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阿哥胤禩重生]帝子-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太子是名正言顺的储君,但是占有长子名分的胤禔也不容小觑,现在拥有了大批人马的支持,胤禔对胤礽的威胁程度可以说是大大提高了。
  康熙虽然生着重病,但是他觉得自己正当盛年,还没活够,自然不愿意让儿子轻易地继位。
  若是太子没有异心也就罢了,若是有了异心,胤禔就能变成一根刺儿,深深地扎进太子的心底。
  皇帝安排好了后手,也就放心地让人护送他回京。
  皇帝龙体欠安,这么大的事情,当然瞒不住京城里的人,索额图给胤礽的信里更是把皇帝的病情夸大了几分,就差明说皇帝病危,太子您在京城准备继位吧!
  自然,皇帝对胤禔的安排也传到了太子的耳朵里。
  虽然从表面上看,皇帝的举动纯粹是为了大清日后不再有后患,但是什么地方都不缺少聪明人,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知道,皇帝在自己病重的情况下,开始忌惮太子了。
  为了皇帝的身体着想,虽然大军紧赶慢赶地往京城行进,但是速度依然不尽如人意。
  太子当机立断,没有留在京城等着皇帝的御驾回京,若是他继续留在京城,不紧不慢地等皇帝回来,就仿佛是在告诉天下人,他胤礽迫不及待地要登基继位了。
  胤礽带着一批御医和太医,昼夜星驰赶到了皇帝御驾所在。
  皇帝的病情越发严重,纵然胤礽带了人和药来,也不能马上起效。
  胤礽赶到了军中,这就代表着,京中无人,便是如裕亲王福全这样的近支宗室都在军营里,在太子奔赴此地后,京中处政理事的人已经没有了。
  若是太子留在京城,皇帝出了意外,他就能名正言顺地登基,而胤礽赶赴到康熙的身边,便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对皇位是没有野心的。
  纵然他是太子,只要皇帝一出事他就能登基,他也没有什么需要负的责任,但是若是皇帝无恙了呢?
  况且胤礽与皇帝最为亲近,让他坐视皇父的驾崩,胤礽是做不到的,起码现在的胤礽做不到。
  胤礽的这个做法让索额图颇为扼腕。
  虽然深受皇恩,但是索额图明显将许多希望都寄托到了胤礽这个皇太子的身上,一个精明能干的皇帝和一个留着赫舍里家族的血液、对他颇为信任的皇太子,索额图毫无疑问倒向了后者。
  若是说皇帝病重,这些议政大臣里谁最高兴的话,索额图是首当其冲的了。
  太子贸然前来,索额图简直是要憋屈得吐血。
  因此,在胤礽在给皇帝侍疾之余,与索额图见面的时候,这位说出了很是大逆不道的一句话。
  “太子何其不智?若是太子留守京城,老臣留于军中,或能效仿前明仁宗之故事!”
  即使再怎么胆大妄为,认为皇位迟早是自己的,听到索额图的这句话,胤礽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实在是索额图举的这个例子和现在的情况太有相似性了。
  明成祖朱棣喜好亲自率军远征,留太子朱高炽在京监国,而朱高炽虽为太子,却不为皇父所喜。
  朱棣驾崩之前,最后一次率军出征,回京半途骤然驾崩,军中人心惶惶,而太子朱高炽远在京城,竟毫不知情。
  最后是正巧伴驾的太子铁杆秘密地将消息隐瞒下来,并送密信于太子,让他做好准备,才能让太子朱高炽顺利登基为帝。
  “叔公,今日之言,不必再说。胤礽自幼为汗阿玛抚养长大,怎能为皇位而弃父子亲情于不顾?叔公此语,出你之口,入我之耳,不能再有第三个人知晓。这件事,也不必再说了!”胤礽的神色严峻,几乎是严词拒绝了索额图的建议。
  索额图连连叹气,还想再说,只是胤礽却是连“叔公”都不叫了,直呼其名,显然索额图的举止是触碰到了胤礽的底线。
  索额图只好保证自己不会再有那样的想法,而后告退。
  在皇帝和太子父子情深的这个时候,纵然如索额图这般与太子亲近的人,也不能让胤礽改变主意。
  与索额图不欢而散之后,胤礽去见了胤禩。
  胤禩与胤礽交流了一下他这些时日在军中得来的信息,太子最近两回送东西出的纰漏以及皇帝的反应自然是重中之重。
  而从信上知道的情况与听人讲述还是有所不同的,胤礽听完之后,脸先是白上了一会儿,很快就变成了恼怒的红色:“是谁敢如此陷害于孤?!”
