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暴君的宠后[重生]-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弘睨了说话之人一眼,道:“便是北战王又如何?拿不到证据,他也不能轻易杀人。况且我才是雍州主将,便是要问罪论斩,也该先经过我之手。你们老实在家中待着约束好子弟便是。日后若是无事,不必再找我,但凡我在,必保你们无事。”
  豪强们面面相觑半晌,只能点头应下。
  ***
  “康弘去见过他们了?”萧止戈立在窗边,听着谢陵禀报。
  “是,不过似乎双方都不太高兴。估计再数日,便该有人递投名状了。”谢陵道。
  这是萧止戈一早就定下的计策。雍州毕竟不同庆州、左丘平庸无能,将士对他并不忠心,萧止戈当机立断斩了他,便能全权接管庆州事宜,不必担心有人掣肘。但康弘身有战功,对军中将士也十分体恤,因此雍州将士十分信服他。萧止戈必定不能轻易对他动手。如此一来,诸多事宜便不如庆州便宜动手。只能一边暗中搜集证据,一边晾着他们。
  康弘为人作风强硬,雍州豪强对他尚有三分忌惮,行事不敢太出格不说,还要主动送钱送人。他们之间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更何况还有石家的前车之鉴,想来不用太久,便会有人主动投诚。
  萧止戈微微点头,又问道:“广平郡那边呢?”
  “我们的人已经见到了流民首领。从打探到的消息来看,流民中似乎有两股势力,一者是普通流民,人数众多,但夹杂着不少老弱妇孺;一者似乎是一群山匪,人数少但俱都是青壮,而且训练有素。双方关系并不融洽,只是暂时合作罢了。”
  萧止戈露出玩味之色,手指屈起在窗沿上敲了敲,道:“据我所知,雍州最先起事的,便是一群山匪吧?”
  “是。流民是后来依附过去的。只是山匪行事狠辣,两边才渐渐划分了阵营。”
  “尽快说服流民首领,另再去查查那群山匪的底细。”萧止戈将手背到身后,又补充一句:“看看他们是否跟康弘或者他身边的人有过往来。”
  谢陵领命下去,萧止戈则坐在书案边,将收在怀中的家书拿出来重看。
  他刚到雍州,便收到了家书。看过后不舍得焚毁,便干脆收在怀中。想安长卿时,便拿出来看一看。信纸上字迹工整隽秀,萧止戈只看着信,几乎便能想象出他坐在书房里,微微低着头,含着笑容一笔一划写下这封信的模样。
  拇指在信封上轻轻摩挲着,萧止戈神色柔和了一些,将信纸仔细叠好重新收进怀中,方才起身离开。
  ***
  萧止戈料得不错。不过五日,便有人私下寻到谢陵,递了投名状。
  也是赶巧了,谢陵正查到了点眉目,与这份投名状一比对,便笑着来寻萧止戈。
  他将探子的信件与林家送来的账簿放在萧止戈面前:“将军猜得果然不错。那股山匪,与康弘身边的参将有过往来。”
  “而且据探子观察,那群山匪看行事作风,并不似寻常山匪,倒是有些像……受过训练的士兵。”
  再联想到最先起事的便是这群山匪,谢陵缓缓道:“这其中,怕是有康弘和三皇子的手笔。”
  民乱由庆州起,最开始是太子派兵强行镇压,谁知道强兵镇压反而激起了流民怨气,适得其反,使得雍州等地流民接连起义,原本星星之火逐渐燎原,甚至烧到了朊州,直逼邺京。
  如今市井之中都说太子不仁,朝堂之上亦多有弹劾。安庆帝只能强撑着病体给太子收拾烂摊子。反而是因丹药一事逐渐沉寂的三皇子以及三皇子一党,又重新活跃起来。
  若说这率先起事的山匪与康弘无关,他是不信的。
  萧止戈随意翻看了几页账簿,看着上头每年上供的银两数额,目光冷凝,嘴角却向上勾起:“叫铁虎带兵去广平郡,务必捉住那群山匪,拿到证据。”
  ***
  康弘知道消息时,已经是七日后。
  广平郡流民尽数归降不说,流民首领为了将功抵罪,还将率先起事并且滥杀无辜的一群山匪捉住献了上来。康弘得知消息时,山匪主事诸人已经被铁虎押送到了雍州城内。
  几人带着沉重枷锁,被关在囚车内被押送回城。
  康弘看见他们时,心里便一个咯噔,只是还不等他说什么,却听身后萧止戈沉声道:“来人,将乱党康弘押下问罪!”
