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还没有升为中书令前,他对萧宛娘虽不算呵护备至,却也是敬爱有加,连元配嫡子都教养在她膝下,他更是没有插手过。
直到两年前为了太子选妃一事,他才真正见识到了萧宛娘的愚蠢。
太子殿下因小时被下毒,醒来后就变得痴傻,身子骨也一年不如一年,后来还是白马寺的高僧替太子殿下卜了一卦,算出了一份八字,说是不论男女,只要八字符合者即为太子妃,是太子殿下的福星,能替太子殿下消灾解厄。
圣人一听,立刻派人去打听,务必要找出八字符合的人。
天下间八字相同的人何其多,要找出高僧批算出来的符合者很容易,但要对方心甘情愿,就有些困难了。虽说嫁入皇家是皇恩浩荡,是常人求也求不来的福气,但是前提是,太子殿下不是个傻的。
因此消息一出,立刻有许多八字相符的人家,赶紧匆忙地定了亲,就怕被带入宫中,然后被圣人选中赐婚给太子殿下。
当然,也有那贪求荣华富贵的,不管太子殿下傻没傻,削尖了脑袋也要凑上去,巴巴地就把自家的闺女或儿子送到了宫里。
这其中,右谏议大夫府上的卓大郎,竟也在他继母的带领下,进宫备选去了。
彼时正是卓容雍官场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因此他默许了萧宛娘把卓惊凡送进宫的举动,虽然卓惊凡是他的嫡长子,可是卓惊凡性子怯懦,天资鲁钝,实在不是能撑起卓家的料子。
不如拿来向皇家示好,表示卓家的忠君之心。
果然,圣人在一众人等中,一眼就挑中了卓惊凡,认为他的容貌和教养不错,再看家世也勉强过得去,最重要的,儿子似乎一看就喜欢上了,因此便定下了他为太子妃。
卓惊凡被定为太子妃后,卓容雍没多久就坐上了中书令的位置,他知道自己这次能够顺利升官,还是托了儿子的福。
因此尽管不喜欢这个懦弱的嫡长子,但是该有的体面他一分都没少,他甚至还亲自过问了儿子的嫁妆,让儿子能够风光地嫁入皇家,有了这一份嫁妆,至少儿子在宫里的生活不至于太难过。
卓惊凡入了东宫之后,卓家就此没有了大郎君,只有清平郡夫人所出的二郎,连家里的小厮丫鬟都知道,以后这卓家是要交到二郎手上了。
清平郡夫人把卓惊凡送入宫里后,着实老实了好一阵子,让卓容雍过了一段不短的清静日子。可没想到,半年前从宫里传出了太子殿下可能病愈的消息后,她又开始不消停了。
卓容雍心下觉得有些好笑,又觉得讽刺,他知道萧宛娘为何要把卓惊凡送入宫里,不就因为卓惊凡占了嫡长子的名份么?
结果没想到她千算万算,太子殿下竟然要康复了,这下子卓惊凡这个太子妃可算厥功至伟,毕竟高僧说了,太子妃可是太子殿下的福星,能替太子殿下消灾解厄来着。
对于这个局面,卓容雍是乐观其成的,左右卓惊凡都是他的儿子,卓惊凡好了,卓府也能跟着好,他也能沾点光,没什么损失。
就算他已官至正二品,但是能在圣人面前再添点好印象,对他有益无害,因此他对于此事非常淡定,没想到他的妻子却这么不淡定。
也是因为萧宛娘越来越不着调,他才会渐渐地失去耐性,他和萧宛娘结缡十余载,情意还是有的,却被对方的不识相和善妒磨得差不多了。
如今萧宛娘竟又想着得罪大儿,要把女儿送入东宫。
卓容雍有时候真的搞不懂,江陵萧家是如何教出萧宛娘这样的嫡女?哪一个世家嫡女行事会是这样的作派?竟是如此的目光短浅和小家子气。
先是为了搓磨元配嫡子,把元配嫡子嫁给一个男子,就算那个男子贵为太子殿下,萧宛娘都免不了背负苛刻继子的名声。
如今又因为太子殿下可能病愈,巴巴地又要再送一个嫡女进去,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传出去,卓家也不用做人了。
况且二姐儿今儿个一早在东宫闹的那一出,已经让她的名声受损,若是真的进了东宫,怕是只会招来圣人的厌弃。
届时若是让自己受到牵连,那就不好了。
因此卓容雍说什么,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答应让卓二姐进宫。
萧宛娘不知道卓容雍的思量,她只想着要让女儿好,还有什么比做太子侍妾,以后成为一宫之妃来得好?