  胤禩只想给太子一个白眼。
  真以为全天下都围着你转,除了大哥那个公然跟你作对的缺心眼儿,天底下没别人看你不顺眼了?
  其实吧,让胤禩在胤礽和康熙之间选一个出来,胤禩是巴不得他的汗阿玛现在就驾崩,太子继位的。
  但是,现在显然是不可能。
  皇帝的命硬着呢,知道前世康熙皇帝到底在位了多少年的胤禩,根本就不相信皇帝会在这次病逝。
  索额图巴望着太子继位,胤禔以及皇帝的外家佟家,可都希望皇帝不要现在就倒下去,尤其是佟家,他们恨不得皇帝长长久久地活着,最好真的万岁万岁万万岁。
  纵然太子不行动,他们也一定会行动的,所以说,胤礽现在的表现,还真的表现对了。
  皇帝的这个病御医医不好,当然,也不能说医不好,只是见效慢,又不敢下猛药,只好慢慢地等,这哪里行?
  胤禩干脆就用胤禟得了重疾,差点就熬不过去,最后还是被洋人传教士给医好的案例给太子进行宣传,让他把医术好的洋人传教士都弄来,有什么特效药就更好了。
  依照胤禩的记忆,皇帝还真就是被洋人传教士献上的特效药给医好的。
  既然是和自己最亲近的弟弟提出来的建议,而且有胤禟这个例子在前,洋人确实在医术方面也有一手,胤礽便死马当作活马医,派人去找人去了。
  洋人也确实把特效药呈了上来,但是皇帝的身份毕竟不同,要是药用错了,出了岔子该怎么办?
  又不能不给皇帝用药,若是这东西正好有效呢?不用药又要担负一个心怀叵测的罪名。
  最后是派人传信回京,从太后老太太那里得了允许,然后上至太子,胤祉、胤禩等皇阿哥,下至佟国维等议政大臣都联名作保,皇帝出了事,他们所有人都负有责任,最后才把药给皇帝用了。                        
作者有话要说:  偷偷地上来摸个鱼,把旧文的最后一章覆盖掉~
只剩最后一章了,不把以前的章节覆盖完总觉得怪怪的……咳,今天真的真的应该是考试周里发的最后一章了哈哈哈!

☆、带坏

  
  说来也奇,用了洋人进上的药后,皇帝很快就好了起来,显是那药效用极好。
  皇帝既然好了,那就说明太子同一并大臣都做对了,都是好样的,自有赏赐不提。
  太子昼夜星驰而来,又是最先冒险派人给皇帝寻药的,康熙心中颇感慰藉。
  养病的这些日子,皇帝几乎每日都召太子来说话,显然是太子依然圣宠不衰的表现。
  仿佛之前太子出的那两次失误已经完全被皇帝给遗忘了。
  不管别人怎么想的,索额图阴郁的心情还是因为皇帝的这些举动得到了平复。
  虽然心中依然有所遗憾,但是现在皇帝都恢复过来了,外头还有大阿哥胤禔在领着兵,那显然是要先给太子挣到好处才是正经。
  回京之后,因着噶尔丹已然覆灭,自是一番论功行赏不提。
  胤禔并未回京,他和剩余的准噶尔部的战况还没传来,但是想来以胤禔的心思,覆灭准噶尔,携此大胜回京才是他会做的事情。
  大阿哥都没有回来,皇帝也就只给一众大臣和宗室进行了封赏,皇阿哥们虽都去了战场,这功也没有记上。
  将功补过,裕亲王福全的心情很轻松,但是没放松多久,他就又有了烦心事儿。
  他家的孩子生的也算多,但是长成的没有几个,膝下很是荒凉。
  在他的嫡福晋西鲁特氏已难以再生育的如今,他的侧福晋瓜尔佳氏所出的、也是他实际上的长子保泰,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与太子胤礽相比,保泰无论什么时候被封为世子都不算早,福全也暂时没有这个心思。
  福全以为自家不会出现皇帝弟弟那样的烦心事儿,毕竟亲王爵和皇位还是不能比的。
  但是,听着下面的人汇报的外头的传言,那说得有板有眼的“万岁欲出继皇子于兄弟膝下,以承爵位”,福全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是福全自夸,整个宗室里,和皇帝的关系,怕是没人能比他更好了。
  但是关系好并不代表着皇帝不会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