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末琐事-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牢之道:“我帐下兵士,早已做好启程安排,明日便可,不知桓公如何打算。”
  桓玄道:“好。那我便让兄长帅部随将军明日启程。”
  刘牢之看向桓伟,道:“有桓将军领兵,道坚便可以忙里偷闲了。”
  于是三人又相视而笑,一派安定祥和。
  桓伟走出刘氏大帐,便与桓玄道:“这刘牢之可是真心?”
  桓玄道:“各怀鬼胎罢了。”
  桓伟道:“他竟然立下重誓,不怕苍天有眼么?”
  桓玄道:“习武之人,只相信自己的拳头,怎会相信神佛,怕是他自来就是人挡杀人,佛挡弑佛罢。”
  桓伟笑着道:“那他这条誓言便不够狠毒了。”
  桓玄道:“那兄长以为,刘牢之所发誓言,何为最为凶狠。”
  桓伟道:“定然是断子绝孙之类的。”
  桓玄笑道:“那怕是他日夜所忧,断然不敢以此发誓的。”
  桓伟更加开怀了,笑道:“不过,他最怕的,还是要来了。”
  桓玄收起笑意,道:“陶姜先生如何安排的?”
  桓伟道:“自然是等刘牢之从义兴动身之后,战局稳固之时,便假意放刘敬宣前去建康追寻父亲,实则安排人手在途中截杀,斩草除根啊!”
  桓玄道:“陶姜先生妙计啊!只是马上要启程进京了,陶先生不知准备的如何了。”
  桓伟道:“敬道是否看出,陶姜先生近来似有不足之症。”
  桓玄道:“我只是粗略看了看他的起色还好,只是面容甚为憔悴。”
  桓伟回忆了下,道:“顾将军先我一步到达新安,那时的陶姜先生,竟不如现在,有油尽灯枯之势。”
  桓玄道:“可是陶先生打南郡来新安之时,还是神采奕奕,大有好转啊,为何?”
  桓伟神色一沉,道:“定与他那徒儿有关。”
  桓玄心中一动,想起当初刚识谢重,便口中不离老师,后来又听封尚讲了不少其中的传闻,如今看到陶姜先生,心中有了考量。此人十几岁上下结实了陶姜,不知为何,竟然二十多年未曾见面,怕是犯了什么毁师灭道的大罪。
  又想起,谢珝十岁,便看了谢重带来的闻记藏书,还常常要听他讲述与老师的情谊,难怪儿时彖之会误把亲情当做动情,愁苦了这么多年,真是可恶。
  思及此,他在兄长耳边低语了几句。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稍微有点忙,没有时间精修,文字上有什么问题的话,大家就凑合看一下,谢谢理解!~


第67章 
  自从司马元显仓皇逃回建康,沿路各州府就消极怠战,桓玄与刘牢之所过之处,无不轻松破城,更有甚者,知道事态无法挽回,竟然大开城门。
  桓玄也不急着向建康逼近,毕竟在义兴的刘牢之恐怕要耽搁几日,果然不出所料,刘牢之与儿子见面之后,便安营扎寨,三日未动。
  刘敬宣此时正忙着与东海余孽纠缠,哪里顾得上跟随父亲回建康,父亲去做他的开国大将,自己可以小试牛刀,与逆贼周旋,扫除反叛,也能扬名立威,不给父亲丢脸。
  刘牢之觉得儿子贪功心切,想要亲自前去剿灭孙恩旧部,却被刘敬宣挡的死死的,他一心要自己亲力亲为,不求任何人帮忙,才能证明自己。
  在儿子与老子的对峙中,刘牢之马上就败下阵来,同时又有来自芜湖的催报频频送来,使他更加不能继续在此耽搁时间,只好又停驻了两日,便拔寨启程,火速到京口支援。
  桓玄与刘牢之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京口,没有想到此时的司马元显,还想据守隘口,力战桓氏大军,可惜陆战不敌刘牢之,水战不敌桓玄。
  一战便被顾恺之的人马杀了个惨败,退回了新亭。
  本以为战事严峻,需要苦战数月,却没有想到,一路上摧枯拉朽,从分开到再聚首,只用了月余。
  桓玄再见兄长,只觉得仿佛昨日,只是一路之上,太过顺利,他都没有机会,完成与兄长商议之事。如今又见到陶姜先生,车马劳顿,却比之前看去更加精神,便肯定了心中的猜测。
  正考虑着,如何借战事除去谢重这个阴险之人,司马元显却拿出了杀手锏,他竟然在新亭的城楼上推出了支妙音。
  刘牢之不以为然,竟要一箭射死那女尼,被桓伟拦住了,言明此人乃是封公子的心上之人。刘氏也知道封尚与桓玄自小便在一起,交情不一般,于是也不敢造次。
  司马元显想的没有错,此举确实难倒了桓玄。
