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月寻常-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故炀跟淮宵的马赶到的时候,下马便见到躬身叩拜的龙朔。
  这事儿牵扯□□,又有胡人参与其中,事关重大,惊动了城内九门巡捕营的提督统领龙朔,便带了巡夜的人来,先封了场子再说。
  方故炀还没来得及开口问询,就见龙朔起身一顿怒喝:「大胆!」
  八秀坊门口站的那一轮子莺莺燕燕,连忙低了眉眼,不再直勾勾窥探太子真容,不敢妄议。
  哭的哭惊的惊,个个乌鬒如云,长袖飞带,好不热闹。
  这种情况下,淮宵心中竟是觉着有些来气。
  挺了身子朝那些女子看去,见有些个胆大的,还在偷瞟太子。
  拨开围成人墙的巡捕营众侍,方故炀便看到了常尽。
  他被扶笑直接堵在了八秀坊大石阶上,欲言又止,进退不得,后者瞪着双大眼,也不说话。
  常初被卫惊鸿拉着在一旁,四人僵持。
  方故炀再走近些,便看到扶笑那双明净纯澈,带些倔意的眼里,竟生生掉出泪来。
  那晚常尽被常初拎回府上,交了常老将军发落,常初溜去了扶府,奉太子和淮宵之命,伴了扶笑一夜。
  撤了巡捕营,押了那四个胡人,遣回那些姑娘后,夜光风寒,已然是下半夜。
  龙朔一路跟回太子府,直到府门口,方故炀派人出来接了淮宵回房歇息。
  府上近侍来了,淮宵并未下马,取了项上系带鹤氅,手握着缰绳靠近方故炀一些,伸臂揽过氅带,围于他肩头。
  淮宵便只着了里衣与一黑边白裳,翻身下地,夜风掠过他足底泛起寒意,惊得马儿频嚏。
  他仰头看着马上的方故炀,对视数秒,开口淡淡道:「夜深露重,太子议事要紧。」
  说完也没做多停留,从身边近侍手里接过灯盏,轻道了句:「我来。」
  身后春雨落后的潮湿冷气还未散去,太子骑在马上,裹着淮宵的鹤氅,看着他手执一盏紫金浮雕灯,没入府邸暗色里。
  他唤了一近侍的名,差人到了跟前来。
  「把橱里那床厚些的新的苏绣织金锦被拿去他那儿,」
  方故炀压低着嗓子,似被一宿折腾磨得哑哑的,「吩咐下去。」
  那近侍猛地一抬头,有些支支吾吾地应:「太子殿下……那是御赐……」
  沉默半晌,他听见太子开口说:「今日我与他同睡。」
  不敢再多言语,近侍道过安后匆匆入了府,方故炀也转过身子来,对着一旁等候多时的龙朔一点头,两人便骑马向城门口巡捕营奔去。
  淮宵回了房睡不踏实,但方故炀这样半夜议事的习惯不是一次两次。
  一来二去他也习惯了,只是仰躺于床上,数那缠丝的窗绡被夜风卷起了多少下,月色泄了多少入窗,够装几杯银盏来。
  迷迷糊糊眠至五更,他耳边似有脱鞋袜宽衣之声,睡意醒了一些。
  正要支起身子,便见方故炀吹了烛火,下一秒便觉被褥里袭入一股子凉意。
  太子难得蹑手蹑脚了起来,手脚放在小腹上,静静躺在他身侧,低声说:「醒着?」
  「才醒?」
  淮宵刚出声,太子便伸臂过来,顺势侧过身来,面对着淮宵的脸,长叹一声:「好累。」
  「那你……」
  在黑暗里眯了双朦胧眼,淮宵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
  太子的手抚上淮宵额头,一缕一缕捻走遮住他眉眼的碎发:「那四个胡人我扣下了,常尽和卫惊鸿回府关三日禁闭警告,八秀坊查封三日,龙朔监管不力,罚去禄五百石。」
  淮宵感觉额上不再有痒的感觉舒服多了,眨眨眼:「扣了?」
  「嗯。」
  方故炀应了一声,见淮宵没再接话,又说:「是木辽的人。」
  「那……因何而起?」
  他听见淮宵轻声问他。
  府内挂灯未灭,透进房内来,依稀可见海棠红的织锦被将淮宵的面颊映出了几分酡红来。
  太子呼吸一窒,没接话。
  他只是掩过被角,又侧过身子,背对着淮宵,说了句睡吧。
  淮宵在暗里看不着太子的眼了,倦意又上了头,将被子往身边人脖后掖好,闭了眼睛。
  要睡着的时候,淮宵心里想,自己本想是问他要不要再睡过来一些,怎的他就接话讲今晚的事儿了?
