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做什么要去写话本?”
……
萧玉和眨了一下眼睛,“夫君啊,你看这样吧,不如我来讲给你听吧。”
段枢白不解道:“你来讲,讲什么?”
“就讲你在兰迁除海寇的故事啊,还有抢回海岛之类的。”
段枢白:“……”
段枢白在萧玉和面前摊开手掌,表示洗耳恭听的模样。
萧玉和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仿佛比段枢白这个曾经的指挥将军还要懂得战场上的风云,说起来的故事跌宕起伏,有波有折……
只是在当事人耳朵里听来,略显夸张。
段枢白实在是有点无语凝噎。
段枢白:“你这是在哪听来的?”
萧玉和满不在乎道:“茶馆酒楼里啊,我都听好几回了。”
马淑琴此时也插嘴道:“老婆子我也听了好多次。”
段枢白:“……”
段枢白闭了闭眼睛,接着睁开眼睛看向萧玉和,头上突突突地冒黑线,“你都听那么多次了,为什么还要夫君来说。”
听了人家说书先生春秋笔法润色过的故事,再来听他这个当事人来说,一个是专门讲传奇故事的,而另一个……
这不是在羞辱他吗?
段枢白捏了捏萧玉和的脸皮,“调皮。”
萧玉和依偎在段枢白的怀里,嘿嘿嘿地傻笑,“我这不是想多了解一下嘛,其实说书先生讲的事情,仔细琢磨琢磨,但是有许多小细节不符合常理呀。”
“你也知道,人家是为了情节故事好看,故意编撰过的。”
萧玉和笑了笑:“不过咱们城里的人都挺爱听的,我听了都想跟着你们一起去兰迁看看。”
“尤其是安贤岛,玉和也从没去过海岛呢。”
段枢白眨了眨眼睛,似乎是想到了些什么东西。
“等过段时候,咱们一家人去海边玩。”
“等圆圆再长大点吧。”
“嗯。”
马车晃晃悠悠的,终于到了金光寺,今天和他们一样出来上山踏青的人极多,台阶两旁,有数不清的桃树迎风开放,淡淡的粉色花瓣飘悬在空中,小团团被段枢白抱在怀中,热烈地去抓空中的桃花瓣。
小圆圆是平生第一次出家门,马淑琴和萧玉和带着他去庙里祈福,尤其是为了他的身体祈福,另外就是他羸弱的小身体,也不能在屋子外面待得太久。
段枢白则抱着团团那个小胖墩到处转悠,一会儿去捡桃花瓣,一会儿去放生池边喂锦鲤,段枢白手上拿着鱼食,一边教小团团喂鱼,同时还要防着这小东西一头栽进水里。
当然,段枢白还是太年轻了。
段枢白:“……”
还得防着儿子自己偷吃鱼食。
带着这个小胖子,简直比自己练兵一天还要累。
段枢白领着这个小家伙在山里闲逛,觉得自己要被这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掏空身体,“我们去找奶奶爹爹和弟弟好不好。”
小团团站在石阶上,看着别人手上的桃花饼,而后眼巴巴地看自家爹。
段枢白插着腰摇了摇头,“你不能吃,爹带你吃斋饭去怎么样?”
