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上没有专门收干货的铺子,都是杂货铺顺带收了。宋柏认为杂货铺一来未必识货,二来小铺子可能会压价,不如去县里专门收干货的铺子,价钱更公道些。
“可是你又不识货,这红菇大的、小的,成色不同,价格也差得多了。万一被人坑了,少给你钱怎么办?”宋柏一针见血的指出。
沈慕立刻被这一针见血的话扎出了血。少给钱啊!想想心就滴血!
宋柏继续敲边鼓:“不若咱们借了村里的牛,自己驾车去?”
沈家屯不算富裕,村里没人家能自家买的起牲口的。唯有村里有一头公用的牛,是用沈氏一族族田的收益买的,平日就养在祠堂附近。
这牛算是整个村子的公共财产,农忙的时候大家可以去管牛的族老那里登记,排队使用。姓沈的人家不用花钱,给牛割够草料就行。外姓人家一天得交一文钱,毕竟是用沈家族田的收益买的。但交一文钱用上一天也是很划算的了。
其他时候也可以借用,但无论姓什么,就都得给钱了。
一想到要给钱,沈慕立刻警惕:“这一来一回大半天,至少得五文钱呢。再说了,我也不会赶车呀,算了吧。”
宋柏耐心和他讲道理:“我会赶车啊!确实,我们租牛车,是需要花钱。可是你想想,去镇上坐牛车,一个人不也得一文钱吗?咱们两个人一来一回那就是四文钱了。”
沈慕不为所动,“可是我一个人去的话,一来一回只要两文钱。”
“……确实是。可你要是被人压了价格呢,损失的也许就不止三文钱了。我们租了牛车,早去早回,再上山摘些红菇,这钱不就回来了吗?我今日把一些没长大的红菇都用叶子盖了起来,这菌子一天就一个样,明天又有好些能摘了。”
宋柏语重心长道:“这钱啊,省是该省,可也不能一味的省。要想想怎样才能合理运用,把利益最大化。”
沈慕若有所思,还没回答,刘氏在厨房听着他们讨论,却是已经要笑喷了。这小两口凑在一起也太有意思了。便出来劝道:“你就听小宋的吧,早和你说过了,不能一味的光省钱。老话都说了,钱是|贱|种|,越花越涌。你得花出去了才能见着回头钱呢。”
宋柏其实对刘氏的说法并不很赞同,什么越花越涌,那是都败家子儿给自己找的借口。但是他很有眼色的并没有在此刻反驳丈母娘的话。
“好吧好吧。”俩人都这么说了,沈慕也只好妥协了,却还忍不住小声儿抱怨:“还不知道是不是真值钱呢,这边就花上了。万一是毒蘑菇呢……”
宋柏拍胸脯保证:“肯定能卖钱。要是不能卖钱,我就吃一个月糠咽野菜,把那五文钱给省回来。”
听他这么说沈慕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那也没必要。”
“很有必要。”宋柏陷入回忆,“我记得,我每次有错误的支出,赔了钱,都会减少用度把这份钱找补回来的。”小时候放风筝,风筝线断飞走了,他都哭了半天,要求全家一起吃糠咽野菜把风筝钱省回来……
可惜家里其他人并不愿意配合他_(:з」∠)_
刘氏:……
刘氏默默回了厨房,不想和这两个人说话了。
自己怎么生了个这么抠的儿子……这个儿子还有本事,没花一分钱,捡回来一个比他还抠的夫君。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刘氏心想,我大概是走错了门的。
沈慕还是有点不情不愿的去了族老家,把明天要用牛的事儿说了,果然族老要了五文钱。
也是好在这时候秋玉米已经下种,不需要用牛来耕地。最近已经没什么人家来借牛了。要是早几天,恐怕还排不上队呢。
沈慕盯着那五文钱从自己口袋里出去,心里默默的想,要是真不能卖钱……自己就和宋柏一起吃一个月糠咽野菜把这五文钱省回来吧。
第31章 进城卖红菇
第二天; 一大清早小夫夫两个便出了门,坐着牛车往县城去了。
宋柏驾车; 沈慕指路。
沈慕瞧着宋柏熟练的套车、驾车的模样; 内心渐渐有些复杂起来:“柏哥;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
上一次沈慕这么感慨; 还是宋柏盘炕的时候。当时沈慕觉得宋柏会盘炕可真厉害; 但现在他却觉得,宋柏会的也太多了吧?
