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阿哥胤禩重生]帝子-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和宫里,德妃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十四阿哥。
  所有的阿哥里胤祯的年纪最小,正是容易夭折的年纪,德妃又与四阿哥不亲,所有的希望皆寄托在十四阿哥身上了。
  永和宫的偏殿里头,十三阿哥的生母章佳氏也是心焦的很,只可恨总不能把满宫的太医都调过来,永和宫里被分足够的了人来,医术好的却得分去十四阿哥那里!
  章佳氏看着儿子一点点虚弱下去,真是恨不得十四阿哥快些“不好了”才是!
  章佳氏的愿望倒有一半实现了。
  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都不好了!

☆、福全

  
  德妃慌忙得不得了,章佳氏倒比她更慌。
  不过胤礽去信给皇帝的时候,宫里的情形还不算太坏,也算是个好消息。
  皇帝晓得了,纵是担心,也不顶什么用,胤礽不愧是最懂皇帝心思的,一有好消息便给他去信,有时候一天便有好几封。
  只是令永和宫里的阿哥染疾的人他还没查到,很是在信里告罪了一番。
  皇帝是信任自己这个儿子的,况且他其余的儿子都还好好的,纵是两个小儿子都熬不过去了,他伤心一阵,也就是了,反在给太子的回信里宽慰了胤礽许多句。
  永和宫现在是整个紫禁城关注的焦点,阿哥所里,胤禛却是不知该对这个消息做出什么反应才好。
  若是十四就这么去了,他就又会变成德妃母唯一的儿子了。
  只是,他们母子已经相看两厌,纵是又变回“母子”,又有什么用呢?
  太子与胤禛的关系,原还算不错,在原先佟佳氏还在、胤礽又没与胤禩扯上关系的时候,满宫的阿哥里,胤礽也就愿意与胤禛好好儿地说上几句话。
  作为太子,他知道得比永和宫里的那两位还多一点。
  虽然看起来两位阿哥里,十三阿哥不好的可能性要比十四阿哥大,但是他的人查出来,最先染病的,是十四阿哥!他的症状可比十三要重!
  丧子之痛,怕是德妃还要疯一阵子,只是这宫里却是不能乱了的,让老四与德妃亲近一下也好,一来弥补他们的母子关系,二来……胤礽也不是没有私心,胤禛与德妃修复他们的母子情分,佟家那边,也该死心了。
  四阿哥交由皇太后抚养而不是其他的嫔妃,显然让佟家的人还保留着不该的妄想。
  不过皇太子告诉四阿哥的时机,以及四阿哥决定前往永和宫的时机都不是很对。
  原意是去安慰德妃的四阿哥,却被鬓发散乱、几近歇斯底里的德妃怒骂出了永和宫。
  十四阿哥不好了。
  而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德妃面前的四阿哥,简直不啻于是害得十四变成这样的幕后真凶。
  德妃用残酷的语言羞辱着四阿哥,极尽嘲讽,明明应当是最亲密的母子,却仿佛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德妃甚至明言,即使胤祯去了,她也不会再认胤禛这个儿子!
  四阿哥失魂落魄地离开了,消息很快在整个紫禁城传开,本就不喜德妃的皇太后传了四阿哥去,好生宽慰了他,之后又有佟佳皇后的妹妹小佟佳氏传话与他,让他好生保重自己,便是不为自己,也为视他若亲子的佟佳皇后。
  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十一,十四皇子胤祯夭折。
  胤祯夭折的消息随着皇太子的信被传到前线的时候,康熙正在为另一件事而烦恼。
  他的舅舅,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纲阵亡了。
  胤祯只是个年幼的小皇子,他的夭折虽令人哀伤,但也不算太令人难以接受,但佟国纲的阵亡对康熙来说就不同了。
  皇帝对自己的母族一向极好,对佟国纲与佟国维两个舅舅更是重视非常,如今舅舅阵亡,怎能叫他不痛心?
  正是因着佟国纲阵亡,噶尔丹乞降的时候,皇帝根本就没有允许。
  况且,这正是大清将他打怕了的表现,正该趁胜追击。
  只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噶尔丹上书乞降,福全竟真的不再出击,给了噶尔丹喘息之机。
  大阿哥胤禔倒是勇武非常,与伯父福全意见不同,带着他手下的人便要追击噶尔丹。
  胤禔毕竟是皇长子,就算他与福全意见不同又如何?
  只要他追击出去,纵然是为了他的安全,福全也是要派兵的,到时候成功俘获了噶尔丹,福全还能说什么?