小团团不为所动,继续眼巴巴……
段枢白狠下心来把人抱走。
等段枢白拎着小胖墩找到萧玉和他们的时候,萧玉和母子俩正抱着小圆圆,桌前摆着各色糕点,两人一起与主持谈笑风生。
小团团一见到萧玉和就要萧玉和抱。
段枢白和萧玉和交换了彼此手中的孩子。
萧玉和看见团团脸上那一副瘪嘴委屈的模样,问段枢白:“你把咱儿子怎么了。”
段枢白抱着怀中乖巧的圆圆亲亲,还是他家的小双儿叫人省心。“还能怎么样,还不是为了一口吃的呗。”
“谁让你身上不带点吃的喂他。”
“我带了,只是,被压碎的压碎了……”
“你的枢白爹爹太不称职了,乖团团,来,爹来喂你。”
第149章 海货
带着孩子们一起吃了斋饭后; 段枢白和萧玉和抱着小团团一起去山上的观景台眺望远方的风景,而马淑琴则抱着圆圆一起听佛诵经。
站在观景台上,可以眺望到新阳城里不一样的风景。
低矮的建筑群一片接连一片; 山下的桃林更是一片芳菲; 小团团手里拿着一株桃枝,段枢白作为一个坏爹爹; 还弄了株含苞待放的粉色桃花插在小团子的头顶。
小团团拿着桃花枝迎风摇了摇。
段枢白一边向下看风景; 一边时时留意着怀中的小家伙,免得一会儿工夫不留意,这小东西就啃下了几片花瓣。
“这是桃花,只能看; 不能吃啊; 小宝贝儿。”
坐在亭子里的萧玉和微笑着看他们父子两个。
段枢白最终还是从小团团手中缴获了那支桃花; 这才能安安心心地观看山下的风景。
去年大半年他没在新阳城; 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变化。
谁都不能否认它现在的繁华与热闹。
从山上看; 山下的成片的房子有一种细密的精致; 层层叠叠的,但是其中间隔着一条又一条宽阔的道路; 将这些建筑群切割成一种别致的错落美。
有一些木头房子拆了又建成了新的砖瓦房,最多也只有两三层高,段枢白觉得两三层高的房子是最适宜不过的; 高不障目; 一抬头; 依旧能看到远处的山层峦叠翠。
除了一大片城民居住的小楼; 还有一些别致的其他建筑,立于水岸两旁的几座九层宝塔,还有那高高的望远楼,段枢白还记得那边看不清的竹林后面,有一片之前规划好了的花海。
很多春游踏青的人也会选择去那边游玩。
鲜花盛开,花团锦簇。
流水潺潺的江岸边,依着江岸修建了许多水上木楼,一根又一根柱子压在水底,撑起一片楼阁,楼下有许多钓鱼撒网的渔民。
经过一年又一年的积累,曾经手上毫无财物的新阳城城民也都小有余钱,段枢白听说他开的温泉山庄深受大众欢迎,不少人都愿意趁着空暇时间,去那里游玩一番。
山庄里的几个双儿,夏蕴乔和虞楚几个愿意留在新阳城的人,如今已经找了几个清白人家,自己把自己嫁出去了。
他之前带着小团团在山庄里种的小草莓,据说早就长出了果实,进了小团团的肚子。
段枢白:“……”
你可真能吃。
都不给爹留一点。
段枢白捏了捏小团团的小肥脸,开始思考方才在马车上想起来的事情,萧玉和说,许多人听了他们在安贤岛那边的事迹,都想要去临海看看海边的风景。
他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怎么满足大家的愿望。
段枢白下山之后,开始叫人宣传组织兰迁旅行团,只要交上十数两银子,就能去兰迁临海等地参观游玩,游玩的路上,全都有专人护送和保护,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
通过报纸和店铺的优惠活动等,段枢白还真组织出了第一个古代旅行团。
只是这个旅游团的成员构成非常复杂,有些是四五十岁被儿子送过来游玩的老大爷,老大爷的儿子原本的意思是希望老大爷能在外面好好玩耍,不要留在家中和儿媳妇儿相看两厌。
林老大爷进了旅行团还一直骂骂咧咧,如果不是怕亏了银子,他还真是不想来。
“这个不孝子,看我回来不骂死他,还有那个败家儿媳,一定要休了她。”
除了林老大爷这种,还有闲来无事做的富家公子元华等和出来游历的书生,另外还有……外地出来新阳城的生意人刁点。
至于为什么初来新阳城的生意人怎么会参加旅行团呢?是因为刁点来到新阳城后,喜欢上了吃海鲜,然而新阳城海鲜的价格不算便宜,作为一个生意人,自然是要低价进货,高价卖出。
南来北往,路途危险,最是怕有人来抢劫货物,然而这个什么旅行团,若是他在兰迁进了货,也能把他人和货物一同送回来吗?
……
先不说这首次旅行团里各种乱七八糟的组成人物,一行人总算是安安稳稳地抵达了兰迁,没出过几次家门的元华等一路上对各种风景惊叹,“这山,这水,可真神奇。”
而出来游历的书生们早已写下了数首诗歌。
郁闷的老大爷一路依旧郁闷着。
到了兰迁海湾,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沙滩和海洋,泡在海水里的体验可是第一次,老大爷不敢下海水,一个人在岸边吃烤鱼和虾蟹,他得把这一趟出行花的钱全都赚回来。
旁边有人就劝他了,“老大爷,少吃一点。”
“干嘛劝我少吃,不吃我亏本!”
“不是啊,这里还有鸡汤,还有一大锅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