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易卜-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满意。
  按照辈分,兄妹俩应唤卜老太太为姑奶奶,可卜老太太不喜欢这个称呼,大户人家讲究身份,于是兄妹俩依旧称老太太。
  待见过其他人后,卜老太太简要的宽慰了下兄妹俩,大致意思是让他们安心在这住着之类的话语。同时,卜老太太问兄妹可曾学书习武。得到答案后便是一阵沉默。
  卜老太太交代了好一阵子,似是乏了,便让兄妹俩告辞退去。
  卜家小姐们住南院,安易生和安红豆也被安排住了进去,也和少爷小姐一样的礼待,每人两间房并两个丫鬟。同时还要一起去听教书先生学书。
  安红豆倒没问题,可安易生一个男儿,不可能和姊妹们去听《女训》,学女红吧。卜老太太有些发愁,再为他找一位教书先生是不明智的,无奈之下,只得让安易生去了卜清河房,跟着听书。
  卜清河年纪渐长,一直有丫鬟服侍终有不便,也是时候找个小子来陪陪他。卜府都是女子,他也出不了门,卜老爷的早逝让他的生命里缺少父爱,显得有些薄弱。卜老太太打算着,却又担忧,小子毕竟不如姑娘心思周到,而且这个年纪也少不了些摩擦,所以,她再三的提醒两兄妹要担待这点卜清河,要让着点这个病耗子。
  两兄妹也按老太太的吩咐,这段时间遵规守矩,行礼问安,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却是向着一个大家门生的风范在靠拢。
  卜老太太觉得,安家虽败落,但门楣和家风却没有丢。看着两兄妹,她忽然勾起了好几十年前的回忆,那时候她还是安家小姐,待字闺中,安家还是侯门绣户,她只需要安安静静的做一位名门淑女,等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嫁随它。不管是谁,总之都是配的上的。
  后面的事卜老太太不想再去想,那是她穷尽一生的操劳和维系,才能换来后辈的微量薄泽。
  她也怨过,也恨过,可是到头来还不是得靠自己。她抛却了大家闺秀的纲常,一甩三从四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亡从子,她没有任何男人可从,只能从她自己。她不得不跑头露面,满乡奔走,与佃户和雇工据理力争,在账单上和伙计针锋相对,忍受着别人的指指点点;她锐利,必须得腥风血雨,否则就只能潦倒此生。
  早年的操劳让她留下了头痛的症状。“兰蕙,帮我捏捏头。”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卜老太太忽然想起了早时听过的这句戏文。
  “是啊,谁家院呢?”


第3章 对扇
  否极过后或许真能泰来,自卜府多了两个小孩之后,卜家热闹了许多,卜老太太的头疼也犯得少了。
  小孩子就像刚刚破土的绿芽,总是能迎着每一寸阳光生长,把自己投入到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安易生兄妹没用多久,便把父母之事抛却,深深的封在脑海,并没有花很多时间用来悲伤。
  卜府的丫鬟婆子也没有因他们的身世而对他们冷眼相待,多少也是由于卜老太太的缘故。
  在简单的过完一个年后,兄妹俩也与院里众人熟络了起来。
  安红豆每日和姐妹们读读书做做女红,卜老太太年纪大了不咋管事,女孩子们都由卜夫人看着。卜夫人优雅从容,出了名的娴静安良,是镇上有名的节妇,那块贞节牌坊还是带着御笔题名钦赐的。自丈夫亡故,她便孝敬婆婆,教养儿女,待人亲疏不间,无不周到,就连妾室周氏都对她另眼相看,仰为天人。
  安红豆自然是如意的,有一段时间他眼眶红润的对安易生说:“表伯母待我就像亲女儿,我一看见她就想起了娘。”
  安易生与姊妹们住同一个院子,少不得有些不方便,刚开始他还有些悻悻,有些羞涩与躲闪。但随后便发现,除非去和卜清河同住,否则住在哪里都会被一群女人包围。
  安易生最不能接受的是身边多了俩丫鬟,走哪里几乎都跟着,搞得自己像个大家小姐。安易生再三强调,不习惯被这么“细致入微”的伺候,让他们在外屋待着,如有需要便会吩咐。
