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是在他将这晶体取出的瞬间,巨木骤然从他用手掌劈开的裂口处向两边开裂,脚下的地面也开始剧烈的震动。庚衍抬起头,皱眉看着原本笼罩于天空四周的迷雾渐渐消失,在他的感知中,似乎有一只盖子,正从上方缓缓落下。
那感觉就像是——天幕?
庚衍收起晶体,身形蓦然从倒塌的山石中突出,他看了眼守候在山石周围的空山寺僧人们,开口道:“这里要被封住了,出口在哪里?”
僧人们紧张的看着他,无人作答。庚衍看着他们的表情,心知多说无用,他正要往来时的入口去,就听有人问:“这位施主,方丈他……”
“他死了。”庚衍平淡道,“天木倒了,你们不想死的话,就赶紧离开这里。”
僧人们大惊失色,更有人拿出了武器,庚衍不想动手,身形一闪已从原地消失,他飞快来到入口处,来时那里是一条与外界相通的虹色瀑布,此时却是一片空荡荡的山崖。
他问坐在山崖前的年轻和尚:“要怎么从这里出去?”
年轻和尚见到他有些惊讶,闻言摇头道:“虹流每隔三旬出现一次,如此才过了七日,没有虹流,就无法进出。”
庚衍皱起眉,道:“距我进来,已经过了七日?”
他在与老和尚的比拼中被对方诡异的源能冲散了意识,也忽略了时间,但并没有感觉过去太久。但年轻和尚也没必要骗他,所以,恐怕真的是过了七天了。
他进来时太突兀,没留下任何信息,外面的人无法与他联络,很可能会以为他出事了。
不过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庚衍抬起头看天空,在那里无形的罩子正在落下,以他的直觉判断,那是类似于方陆的天幕那样的存在,一旦盖下来,就没有人能出得去了。
而他也会被困在这片空间里。
没有虹流连接外界,无法进出,庚衍打量着那片空荡荡的山崖,虹流会出现在这里应该不是巧合,而所谓的虹流实则就是崩流,原理是一致的,那么这里,应该就是这片空间最薄弱的地方。
他需要试一试,试试看,能不能击破这片空间。与方陆不同,这里的天幕还没落下,所以不是完全没可能。
无论如何,他都得出去。
回到李慎身边。
………………
中土,长安。
“立刻给我安排空艇。”李慎说着话急匆匆往外走,“我现在就赶过去。”
通讯器另一端,林国简短的答了声好,便挂断了电话。
李慎走到院门口,一推开门,愣住了。
——只见十余人跪在他家门外,男女老少皆有,都是陌生面孔。
李慎皱眉道:“你们?”
“汝阳柳氏未亡人,见过慎爷,求您救救我们吧。”
“在下是定州王家的王琦书,听闻您庇护了徽州李家的幸存者,我等亦是走投无路,愿以此身追随阁下,还望您能大发慈悲,收留我们。”
“李叔叔,求您救救我们吧……”
李慎面无表情看着他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124章 一碗酒(四)
“谁叫你们来的?李铁衣?”
古柏路李府正门前,李慎低头点了颗烟,吸了一口,开口问。
“没,是我们……”
“行了。”李慎毫不客气打断对方的辩解,露出不耐烦的眼神,“我没空搭理你们,回去告诉你们主子,叫他别给我没事找事……你们走吧。”
男女老少十余人惶然望着他,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李慎皱一皱眉,转身往车边走,也懒的再与这些人废话。他拉开车门,脚下蓦然一沉,一张哭肿了眼睛的小脸贴在他裤腿上,眼巴巴的看着他:“李叔叔……”
李慎扶着车门,半晌,弯下腰在她头顶摸了摸,随即将她硬生生从腿上扯下丢到一边,坐上车,倒车掉了个头,扬长而去。
他在车上给李西风打了个电话。
“一大清早我家门口跪了十几个人,这事你知道吗?”他问对方。
“知道啊。”通讯器那头的李西风似乎正在吃东西,口齿不清道,“你救了徽州李氏那母子俩,还公然给杜忠放话,多牛啊……怎么着,干脆给你家改成收留所好了,门牌上就写,李大善人府……”
李慎用肩膀夹着通讯器,面无表情听人在那夹枪带棒冷嘲热讽,等人说够了,才不咸不淡的接了句:“那你看该怎么办吧?”
