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耽]嫡子归来-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会不心动?
  琢磨透这一点,李崇浩心中便有了决断:“退朝之后,岳卿和兵部、户部、吏部尚书留下。”
  众人心里明白,这件事上他们已经没有说话的余地,几个一直强烈反对的老臣只能在心中哀叹江山社稷动荡,却也是无可奈何。
  下了朝,岳安等人来到皇帝平时勤政的书房,等了一会儿,换了常服的李崇浩还在内侍们的簇拥下缓缓走来。
  众人行了礼,皆站立在两旁,等待着李崇浩先说话。
  “众位爱卿,与塔鞑通商一事都有何高见啊?”
  兵部尚书吴楚韩第一个出列,说道:“陛下,塔鞑对我朝西北边境大片土地垂涎已久,若此时与塔鞑通商,就怕塔鞑趁机举兵侵略我朝西北啊!”
  户部尚书也不由点头说道:“西北的税收一年不如一年,每年发往西北救济的灾银反倒是一年多过一年。如果塔鞑趁机举兵,西北就会有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户部这边的银两和衣物怕是有些勉强。”
  吏部尚书却是有不同的看法:“折子上写着,这些在边境和本朝商人做生意的塔鞑人,都是来自那些小部落。这些部落被大部落征服,失去了土地和牲畜,只能靠以物易物来换取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如果我们加大对西北军防的投入力度,再严格限制塔鞑那边通商的资格,这件事倒是可行。”
  吴楚韩第一个反对:“兵部每年能发往西北的军饷不多,如果再加派士兵,军饷供应不上。”
  吏部尚书反问道:“这五年来石果敢贪墨了不少军饷,西北军营都能熬过去。现在军饷恢复以往,再加派人手,有何不可?”
  吴楚韩怒道:“这五年来我西北的将士们过的是缩衣节食的日子!连饭都吃不饱,武器也磨不亮,还提什么打仗!如果要加派士兵,就必须加军饷!”
  李崇浩见两人起了纷争,不由皱起眉头,说道:“军饷一事日后再提,岳卿,你有何高见啊?”
  一直不说话的岳安这才出列,谨慎道:“各位尚书大人说的都有理,塔鞑始终是我朝的一块心病,不得不防备着。依我看,不如折中,既答应和塔鞑通商,又往加派士兵,增加军饷,免得有些塔鞑部落趁机钻了空子。”说到这,岳安顿了顿,用余光瞄了眼李崇浩的反应,这才继续说道,“此时非同小可,人员的选择上还需谨慎。”
  李崇浩哈哈大笑:“岳卿真是深得我心,我想说的都被你给说光了。人选上的确是要再好好商量。这样,你们回去都仔细想想,两天之后给我人选。”
  众人领命。
  不说其他三位尚书回去之后是如何与自己门客商议的,岳安散衙回到家中,顾不上用饭,就让随从去请自家三位门客来书房商议此事。
  他把今天朝上的事情连同皇帝的态度都说了,又说道:“朝廷下旨与塔鞑通商还是首例,机会难得,各位觉得呢?”
  三个门客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道:“虽说这件事办妥了是一项大的政绩,但如果搞砸了,只怕是要遗臭万年。”
  岳安有点诧异,不由问道:“怎么说?”
  门客细细分析道:“现在只是几个商人与塔鞑做生意,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但如果朝廷下旨与塔鞑通商,大量商人涌去西北,鱼龙混杂,如何来界定这些人的身份呢?还有塔鞑那边,像今年的冬天实属罕见,他们不得不寻求我们的帮助,可一旦到了春风生百草的月份,他们还会不会这么安分了?”
  另一个门客接着说道:“我们对塔鞑知之甚少,但如果加大西北军防,近期内倒是不必担心塔鞑会趁机侵扰西北边境。商人重利,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事情频频发生,就怕他们把这陋习带去西北,最终和塔鞑不欢而散,反倒是旧狠未消,又添新仇。”
  岳安沉下脸,点头道:“我倒是忽略了这一点,看来,三皇子这次不能去西北,还是先明哲保身吧。”
  最后一个门客说道:“我仔细瞧着这一个月京城的动向,四皇子如今安安分分在家闭门思过,反倒是柳文华,自从柳元亨闲赋在家,他当了个五品的官,上蹦下窜很不安分。他前些日子招回了不少当初柳元亨解散的门客,当中不少是有真才实学的。要不就选他去?”