  他提出如若桓玄退兵回南郡,朝廷可以当做此事为东海讨逆,桓氏勤王,两家撒开手,谁也不追究谁。若是桓玄不撤兵,那么这女尼不仅小命不保,还会受百般刑伐,生不如死。
  桓玄一时难以抉择,他不知道当初封尚为何没有带出支妙音,也不知道封尚是否会为了这女人,生死不顾,可是事到如今,只能火速派人去义兴通知封尚。
  谢珝在你情我爱这件事上,本来不想多虑,强攻硬弩在城外,却为了个女子,放下刀枪,也很难说服三军将士。可是如今事关封尚,他知道,不管怎样劝桓玄都没用。
  于是快马驿站传令过去,匆忙行军的军士们,则终于可以修整了,既然将军下令劳军,又有谁会推辞呢,入了这建康城的大门,自己就要光耀门楣了,难道不该庆祝一二么。
  司马元显的朝廷正牌军,在新亭城内瑟瑟发抖,生怕桓玄不顾支妙音的安慰,冲进城来,杀自己个干干净净,却见城外大寨中,欢声起舞,气氛热烈。
  手下的参军进言,是否要杀出城去,趁此良机,杀个你死我活,可是司马元显深知顾恺之老谋深算,定有后手,如今大张旗鼓的劳军,恐怕等的就是自己自投罗网,冲进包围圈。
  顾恺之将军确实不负司马元显的期待,在刘牢之部队大行劳军之举,他却带领军马日夜严守在大寨外围,以防不测,或者说等待着猎物向陷阱中走去。
  陶姜多日没有见到谢重,倒是生出些想念之意,毕竟在新安的半年来,徒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这风烛残年,膝下空空之人,得到了很大的宽慰。
  只是顾将军时常劝他多加小心,不要过于倚重这位爱徒,还是让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谢重再见老师,一揖到地,又要俯身跪拜老师,总之表现的十分有礼,那师生情分淋漓尽致,看的谢珝背后生出凉意来。
  如果说别人会被谢重这样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蒙混过关,谢珝却全然不会相信,对老师比自己还执着的谢重,会放下那段不伦之情,学的像初进学堂的小徒弟那样乖巧。恐怕表面越是敬重,背地里越是肮脏。
  谢珝也能从桓玄的眼中看出,他越发的容不下这个两面三刀之人,只是留不留此人,还是要陶姜说的才算。
  封尚得到战报,说支妙音危在旦夕,便一刻都等不了,赶快与兄长告知,便要起身前往建康。
  殷仲文拦他不住,只好给他备下快马粮草和三名军士,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此时再想驱车前往,怕是万万来不及。
  刘敬宣回兵后,未见封尚,才从殷仲文那儿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听是支妙音有难,他也顾不得杀什么贼寇,就要追赶封尚而去。
  封善和殷仲文百般阻拦,说尽道理,才使他安分了下来。毕竟此时放任这位公子哥回他老子身前,就无法驾驭他那三姓家奴都不及的亲爹了。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这位刘氏逆子,不仅不听他父亲的教诲,怕是连孔圣人在世,也难以说服他听从安排。
  当夜,刘敬宣就偷出一匹坐骑,追赶封尚而去。
  封尚只顾赶路,并没有发觉,这条路上,有一必经之地,是确确实实的东海余孽,孙恩的地盘。
  近一个月的时间,孙恩也被义兴的战事给打懵了,明明自己没有人马在活动,又怎么会有人打着自己的旗号,向刘氏挑战。而刘牢之竟然一直没有出现,只有这黄毛小儿,每日里喊打喊杀的。
  而号称是自己部下的人马,看起来甚为训练有速,攻击时器宇轩昂,撤退时整速有序,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正规军。
  后来建康城传出消息,刘牢之与桓玄联合共同讨伐司马道子,孙恩才慢慢明白,这场猫鼠之战真正的目的,居然是为了拖住这刘氏小儿的步子,好将他的老子,死死的握在自己手中。桓玄这诡计,使的确实不错。
  近日又有快马从此处过,定是又有大事要发生。孙恩想着出来探听消息,却没有想到,遇上了封尚四人。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是看军士的衣着打扮,出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