“怎么办?凉拌。”李西风咕嘟嘟喝了口水,没好气道,“就当没看见呗,你他哔还真想管啊,脑子叫驴啃了?”
李慎沉默良久,嗯了一声。
通讯器那边也静默片刻,然后李西风哐一声摔了汤匙,抓着通讯器冲李慎吼:“滚!要管你自己管!别找老子!!!”
——他挂了。
李慎将电话从肩膀上取下来,放慢车速排队等着过关卡入南城,等他经过检查驶入南城,李西风的电话便打了回来。
“李慎,你这回乐子大了。”李西风话音里半丝笑意也无,“秉山朱氏,丘河李家,白丰虞氏,九头里张氏,还有乌烛谭氏,刚刚公开发表声明,既不站李铁衣,也不站李慕白,人家要跟你。”
李慎没吱声。
“你要真不想搀和辉光那滩浑水,就别做会叫人误会的事。”李西风难得认真的劝诫道,“趁着事情还没闹大,我帮你出一份声明,就说你不会参与辉光的家务事,也不允许任何人擅自使用你的名义,另外那个,那母子俩,你看要不要换个地方藏起来,对外就说死了。”
“不必。”
“啥?”李西风没听清,“你说啥?”
“我说,不必发声明,也不必躲躲藏藏。”李慎目视前方,平静道,“要借我的名义,就随他们去,我要护的人,谁也不能动。”
李西风开口就想骂,但一转眼又品出点不对劲来,犹豫道:“你要干嘛?”
李慎笑了。
“干嘛?”他笑着反问,一脚将油门踩到底。
“既然我不痛快,那大家就一起不痛快好了。”
………………
古老的城墙旁,瞎眼的老艺人幽幽拉着二胡,一声声泣诉,一声声哀怨,有人在他面前丢下两张纸钞,问,破阵子会吗?
老艺人点一点头,说,会。
那来一首,那人道。
于是老艺人操着琴弓,用二胡拉起一首不伦不类的破阵子,好端端壮阔雄浑的曲子,夹了哀声,带了怨调……宛如送丧。
李铁衣拄着手杖,站得笔直,静静听他拉琴。曲罢,轻轻拍了拍手。
老人带着矜持的笑笑,道,您要走了?
李铁衣也冲他笑笑,答,是该走了。
——这一天,李铁衣入长安,一人一甲,杀六百四十三人,血洗辉光。
他坐在被血淌红的石阶上,给庚军首席军师林国打了个电话。
“叫李慎来见我,不然就开战。”
庚军的首席军师权衡了一下这话的真实性,然后毫不犹豫接通了李慎的空艇,命令艇长返航。
于是当天深夜,李慎一睁开眼,发现自己又回到了燕破原。
他被林国亲自开车送到了辉光会馆的大门前。
李铁衣就坐在那里,穿着战甲,手边搁着一柄剑,脚边落了一地烟头。他抬起头看了看李慎,抓起身旁的酒坛,倒进面前的两只海碗。
“过来,陪我喝酒。”
李慎看着眼前全然陌生的李铁衣,半晌,走过去在对方面前盘膝坐下。
李铁衣将两只酒碗倒满,吸了口烟,甩手将酒坛丢进李慎怀里,“你母亲酿的,最后一坛,我一直没舍得喝,想留个念想……可人都不在了,还念想个屁。”
浓郁的酒香从坛口钻入鼻腔,李慎沉默着搂住酒坛,用手指轻轻摩挲上面陈旧的纹路。
“我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个好丈夫。”李铁衣将烟凑到唇边,目光越过李慎,投向他身后漆黑的夜色,“更不是个好人。”
他对李慎道:“你不要学我。”
李慎冷漠的看着他,开口道:“你喝醉了。”
李铁衣哈哈大笑,笑声是说不出的苍劲与悲凉。
“我醉了一辈子,刚刚才醒。”他低声道,“名与利,权与欲,比酒醉人呐。”
“十六岁,我父亲死了,我一点不难过,反倒很高兴。”李铁衣的声音在黑夜中悄然回响,“他死了,我继任家主,开始跟李如凡斗,一斗就是三十年……”
李铁衣眯起眼,似乎想起了那些早已远去的岁月,他指间的烟蒂已经燃烧到头,灰白的烟灰凝成长长一截,摇摇欲坠。
“你脾气像我,太臭,心性却随了你娘,太软,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