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寻常-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向他解释:「这叫踩岁,寓意是望在新春,驱除邪崇。」
  淮宵明了,点点头,手中又是一碟可口的海棠酥,抬手夹了一只给喂到常初嘴里。
  常初边笑边逗常尽,后者叫嚷着让淮宵也给自己喂一只。
  这边还没闹玩,府门前就悠悠停了辆华贵马车。
  府内侍卫急急上报,半跪抱拳道:「启禀少爷,门口有人求见淮宵公子。」
  说罢又压低了声音:「看马车装饰,应是宫里的人。」
  常尽点点头:「知道了,退下吧。」
  说完正要朝淮宵做跟上的姿势,淮宵却已急得先行数步。
  他未裹厚衣,常尽接过下人递来的鹤氅,在后面追着给他披上。
  雪已停了,府门前寒灯慵翦,青夜不眠。
  淮宵站在阶上,宫人还挑着八角宫灯,从车上搬下一个臂长的木箱来。
  「常公子,常小姐,淮宵公子,」
  那宫人行礼后起了身来,「太子吩咐转交给淮宵公子的物件,小的已带到,先行告退了。」
  淮宵拍了拍那木盒子,笑道:「辛苦了。新年到了,祝你四季如意。」
  宫人愣了一会儿,又行了个礼,道:「小的谢过淮公子。」
  马车行远,在雪地上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
  淮宵转背就打开了木盒,那木盒上还印着皇宫的火漆。
  他借着灯光,看清了里面是一捆爆竹,旁边有一张叠起的纸条:
  「闻说城外西山有疫魃,犯之令人寒热。宫中赐青竹,于常府燃此,可避灾病。」
  往纸条末端看,见最下面有俩隽逸小字。
  「念汝。」
  木盒里面,还躺了几颗祭灶时给小孩儿发的饴糖,以求天降好事。
  淮宵拿出那几颗饴糖,竟是心头一热。
  似要化了这几里雪地。
  除夕过后,常将军身体抱恙,被皇帝免了拜年贺喜,常府无事,便一起睡了个底朝天。
  皇宫里天微微亮时,文武官员便聚于殿前白玉阶梯之下,按品级依次列队站好,给皇帝拜贺。
  殿前广场辽阔,占满了朝臣,两边是奏着乐的仪仗队伍,一曲过后,便请了斗重山齐的左右丞相主持场面。
  左丞相宣读贺词,右丞相总结去年大事。
  待陈词结尽,皇帝赐茶,百官落座,给宫人分发荷包。
  那日早晨,病恹恹的皇帝写了一张字赐给了太医院,众御医齐齐跪下,叩首以谢隆恩。
  这一年的除夕就这么过去,后来太子回到府上时,已是初三夜半。
  他梳洗完毕,掀开锦被,欲合衣入睡,就见那青玉枕上放着一根红绳系成串儿的铜钱。
  太子讲铜钱拿起来,一阵轻响。
  他拿起铜钱下压着的一张字条,借着桌上烛火,见上面写着「压岁用」。
  淮宵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
  忍着心下喜悦,翘了翘嘴角,唯恐吵醒隔壁间睡着的淮宵,他将那串铜钱端正放在枕边,低垂了眼,深邃的目光对着窗外皑皑白雪。
  人间风雪正盛,他单单为我。
  ……
  后又过了些时日,是到了正月初五,各家都还在忙着年事,闲暇的两人便上街闲逛。
  两人并肩左瞧瞧右看看,四处逛了会儿,方故炀嫌街市这时过为嘈杂,见淮宵也兴致缺缺,便提议道:「回府吧?」
  他摩挲着发烫的手向淮宵问道,「走回去?」
  淮宵披上玄青厚锦裘,紧了紧缠丝腰带,手掌并拢,呵了口热气,应了一声。
  「你又长冻疮了?」
  方故炀取下自己手上的银鼠毛绒套,套进淮宵凉凉的手。
  淮宵没回答方故炀的问题,跟着他走,难得地嘟嘟囔囔起来。
  他说起江湖传闻,说十里琅珰覆了层厚雪,说城南新开了家糕点楼,说常尽最近在练朴刀,等着再和自己一决胜负。
  那一年的庙会声势浩大,皇城不夜,笙歌满满,百戏杂陈。
  那花灯街巷,临了水边,更有烟焰烛天,烂如霞布。
  城中闹市上更是搭了戏台,热热闹闹,不少人驻足观看,那台上的角儿都着髯口,一人白蟒对襟长袍,一人甲衣插了四面三角靠旗,扎在背部,来回摆动,威风凛凛。
  俩小孩来了兴致,屏息凝神一听,才断断续续听到几句「从今后保江山文武专长」。