就是嫁予其他人做正头妻,哪里比得上圣人的宠妃风光?若是二姐儿能得太子殿下垂怜,日后太子殿下登基,凭着圣宠封个正一品的四夫人,那才是风光,就是九嫔也有正二品。
而且太子妃是个不会下蛋的公鸡,要是她的二姐儿能诞下一儿半女,到时候母凭子贵,就是皇后的位置也不是不能想。
如今她的夫君是中书令,她是圣人亲封的清平郡夫人,她的二姐儿自是不能嫁得太低,放眼京都,唯有皇家才算是良配。
卓容雍若是知晓她是这样的想法,肯定会后悔让她入门,她的眼皮子这样浅,教出来的二姐儿又会好到哪里去?
也幸好二郎三岁后便离开了阿娘身边,搬到了前院,否则若是放在萧宛娘身边,怕是以后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
“你不要再把心思动到东宫上,这一阵子好好教教二姐儿,把女四书再好好读一遍,一日不通就读一日,直到读通了为止。”卓容雍不想再浪费时间和萧宛娘说话,因此拿话打发她走。
“……妾知道了。”萧宛娘不敢忤逆他,只得怏怏地离开了外书房,带着候在门外的婆子们,回到了二门后的内宅。
☆、第九章 窦淳
东宫承恩殿
卓惊凡倚靠在软榻上,和茯苓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他从茯苓口中得知,如今窦淳的病情已经比以前好多了,自从半年前窦淳昏迷后再清醒,他的神智也在慢慢恢复,如今已有八九岁小儿的智力。
也就是说,他现在所看见的窦淳,痴傻的程度已经有改善了,难怪窦淳现在每日都要到崇文馆启蒙,原来是心智开始恢复了。
卓惊凡眯了眯眼,他记得上辈子的史书记载,窦淳是在五岁时中毒,虽然宫里太医救得及时,却也只是保住了他的一命,对于被余毒侵蚀的脑子,太医们束手无策。
窦淳中毒前几日才刚被封为太子,而他中毒后,圣人并没有因为他变傻了,就夺了他的太子之位,反而是对他更为宠爱,赏赐流水般不断送入东宫。
圣人和皇后费尽心力,就想护住窦淳,可惜窦淳最后还是死了,但是史书上对他的死亡记载不多。况且就他所记得的,窦淳直到死前,都没有恢复神智,更是没有任何关于太子可能病愈的记载。
这和现在的情况似乎有些不符,卓惊凡皱了皱眉,难道是这一段历史被抹掉了?
大周朝的历史是由大梁朝史馆中的史官所编修的,大梁朝的史官为何要独独把这一段历史抹掉?他记得窦淳死后没多久,皇后就被废了,然后短短一年后,文帝也死了,大周朝就此覆灭。
难道说窦淳的死有什么隐情?
若说窦淳的死被抹掉,真是大梁朝的史官所为,那么他大概可以猜到,这事恐怕牵扯到了大梁朝开国皇帝的皇后——端慧仁皇后。
毕竟端慧仁皇后成为大梁朝的皇后之前,可是大周朝文帝后宫的宠妃。
他抿了抿唇,仔细回想着史书上的记载,若是他记得没错,现在这个时候,宫里的第一宠妃应是婉贵妃,而婉贵妃最后会诞下一名皇子,这名皇子的身份可不得了,是大梁朝开国皇帝的亲儿子。
这段历史没有多少人知道,毕竟这是皇家秘辛,但是他身为大梁朝的太子,自然能够翻阅记载了大梁朝皇室历史的卷宗。
大梁朝之所以能够灭掉大周朝,婉贵妃可说是功不可没。
卓惊凡在心里冷笑一声,婉贵妃胆大包天,早在采选进宫前就和淮王勾结在一起,进了宫之后还不断替淮王传递消息,最后和淮王里应外合,杀掉了文帝,夺了皇位。
可怜淮王以为能就此登上帝位,却在最后关头,被自己的心腹大将梁仲轩一刀给捅死了,梁仲轩屠尽大周朝皇室,然后顺势登基,改国号大梁。
他和婉贵妃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婉贵妃则被册封为皇后,就是大梁朝的端慧仁皇后。……
一思及此,卓惊凡的心里猛然一跳,他连忙让茯苓靠近一些,然后在她耳边低声吩咐了几句话,茯苓听罢点了点头,然后便退出了承恩殿。
不多时,茯苓又回来了,在他面前低声说道:“禀太子妃,婉贵妃娘娘确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