  谢陵早有准备,不等康弘身边士兵反应过来,便率先将刀架在了他脖颈上,扬声道:“雍州主将,壮武将军康弘。收受贿赂,豢养私兵,与流民勾结犯上作乱,意图谋反,你可知罪?”
  康弘眼神一颤,与囚车中人眼神相对,便知此事已无转圜。是他棋差一招,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怂怂:想喏喏了,不知道喏喏想不想我。


第78章 
  康弘被迅速收押; 他身边大多数将领并不知道他所作所为,对他颇为忠心,眼见康弘被问罪; 都觉得另有隐情甚至是被栽赃嫁祸; 均在想办法营救或者替他求情。或许是左丘的死叫他们警惕,副将生怕萧止戈先下手为强将人斩了,甚至还意图劫牢将人救出来。
  萧止戈对此不置一词,他本是行伍出身; 对这些忠心耿耿却受了蒙蔽的将领并未过多打压苛责,一边让自己的人迅速接手雍州防务,一边开始罗列康弘种种罪证。
  也有知晓内情的康弘心腹偷偷朝邺京送了信; 萧止戈没派人拦截。只是这信若是到了邺京三皇子手中; 怕这些将领等来的不会是救援,反而是催命符。
  又过三日; 雍州已经完全落在萧止戈的掌控之中。广平郡流民尽数来降,谢陵带人登记户籍,放百姓归城; 另一边的官署广场之上; 康弘,康弘心腹以及数名山匪首领带着镣铐,等待审判。
  萧止戈坐在主位之上; 雍州诸豪强作为证人; 亦都到场。
  一箱箱账簿被士兵抬上来,均是这些豪强经年上交的“供奉”,其数额之巨; 令人咂舌。除此之外,还有一众山匪的供词; 他们原本是雍州军中的士兵。在寂寂无名时被康弘调离军营,实际上军营之中却已经将他们除名,伪造出死亡假象。另一边却将这些人藏在山中操练,当做私军养着。两三年下来,已有三千人数之众。
  此次雍州起义,这些被藏匿的私军便是受了康弘之命,伪装成山匪举起反旗,实际上是为了扇动流民情绪,将民乱扩大,好给太子扣上个平乱不力的罪名。当然三皇子这一层并没证据指明,如今摊开来放在百姓眼皮子底下的真相,是康弘多年来收受巨额贿赂,豢养私军,狼子野心意图谋反。
  萧止戈并不着急处死康弘,他当着雍州百姓的面,在拥护康弘的将领面前,将证据一桩桩的摆出来,一层层剥下了康弘穿在身上的人皮。
  人证物证确凿,康弘罪无可恕。就连他昔日忠心的部将,亦是无话可说。
  围观百姓皆赞北战王英明仁慈,乃百姓之福。
  沦为阶下囚的康弘茫然四顾,蓦然对上萧止戈沉凝的面孔,便溢出一声苦笑。萧止戈并没有下命斩杀他,反而要将他与诸犯一起送至邺京问罪。然而康弘想到自己在邺京的家小,喉头苦涩,他是绝对不能活着回到邺京的。
  萧止戈不杀他,他却必须死。
  是夜,康弘在狱中畏罪自尽。萧止戈收到消息并不意外,康弘是肯定会死的,他却并不准备让他死在自己手里,也免得有人借题发挥,把康弘的死攀扯到他身上来。
  更何况太子未倒,三皇子留着便还有用处。
  这晚萧止戈只当做不知,次日又有狱卒来报康弘死讯,他才召集众人说明情况,之后仍然叫人将康弘尸首与其余犯人一同送回邺京。康弘昔日部将也挑不出刺来。反而是先前意图劫狱的副将面露愧色,踌躇几息后单膝跪下请罪,谢萧止戈宽恕之恩。
  其余诸将见副将已然投诚,纷纷跟随。这些将领虽然不比他亲自带出来的将士,但也堪一用了。因此萧止戈并未为难他们,反而继续叫他们待在原本的位置上,各司其职。
  这些部将心存感激,对他更加言听计从。及至跟着谢陵见到周边流民尽皆来投,且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更是心中敬佩。
  雍州城的民乱基本算是平定。手段比在庆州时要温和的多,但雍州豪强大概是害怕他的手段,纷纷主动捐献家财田地,家中有作奸犯科之徒也不用萧止戈派人去缉拿,自己就绑了人送上来,个个都乖觉得很。萧止戈见好就收,没有再拿豪强开刀,将众豪强捐献的家财田产都用到了安置流民之上。
  雍州流民大半得到了妥善安置时,攻打朊州的流民也听闻了消息。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