“也没有什么都会啊。”宋柏挠挠头; 自己会的还是太少了,自己要什么都会,就可以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就不用雇人了,就能省下更多的钱。
现在他只是会一点皮毛而已。唉。
“你会盘炕; 会驾车,还认识值钱的红菇。”沈慕却掰着指头数了起来; 会这几样已经很厉害了好吗,村里谁家会这其中一样,就够吃一辈子了。
帮人赶车的把式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钱呢。
宋柏瞧着他一乐:“红菇不是还没确定吗?你昨天还怀疑有可能是毒蘑菇。”
沈慕有点不好意思。他昨天那么说; 其实就是耍赖推脱想省钱; 顺嘴就说出来了。其实在山上的时候宋柏说红菇值钱,他就已经信了七八分了。
宋柏说什么; 都是很能令人信服的。就是那一种气质; 让人觉得特别可靠。
沈慕想着想着; 又出了神。宋柏专心赶车,只以为他起得早了还在犯困,嘱咐他将准备的衣服披上,便专心赶车了。
自己驾牛车,那速度、路线都能尽着最方便的来。不到一个时辰两人就到了县城了。
两人先在县城主要的街道转了一圈儿。沈慕对镇上熟,县城倒也来的不多,顶多是不迷路罢了。街道上的铺子却是不熟悉的,两人一道走一道看,把哪些店铺收干货暗暗记在心里。
一路转过来,宋柏心里也有数了。县城有四五家收干货的铺子,其中两间大的店铺是专收干货的,其他都是杂货店顺便收一收,以农家常见的香菇、口蘑等为主。自然而然的,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专收干货的两家店上。
宋柏在两家大的店铺里选了门面更贵气的一家,将牛车拴在路边,拎着篮子牵扯沈慕就往店里走。
他们出门出的早。此刻天色也尚早,干货店刚开门不久,里头没什么人。只有一个闲坐着的伙计,和一个坐在柜台后头算账的掌柜,一手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两人进到店里,没有先说要卖东西,而是转了一转,看了看这店里原有的货物。
伙计看他俩衣着普通,觉得不像是能舍得买店里东西的样子,也就懒得招待。意思意思的招呼了一下,就任由他们自己在店里看了。
不愧是县城最大的两家干货铺子之一,货物还是很齐全的。甚至在里面,宋柏还看到了羊肚菌,指给沈慕看。
这店里的羊肚菌是晒干处理好的,按两卖,一两就要十五文钱。
沈慕有些激动的拽紧了宋柏的袖子,眼里迸发出亮光。
要是仔细找起来,山里的羊肚菌也能找出不少。这次是宋柏认为红菇更值钱,主要把精力放在了采摘红菇上。要是回去把山上的羊肚菌也拢一拢,这一样就能卖不少钱呢!
宋柏将篮子放在柜台上,掀开盖在上头的布,露出里头的红菇,向伙计道:“我这里有些红菇,不知贵店收不收?”
红菇?伙计愣了一下,这才伸头往篮子里看了一眼,顿时眼睛都亮了。这些红菇又大又新鲜,成色很好,他们店收了,转手就能卖个好价钱!
这红菇可是稀罕物,每年八月十五之前,红菇的各个产地还要向朝廷上贡呢!他们这里不是红菇产量大省,不必进贡,可也有爱跟风的富贵人家要在八月十五采买一些。
红菇无法养殖,只能从山里找,价格自然就不低。
他们店当然也是有红菇的,不过这种金贵物并不摆在外头让人随便看,都是贵客来了,才请到内室拿出来。
伙计不禁又重新审视了宋柏和沈慕一番。
嗯,穿的是最便宜的粗布衣衫,身上也无一样值钱的饰品,应该就是普通的农家人吧,也不像是专门的采菇人。能摘到这些红菇,大概只是走了运了。
伙计眼珠一转,便收起脸上的喜色,装模作样道:“这些菇子倒还新鲜。平日里我们店收新鲜菇子都是十文一斤的,你们这些成色不错,个头也大,就按十五文一斤算吧。”
说着,伙计便伸出手,想拎一拎篮子估么一下重量。瞧着慢慢一篮子能有二斤重,不过还是得过了称才能算钱。
谁知这一伸手,却捞了个空。
伙计定睛一看,宋柏已经把篮子拎回了手上,似笑非笑看了伙计一眼,道:“贵店如此不诚,也没说下去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