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大阿哥的嫡长子和三阿哥的嫡长子也就差了两个月而已,要是再晚点出生,他在皇孙里的排行可是够悬的啊!
胤禩自己在皇子里的排行就不高,对皇长孙这种名头根本就不奢望,但是胤禔明明比胤礽多了那么多次机会,依然没比过他,这就很让人气恼了。
现在,在大选之前,皇帝就准备给胤礽塞女人了。
太子已经十八岁了,在这个年纪,皇帝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爹了。
若不是去年他病得不行,出征的时间又早,他都想早点给儿子塞女人了。
太子纯孝,一心侍奉他,皇帝病好了之后又要忙其他的事,太子也在帮他的忙,竟一时找不到时间给儿子送几个暖床人。
被皇帝塞给太子的女子身份自然不会很高,但是也不低,放在外面,也是官家小姐出身,落魄一点的宗室或者混得不好的红带子觉罗氏,都能娶来当正室了。
这两个女子都是李佳氏,却不是一家人,一个是轻车都尉舒尔库德的女儿,另一个是云骑尉的女儿,家世还是有区别的。
她们的身份不高,皇帝也不会叫太子把侧福晋之类的位置给她们。
后来,她们是因为生育了皇嗣,其中一个生的还是皇长孙,这才晋位的。
不过即使身份不高,她们是太子的姬妾,也不用自降身份到这种地步吧?胤禩这么想着。
而他这么想是有原因的。
作为八皇子,他现在坐在太子的书房里,喝着太子的姬妾泡的茶,用着太子的姬妾呈上来的点心,毛笔沾的是太子的姬妾磨的墨。
胤禩现在很惶恐。
事实上,皇帝对太子的看重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说,这两个作用和皇子们做那方面的启蒙工作的宫女相似的女子,出身并不低,因此她们在太子宫里的地位不是身份最低的侍妾,她们是有自己的份位的。
要不是胤禩根据上辈子的记忆想起了弘晳的生母、太子后来比较宠爱的侧福晋李佳氏,再进一步联系到另一个侧福晋李佳氏的身上,他可能真的会以为这是个不懂事的宫女。
事实证明,太子上辈子比较宠爱另一个李佳氏而不是这个李佳氏是有原因的。
至于宫女为什么会有这么出色的容貌……众所周知,太子好美人,他宫里伺候的无一不是姿色上乘之人。
☆、赐婚
胤禩大概能猜到这个李佳氏在想什么。
太子和八阿哥的关系好满宫皆知,要是他愿意帮忙,说不定她就能得宠一点。
其实这也和太子至今还没有碰过自己的这两个庶妃有关。
在皇帝赐下这两个女人之后,太子已经拉着胤禩抵足而眠好几天了,剩下的几天,以在书房读书、学习处理政事太晚种种原因躲过去了。
有着上辈子记忆的胤禩很不可置信。
事实上,这辈子两个李佳氏被赐下的时间已经晚了很多了,上辈子,就在这一年,也就是康熙三十年,太子的长子都已经出生了!
但是胤禩还是不明白这个李佳氏为什么会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太子后院的事,他一个男子,怎么管得着?
而且,她到底知不知道太子的书房不是她能随便进的?
胤禩觉得李佳氏难不成是被人阴了?来了这么多天,连这里是太子的书房都不知道?难不成她见到胤禩在这里练字就把这里当成无关紧要的小地方了吧?
书房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胤禩是因为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和胤礽勾搭上了,再加上外头的侍卫不是吃素的,信任之下,他才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监督胤禩学习顺便让他练好字的地方。
而且,胤禩主要还是在阿哥所那边住,来这里纯属是学习,一般而言不会知道什么机密。
李佳氏初来乍到,就闯了这么大的祸,胤禩是真的不看好她。
书房重地,闯进来了一个女人,偏生她是皇帝给太子新赐的,进来的时候一点慌张的样子都没有,侍卫只能紧急地去给太子报信。
太子爷您倒是发个准话,你家后院那些,包括看起来很得宠的,算不算是闲杂人等?
