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众人一脸惶恐地站起来,白县令忙说,“你们不用管我,我听说小二家里今儿网鱼就特意来看看。”见清楚地上竹席子上面全是洗干净抹上细盐的鱼,白县令一愣,“这咋恁多鱼?”
“我家稻田里面的啊。”小二一边把粗盐擀碎一边说。
“可我记得你家就六亩水田啊?”白县令不解。
小二道,“这就是那六亩田里面的鱼。”
“六亩田就能弄这么多鱼?”白县令狐疑地看向众人。
王村长就说,“先前捞鱼的时候我们都在跟前,这些鱼的确是从田里弄出来的。”
“那带我去看看小二家稻田。”白县令站不住了。端是怕小二家用稻子养鱼。
村长不知他想,就说,“大人,你可不晓得,小二家的稻田是我们村今年最好的一块的田,我觉着他们家今年一亩田能收五石稻谷。”
“五。。。。五石?”白县令脚步一踉跄,差点摔倒。
村长忙扶着他,“大人,你咋了,要不要休息一下?”
“不用!”白县令晃晃脑袋,“你刚才说到哪里了?”
“五石稻谷!”说完村长一愣,“大人,你,你也没想到吧?”
“何止没有想到。”他活了大半辈子就没敢做一亩地产六百斤稻谷这梦。
村长手一指,“大人,你看就看块地。”
白县令顺着他手指看去,见稻谷都快把稻杆压弯了,忙问,“小二家里以前一亩地能见这么多稻谷么?”
“哪能咧。亩产三石就了不得了。”
白县令问,“那为什么他家今年的稻子这么好?”
“小二说是因为鱼拉的肥都在地里面,稻子一有肥料就长的好了。”村长说,“大人先前也瞧见小二家有多少鱼了,我觉着咱们灌江镇明年都能养鱼。”
白县令点点头,村长高兴了。随之,白县令眉头一皱,“对了,你们想过养那么多鱼往哪里卖么?”
村长说,“想好了。听说北方天干地旱,冬天来的还早,我们准备把鱼做成鱼干卖给往北面去的客商。”
白县令道,“回头卖鱼干的时候本县跟你们一块去。”
“那,那太麻烦大人了。”村长兴奋了,村长开心了,村长要不是碍于县令大人还在跟前里面就敲锣打鼓奔走相告了。
而有了白县令亲自“监督”,太阳还没落山,小二家中几十口子干活小能手就把他家鱼处理干净了,白县令这时候才放心回去。
鱼一弄好,小二家就开始收割稻子,稻子进家小二一家人就开始插秧。等他家所有事情弄好了,王家村的村民们才开始收稻子。
由于先前帮小二家杀鱼的人家太多,小二几个也没有去给他们帮忙,实在不晓得该去哪家忙帮好。小二干脆把卖剩下的咸鱼一家送一条过去。
到了这是时候小二才想起来,“大哥,咱姥爷家的鱼弄好了么?”
“好了。上次表弟过来问咱家要不要帮忙的时候你跟方正两个去卖鱼去了。”大郎的话音刚落就听到了敲门声。
方正去开门,一见是熟人就忙把人迎进来。
大郎疑惑的问,“你朋友?”
方正道,“是种咱家那些地的人来给咱送租子了。”
大郎瞬间激动了,活了二十多年只见过别人给地主家送租子,做梦都没敢想有一天有人往自个家里送租子,一时间都不晓得说啥好了。
“大郎,这是我战友,我招呼就好了,你别忙活了。”方正见他又想去倒水,又想去拿草垫子让人家坐下,顿时哭笑不得。
大郎脚步一顿,“啊。。。。那好,要是需要干啥你一定要叫我啊。”
“好!”方正点头应下,把来送租子的两个战友拉到东厢房里,说几句话就把人送走了。
小二来到家就看到一车粮食,加上自家今年见的稻子跟小麦,小二笑眯了眼。
晚上,小二亲自到灶房里整一桌子菜,只是小二刚吃一口就放下筷子,“大哥,我想跟你说一件事。”
“啥事?”忙了恁些天,今儿第一天闲下来,大郎买了一斤高粱酒,打算跟方正任远喝一杯。
“我想去边关!”
“你说啥!”“啪嗒”一声,大郎手里筷子掉在了地上。
☆、第54章 安排家中事
大郎缓缓神,就问,“你决定了?”