  怕是连皇帝都要夸奖这个儿子而不是训斥他呢!
  大阿哥想得很好,要是能实现,自然很好,但是谁让他一意逞勇的时候还落入了外逃的噶尔丹设置的陷阱呢?
  福全把他救出来的时候一脸的不忍直视,这下子好了,福全贻误战机,大阿哥则是不听主将号令,二人都犯了大错,等着皇帝惩处吧!
  救回了大阿哥,又认为噶尔丹已经远遁,已是追不上了,福全竟径自收兵回去向皇帝复命了。
  若说前头他犯的错还不算严重的话,自作主张、擅自收兵就是重罪了。
  噶尔丹逃之夭夭,因着准噶尔部对地理的掌控比入关之后的八旗还要强上许多,皇帝久追无果,再加上大军粮草不足,只好收兵回朝。
  回朝之后,朝廷官员的功过赏惩都要细论,福全犯了这么大的错,自然不能免责。
  当然犯了错的不只福全,还有康熙皇帝另一个兄弟恭亲王常宁。
  他们两个的罪责都差不多,都是击败噶尔丹却没有穷追。
  福全与常宁是皇帝现在仅存的两个兄弟,要说重责,为了表现手足情深,皇帝也不会把他们怎样。
  只是皇帝对他们的处罚,却是能看出皇帝的态度来的。
  胤禔是皇帝的儿子,关系与皇帝的兄弟又有不同,福全等人忧心忡忡的时候,胤禔却已经得到了面圣的机会。
  既然占了先机,胤禔自然不会把错全揽到自己的身上,保全他眼中“误命”的福全。
  要说谁的责任重一点,福全既是左路军的主将,又是皇帝的兄长,常宁的右路军也隐隐的受他的影响,自然是他的责任要大一些,胤禔这么说也没错,只是不够仗义,况且以侄子的身份议论伯父的过失,在皇帝的眼中又是失分的一项。
  负责议罪的大臣以福全误事甚重的缘故,最后得出夺爵的论处,只是皇帝另外下谕命福全自辩,还特意传话于大阿哥,道是若是福全的自辩之词与他的有出入,必要“置汝于法”。
  皇帝如此偏袒的行为,自然让福全深受感动,他也知道,自己不过是皇帝的异母兄,胤禔却是他的长子,切不可将皇帝置于尴尬的境地之中。皇帝既已如此偏袒于他,他也该识趣儿点,不仅不能像他原来打算的那样把胤禔在军中的恶行诉诸于众,还得主动将所有的罪责都担下来。
  福全认领了全部的罪责,皇帝却不能真的将他夺爵,这置他的颜面于何地?难不成要让天下人都以为皇家没有骨肉亲情吗?
  最终福全和常宁都得了个“罢议政,罚俸三年”的处罚,简直不痛不痒,纵是福全比常宁多了项“去三佐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此次征讨准噶尔没有捉着噶尔丹,便算是失败,皇帝自然很不高兴。
  而且回朝之后,还有一大堆事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此战阵亡的大员不少,其中身份最重的当是皇帝的舅舅佟国纲。
  皇帝本是要亲自去吊丧的,只是从关外回来之后,他自二月份便开始的病情便愈发严重了,竟严重到不能随意行走的地步。
  圣体有恙,纵然圣上亲临是难得的荣幸,佟家的人也不敢让皇帝真的过来。
  若是皇帝在佟家出了事儿,该到何处说去?
  太子可不似皇帝对佟家那么亲近!
  皇帝又令皇子们一齐去吊唁,大阿哥至十二阿哥,到了进学年龄的阿哥竟是都齐全了。
  佟家是皇帝的外家,本是众皇子都要争取好感的超然的存在,但是在佟佳氏的女子进入皇帝的后宫的那一刻,佟家就从皇帝的外家、一众皇子们的祖母母族变成了一个同样要扶持皇子的竞争者,对于许多皇阿哥,包括皇太子来说,他们对佟家并没有好感。
  因着胤禛之前由孝懿皇后佟佳氏抚养的,迎回佟国纲的尸骨的工作,是他和大阿哥胤禛一同去做的。
  大概是十四阿哥去世之前,胤禛去永和宫却被德妃的几句话伤透了心,他对佟家的亲近变得明显起来。
  皇帝死了舅舅,正是伤心的时候,点了胤禛本就是看在他是孝懿皇后的养子的缘故上,胤禛亲近佟家,皇帝高兴还来不及,回宫以后皇帝早晓得了十四阿哥病重时德妃口不择言说的话,更不会去责怪胤禛,反而夸奖他“纯孝”、“不忘母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