  另一个门客反对道:“不行,皇帝没有直接让许州知州或者通判负责这件事,而是从京城派特使过去,这特使的身份一定要比知州或者通判大。柳文华区区五品,在京城压根排不上号。”
  “他这五品官当然没什么了不起的,但他可是四皇子的亲舅舅,柳元亨的独子,身后的势力不可小觑。与其让他留在京城给我们添堵,不如送他去西北。”
  “西北一事非同小可,岂可儿戏?柳文华留在京城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把他送去西北,反倒是给柳元亨借他之手运作的机会!”
  三个门客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而岳安则一直沉默不语,仔细思考着这三个门客所说的话。
  最终,他下了决断:“柳文华不能去,他品阶太低,陛下不会考虑。而且,柳家授意石果敢贪墨军饷的影响还没有平息下去,短时间内是没办法离开京城的。明日我就上书陛下,建议由四皇子为特使,全权处理这件事。”
  门客们皆是大惊,当中一个提醒道:“大人,你可是想明白了?我们好不容易才把四皇子赶出朝堂,现在又要主动把他抬回来?如果四皇子去了西北,那西北可就没人能制住他了!就算姜大人郭大人再有手段,身份差别摆在那,只怕也拦不住啊!”
  岳安平静地说道:“你们好好想想,谢秉是什么性子的人,如果没有人提醒他,说服他,他会送折子来京城提议与塔鞑通商么?”
  门客们有所领悟:“大人的意思是,是郭大人授意的?”
  岳安点头道:“许州能说动谢秉的,也只有他了。”
  “会不会是郭大人特地给三皇子寻的立功的机会?”
  岳安摇头道:“郭湛安或许因为身份不方便,不清楚京城的动向,但姜言年一定会告诉他。如今三皇子不能主动邀功,这件事他不可能让三皇子去办。放心吧,就算不能正面和李绍锦有冲突,就凭他们当初在御书房里头闹出来的劲头,还怕他们两个不能制住李绍锦?”
  几个门客也都明白,做官哪有总是顺风顺水的道理,更何况是皇子呢?如今李绍锦被训斥,朝堂上只剩下一个三皇子李绍钧,看似春风得意,其实如履薄冰。如果这次真能让李绍锦当了特使,不管结果如何,起码能让皇帝把放在李绍钧身上那审视的目光分一半道李绍锦身上。
  几个人又商议了一会理由和措词,岳安才让三个门客下去休息,自己则草草用饭,继续处理政务。
  另一头,柳文华得到了这消息,果然和预料的一样,兴奋地跑去找自家父亲商议如何上下疏通关系,好让自己抢到这块肥肉。
  柳元亨围观多年,看道的要比柳文华长远得多。他听了柳文华的想法,沉思片刻,才说道:“这件事你躲得远一点,再去和绍锦打声招呼,让他别巴巴凑上去,免得惹祸上身。”
  柳文华不解道:“爹,这可是立功的好机会!那些塔鞑人有求于我们,通商的事情还不是我们说了算!这机会可要把握住啊!”
  柳元亨真是恨铁不成钢,说道:“你以为这件事就表面这么简单?塔鞑人心高气傲,如今是迫于生计才不得不向我们低头。这些蛮子都是爱记仇的,等他们缓过来,到时候举兵南下,遭殃的就是我们了!”
  柳文华不满道:“爹,我看你是老糊涂了,许州知州都在折子里说了,这件事利大于弊。再说了,就算塔鞑举兵南下,打到京城还远得很呢!说不定半路上就被咱们打回去了!这里头油水多得很,我们这么多年送了多少钱给我侄子,替他打点关系,还替他招募私兵,现在全都打水漂了!我不趁机赚一笔,以后怎么东山再起?”
  柳元亨怒极:“我老了?我老了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是不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背着我做的那些勾当!你不过是一个区区五品小官,走在京城随便哪条路上,一盆水泼下来,就你的官最小!你还敢跟我提这个?我告诉你,你去了西北,那郭湛安和姜言年随便哪个都能把你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柳文华下意识缩了缩脖子,随后,他想起来如今这家中就属他的官最大了,便大起胆子反驳道:“爹,就是因为听您的,您看看我们柳家都成什么样子了?我在宫里头的妹子从贵妃变成了嫔,还没了封号。我那侄子从吏部一路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