  丫鬟们也识趣,平时就在外屋打打扫扫,喝喝茶茶聊聊天。若要等上安易生的吩咐,一天或许都没有一句,过了些时日,丫鬟们便都懒散下来,只是做做简单的收收捡捡,传传话送送东西。但有一件事,她们每天都得做,而且有些为难。
  春芬需每天随着安易生去听学读书,这日早晨,她照例将安易生送往卜清河处,待教书先生开始授课,便和卜清河的丫鬟丝锦在院子里玩笑起来。
  丝锦告诉她:“昨天崔先生说,安少爷的字写的是越发的好了。”
  春芬会心一笑,道:“安少爷下学后,勤学苦练,每日抄书直到深夜,天道酬勤,字写的自然会好起来。”
  丝锦不置可否:“可是崔先生还说,安少爷的字迹小巧,温婉清秀,笔画缠绵,倒像是闺中之作。”
  春芬不由的楞了一下,这些日子,每日帮安易生抄书的是她。初学时,大家字迹都差不多,一样的潦草杂乱,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迹越发的工整起来,女子的特点也就越发的凸显出来。
  丝锦看她不言,只当是自己说错了话,想来这话也说的不合适,毕竟下人背后谈论自己的主子不好。
  丝锦有些慌张:“春芬姐姐。。。。。。”
  春芬挤出一抹微笑:“可能安公子和姐妹们待久了吧,想当初少爷抄书还被老太太责备过了,说他写的不够大气,为这事还把教书先生给换了,少爷背后又练了好久呢。”
  丝锦听她这么一说,也就放心了,谁知春芬又道:“不过,安公子毕竟是客居,心里少不得有些三三两两,这话对我说也就罢了,可千万别让别人听了去。”
  话未落音,从屋子拐角处走来一个丫鬟,那丫鬟生的丰腴,满脸挂笑:“说什么悄悄话呢,也说给我听听?”
  来人是大小姐的丫鬟大丽儿,寻常人家的丫鬟都生的娇小玲珑,偏偏这大丽儿又胖又壮,当初她被卖入卜府的时候,想必家里也是穷的养不起,大丽儿还是叫小丽儿,谁知过了几年后,他家里一朝发达了,有了些产业。这时她老爹娘才想起被卖到卜府为奴的女儿,想要给女儿赎身。谁知这大丽儿却不干了,一来她在卜府也有几年了,卜府上下待她还算不错,二来她与大小姐感情甚好,名为主仆却亲如姐妹,甚至亲过了三小姐。
  当她老子娘来给她赎身的时候,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当时你们穷的吃不起饭,就把我卖掉,现在好了就赎我回来,赎我会来干嘛,到时候还不是一份彩礼钱。”
  大丽儿执意不肯,她老子娘也没办法,只好由得她去。
  不过父母毕竟是父母,尘世间有太多的无奈,卖儿卖女也是迫不得已,大丽儿父母也是想补偿儿女的情分罢了。
  大丽儿心里也清楚,她哭着瞎嚷嚷的时候都是一时的气话,待她好好冷静下来后,便告假去探自己的父母,一诉衷肠,一家人在一起欢笑又哭泣过后,父母也就放心的让她去了。大丽儿也尽人儿女只责,逢年过节回家探望。
  “大丽儿姐姐。”春绣二人一齐叫到。
  “正好,春芬你也在。”大丽儿豪迈的从身后拿来两把折扇,扇骨晶莹,似是牛角所致。
  “这是南安王世子来贺所赠,大小姐吩咐过,赠给少爷和安少爷各一把,有劳妹妹们替我收下了。”
  牛角折扇,虽不名贵,但也不是市面常见之物,大小姐酷爱收藏扇子,何况还是世子所赠,怎会轻易送人,而且一送就是两把。
  春芬思忖着,接过了扇子,小心的收好,却听见丝锦说:“世子怎么会赠两把扇子,我瞧着这扇子看着像是一对。”
  大丽儿噗嗤一笑:“哎哟我说,世子是只送了一把扇子,可是大小姐却说,这男人的物件女人家虽喜爱,却只能做收藏之用。而且,世子的那把折扇能随身携带,可是女子却不能,要送,也要送贴身之物。”
  大丽儿停了一下,看看四周没有人,便继续说道:“那晚大小姐差我将一面鱼骨锦丝扇差人给了世子,扇面上是小姐亲手画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世子便把那日手中的扇子送回,这才有了这两把扇子。大小姐还说,这扇子的情谊非男女之情,而是兄弟之义,所以差我来给两位少爷。”
  大小姐和世子早已订婚,两人明面上虽不往来,但暗送秋波已久,大丽儿就是那个送信的,每逢回家探亲之便,便会顺道传递些书信。这事,三人都知道。
  收了扇子,三人玩笑了一阵,也到了下塾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