小二看一眼大嫂,又看一下小弟,见他们担心的不得了,依旧道,“我决定了。”
“你晓得将军在哪里么?”方正问。
小二点头,“从咱们这边一直往西北走就到雁门关了。”
“你啥时候决定的?”大郎满脸严肃地问。
小二摸摸脑袋,有点不好意思说,“屠夫走那一晚,我,我半夜没有睡着。虽然方正和任远跟我说了屠夫不会亲临战场,我也晓得主帅对一个军队的意义,但我就担心他。“
大郎听到这话突然就笑了,很是欣慰地拍拍小二肩膀,“咱家二子总算长大了,还会关心别人了。”
“大郎,将军不是别人,是小二未来的夫婿!”方正眼中堆满笑意正色道。劝阻的话没有说,而是说,“我跟你一起去。”
“你?”小二有些犹豫。
方正说,“我要是不去的话你到了雁门关也见不到将军。”
“为啥?”大郎忙问。
任远说,“边关一打仗就到处戒严,不许老百姓出关也不许人入关,就是去那边的城镇也要被守门士兵来回检查几遍。”
大郎一听边关这么严格,先前被小二吓了一跳的心脏方好受一些。
小二一见大哥这神色,“大哥,你这是同意了?”
“按说我不应该让你去的。反正高大哥早晚得回来,咱就老老实实的在家等他不好么。”说着一顿,“可我一想想,你大嫂抱着妞妞去韩家庄我都不放心她自个去,我有啥好拦着你咧。”
“大郎你放心,我会保护好小二的。回头我俩只走官道,路上不停留不多事,要不了多久就会到边关。”方正说着看向小二,“你还要先学会骑马,从这里到雁门关有两千多里路,咱们骑马走的话十来天就到了。”
大郎诧异道,“恁远!”
“也不甚远。”方正道,“我跟任远的马不怎么好,要是换成将军的青骢马,一天跑个三四百里那是轻轻松松的。”
小二道,“大哥,我是过几天去不是明儿就走。”干脆也不吃饭了,从东厢房里抱出来一个陶罐子,王韩氏见妞妞瞪着大眼看,忙把闺女抱到堂屋里去。
出来后就见小二把金子银子都放在方几上,自己拿一百两,“这些我留作路费,剩下的大哥你看着全买成地,最好是连在一片的田地。”
“这。。。这得买多少地?”大郎掰着手指一算,嘴巴直打哆嗦,“不行!这些都是高大哥给你的钱,我们不能要。”
王韩氏也说,“是呀。小二,那几十亩地你让我们拿着我们就拿着了,这些钱我们可不能要。”
“啥你们我们的!”小二一瞪眼,非常不高兴,“等到了边关屠夫见我没钱了还会给我咧。”
大郎扶额,他就说小二今儿咋恁大方,原来还想着从人家高大哥那里搂钱。大郎拿一锭金元宝放到小二手里,“这个你拿着,可不能管人家高大哥要钱了。”
啥要不要,屠夫的钱就是自己的。不过这话小二没敢说,而是问,“那剩下的咧?”
“这些天不忙了我就把房子盖起来,回头你跟高大哥回来了也不用跟小山挤在一个屋里。”大郎说着看小山一眼,“我也把你的房子盖起来,可好?”
“听大哥咧。”小山年纪小经历的事也少,又不像大郎那样心大意宽,一听到打仗两个字直觉非常危险,就说,“二哥,你不能不去边关么?”
“屠夫是我媳妇,你说我能不去么。”小二上下嘴皮子一动,正在吃饭的任远一下子呛住了。
小山一下子无语了。不是他埋汰自家二哥,就二哥风一吹就倒的身板,咋着看咋是当媳妇的料。
小二也没管小山在想啥,而是说,“大哥,我想让小山去镇上跟夫子识几个字,你觉着咋样?”
“啥意思?”大郎没听明白。
王韩氏试探地问,“小二是想让小山跟夫子读书么?”
“也不是。就是回头屠夫从边关写信回来了咱家里连个识字的人都没有,总不能让村长的小儿子来给咱念信。”小二说。
大郎连连摇头,“当然不行!昨儿还有人问我高大哥去哪里了,我说高大哥远方战友来找他,高大哥会战友去了。”
“这不就行了!”小二看向小山,“你想跟夫子识字念书么?”
小山听清楚二哥说的啥整个人都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