  太子没说话,淮宵像是看得懂他的疑惑,笑道:「这是《将相和》,讲以前有个国家的上将军和丞相有矛盾,上将军屡次挑衅,丞相忍让,后来那将军负荆请罪,他们才和好,同心辅国。」
  「赵国吗?」
  方故炀侧过脸问他,淮宵一叹气,说:「对,你啊,就是平时栽进了你的帝王权术。每天啊,就想着天下,民间疾苦,朝廷污垢。」
  方故炀低声道:「我皇娘,从小就不让我听戏。」
  「是啊,」
  淮宵说这句话的时候不大敢瞧他,只是眼神定定地看着台上新换上的剧目,「你身在帝王家,又怎需懂得情爱。」
  方才谈话间,他俩被人潮汹涌给推到了后排。
  淮宵眯了眯眼,看不太清台上的着装,只得竖着耳朵听。
  一场戏即将末了,太子不懂戏,那戏腔拿捏不稳,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不愿再听,转身欲走。
  他跟着他,挤出人群时回了头,依稀听得耳畔传来一句——
  「屋漏雨雪上霜鸳鸯惊散,从今后两分飞地北天南。」
  紧接着,四周就是屠苏酒击杯盏声,路边七宝羹的叫卖声,教坊管弦之声。
  街上的手艺人挑着担子卖萝卜丝拌香油和甜瓜黏,香味儿扑鼻,很快就吸引走了平日吃惯山珍海味的太子的视线。
  拿几文钱买了一块,淮宵一口,自己一口,很快就没了,淮宵眼瞧太子虽顶着严肃神情,却又还咂咂嘴,唇边儿留了点渣,没忍住就笑了出来。
  淮宵这一笑,让太子想起方才眼见着街上不少妙龄妇女,额间贴的那一点酡红梅花片。
  心想这梅花片若是贴在淮宵眉间,该是何等景致。
  「今儿是大年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
  方故炀看周围人来人往,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趁机抓起淮宵的手,捏了一下他的掌心,笑道:「你可要跟紧点。」
  一愣神,淮宵就被方故炀给拉到了桥边,回过神来,才拧着方故炀的手给捏了回去。
  护城河上有一座桥,名曰「至喜桥」。
  那桥上的宝塔楼亭七座,雕花刻兽,为镇守洪水,可避风雨。
  至喜桥下桥洞里,吊了枚大铜钱,孔中有一铜钟,上书「钟响福兆」。
  人们站在桥上或河边,用手中铜钱投掷铜钟,若是中了,便天佑来年幸福安康,万事顺意。
  太子从衣着摸出银锭,犯了愁,四周望望,才看到桥边一家孤零零的桃酥饼铺,他便叫淮宵原地站着别乱跑,自己揣着银锭去换铜钱。
  那店老板约摸是新来的店家,不识得他身份,嫌银锭不好找钱,有些扭捏。
  见他面露愠色,衣着又十分华贵,气度不凡,店老板心想怕是遇到了恃强凌弱的皇亲贵戚,哆哆嗦嗦地把钱盒子拿出来,准备给他兑。
  方故炀抿紧了嘴唇,看出店老板心中所想,又懒得再等,转头看了一眼河边乖乖站着的淮宵,就把银锭往桌上一放,取了两枚铜钱,转身便去了。
  一人一个,铜钱平躺在手里,沾了些太子手心儿薄薄的汗。
  淮宵细细捻着铜钱上凸出的纹路,像是想了什么,耳边唢呐锣鼓之声越离越远。
  见方故炀准备朝桥那边去了,淮宵低声道:「水边有些滑,你别靠太近。」
  方故炀挑了个不算近,但视野很开阔的地儿站好,挑起眉梢,借着花灯缠树的微弱灯光,往桥下打量。
  待方故炀朝那桥下铜钟掷出第一枚铜钱后,两人都能耳闻清脆的哐当一声。
  见那铜钟被自己的力道冲得一震,心中不免得意,方故炀鲜少的孩子气没压得住,不禁回头一笑。
  这不常发笑的太子,一笑起来,是目如朗星,梦落人间。
  在淮宵眼里,似乎在这夜色低垂之中,把皇城的半边天都点亮了几分。
  想着想着,等太子走过来,淮宵又把手里自己攥着的那枚放到方故炀手心。
  后者先是一怔,而后抬眸看他,寒气吹入喉间席卷一番,嗓音略微发哑:「怎么了,不去试试?」
  「想来,征战沙场,弄权政斗。」
  淮宵一顿,故作轻松地拍了拍方故炀的肩头,「安康与顺心,你比我更需要。况且,我的臂力比你差远。」
  他接着说,「我这一份,你就带着一起了吧?」
  头顶灯光晦暗,倾泻下来,打出一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