名儿呢!”文景辉喂完了小娃娃,抱着小家伙儿看了看。
  “你就起个小名儿吧。”武大对小娃娃的名字什么的,大有撒手都交给文景辉处理的意思。
  “那就招财,闺女以后就叫进宝!”文景辉想也不想的祭出了两个俗不可耐的小名儿。
  “招财进宝?”
  “嗯,招财,进宝。”
  所有人:“……!”
  文景辉真不是说说的,他真的叫了两个小家伙儿小名儿。
  胡博雅跟田采薇兄妹俩,就被无良养父给起了这么个小名儿,伴随两人一辈子。
  文景辉是个人来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第二天晚上,他就用最新鲜的野菜嫩芽儿,打了半个鸡蛋清,配上肉泥,包了小巧可爱的儿童水饺,煮熟捞出来。
  “吃饭了!”文景辉喊人进来吃饭,然后又朝小丁喊了一嗓子:“小丁,你来端菜,我给招财喂饭!”
  等几个人进来坐下吃饭的时候,看到文景辉端出来准备喂给小娃娃吃的儿童水饺后,全都瞪大了眼珠子。
  文景辉一点儿都没有不自在,抱着小娃娃,给孩子喂水饺,还跟小娃娃聊天:“呐,这是爸爸给招财包的水饺,可爱吧?一口一个咱们多吃点儿。”
  晚上休息的时候,文景辉将洗干净的褯子收回来,就听到武大跟老范聊天,隐隐约约的声音传过来,不是很清楚。
  “……那饺子……太精致了……孩子……放心……比亲娘……心!”这是老范的声音,有点儿小激动。
  “他……。”这是武大的,一如既往的低沉。
  文景辉就那么听了一耳朵,根本没往心里去。
  其实起房子说得简单,操作起来还挺麻烦的。
  幸好武大跟小范一把子力气,老范更是规划的合理,小丁重活文景辉不让他做,但是一些轻巧的活儿还是能搭把手的。
  文景辉怕时间长了让人看出端倪,愣是在第三天的时候,拿了银子出来给武大:“去买点儿鸡鸭鹅雏儿吧,还有多买点儿肉,米跟面家里还够用。”
  武大有点儿奇怪的看了一眼文景辉,伸手接过了他给的银钱:“还有衣服,皂角,盐巴,菜籽儿,菜苗儿什么的。”
  这回轮到文景辉点头了,他虽然是孤儿,可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买菜什么的,大市场批发有的是!
  哪像现在啊?吃一口菜都得自己去种。
  没多少在明朝生活经验的文景辉,只有听武大的了。
  “我跟老范一起去,正好他也要买点儿东西。还要去卖瓦片儿的地方看看瓦片儿。”武大一举数得,出去一趟,顺便解决了许多个小事儿。
  “行,你看着办吧,钱多带点儿。”文景辉不差钱儿,给武大带了足足五十两银子。
  老范眼神隐晦而怪异的看了文景辉一眼,文景辉没注意到,但是武大注意到了。
  武大赶着牛车带着老范走了,他们砍完了足够的木材和需要作为柱子的原木,小丁拿着大刷子,拎着一桶桐油在刷木材和柱子,文景辉则是带着两个小不点儿,一边摆弄药材,一边看着小娃娃扶着把手正在一步一挪的练习走路,小范则是赶着另一辆牛车,从窑洞那里往这边倒腾青砖。
  老范烧成了三窑青砖,出一窑,小范就赶着马车倒腾一窑过来,盖房子和搭建围墙足够了,算计过后,文景辉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