  已经睡着了之后,淮宵也不知道,太子待他呼吸均匀平稳后,又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子。
  这时天际已然泛了白,太子瞧着这人稀微灯火下的轮廓,盯了好一会儿。


第19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翌日,大裕朝堂之上。
  昨日八秀坊的事处虽理得及时,但太子还是执意让四个木辽人被扣大裕的事情传开了来。
  今日早朝开得晚了些,在清晨,八秀坊的事就已惹来满城风雨,巡捕营个个守口如瓶,任街坊百姓以讹传讹,瞎猜了去。
  有的讲木辽人来皇城是专门刺杀太子,截了个空,那天破天荒地太子没和常卫二府的公子同行,也有的讲常府常尽公子乃战神转世,得他者能得天下久合,木辽人来,是妄将他「请」去的。
  太子直接将那四个木辽人入了巡捕营羁押,拒谈此事,这态度引来朝中一些臣子不满。
  这皇帝刚坐稳了身子没一炷香的工夫,太子便被几个朽臣参了几折。
  常卫二府出此大事,昨晚灯火通明,常将军与卫相也是一夜未合眼来,今晨便被皇帝免了早朝。
  这么一来,太子身边的人都忙那事去了,龙朔也被罚在殿外守着,便没站几个人。太子仍是站得挺直,面覆冰霜,看不出神情来。
  一番激烈言辞说尽,有臣子往后退了去。这时,一身着绛紫朝服,胸前绣着孔雀的中年人向前一步,直直作揖道:「臣,秦赴舟,叩见皇上。」
  皇帝难得一口气说尽了话:「爱卿免礼,何事要奏?」
  秦赴舟道:「大皇子已遵照皇上之意释放。」
  虽早有风声,但亲耳所闻后,方故炀仍不自觉心头一凛,沉着神色将周围文武百官一阵扫视,鹰隼般的目光最后锁定在那秦赴舟身上。
  这人他早有耳闻,近日才召回皇城,倒是他头一次见。
  秦赴舟胸前赐补有斗牛飞鱼,这是皇帝特赐的象征。
  皇帝不言,当众拟了诏书,谴人交与秦赴舟之手,虎目不怒自威,一切都在昭告着,此事已了。
  方故炀的拳头在袍下攥得死紧,面上仍是如止水般。
  裕历一百六十四年,裕文帝封长子方故燃为平阳王,封地平阳,远调离京,一月一早朝。
  一场雨后,皇城已迎来仲春。
  凉风自倚,远山着色,余下清爽气息浅浅,吹来城内又一年好兆头。
  近日朝内事务繁忙,从前潜伏已久的问题在一场春雨后如笋般冒出了头来,那锄笋的斧子皇帝拿不动了,自是全权交与了太子去办。
  此时常尽与木辽人在八秀坊莫名扯上了关系,常老将军直接让廷尉正的人押去反省,卫惊鸿也在家被关着。
  方杏儿在宫内待了好些天,也不见方故炀来接她,拖了人口信才得了此事风声,披了身斗篷要出宫,被早早守候在院门口的太子手下侍卫给请了回去。
  那四个木辽人,服毒自尽了两个,审也没审出个所以然来,只强烈要求着要见常尽,全被廷尉正挡了回去。
  木辽皇宫那边已接到消息,连续几日骚扰大裕边境,这边朝野上下已然是一副备战的紧张状态。
  经西云几战,大裕急需韬光养晦,不得穷兵黩武。
  常老将军说,若是要挥剑北上,也得等入了秋来。
  一帮老臣商议来商议去,皇帝钦点了派一千精骑前往边境,其中领头的就是龙朔。
  这么一来,方故炀身边的重要得力干将又少一位,全凭他一人与朝中众臣周旋。
  方故炀在巡捕营待了一天,走时他那匹胡马见他来,仰头哼哼几声,鬃毛上沾遍了露。
  带一身疲惫回了府上,还没进院里,方故炀就觉着今日出奇地安静。
  桌上点了青瓷油灯,兰膏明烛,散着股令人安神的香来。
  今日老管家不在,不再给他监视一般的感受,太子觉着好受多了。
  他取了脖上系带,修长的手指翻飞一阵,扎成结套在了椅背上,手掌摁住金丝软枕,坐了下来,长舒一口气。
  「太子。」
  见太子坐下了,这时才有侍女敢上前来。
  她低了眉眼,心想太子方才一身煞气进院,眉头紧锁,似憋不出一口气来,步履迈得大,靴子蹬上门槛发出闷响,蟹壳青轻裘的摆都在身后翻飞成弧线,好生吓人。
  「太子?」
  等了会儿,太子不言,她只好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