太子回来得很快,事实上,他根本没想到自己只是中间离开这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就出了这么一件事儿。
胤禩有幸见识到了太子高超的骂人本领,原来这位尊贵的太子爷,除了打骂奴才以外,还是有一手的。
不过……胤禩默默地把功劳加在了自己的身上。
要不是他一直在太子边上盯着,又让他与人为善,太子的脾气哪有这辈子这么好?皇帝原先给他挑的人都还留着不少。
要像上辈子那样,这批人早被打死一多半了,毓庆宫也早就被探子插成筛子了!
李佳氏被太子骂了个狗血淋头,外头的侍卫也不好过,但是他们也算失职,也只能心甘情愿地认罚。
最后就只剩下了个胤禩。
胤禩眨巴着眼睛看着胤礽,胤礽沉默地盯着他。
过了半晌,胤礽开口,让人把他送回阿哥所去了。
胤禩不开心了,又觉得奇怪。
太子二哥你倒是给个准话,骂我两句也好啊,一点反应都没有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胤禩心里郁闷,但是胤礽同他一样郁闷。
尊贵的太子殿下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来。
处罚了李佳氏之后,他好几天都没让人像从前那样,把胤禩从阿哥所请回来。
宫中最新的流言便是八阿哥与太子又闹翻了。
不过前一次他们闹翻以后不过多久又和好了,此番倒也没人特别幸灾乐祸地想着八阿哥什么时候倒霉。
况且太子是不常见胤禩了,但是他依然常命毓庆宫中的人给胤禩送去各样吃食与文房四宝、名家笔贴之类的东西,以显示他与胤禩的关系依然很好。
太子何尝有这么贴心的时候?
兄弟里,他待胤禩可是头一份儿的好。
太子虽晾着胤禩,不见他,但交流兄弟感情的事却没少做,旁人看不懂,也就只好不做什么动作。
擅入毓庆宫太子书房的那个李佳氏被处置了,另一个李佳氏也没讨着好,同样被太子冷着。
皇帝赐了两个女子给儿子,本是让他红袖添香的,但是谁让里头硬生生出了个蠢的。
太子恼怒,皇帝也不高兴。
康熙原本还打算再给儿子另赐几个下来的,但是太子偏得等到康熙三十一年的大挑,把太子妃的人选定下来再说。
太子是嫡出,还是元后嫡子,对嫡庶之分也是极看重的。一句不愿让庶子出生在嫡子之前的话,再加上对元后的感怀,齐活了。
他一对皇帝提起元后,皇帝就不说什么了。
而且皇帝想起现在越发和太子斗得厉害的大阿哥胤禔,一想到他仰仗的就是他那皇长子的身份,就对胤礽的做法深以为然。
况且胤禔自己以皇长子的身份为傲,实则心里不也对嫡庶看重得很吗?要不然,怎么他那里只有大福晋连连生育,就算生下的是女儿,他也没让别的女子怀孕?
任何事情,只要皇帝想开了,同意了,那就不算事儿了。
很快,康熙三十一年的大选开始了,符合条件的八旗秀女纷纷待选。
三阿哥和太子的年龄相差不大,这一届的秀女里铁定会出一位太子妃和一位三福晋。
不过皇帝没对别人说的则是他准备为四阿哥胤禛也选出福晋来。
从成婚的年纪来看,胤禛和他的兄长们相比是小了点,事实上,要不是乌雅氏闹得实在太过分、佟佳氏又在背后推波助澜、他一怒之下改了胤禛的玉牒,原本去年他就要为胤禛赐婚的。
不过那时候既然已经改了玉牒,再给胤禛赐婚就太显眼了,他这才把这个想法搁置下来。
给胤禛赐婚这件事,康熙是深思熟虑过的。
没办法,这个儿子在宫里的处境实在是不怎么样,自从孝懿皇后从皇贵妃改封皇后之后,他的身份就陡然尴尬起来,就算交给皇太后抚养,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皇帝最疼太子,但是有时候也是会为其他的儿子考虑的,毕竟那都是他的骨肉。
改了玉牒之后,胤禛的处境并没有好多少,毕竟皇帝没在玉牒上把他记在他的养母孝懿皇后的名下,而是记成了小佟佳氏,这是故意地下佟家的面子,但是胤禛也被带上了啊!
胤禛这“母家”强势,又到底有情分在,若是想让他不过分地为佟家所掣肘,就只能给他选个有力一点的岳家。
这一届秀女里,家族势力强盛的,胤禛就不用考虑了,皇帝都为自己的宝贝太子留着呢。
就算没有胤礽,后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